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资管系列报告之2021 | 时代担当、关键一跃、信义为本、践行使命

BCG波士顿咨询 BCG波士顿咨询
2024-08-25


《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报告自2015年已连续发布七年,该系列报告呈现资管行业生态变化,展望未来资管行业机遇,已经成为业内颇具影响力的重要读物。本文为2021年报告摘要。


2021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收官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意味着资管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阶段性结束,站在一个新的制度起点再出发。在中国实体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资管行业此刻亟需完成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跃”。


历史新高:提速换挡,重返两位数增长


1. 全市场:增长加速,历史新高


历时三年半的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落下帷幕,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在经历转型后破茧成蝶,迎来连续三年加速增长。截至2021年底,市场总规模相较2020年末增长11%,新规后第一次实现两位数增速,达到134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2. 机构端:转型深入,分化加剧


公募基金规模上涨24%,达34.59万亿元,确立第一大资管子行业领先地位。银行理财经历转型后加速腾飞,市场规模达29万亿,其中理财公司规模同比增长158%,跃居银行理财主力。保险资管行业稳步增长,业务布局扩展。私募基金规模保持高速增长,马太效应凸显。而券商资管、信托和基金子公司仍处在深化转型阶段,规模继续下滑。外资资管机构全方位布局中国市场,2021年成为中国外资公募元年。


3. 资金端:零售主导,结构稳定


资金端结构保持稳定,总规模达122万亿元,较2020年底增长14%,其中零售资金受居民财富再配置的需求驱动,持续稳定增长,贡献56%的资金;机构资金中养老金在国家大力推动养老体系建设的背景下保持高速增长。


4. 渠道端:四化叠加,格局重塑


监管政策、数字化趋势、财富管理转型推动资管渠道端格局重塑。首先,监管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各类分销机构定位。此外,监管持续强化销售适当性管理,推动投顾业务,梳理私募产品代销办法等。随着相关政策的持续推出,预计将在中长期深刻影响资管市场整体格局。第二,数字化进程持续加速。各类资管机构和财富机构持续大力布局和升级数字化渠道和数字化能力。第三,财富管理转型持续深化。银行、券商、信托、保险等卖方机构均在战略性投入财富管理业务,推动“以产品销售为驱动”的卖方销售模式向着“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投顾模式转型。与此同时,资管机构也结合投顾产品和基金投顾牌照,探索直销渠道建设以及新的客户服务方式。


5. 产品端:多点开花,创新升级


2021年,“固收+”产品收益稳健,波动率低,广受追捧;权益产品吸引力不减,股票ETF规模平稳增长,产品数量激增;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增速放缓,货基承压;FOF基金高速增长,未来可期。此外,2021年资管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养老理财扬帆起航,助力第三支柱建设;公募REITs破土而出,配套政策支持扩容;ESG产品双碳目标引领,任重道远。


时代担当,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大的资管市场


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需要更加强大的直接融资体系。中国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新经济提速、旧经济转型的双重挑战。无论是发展以高科技为代表的新经济,还是重组升级旧经济,都需要让风险收益共担、资金配置高效的直接融资体系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而资管行业在直接融资体系中处于中枢地位,至少扮演如下三大角色:


  • 对于资金及财富端而言,资管行业引导资金长期化、专业化、机构化,帮助投资人更好地分享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红利。


  • 对于实体经济端而言,资管行业配置资金、定价资产、赋能企业,帮助实体经济融资、融智。


  • 对于金融体系而言,资管行业推动投资方与融资方在风险与收益上的定价匹配与直接传导,提升资金融通效率、降低系统性风险。



海外发达经济体积极实践,伴随着实体经济的不断升级,资管行业也持续发展、跃升,逐渐代替银行成为金融体系中的第一大资金供给主体。中国资管在规模体量和机构实力上与世界一流水平尚有显著差距,难以支撑起这一中枢作用,未来的“关键一跃”迫在眉睫。



关键一跃,资管高质量发展的四大领域十问


中国正处在实体经济转型发展新阶段,需要一个更加强大的资产管理行业予以支撑,然而中国资管行业与这一要求相比仍差距甚远。中国资管行业必须在哪些方面跨越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跃”?站在当前时点,我们提出中国资管要在使命、模式、能力、科技四大领域实现跨越,并围绕以下十大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



1. 固本正源:使命的一跃


资管行业作为连接投资者与实体经济需求的关键纽带,应首先在使命层面回答好下列两个关键问题。


问题1:

如何回归对投资者负责的本源?


“资管机构和产品赚钱、投资者不赚钱”的现象偏离了“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资管本源,是长期困扰中国资管行业的问题。资管行业亟需认清和贯彻“以投资者利益优先”的信义义务,从利益分配、信披与评价、监管托管三大机制入手,规避利益冲突,并通过销售服务、产品设计和投资者教育三大抓手加以落实,以真正实现对投资者负责。


问题2:

如何助力实体经济转型?


在未来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面对科技自立自强、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共同富裕、发展养老体系等重大时代任务主题,资管机构可围绕资源配置和投资赋能,发现价值、创造价值。


2.拥抱变化:模式的一跃


中国资管行业未来在商业模式上的关键一跃在于是否能够在传统以标准资产投资和产品销售为主的价值链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客户端和资产端两个方向实现拓展。


问题3:

如何做好资管和财管的融合?


领先资管机构应积极思考和布局五类向财富管理的延展方式:创设财富解决方案型产品;布局投资顾问业务;建设和强化新渠道;与财富机构开展深度战略合作,打造B2B2C模式;建立数字化客户经营能力。


问题4:

如何为机构客户打造解决方案?


资管机构需要突破仅为某个受托产品和策略的投资结果负责,而是围绕客户的经营目标提供综合服务,向“解决方案”模式转型。


问题5:

如何赋能政府和企业?


政府和企业客户对资管机构的需求已从单纯投资升级为“投资+赋能”。政府和政府背景的产业集团是中国资管市场的重要资金方,其需求与个人和机构客户相比存在显著特点,即除了获取投资的财务回报外,还非常注重投资所带来的战略价值和社会价值。针对政府和企业客户,商业模式的关键一跃在于如何打造“投资”+“赋能”模式。


问题6:

如何系统性建立另类资产投资业务?


建立另类资管业务是一项体系化工程,需要外部环境和机构能力建设的共同努力。我们认为实现关键一跃要解决从募、投、管、退、治理五个方面的问题:在募资方面,解决人民币长期资金来源问题;在投资和管理方面,解决实物资产运营能力和企业赋能能力问题;在退出方面,解决退出通路和工具问题;在治理方面,解决激励约束和风险内控问题。


3、修炼内功:能力的一跃


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和资管新规的实施,对中国资管机构的主动管理能力要求大幅提升。围绕资产端、客户端、产品端价值链上的投、研、产、销、服五大能力建设,中国资管机构需重点回答好下列三个关键问题。


问题7:

如何打造体系化、平台化的投研能力?


资管机构需要从过去短期导向,以明星基金为中心的投研体系,转向追求长期、稳定收益,强调投研体系平台价值,投资流程规范、标准、透明,投资业绩可量化、可追踪、可解释。然而转型不易,资管机构需要从投资理念、投研治理、投资流程、科技系统、激励机制五方面开展体系化建设。


问题8:

如何打造客户导向的销售和服务能力?


从客户旅程视角梳理和明确在客户投前、投中、投后、复购的全生命周期中资管机构的定位,进而围绕定位需求,系统性升级客户品牌体系、渠道场景能力、客户经营能力。


问题9:

如何系统性提升产品创新与布局能力?


产品职能扮演执行者角色,落实投研或销售所提出的产品创设需求。随着市场变化越来越快,资管机构有必要大幅提升自身的产品能力,成为衔接及引领投资、研究和销售、服务两端的中枢。未来需强化产品战略职能、强化市场洞察职能、设立产品专家职能三大核心能力。


4.夯实基础:科技的一跃


数字时代,如何实现信息化二次升级、移动化快速成长、智能化持续探索、开放化合作共赢,是资管机构面临的核心议题。


问题10:

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科技体系?


资管机构在科技体系建设上需同时解决“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是指系统和数据。中国资管机构的系统架构中仅交易系统较为成熟,其它业务系统成熟度不足且相互割裂,严重制约了业务效率和投资能力提升。“软件”是指人才和机制。系统架构的优化及善用,最终需要数字化组织机制来承接。


以上使命、模式、能力、科技四大领域的十问,是我们认为中国资管在关键一跃中必须回答好的问题,未来需要整个行业的深入研究和共同努力方能得出答案。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展开回答使命方面“如何回归对投资者负责的本源?”、“如何助力实体经济转型?”两大根本性问题,以启发更多行业机构和从业人士对中国资管关键一跃的进一步思考。



信义为本:对投资者负责,创造客户价值


“投资者实际收益明显低于基金净值走势”是长期困扰着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一大现象。过去16年间,公募基金全市场以及各类型基金的投资人实现收益率都显著低于公募基金名义收益率。



这一现象是一系列复杂、根本的问题的综合体现。要实现这一关键一跃,我们需要从源头出发,体系化地思考解决方案。我们通过回溯资管行业本源,认为资管行业应该从核心宗旨、三大机制、三大业务抓手重点发力。




核心宗旨:

贯彻信义义务,融入流程文化


全球领先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形成统一认知,将信义义务(Fiduciary Duty)作为公司的立身宗旨,其来源于美国为解决共同基金“一仆二主”利益冲突制定的法律规范。


信义义务是基于一定原则(Principles-based),并且灵活有效地作为投资顾问的行为准则。在实际执行中,这一原则是通过行业生态的共同监督来得以有效践行的。



践行使命:助力实体经济,创造社会价值


当前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资管行业应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秉承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使命,从以下四大方面承担社会责任:



  • 科技自强:加强投贷联动,解决初创型科技企业融资痛点;与大型科技公司合作设立基金,扩大科技业务版图;做好政府引导基金和保险资金管理人,助力科创企业发展。


  • 双碳承诺:大力创新绿色资管产品,满足绿色产业非传统信贷需求;推动绿色资管产品标准体系完善,打造成熟的市场环境;构建全方位的绿色投资能力。



  • 共同富裕:发展普惠和数字金融,促进资管产品和服务机会均等化;以慈善信托为抓手,引导社会财富流向慈善事业;大力发展公益理财,为公益慈善事业添砖加瓦。


  • 养老体系:针对第二支柱,以客户为中心,推出定制化综合方案,寻求二三支柱联动;针对第三支柱,推进市场教育、把握账户入口、丰富产品供给、打造生态共赢。



* 由于篇幅原因,本次分享我们无法进一步展开具体内容。敬请联系我们获取详细报告以及关注我们后续的报告内容分享推送。


专题研究介绍


每年的报告中,我们都选择了一些热点、重点议题进行专题研究,2021年报告我们覆盖了以下四个专题:


专题一:从资管新规收官看监管体系演进

专题二:中外资管行业及产品体系对比

专题三:资管行业人才与激励体系如何支持长期导向、客户导向(本专题由恺讯咨询撰写)

专题四:资管机构如何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关于作者

张旭阳先生是中国光大银行首席业务总监,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及董事长。


潘东女士是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宫飞先生是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数据部行政负责人。


何大勇先生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BCG金融机构专项中国区负责人。


刘冰冰先生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


赵鸿宇先生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经理。


感谢参与本报告研究和撰写的光大理财研究数据部周鑫强先生、股票投资部滕飞先生上海恺讯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及BCG中国区金融机构服务团队,包括咨询顾问杨光先生许怡嘉女士何苗女士。此外,光大理财法律合规部行政负责人白冬先生、产品市场部周瑜智女士,BCG董事经理李洋先生、项目经理成卓民先生、咨询顾问刘意先生、资产管理专题全球专家Andrea Walbaum女士Anselm Heli先生、BCG GAMMA团队专家Ankit Pagaria先生Sonali Maheshwari女士也为报告的撰写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建议和支持。


感谢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中研院的学术指导,感谢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衷心感谢每一位在报告研究和制作过程中接受访谈或提供帮助的学者、专家、同事。


如需联络, 请致信GCMKT@bcg.com



中国资管市场系列报告

2020 | 扬帆启航、破茧成蝶、时代机遇、争创一流


2019 | 数字时代、生态经营、投研再造、体系制胜


2018 | 以终为始、差异致胜、协同发展、科技突破


2017 | 新秩序、新动力、新机遇、新格局


BCG视频号开通了



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注BCG视频号


快来关注我们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BCG波士顿咨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