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欧洲系列 — 地中海三大文明地缘关系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相信已经有很多朋友,在期盼欧洲部分的开启了。其实既然这个帖子的标题是“地缘看世界”,作为现代世界体系的塑造者,欧洲一定应该是重点解读的对象。不过知彼之前,我们首先要知己,所以在此之前深入了解一下我们生存的这片土地,还是很有必要的。然而,这毕竟是一个地缘贴,而不是一个历史贴,并没有必要把华夏几千年历史全部写完,再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在汉匈之战高潮已过,匈奴最终迁往东欧平原的时候,也是时候把视线转向西方,去看看欧亚大陆的另一端,是如何孕育出文明的了。

  欧洲文明起源于希腊,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当然,关于古希腊文明的真伪之辩,也是近年来,网上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不过那些真伪难辩的证据,倒并不会对接下来的内容造成影响。因为根据这个帖子的一贯视角,地缘板块本身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就象中、韩之所谓“高句丽”之争,争论的焦点无外乎是高句丽人,到底应该算哪“国”人。但实际上,这种争议更多是一个政治问题,一个事关当代政治的问题。而没有人否认的是,东北地区曾经存在过一个叫做“高句丽”的,已经进入文明体系的国家。
  希腊文明在多大程度上借鉴了外来文明,也同样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没有人认为希腊文明,是象南美文明一样,孤立起源、成长于欧洲大陆东南角的。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历史选择了希腊?选择了这个山地密布,看起来很没有地缘潜力的半岛,成为了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如果希腊文明的火种,是从外部传入的,那么我们首先寻找的,就是这个外来文明的位置了。对历史稍有了解,或者阅读过之前中东部分的朋友,这点应该不是问题。阿拉伯半岛“新月沃地“的东段,也就是”两河流域“,目前已经是公认的,地球上最早出现文明的地区了。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就已经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尝试开发灌溉农业,并催生最初的文明了。
  苏美尔人开启的这一文明,也被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希腊语两河之间的意思)。在它的文明地位得到确认之前,拥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宏伟地面建筑的尼罗河流域,通常会被认定为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地。就这一点来说,现在亦有足够的考古证据来支撑。不过从地缘角度来印证一下这个文明的秩序,倒也十分有必要。
  农业(在此仅指种植业)对于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即使在上古时代,适合种植的土地,也能够为播种者带来数十倍的收益。当农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来发展文明所需的其它要素了。
  以今天的视角来看,河流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带,无疑是最具农业潜力的地区。平整的土地、充足的水源,以及从上游山地带下来的肥沃土壤,都是规模化种植业所需要天然要素。然而最初的农业技术,却并非产生于这些肥沃的低地,因为对于早期人类来说,频繁改道的河游下游,远没有它的上游山地安全。最初尝试粮食种植的人类,更愿意在高地上通过焚烧森林、灌木来肥沃土壤;依靠自然降水,来补充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地。这种“刀耕火种”的农业形式,也被称之为原始农业。
  受限于地理条件,高地农业一般很难规模化,特别是当有族群带着原始农业技术,开始尝试在低地,通过治理河道发展“灌溉农业”时,这些拥有巨大农业潜力的冲积平原,通常会很快让他的拥有者,在人口和粮食产量上,与他们的山地邻居拉开几何数级的差距,并最终在板块竞争中获胜。这也正是,欧亚非大陆早期主要文明,都呈现大河文明、治水文明的特点原因所在。
  高地在农业技术起源阶段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为什么尼罗河流域的农业文明,要略晚于两河流域。由于被干旱的沙漠所包括,肥沃的尼罗河下游,并没有相邻的山地,为之直接输入农业技术。相比之下,与伊朗高原——亚美尼亚高原紧密相邻的两河平原,就能够在一个流域内,完整的实现农业发展的链条了。率先从北部山地走出的苏美尔人,创造了地中海文明圈,乃至世界范围内最早的文明。而一旦两河地区的灌溉农业技术成熟,与之最为接近的另一大河冲积平原——尼罗河中下游地区,就很自然的成为了第二个吃螃蟹的人了。
  两河文明与尼罗河文明的起源时间,目前还是一件有些争议的事。通过情况下这个时间点,是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摇摆。不过对于此时居住在欧洲部族来说,这个时间摆幅有多大,并不重要。因为欧洲与这两大文明之地最为接近的希腊半岛,并没有可能在传入灌溉农业技术后,独立发展出自己的大河文明(如果法国所处的西欧平原,与希腊半岛位置对调,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山地密布的欧洲之角,需要直接从外部输入更多的文明因子,才能够结合自己的地缘特点,来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文明。有鉴于此,希腊文明的产生时间,要比它的亚、非邻居晚的多。
  那么看起来,与希腊半岛距离都不远的两大文明之地,到底哪一个对欧洲文明的形成,直接影响更大呢?或者说,是谁最先点燃了希腊文明的火种呢?我们再接着解读。
如果希腊半岛所直接承受的文明因素,来自于陆地,那么根据地理关系来看,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会比埃及文明更有可能对其造成直接影响。理论上,来自两河流域的旅行者(主要是商旅了),可以沿着海岸线,横穿小亚细亚半岛南部,最终抵达亚洲的最西部。在那里,那些承载着东方文明的人和商品,只需要穿越一条宽度(最窄处)仅为1.264公里的达达尼尔海峡,就能够登陆希腊半岛了。即使只掌握最原始的技术,这样一条狭窄水道,也不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
  然而陆地传播,有着诸多的不确定性。最大的问题在于,陆地本身除了用做交通之外,还是人类繁衍生存的家园。除非两个终端都处于一个强大政权统治下,否则沿途的任何一个部族,都有可能中止你的行程。就算在丛林法则不在盛行的今天,一个用法律固定下来的边界,也同样可以让政治家们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愿景,变得遥遥无期。
  相比之下,通过海洋进行沟通,障碍就要少的多了。理论上,两个同样拥有海岸线的国家,哪怕相隔万里,都能够通过海洋自由沟通。当然,拥有这种自由度的前提有二:首先你必须保证自己的航海技术,能够征服海洋;其次,如果你并不是唯一想打通海上通道的人,那么你必须保证自己的实力,能够压倒自己的竞争对手。就后一点来说,海洋要比陆地公平的多。在陆地上,横亘于通道之上的土著部族,往往能够凭借地缘优势,用较少的成本,给你制造更多的麻烦;而在海洋上,竞争则完全取决于你的经济实力。
  对于试图从地中海的另一面,接收文明因子的希腊土著来说,他们有更多有利的因素,来打通与对岸的海洋通道。首先作为一个几乎被欧亚非大陆完全包围的内海,它的气候要比外洋稳定的多。在一年当中的大部分时间中,地中海都显得非常宁静,海域之中亦没有什么浅滩礁石横亘,阻塞航道;另一方面,作为欧洲大陆的延伸,希腊的半岛式结构,本身就已经大大缩短了,它与亚非大陆的航运距离。
  更为重要的是,造物主为了让地中海沿岸地区加强交流,还在每一个半岛与大陆之间,增设了一个岛屿作为跳板。比如塞浦路斯岛之于小亚细亚半岛(土耳其);西西里岛之于亚平宁半岛(意大利)。这种地理结构,几乎可以让陆地,始终存在于行航行者的视线之中。并从技术(不会迷失方向)、心理层面,让地中海比地球上其它地区,更早的迎来海运时代。
  当地理、气候环境,让海洋优于陆地,成为了欧洲吸收文明的传播通道时,尼罗河文明的地缘优势就显现出来了。那些尝试地中海航行的先民们很快会发现,希腊半岛与尼罗河三角洲之间的距离,要比和包括两河流域、西亚裂谷带(板块定义详见中东部分)的新月沃地近的多。
  如果对希腊文明起源,造成直接影响的是尼罗河文明,那么希腊半岛的最南端,肯定就是整个大陆,最先沐浴文明之光的土地了。在地图上我们会发现,在这个位置上有一个粗看起来是一个岛屿,细看起来东北方向却通过一条狭长地峡——科林斯地峡,与希腊主体相连通。这个位于希腊之角的半岛,就是“伯罗奔尼撒半岛”。
  对希腊历史略有了解的朋友,都不会对“伯罗奔尼撒”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在古代希腊文明最为高潮的时期,希腊诸城邦中的两个最强者:雅典、斯巴达之间,曾经进行过一场著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在那场战争中,伯罗奔尼撒半岛就是斯巴达及其联盟的主要控制区。而科林斯地峡的另一端,就是雅典城了。
  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恩怨,我们在后面的历史中会有所解读。现在的话,仅从上述地缘推理来看,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最南部的斯巴达地区,就是欧洲大陆最先吸收埃及文明的土地了。然而即使只是粗浅了解古希腊那段历史的朋友,也会对这个颇具大陆国家性质,以严酷的军事化纪律闻名于世的城邦国家影响深刻。从地缘文化角度看,斯巴达与雅典之间的战争,是一场陆地农业文明,与海洋商业文明之间的PK。也就是说,斯巴达看起来,并不象是海路交通的受益者。
  这样说起来,是不是我们刚才的地缘推导有误呢?情况当然不是这样。我们所分析的核心是板块,而不是某一时期占据这一板块的民族。这就好像在马可波罗在13世纪来到中国时(如果他真的来过的话),即使发现江淮平原被大片牧场所覆盖,也不能据此就认定江淮地区是草原文化区一样。也就是说,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及整个希腊半岛,开始自己的文明之旅时,主导这片土地的还不是挑起“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斯巴达人。
  最先成就希腊文明的部族,被称之为“迈锡尼人“。公元前1600年,生存于此的迈锡尼人开始进入王国时代。如果以此为标志的话,我们也可以认定这个时间点,为希腊半岛文明的起点。而很多朋友对”迈锡尼“这个标签印象,应该是从那场带有神话色彩的,西方著名上古战争——特洛伊战争中得来的。在那场断代于公元前12世纪末战争中,率领希腊联军进攻特洛伊的,正是迈锡尼的国王(阿伽门侬)。
  说到这里,对上古希腊历史一无所知的朋友,也许会赶快去恶补希腊神话了。对此有所了解的朋友,估计正等着那位红颜祸水——海伦的出场了。不过历史向来只是我们用来解读地缘的参考,神话故事更不可能成为我们解读的重点(写小说的话,另当别论)。最起码在这个帖子里,并不会去研究那些似是而非的“历史“、神话故事。它们背后所隐藏的地缘密码,才是我们所关注的方向。
  从地缘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兴盛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文明,称之为“伯罗奔尼撒文明“,这样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希腊文明的地缘发展脉络。特洛伊战争所发生的时期,正是这一文明的高潮期(可惜的是,也是末期)。战争的本质,在于迈锡尼所代表的希腊早期文明,开始成熟并向外扩张了。
  然而在我们引出那位大家期盼已久的美女之前,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迈锡尼人从何而来,他们和他们所创造的文明,真的可能算作希腊乃至欧洲文明的起点吗?这个文明和埃及文明之间,又是如何进行切割的呢?解开这一谜团的钥匙,就在于一个介于希腊半岛与埃及之间的中继板块——克里特岛。而这个岛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