查看原文
其他

创业,上海为什么不行?

2018-03-27 王翌 老王创业日记

2002年以来,老王累计面基超过2万名创业者,在初创企业成长规律这一课题上积累了大量真实的一手经验,归纳总结出18个月创业周期理论】。为了能帮到更多人,2016年初开始,老王启动了一个实验社群项目——【投缘帮】,系统化的用长期运营的专业团 36 36246 36 13176 0 0 6662 0 0:00:05 0:00:01 0:00:04 6681以“教练+陪练”的方式陪伴创业者成长,现在每月都有超过10位创业者加入投缘帮,亦有部分连续创业者/天使投资人参与进来,在投缘帮一起陪伴这些创业者成长。

有兴趣加入【投缘帮】的小伙伴,可关注公众号【老王创业日记】,在自动回复中有老王的微信和手机号码,可以直接添加与老王联系。


【老王创业日记】导读001~180

给一个欲速则不达的创业项目的建议



正文共:5306 字 0 图

预计阅读时间:14 分钟

老王创业日记

第182篇

这是一篇欠了很久的小文,几个月前曾经有一个知乎大V在他的公众号上发了一篇文章讲上海,大意是说在新经济这一波上海已经落后了,显然这篇文章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上海的很多朋友纷纷举反例,力图在舆论中捍卫上海的核心城市地位,而上海之外的大多数人则纷纷表示赞同,或者只是“呵呵”。当时有人跟我讨论过,我也曾经说过要写一篇我眼中的上海,但一直没有时间,今天正好有空,就随便写写。

记忆中我第一次到上海是做记者的那几年,出差过去,好像是Intel主办的活动吧,包了一个五星级酒店,安排得很舒服,当时我还是20来岁的小记者,对上海的第一印象因此就很好。

后来去得多了,与北京有了比较,感觉上海就是非常精致的一个城市,从生活氛围,到工作环境,再到人,与之对应的,北京就是一个字:糙。。。。。。但其实我本来也就是个糙人,所以我一直觉得在北京生活得反而更惬意些。

2005年,作为最早在网上写Blog的那批人之一,也是得了媒体身份的便利,我在行业里稍稍有了些知名度,也有了些人脉。彼时的北京,中关村的创业氛围开始萌芽,web2.0那一波很多创业者都成了朋友。

上海当时有一位很著名的Blogger,王建硕同学,他来北京的时候,托了余波同学专程来报社访我,我们算是笔友,第一次见面,相谈甚欢,欢到什么程度呢?我跟他连续聊天10个小时(年轻真好),后来不过瘾,大半夜的我把他带到皇城根的南池子胡同,给他引荐了当年我最推崇的一位兄长——从福建来的蔡文胜。

那年代还没有微博,互联网也没有移动起来,彼时的王建硕要远比蔡文胜有名。那几年,你如果在美国用Google搜索关键词“shanghai”,王建硕的Blog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那时候很多老美来中国之前都要在jianshuo的blog里留言问问要不要穿秋裤。。。。。。

王建硕至今仍是我认知中典型的上海互联网人的代表,很多对上海的认知,也都是建硕给我灌输的,尽管后来我知道了,王建硕是河南人。

05年夏天,我在MSN上和建硕讲,我要去上海出差一周,希望能约几位一直在blog上有互动但从未谋面的朋友做一次小聚会,建硕就帮我安排了,而且他告诉我,上海那个圈子里之前好像还没有过这样的聚会,几个人就只是为了见面而见面,但他觉得没关系,至少招待我是一个理由吧。我跟他讲,我们在北京,经常就只是为了见面而见面罢了,北京这个圈子,是这样的,可能换到上海人的眼里,觉得这样很无聊。

于是在一个凉风习习的仲夏夜,滨江那第一家星巴克里,我带着一位上海的做律师的同学,与王建硕及其他几位经常互动的网友,见面了。

可惜,我一般在这种场合下,都不会搞什么合影,否则那照片放到今天晒出来,还是挺有历史意义的——当天到场的人不多,一共不到10位,除了我和我的律师同学,以及组织者王建硕,还有一位当时正在做个人网站的家伙,网名叫阿北,他确实是自己一个人在做网站,这家网站的名字叫:豆瓣。另外一个很有个性的叫gary的家伙,也在做一个网站,叫土豆网,他还带了一个做运营的小兄弟过来,他说他们公司50%的人已经都来了。另外有两个大学生创业者,叫黄一孟和戴云杰,他们做的事情我更加喜欢,叫VeryCD,因为他们俩都来了,所以也可以说他们全公司的人都来了。我不记得当时横戈在不在,好像不在吧,唉,真应该拍张照片留下来的,或者那时候我就应该写写日记,哈。

这些家伙凑在一起,话题好像就是blog、google、微软什么的,我完全不记得都说了什么,反正大家都很高兴,因为对于这些上海的创业者来说,这样的聚会非常少。

我后来有问过建硕,为什么上海的兄弟们不喜欢聚会?他说,好像大家就是不习惯这样吧,或者说,上海的职场文化比较务实,他当时觉得北京的“侃爷”文化比较务虚。

十多年过去了,我现在的认知水平当然也有了一点点提高,尤其对于上海的认知,经历过2008~2009年给当时位于上海陆家嘴的启明创投做了一年的顾问,以及后来到360负责组建投资部之后,去上海出差也非常多,我对上海的理解已经变了。

首先我想说,在互联网这一波,上海远远落后于北京,这是一个事实,没什么可争辩的。

其实,北京的互联网创业环境已经迅速达到国际top级水平,可以直接跟硅谷PK,上海没必要非去跟北京比什么,也比不了。

我随便举个例子,2008年我在给启明创投做顾问的时候,启明总部在金茂大厦,我每周都要飞去浦东开周会,当时就跟他们提,是否会考虑在北京有一个办公室?启明的老板们说,可能会考虑吧。。。。。。过了好几年,启明才终于有了北京常驻的office,再后来呢,现在好像启明创投在北京已经比较活跃了,上海的总部好像反而看不到什么互联网的案子,当然因为启明本身还投医疗科技,所以我也不了解内部现在什么情况,但看看这些年启明投的案子,互联网项目基本都在北京吧,如果业务在北京很多,那就不可能不在北京放较重的人力了。

启明创投只是一个典型的美元基金的例子,我知道的这些年有很多原来总部在上海的投资机构已经彻底搬家到北京来了,而且这个趋势还在继续。。。。。。

投资人这个群体的动向还只是一方面,从创业企业的发展来看,就更明显,老牌的三大门户,新浪搜狐网易,两个总部在北京,一个总部在广州,与上海无关。到了BAT时代,三大巨头还是没有一个在上海的。现在风头正劲的TMD,全都在北京。其他几个小巨头,京东、360、小米,也都在北京起家。

我敢断言的是,新经济创新企业的趋势就是越来越集中于北京,这个趋势不可逆了。

原因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北京那特有的被当年的王建硕们所不喜的“务虚”。

上海的社交场景,普遍会比较功利,这是务实的,但也无形中减少了很多交流的机会。在北京,各种会议活动总是让人不胜其烦,老实说,我也不是很喜欢参加各种为了搞活动而搞的活动,但我们必须承认,这些看似很务虚的聚会之下,为行业内的从业者之间快速产生大量的连接提供了机会。

在北京的行业活动中,你可以很容易遇到来自美团的、滴滴的、头条的、360的、小米的,京东的、脉脉的、知乎的。。。。。。各种各样公司里的人,而且这些人今天还是美团的,明天可能就变成了滴滴的,尽管两家在积极备战彼此敌视,但并不妨碍下面大量的人员交流甚至交换。

这就是创业公司文化的一种。

在上海,你很难见到,因为大家没事儿不会出来,据说到现在也是这样,上海的公司很务实,喜欢闷着头儿各干各的。

还有一个小问题,上海似乎一直都没有形成一个类似北京中关村这样的创业公司聚集度超高的区域,按理说,上海的城区面积比北京还小一半,不应该如此分散,但可能就是因为上面提到的那种“务实”文化,所以大家也不太喜欢扎堆儿?

现在北京除了五道口这个传统的宇宙中心,又出来两个新的宇宙中心——后厂村和望京。

上海还有什么?

上海这种过于务实的作风,其实比较适合那些不需要资本强力助推,慢慢深耕的toB型的公司,尤其是以服务见长的——做产品也比较难,自从阿北带着豆瓣搬家到北京,上海这么多年已经没怎么听说过有很好的产品经理出现了(这句话太得罪人了,哈哈)。

王建硕同学创业的百姓网,到今年已经第13个年头,还在做,不管58和赶集在北京打得多欢实,建硕就在上海稳坐钓鱼台,呵呵。

如果上海能把整个江浙沪的资源盘整到一起,或许也是个机会,但现在看起来,杭州已经在互联网这一波甩开了上海,浙江其他地方的创业氛围还不够,而江苏各个地级市都有了自己的特色,各自发展起来,反过来是在分食上海的人才资源。

互联网行业的马太效应非常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就了北京。因为北京的周边几乎就是创业荒漠,整个河北甚至直到河南也都没几所像样的大学,各种行政资源及市场资源都被北京吃干拿净了,新经济不活跃,年轻人没活力,有想法的都到北京漂着来了。

反观上海周边就不一样,上海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把人才往江浙地区推,而江浙地区本来就有非常活跃的民营经济作为基础,无论是南京还是杭州,也都有非常丰沛的人才储备,而且江浙地区几乎都是宜居城市,这也直接导致了上海无法形成在创业圈人力上的区域性垄断。

这种马太效应,在前面提到的行业社交中起到的作用还只是一方面,从另一个角度说,大量不同的成功公司都构建了自己的企业文化,这些企业之间彼此都有较大量的人才交换,也就是互相挖角和跳槽,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多元交流,这本身进一步促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但这个文化交流只有在北京才能出现。

你在上海,根本找不到什么互联网的大公司可以跳来跳去的,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家,要么就都是游戏公司,文化都很单一。可是你如果在北京,每年都有突然冒出来的半大不大的公司,用不了几年就变得很大,这个过程很有趣,也很恐怖。

如果你创业做一家公司,你会发现你的技术可能来自360、百度、头条,你的运营可能是从知乎过来的,你的销售和推广也许来自美团或滴滴,是的,一个多国部队!

当然,让上海无法出现BAT和TMD的最大阻力,还有个最恐怖的存在——上海丈母娘!

一个北漂创业者,如果不买房,是很正常的,他觉得他还可以用青春去搏一下某个巨大的可能性。在上海,没钱赚,就别谈理想了。

但互联网的创业,这些新经济模型的公司,恰恰是需要前期巨大长期的投入和持续的积累,才可能在中后期显示出爆发的潜力,而对于那些短视的只盯着眼前利益和当前可见现金流的传统商人思维,这是他们完全没有认知的一种套路,很不幸,这种传统商人的思维在今天上海的创业圈子里也是主流。

不写了,此后省略5000字!

今天是高春辉的生日,我要去跟他和几位兄弟聚聚,你看,北京的圈子就是这么喜欢没事儿瞎聚会,挺好!


接下来给我自己打个广告

老 王 在 招 人 !

你想创业实现人生理想?

你想踏入神秘的风险投资圈?

你好奇商业帝国在刚刚诞生是如何迈出蹒跚第一步的?

加入我们,一起奔赴最残酷的创业第一线!


#公司名片#我们干啥的


【缘创派】13年4月网站+APP上线,致力于服务初创期互联网创业者,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创业社区,拥有10万+创始人、40万+合伙人和5000+投资人用户;


【投缘帮】以“让创业者帮助创业者”为宗旨,形成一个机构合伙人+互助型学习社群+在线孵化平台,200位创始人已经加入我们,公司的使命是陪伴他们的创业之路。


【路演360】只为种子+天使轮初创项目提供的免费路演平台,与业内各家投资机构及天使投资人保持长期密切合作。目前已举办60+期,服务300+创业者,400+投资人。


备注:我们是一家很低调不喜PR的创投服务企业,去年已完成千万级 pre-A 轮融资,股东数十人均为顶级投资人。好奇的话只能你自己来感受下咯~


#创始人名片#跟投资老炮看创业


王翌,缘创派创始人+CEO,天使投资人,连续创业者,奇虎360公司战略投资部创建人。早期创业及投资领域有15年以上经验,直接参与过百个项目投资。直接面基2W+名创业者,其中数千名创业者得到他的直接帮助,使命是帮到更多的早期创业者。


另外:其他4位创始人在财法、人资、产品、投资等方面平均都有15+年的工作经验哦,且在各大互联网企业任职过有广泛的人脉。偷偷告诉你他们都超级nice,非常愿意教带新人。


#求贤若渴#欢迎牛人来挑战


你要做的事:

1、像猎鹰一样,在人海中精准搜寻到优秀项目的创始人,并建立链接;

2、像医生一般,摸着行业的动脉,对项目进行全方位探索和分析;

3、像挚友一枚,陪伴创始人度过艰难时光,共度难关;


#岗位安排#只要真心喜欢岗位什么的无所谓

投资经理、投资助理、新媒体运营、社群运营、产品经理,都在招哦~


说明:全职、兼职、统统都可以嗷!

          我们大力支持小伙伴公司内部轮岗哈!


#什么门槛#标准从来拦不住人才

1、年龄在20-30岁之间,学历不限;

2、表达力强,逻辑清晰,勤快好学,有洞察细节的能力;

2、对未知的世界有无穷尽的好奇心,爱好广泛,乐于钻研;

3、对创业和早期风险投资有热情,有过相关经历加分加分加分!


#福利和挑战并存#抓得住都是你的

     每天直面不同行业领域的商业项目;

     和各式各样的创业者&投资人交朋友;

     跟随一个创意想法到实施落地,看着它死掉或者壮大;

     更提供五险一金、租房+交通补助、不定期团建等福利;

     就看你能不能赢得我们的认可咯!


#还不撩我?#来确认眼神,你是不是对的人?

【聊聊呗】加微信 15901126219,和要带你的小姐姐直接开聊

      PS: 正确打开方式=一言不发甩简历!

【在这里】鼓励踢馆,朝阳区广顺北大街5号融创动力产业园B座北侧三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