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系列 — “长平之战”第二、第三阶段
马鞍壑没有长平关和故关所在的隘口地缘位置重要也可以理解的,毕竟后两个隘口直接沟通了上党高地腹地的两大盆地,其使用频率明显要高出许多。不过对于有“天下之脊”之称的上党高地来说,核心盆地的面积毕竟有限。围绕着核心盆地的那些山地,虽然地缘潜力偏低,但也并非全无价值。最起码这些山地和穿行于其中的河流、峡谷,可以提供一些通道,以让上党高地内部之间以及和外部的沟通,有更多的选择。象“阏与”所扼守的清漳水通道,就是属于这种性质的通道,它可以保证赵国在没有占据长治盆地的情况下,仍然有一条直接沟通晋阳、邯郸两都的快速通道。而“马鞍壑”所控的道路,也是这样一条山地通道。有了它,秦军就有机会由晋城盆地东侧的太行山山地中通行,绕到百里石长城的后面去。
秦军在东线所借助的河流叫作“蒲水”,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这它的完整形象了。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人为的改造,它象上党高地的很多河流一样消失了。不过在地形图上,它千万年来所冲击出的河谷还是清晰可见的,并且有部分河道仍然长期或者季节性的有水流经过。蒲水注入丹水的地点,就在高都邑的东北方向,这里也是战役第一阶段,廉颇所构筑防线的最南端。而河流的源头处,就在分水岭(长治、晋城盆地)的东端,也就我们刚才所说的“马鞍壑”。
并不能说赵军没有注意到这条山地通道,有可能为秦军所用,否则廉颇也不会把百里石长城一起延伸到此了。问题是现在赵军的主力已经被困在长城以南的长平战区,并且长平关、故关两个点都或已陷于秦军之手,或已兵临城下。赵军留守在长城之后的,为数不多的军事力量,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西线,以求被困的赵军能够重新打通这两条生死线(特别是长平关)。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就不是防御重点的马鞍壑,其还能有多少的防御力就可想而知了。
基于赵军已无力防御整条百里石防线,现在摆在秦军面前的问题,已经是能不能沿蒲水而上,快速通过马鞍壑,而是还有没有预备队,可以覆盖住整条百里石长城了。固然秦军现在所控制的国土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任何一个诸侯国,真要拼起人力资源来,赵国肯定是拼不过的。不过留给秦国的时间却并不多,因为无论出于何种角度,赵国都不可能轻易放弃这40万的有生力量,邯郸方面也一定要倾其所有准备援军。
假如秦国要想抢在赵国之前,将组织起来的预备队部署在百里石长城一线,那么他们动员预备队的区域,离前线的距离就不能比邯郸更远。如果动作够快的话,在位于上党高地以西的河东地区抽调壮丁应该也是一个选择,毕竟秦军在河东经营的也有一段时间了。问题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其规模早已超出了双方之前的预想,为了能够占据优势,双方已经相继投入了数十万的军队,总数甚至已接近百万。也就是说,河东之地能够抽调的壮丁,其实早就投入了长平战区。
既然貌似离战区最近的河东地区,已经没有可调集的人力资源了(还要有足够的力量与太原盆地方向的赵军对峙,以防对于施展“围魏救赵”之策。而赵国在晋阳方向的兵力,基于同样的理由也不能抽调)。那么是不是秦国就必须从关中平原的秦国西部,甚至更远的汉中、南阳之地征调人力呢?答案当然不是的。因为在秦国的控制区中,还有一个离长平战区更近的区域,没有进行过战争动员,这个地区就是以“野王”邑为中心的,与邯郸同属于“河内”这个地缘概念的,韩国的“南阳之地”。
事实上这场战事而言,从秦国占领韩国的“南阳之地”,切断韩上党郡与韩国本核心区之间的联系就可以算起了。只不过事情闹的这么大,最后把赵国卷进来,并且演变成秦赵两国之间的大决战,在之前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对于这样一块刚刚到手的敌国土地,作为战胜国来说,用以战养战的方式,从中获得补给甚至保障后勤的民夫,当然是必须的。只是如果作为战士,放在前线,却还言之尚早。最起码要等到秦国的行政机构全部到位,理清这块“生地”的社会结构,并用秦国的法令将之控制起来后,方可作为稳定的基地。至于说要有对秦国的国家认同感,那最起码要等到有一代出生秦国统治之下的青壮年成长起来后,才有可能实现。这也就是秦国在攻灭巴蜀之后,等待了三十多年,才从蜀地抽调兵力发起对楚地的攻击。而攻占南阳盆地、江汉平原后,没有再乘胜追南的根本原因。吃进来的东西,总是需要点时间来消化的。只是现在的秦国已经没有时间等待韩国的“南阳之地”被消化为熟地了,秦人需要用非常的手段,迅速将这块土地上可以动员起来的壮丁动员起来,并马上投入到前线。
为了能够打赢这场战役,秦国可以说是下了血本,以至于秦王亲自赶到了河内督战,并且破天荒的用了“赐爵”的方式,将河之地15岁以上的男丁全部征发到了前线(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赐爵”无非是给了个荣誉称号,和后世的指挥官们在战场上习惯许下的空头支票(如打进城去,官升三级之类的鼓动方式)类似,即使能够兑现,在承诺时也带有更多的随意性。但这对于自商鞅以后,就以“法”治国的秦国来说,却是非同寻常的。要知道,秦国所谓的“变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实行“军功爵位”。一旦因战功能够获得最低的爵位(共二十级),就可以得到“田一顷,宅一处”,以及仆人一个。对于千百年来依附于土地的中国农民来说,这种生活是大多数人的终极梦想。而在秦国,得到这些爵位的唯一途径,就是在战场上斩获敌人首级(汉朝就不一样了,可以买了),要想获得最低的爵位“公士”,需要斩获一“甲士”首级。
秦国的法令之严,在列国之中是出了名的,即使是王子、贵族也没有例外。这种高度条例化、集中化的社会结构,固然让秦国的生产、战斗效率大为提升,却也让其他诸侯国的普通百姓非常恐惧成为秦国的一员。韩上党郡的军民之所以选择投奔了赵国,而不是依照韩王命令向秦国投降,根本原因也在于此。而现在,这些刚刚由韩入秦的“河内”之名,只要出征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从而步入有产阶级的行列,其能够被迅速动员起来也就不足为怪了。而秦国的这次“法外开恩”的举动,亦足以证明秦国把最后的杀手锏也使出来了。
可以肯定的是,秦国施展反间计,让赵括取代廉颇成为赵军主帅,并秘密调白起至前线时,就已经为这场最后的围歼战做好了预案(包括之前包抄、中断赵军的线路选择,以及河内的动员)。因此秦军才能在攻击和后勤的效率上,快过赵国。而面对秦国的这种高效率,赵军现在则陷入了死地。一方面由于百里石长城被秦国新动员的预备队所占据,切断了赵国援军与粮草补给的一切线路。另一方面,赵国在丹水河谷以及小东仓河河谷的四十万大军,也已经被一切两半,面临着的兵(战斗人员)无粮,有粮无兵的境地。当小东仓河的赵军辎重落入秦军之手后。赵军的主力就只能凭借最后的战斗力,拼死向秦军的防线发动攻击,以期突破百里石防线,退入长治盆地。
前面有朋友问道,无法理解赵军为什么不能够突破百里石长城。的确,按照常理,赵国在最后被合围之时,尚有四十万人之多,被围于丹水河谷的战斗人员也肯定超过十万。以如此强大的兵力,应该是能够在秦军的防线上撕破一个口子的(赵国的单兵战斗能力,以及战术素养并不低于秦国)。按照孙子兵法的说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这种大包围的围歼战,如果不借助地形优势的话,需要有十倍于敌的优势兵力才可以达到全歼的效果。即使是借助地形的优势,集结在长平战区的秦军也不会比赵军多多少。凭借秦军的战力,在野战中击溃赵军,甚至杀伤半数的赵军也并非不可能。但将四十万大军全数围歼,的确也是难以想象的。
秦军之所以能够做到,一方面还是因为长平战区的地形原因。通过我们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秦国这个最后的包围圈中,赵军向南(高都地区)、向西(端氏地区)突围的意义都不大,这两个方向早在赵军进入长平战区之前就被秦军控制了,其纵深足以让赵军刚出龙潭又入虎穴。而向东由韩王山冲击小东仓河谷,打通故关通道,固然也是一种选择。问题是先行围歼了赵军辎重部队的秦军,已经填满了这个区域,特别是由“马鞍壑”包抄百里石长城的秦“河内援军”已经控制了包括故关在内的整条防线。赵军就算能够拼掉小东仓河的秦军,面对自己打造的这条“南陡北缓”的“长城”,也只能望城兴叹了。唯一相对的薄弱点就是长平关了。突破了这个点,赵军就可以直接进入长治盆地,向北到达赵国所控制的“长子邑”(今长子县西)。不过,赵军能够看到这个点的重要性,秦军自然也看到了,在此布以重兵也是必然的,而赵国纵有数十万大军,由于战斗面的纵深问题,每次能够用来冲击长平关的兵力也是有限的,未必会比据守于此的秦军多(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
地形有利于秦军,固然是秦军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因素,不过让数十万赵军完全丧失战斗力的,还是粮食。如果没有补给的话,赵国纵有百万大军也无济于此。至于说赵军的前线补基苦,我们已经交待过了,在小东仓河皆以陷于秦军之手。而丹水河谷的赵军主力随身所携带的军粮有多少,我们也无法得之具体的数字。不过可以参照的是,二千多年后发生在朝鲜半岛的一场工业化时代的战争,其中所有后勤优势的一方将对手的攻势总结为“礼拜攻势”,这种经验使得美国在战争后期根本不用去和志愿军硬碰硬,只需在静待他们随身所携带的补给耗尽,就可以轻易的夺回失去的阵地。当年的秦军也正是这样所守在防线之后,静待赵军耗尽他们最后的食物。而当赵军拼尽最后的力气,实施突围时,等待他们的就将是闻名于天下的“秦弩”,以至于现在居住于此的农民在耕种时,还能够不时的挖出数量可观的箭头。
不管赵军随身携带的军粮有没有比志愿军更多,在坚守了四十六天,将所有可以吃的东西都吃完了之后(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赵军投降了。而作为赵军的主帅---赵括,则在最后一次突围中亲自上阵,并被秦军射杀。自此,长平之战结束。至于那四十万降卒(最后活着的应该没有这个数字了)的命运,无论是不是真的被活埋的(坑杀的异议古以有之),其命运都是一样的。而解决数量如此庞大的降卒,难度其实并不是太大。即使是让那些世界级的拳王饿上一周,你也能够轻易把他解决。由于秦军对于首级的渴望,我个人更相信他们会高效率的用刀解决问题,而基于秦军同样有数十万的数量,这场屠杀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旷日持久而又意义重大的长平之战结束了,秦国也终于打垮了统一道路上的最后一个劲敌,只是胜利之后的秦军并没有开启吞并六国的进程。至于个中原因,则是我们下一节的分析方向。不过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数,在赵括死的那一年(前259年),赵都邯郸诞出了一个婴儿。尽管这个婴儿的身世成为了千古之迷,但他成人后却成为了六国的最后终结者,他就是“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