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欧洲系列 — "第二次布匿战争"之汉尼拔在外高卢的行军路线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无论是高卢人还是汉尼拔都没有必要从比利牛斯山脉主脉中翻越。当然,如果最为畅顺的沿海通道被封堵了,其它更加艰险的山口就必须被开发出来的。在整个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类似的情况就曾经多次出现过。不过现在,汉尼拔暂时还不用为此发愁,他时下所需要考虑的,并不是地理上的障碍,而是如何在穿越东西纵深千里(交通距离约530公里)的外高卢地区时,让高卢人愿意借道给他们。
  我们所指称的外高卢地区,是相对于阿尔卑斯山南麓,波河平原的“内高卢”地区而言。以今天的政治划分来看,基本可以视之为法国。正因为如此,法国也被称之为“高卢雄鸡”(拉丁文中高卢一词,也意为雄鸡),从地形上看,五边形轮廓的法国,除了南部、东南部与西班牙、瑞士/意大利相接的比利牛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地区以外,其余部分都为大平原。基于这一平原在欧洲的位置,我们可以将之称为“西欧平原”。

  西欧平原内部的地缘结构,要等到凯撒征服高卢地区才会详细解读了。现在,以意大利半岛为目地的的汉尼拔,也并不需要深入外高卢地区,他所需要打通的只是比利牛斯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之间的沿海通道。由于巴卡家族长期以来的经营(与高卢人的关系),以及高卢与罗马之间此时所处的战争状态(刚刚进占了内高卢地区),外高卢地区的高卢部落,绝大部分对于迦太基人的到来持欢迎态度。这也使得汉尼拔的军队能够很快迫近阿尔卑斯山脉。然而,高卢人并不是唯一有机会,在外高卢地区给汉尼拔制造麻烦的人。因为在穿越外高卢地区的后半段路程中,罗马人已经预先布局了一颗棋子,做为意大利半岛的缓冲之地。

  在《罗马共和国地缘结构图暨第一次布匿战争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今天阿尔卑斯山脉与地中海相接的“法——意”边界,法国一侧有一个城市国家“摩纳哥“。相信有很多朋友对于欧洲那些迷你国家的前世今生很感兴趣(比利牛斯山脉中还有个”安道尔)。不过我们今天的解读方向,并不在于这些特殊案例上,而是在摩纳哥西侧的法国城市——马赛。

  很多人对马赛的印象,应该来源于那首著名的 “马赛曲“,这首节奏激昂的进行曲也是今天法国的国歌。关心足球的朋友,则会在马赛与摩纳哥之间,找到”土伦“这座城市(国际青年足球赛“土伦杯”的举办地);当然,喜欢电影或者旅游的朋友,也同样不会失望。你会发现,嘎纳(嘎纳电影节的举办地)、尼斯(法国第二大旅游城市)也在这个区间。

  就以马赛为核心的这一法国东南沿海地区而言,有一个源于古地中海殖民时代的地缘标签——马西利亚(Massilia)帮助我们从“外高卢”的概念中切割出来。相信一些朋友已经注意到了,在西地中海沿海的意大利半岛、西西里、马格里布、伊比利亚等板块,都有希腊、腓尼基人殖民足迹的时候,拥有500多公里海岸线的外高卢地区却没有出现在之前的地缘政治舞台上。实际上,在直布罗陀海峡以西地区都有航海家前往探险的时代,这条海岸线以及高卢人的市场并无可能被忽视。
  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就抢在腓尼基人之前,在马赛建立了贸易据点,并将之命名之为“马西利亚”。由于腓尼基人与希腊人在地中海争夺的焦点,是位置更为核心的西西里岛,所以直到大希腊地区被罗马所吞并,希腊人的马西利亚都还能因为其边缘位置独善其身。很显然,无论是出于政治(站在胜利者一边)还是经济原因(维系与大希腊地区的贸易线),在罗马与迦太基对立的时候,马西利亚的希腊人都不会站在迦太基一边。而对于罗马来说,由于波河平原还暂时还未被纳入共和国领土,能够在外高卢地区有马西利亚这样一个盟友,对自身的安全也是很有利的。当然,在罗马已经进占波河平原,同时又准备远征伊比利亚的时候,马西利亚今后是否还能被罗马视为平等的盟友,是要打个问号的。最起码在这一切都解决掉之后,罗马在地缘结构上需要把马西利亚直接纳入共和国领土,才能完成他们在西地中海的闭环。
  不管马西利亚现在与罗马是一种什么样的法律关系,汉尼拔要想顺利通过马西利亚进入阿尔卑斯山南麓都是不可能的了。事实上,即使马西利亚的希腊人,愿意像高卢人那样借道给汉尼拔,他们时下也不可能做这样的选择。因为那支被派往伊比利亚半岛的罗马远征军,此时正在经停马西利亚。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相向而行的两支军队,很可能在他们没有预料到的外高卢地区,就遭遇第一场战役。那么这一切有没有发生呢?我们明天再接着解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