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欧洲系列 — 穆斯林世界的前世今生3“黑衣大食的崛起”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黑衣大食”,顾名思义就是穿黑衣的穆斯林了。既然伍麦叶王朝所尚的“白色”,成为了今天阿拉伯人的正色,那么“黑色”又被什么民族继承了呢?说到这里,估计很多朋友已经在脑补时事新闻里的各种穆斯林形象了,但凡对此类细节有过关注的人,多半已经想到了一个和逊尼派阿拉伯人格格不入的族群——波斯人。的确,伊朗给人的感觉就是满街都是黑色的旗帜、黑色的长袍,包括缠头的式样,也与阿拉伯人的头巾有着明显的区别。鉴于两大民族的历史恩怨, “黑色”俨然成为了,波斯人用来彰显地缘独立性的标志。问题是,这一切跟“黑衣大食”有关系吗?  说起来,这一切倒的确是有关系的。由于政权所有者在血统上的先天不足,伍麦叶王朝的正统地位,在当时一直是受到质疑的。最起码 “安拉使者的继承人”(哈里发)这一神权意味颇浓的职位,什叶派争夺起来更为理直气壮。这股反对的力量,终于在公元8世纪中叶覆灭了伍麦叶王朝。此后阿拉伯帝国的大统,为系出“哈希姆家族”的阿拔斯家族所获。其所建立的王朝被称之为“阿拔斯王朝”,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黑衣大食”。  所谓“哈希姆家族”又称“圣裔”,其血统上溯的源头,并非先知穆罕默德本人,而是他的曾祖“哈希姆”。鉴于阿里本人并非穆罕默德后裔,这种设定倒也十分合理。不过这样的话,有机会借先知影响力,图谋大统的人选范围就扩大了。这次建立黑衣大食的“阿拔斯”,就是穆罕默德的叔父。在黑衣大食的崛起进程中,除了视阿里及哈希姆家族为正溯的什叶派以外,另一支重要的力量,是来自“呼罗珊”地区的波斯人。  所谓呼罗珊地区,所指向的就是伊朗东北部的“帕提亚”地区。从地缘角度看,整个伊朗高原其实是具备中亚、西亚双重属性的。其中呼罗珊(帕提亚)地区,与中亚的地缘关系最为紧密。比如建立安息帝国的帕提亚人,就是来自中亚的游牧民族;而西部的米底、西南部的波斯两大版块,则与美索不达米亚联系紧密,更应该被划入“西亚”板块。  在四大哈里发时期,阿拉伯人就已经完成了对“萨珊波斯”的征服(公元651年)。无论从阿拉伯人,还是萨珊波斯的角度来看,西亚无疑都是地缘政治的重心所在。有鉴于此,在伍麦叶王朝时遭受迫害的大批什叶派阿拉伯人,把视线投向了位处帝国边缘的“呼罗珊”,开始希望在“中亚”寻找到崛起的机会。与此同时,不愿意受阿拉伯人统治的波斯人,也把呼罗珊和中亚,作为复兴波斯的基地。当这两股强大的力量混合在一起时,就变成了(当然不是水蒸气了)推翻阿拔斯王朝统治的合力。  公元8世纪中叶,波斯人在呼罗珊地区发动了大规模起义,而身为哈希姆家族族长的“阿拔斯”,则被波斯人和什叶派共同选定为了最合适的“哈里发”人选。当然,波斯人也可以自立门户,或者说从宗教和政治层面,独立复兴波斯帝国。不过伊斯兰教和一神教的威力,在这个时代已经显现出明显的优势,并且通过百年的经营,在西亚站稳了脚跟。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波斯人只是甘于在呼罗珊及中亚地区建立政权,并接受与阿拉伯帝国长期抗衡的局面。否则接受阿拉伯人的意识形态,并在政治独立的问题上缓图之,将是最合理的选择。  公元750年,伍麦叶王朝的末代哈里发在埃及被杀,标志着阿拉伯帝国正式进入了“阿拔斯王朝”时代。两大王朝的交替,也使得阿拉伯人的地缘重心发生了些许位移。在伍麦叶王朝时代,王朝的政治中心是设在叙利亚的大马士革(伍麦叶原为叙利亚总督)。从地缘政治角度看,这样的设定让阿拉伯人的视线,更多的投向西方。事实上,西北非的马格里布地区、西班牙地区,都是这一时期从欧洲人手中夺取的。相比之下,借助波斯人力量夺取政权的阿拔斯王朝,则与伊朗高原联系更为紧密,且之前一直为波斯帝国地缘重心的两河平原视为了根基之地。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城,就是在阿拔斯王朝初期,由其第二代哈里发所兴建并作为都城的。  阿拉伯帝国地缘重心的这种偏移,甚至对远在万里之外的唐帝国引发了蝴蝶效应。。提到阿拉伯帝国与唐帝国之间的关系,大家肯定会想到“怛罗斯之战”,而怛罗斯之战的时间,正是阿拔斯王朝崛起的公元751年。由于在阿拔斯王朝崛起过程中,原本边缘的呼罗珊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阿拔斯时代的“阿拉伯帝国”,顺势加大了在中亚绿洲农业区(河中、吐火罗地区)的扩张力度。同时期,唐帝国恰巧也处在鼎盛时期(唐玄宗执政时期),也希望把势力范围稳定至中亚农业区。在这种背景下,两大帝国之间发生了唯一的一次碰撞,并以唐军的落败而告结束。不过唐帝国之所以在这场中亚争夺战中落了下风,并非缘于一场战役的失败,而是因为强大的唐帝国很快就陷入了一场巨大的内乱——安史之乱中(公元755——763年)。很显然,你无法奢望一个转入衰弱期的帝国,在对自己核心利益影响甚微的边缘之地,PK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帝国。  尽管阿拔斯王朝,在中亚的成就看起来超越了白衣大食,但所谓“失之桑榆 收之东隅”,当这些穿黑衣的穆斯林,准备接收阿拉伯帝国西部遗产时,情况就不那么顺利了。我们很难看到,不带血腥的王朝更迭过程。阿拉伯帝国的这次权力转换也不例外。阿拔斯在获胜之后,甚至屠灭了整个伍麦叶家族(这也为他带来了“屠夫”的外号),然而百密一疏忽的,结果还是遗漏了一名幸存者。这名幸存者率领追随者逃到了伊比利亚半岛,并让白衣大食的国祚得以在欧洲延续。令人唏嘘的是,40年前伍麦叶王朝攻入伊比利亚半岛,灭亡西哥特王国的时候,应该没有想到过,这个穆斯林登陆欧洲的桥头堡,最终却成为了“白衣大食”最后的避难所。  由于在政治上继承了伍麦叶王朝,最终在伊比利亚(或者说西班牙)建立新政权的王朝,也被称之为“后伍麦叶”王朝。半岛南部城市“科尔多瓦”(瓜达尔基维尔河中游)是这个王朝的政治中心,因此也被称之为“科尔多瓦哈里发国”。从政治角度来看也可以说,与欧洲人在西班牙博弈了千年的“摩尔人”,就是所谓的“白衣大食”。当然,要是从民族角度来看,“摩尔人”的成分要复杂的多,主体是源自西北非的“柏柏尔人”。  “白衣大食”能够一直不被“黑衣大食”所攻灭,除了地理距离与直布罗陀海峡的阻隔以外,更重要的是阿拔斯王朝并没有完成对西北非的征服工作,也就是说没有真正把疆界推进到直布罗陀海峡。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