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种人迁徙路线图

上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世界岛”两边的文明是多么的不同。由于远古时期的冰河作用,人类得以在7万年前再一次越过红海(非洲大陆和阿拉伯半岛中的那条狭窄的海)走出非洲。尽管以前曾多次走出去,但只有这一次走出去的200多人成为了现代人的直系祖先。从地缘的角度可以看到,他们所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就是伊朗高原。一部分选择了向西、北、东继续前进。另一部分人选择留了留下来。这一部分人形成最初的文明——两河文明(苏美尔文明)。
  我在这里无意于深入探讨这些文明形成的过程,只是想大家清楚,西方的地中海文明与最初的文明的距离有多近。做为原始文明的直接继承者,他们很自然的把自己当成了世界的中心。
  但这并不妨碍东方文明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发展,并同样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事实上“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存在保证了东方的这种独特性,但并不意味着东亚就是孤岛,相反双方可以通过陆路和海路保持一定的交流。看看美洲的例子就知道这种交流有多么的重要。

前面说过,东亚的历史是一部黄种人的历史,我一直在犹豫是否要在这里涉及人种的话题(我曾经花过很长一段时间研究过中国人的起源)。但这类话题很容易引起争议,不过鉴于这其中强烈的地缘因素,以及他对现有政治格局所造成的影响,还是有必要粗略的提一下的。
  在此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黄种人是一个大的概念,整个亚洲地区从北向南分别分为北亚、东亚、南亚三个亚种。而目前占主体的是东亚亚种。目前对于东亚人(主体是目前的中国人)的起源和形成有很多学科在从各自的方向做研究,尚没有形成较权威的成果。但大致的方向是一致的。
  目前存在于地球上的人类是从7万年前走出非洲已经是一个权威的结论了。当他们向北前进时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就是伊朗高原,在那里形成了原始的黄白人种(即未分化为黄种人、白种人),其后又继续前进,向西向北进发的人类成为了白种人的祖先;而现东进发的人类最终进化成为了黄种人。
  这些原始的黄种人分为了两支,一支为北支,经帕米尔高原——中亚地区——蒙古高原,在这里又分化出了两支,一支最终到达了中国的黄土高原西部,形成了原始的西羌族。另一部分越过大兴安岭,进入了东北地区。
  而另一支为南支,经印度——中南半岛——岭南地区,最终进入了长江流域,而进入长江流域后,这一支黄种人又分化为了两去,一支向西进入了长江中上游,另一支则继续北上在黄淮流域遇到了从东北方向下来的北支黄种人,形成了原始的东夷族。
  
  原始西羌族的主业为牧羊,而原始东夷族的主业为渔猎。这和他们的所处的地缘环境有关(从造字上也能看出,“羌”的原意为牧羊的男人,而“夷”为手持弓箭的人)。但双方都看出无论是畜牧还是渔猎都非长久之际,农业才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之方向。
  
  由于黄土高原松软的土质非常适合原始的的农业,所以双方决定争夺这一地区。最终的结局是双方融为一体,共同成为了华夏族的祖先,也将东亚人做为一个人种定型下来了。
  
  原先走北支的黄种人并没有全部南下,成为了北亚黄种人(蒙古族为典型代表),而南支留在中南半岛的而成为了南亚黄种人。当然最后由于东亚黄种人占据了核心地区,势力不断的壮大,反过来向北和向南又形成了新的融合。
  原始的西羌族和东夷族也并非完全融合在了一起,西羌族一部分向西进入青藏高原形成了现在的藏族、羌族;而不愿意融合的原始东夷一部分进入了长江中部流域,一部分退回了东北地区。这两个地区都是山林河流众多区域,非常适合这些持弓的猎人。
  从原始的由来,南方的苗人和东北部的朝鲜族文化都可以追溯到原始的东夷族,因此把东夷族的英雄“蚩尤”也就不足为怪了。应该说朝鲜半岛上的那个民族把自己当做原始东夷人仅存的文化继承者可以有一定道理,但据此提出自己才是东亚核心地带的主人则是非常可笑的(如果这样,藏族也可以据此提出类似的说法)。因为大部分的东夷族和大部分的西羌族已经融合成了华夏族也就是后来的汉族了。之所以采用这西部黄种人的族称“华夏族”是由于周朝的统制者来自于西方,而正是由于“周”采用了封建制度,将自己的子弟分封在各地,因此强化了这个族属的西部烙印。
  
  在这里讨论这些是想从地缘的角度找了中国人的根(或是东亚人的根),并没有什么现实的意义。因为在讨论东亚政治时,很容易牵扯到类似的问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