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秘的大查科平原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文 | 温骏轩      辑 | 尘埃      音 | 安妮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统治,终结于1810年-1826年期间的“拉美独立战争”。关于战争的起因和过程,并不是我们所关心的重点。毕竟以美洲与欧洲的地理距离,以及美洲本身的地缘潜力来说,这种独立是迟早的事。


比起17世纪初才开始登陆美洲,却在1783年就被迫承认美国独立的大英帝国来说,伊比利亚双雄在新大陆延绵的300年统治,算得上是非常的长了。


相比之下,独立之后的美洲,如何重组地缘政治结构才是更值得关注的。因为这直接决定了它们在当代地缘政治舞台上的身位。

(世界主要区域组织图)


试想一下,如果美国各州纷纷独立,或者在南北战争之后分裂为两部分,那么它还有没有可能成为全球霸主呢?而如果前葡萄牙殖民地身份的巴西,也如西属美洲那样分裂成十几个国家,那么巴西同样没有机会,争夺南美代言人的身份了。


西属美洲的分裂性,根本原因在于南北跨度过大。无论在中北美还是在南美地区,西班牙人在美洲大陆的经营,很大程度都是依附于“科迪勒拉山系”。这条纵贯美洲的山系,在为西班牙人的殖民提供依托的同时,也增加了其内部的整合难度。

(南美洲地理结构图


西属美洲内部那些总督区的先后出现,便是地缘政治磨合的自然结果。以此来说,如果在后殖民时代,每一个总督区都能整合成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实力看起来也是不会弱,并且应该具备一定稳定性的。悲剧的是,尽管每一个总督区的核心板块,都曾经做过这样的努力,但最终并没有一个国家完成这样的任务。


(西班牙总督区示意图


在1776才获得“拉普拉塔总督区”,看起来是最有机会整合在一起,并成为一个强势国家的。地理上的原因,是因为这是一个完整的大河平原板块,且大部分土地极具人口潜力

(拉普拉塔地区地缘结构图


更重要的一点,是在西班牙人殖民之前,整个拉普拉塔河流域的原住民数量是非常少的,尤其是在最有潜力的潘帕斯草原,用无人区来形容亦不为过。所谓“一张白纸好画图”。


今天,阿根廷的4400万人口中,欧洲后裔的比例高达95%;350万人口的乌拉圭,这一比例同样高达90%,就很能说明问题。

(美洲原住民占比


并不是说在后殖民时代,白种人比例高的国家就一定会更具潜力。这很大程度是一个内部整合,或者说形成合力的问题。


影响一个国家内部整合的地缘因素有很多,比较而言,种族、意识形态背景相同的话,更容易消除内部分歧,进行政治及民族上的融合。


在这个问题上,反面的例子很多。典型案例就是现在的伊拉克,什叶派阿拉伯人、逊尼派阿拉伯人,以及宗教上被归类于逊尼派,种族却与阿拉伯人有很大区别的库尔德人,共同造就的三分天下格局,严重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稳定。


(伊拉克民族\宗教地缘结构图


受益于西班牙人的经营,拉普拉塔平原无论在种族还是意识形态上,都具备统一为一个国家的潜力。以意识形态来说,阿根廷和乌拉圭的天主教徒,在宗教信仰者中都达到了80%的比例,被视为宗教信仰最虔诚的国家之一。


(阿根廷卢汉天主教堂


对于一个移民国家来说,能够做到种族和信仰都具备高度统一性,在技术上是相当有难度的。另一个必须正视的客观事实是,由于欧美尚处在经济链的顶层,一个在民族和意识形态上,都更有“准欧洲”特征的国家,在发展经济时会更容易融入全球贸易体系。

以阿根廷的情况来说,很多人可能不清楚,这个国家在19世纪初和20世纪末,曾经单纯凭借农牧业出口(主要是牛肉),就曾经将自己的GDP排名提升至世界第八的位置。

(阿根廷GDP增速图



凭借“准欧洲”的定位,阿根廷也曾经试图从欧洲吸引投资和移民,发展自己的工业。然而并不是说,先天条件好的国家,就一定能够发展好。阿根廷工业化的尝试,最终却并未获得成功,甚至出现了倒退现象。


阿根廷也因此被认定为是:唯一 一个曾经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然后又退步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以至于在经济学领域,诞生出了“拉美化”的说法,来代指这一逆工业化现象。

地缘条件如此优越的阿根廷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比如身处其中的阿根廷人会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政府无能。经济学家们和试图上位的发展中国家们,更是从多角度入手,希望从中吸取教训,以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


如果往深层次看,肥美的潘帕斯草原,可能就是问题之一。当一片完全能够通过精耕细作,或者工业化来养活4亿人口的土地,需要养活人口的数量仅仅是这个数字的十分之一时,最起码对于掌握了大量土地的农场主来说,改变的动力并不会那么足。

(阿根廷议会农场主多于企业家



果再把时间线上推的话,先发的西班牙帝国最终被大英帝国击败,并且没有率先开启工业化进程,何尝又不是因为他们太过于满足殖民地的自然资源呢?

就将来的发展来说,阿根廷如果想重新跻身发达国家行列,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对于更多关心国家博弈的地缘政治爱好者来说,在了解“为什么会有乌拉圭”的问题之后,心中一定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还有一个“巴拉圭”。


当我们试图了解这个神秘国家之时,拉普拉塔河平原的另一半——大查科平原的全貌,亦将徐徐展开。


(大查科平原地理结构图



“大查科”有时也会被翻译为“大厦谷”或者“格兰查科”,不管叫哪个名字,它的名气都远不如潘帕斯草原大,尽管它在面积上与后者相当。这种情况的出现,源自于大查科平原相对不那么适宜大规模开发的特性


之前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对比,将拉普拉塔平原镜像叠加到东亚,会发现二者的南北跨度几近相同,只不过由于身处不同的半球,在以东亚的情况为参照,理解拉塔拉塔平原内部的地理关系及开发顺序时,要把方向颠倒过来。

参照这一标准来看大查科平原与潘帕斯草原之间的关系,就是中国的南北差异。以纬度来说,潘帕斯草原相当于包含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山东半岛等地的中国北方地区大查科平原则相当于长江流域+珠江流域。


略知中国历史的人都清楚一点,华夏文明存在一个由北向南扩张的进程。尽管先秦时期,长江流域诞生了吴、越、楚蜀等重要国家,但从人口和生产力的角度来说,重心仍然是在黄土覆盖的北方地区。一直到北方因战乱而造成的“衣冠南渡”现象之后,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才在人口和文化上获得升级。

有了熟悉的中央之国作为参考,大查科的情况就比较好理解了。从地理环境来说,大查科平原与潘帕斯草原存在很大的区别。沿着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上溯的西班牙人,在推进到南纬30度线一带时(大致相当于长三角的纬度),会发现一望无际的高草草原开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森林与草原相杂的景象。如果再往北的话,西班牙人还会看到,半年洪涝、半年干旱的热带稀树草原及灌木林景象。


(南美热带稀树草原


在地缘政治上,大查科平原被分为三部分:北查科、中查科,以及南查科。切割三个板块的是两条河流:皮科马约河与贝尔梅雷河。其中皮科马约河同时也是巴拉圭与阿根廷当下的国境线,河流以北地区被称之为“北查科”。皮科马约河与贝尔梅雷河之间,则被称之为“中查科”;贝尔梅雷河之南,就属于“南查科”了。

(大查科平原地理位置示意图



过如果仔细观察地图的话,会发现所谓“中查科”的地域非常狭窄,单纯从地理角度划分,似乎以“皮科马约河”或者“贝尔梅雷河为界为界,划分成南北两部分就可以了。

如果没有地理环境上的特殊原因,类似的切割往往都有地缘政治上的因素。“中查科”概念的出现也是如此。简单点说,这片当下属于阿根廷的土地,历史上曾经大部归属巴拉圭。


在经历过1864年至1870年的“巴拉圭战争”后阿根廷得以将边境线北移到皮科马约河(关于这场战争,下一节会有解读)。也就是说在地理层面,“中查科”原本是“南查科”的一部分。

(惨烈的巴拉圭战争


如果没有这一争议历史在,就不会有“中查科”的概念突兀的存在中间。就像如果乌拉圭没有因为缓冲国定位而获得独立的话,相当绝大多数人甚至都不会知道巴西或者阿根廷境内,还有一个“乌拉圭省”存在(嗯,如果不独立的话,基本就是这两种选项了)。


那么,现在问题又来了,是不是每一片地域广大的地理板块,都有必要切割成两块呢?北查科之于中、南查科的存在,又是不是因为它归属于不同的国家呢?情况并非如此。一个板块被分为两块,更多是因两边的地理、环境有所区别。


而地缘政治上的切割,往往又是顺应这种区别。这意味着从逻辑上看,大查科平原内部的南北划分,并不是国家分立的果,而恰恰是原因所在。当然,地域广大的特点,本身也的确是问题的源头。正是因为跨越的范围太大,才有可能在一个板块的东西两端,发现区别显著的环境特点,进而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具体到大查科平原来说,南纬23°26′S的“南回归线”,是这片平原需要进行地理切割并且进而影响到地缘政治格局的深层次原因。

(红线位置南回归线



我们知道,如果以纬度来论的话,所谓以赤道为中轴线的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范畴。除了纬度以外,海拔是影响气候划分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一百米,气温就会下降0.6摄氏度。


安第斯文明身处热带区间,但却是温带文明属性,原因即是如此。只不过大查科平原的低海拔属性,使之并不存在这个问题。这意味着在大查科平原,气候的变迁会更加的贴合纬度原因。



当我们在大查科平原上将“南回归线”标定出来后,会发现这条温、热带分割线正是从皮科马约河下游穿过。气候的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类如果想把这种地理环境的影响,显现在地缘政治层面上,需要得到山脉、河流等地理特征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皮科马约河最终成为了大查科平原的一条最重要的地缘分割线。换句话说,这条分割线大体也可以被认定为是拉普拉塔平原的温、热带的分割线。


要是还不能理解的话,没关系,仍然可以用我们熟悉的中央之国的情况来做类比。如果说潘帕斯草原对应的是,黄土覆盖的中国北方的话,那么中、南查科地区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了。热带属性的北查科地区,对应的显然就是同样有“回归线”(北回归线)贯穿其间的两广地区了。与当年的两广地区类似的是,北查科地区也是西班牙殖民版图上的最后一块拼图,甚至在南美国家独立之后,仍处在未开发状态。

除了海拔与纬度以外,与海洋的距离以及周边地理环境,同样会对一个地区的气候造成重要影响。迄今为止,气象学家们在南美测出的历史最高温,并不是在西、南那些沙漠地带,而是在大查科平原之中。

(南美生态区划分图



这是由于北查科地区身处大陆腹地,周边又都为高地环绕。盆地效应进一步拉高了平原内部的气温。在沙漠地区,高温虽然让人难以忍受,但同时也能杀灭病毒和细菌,反观在不缺乏降水,同时又高温的北查科地区,病毒和细菌们的活跃度可就要高得多了。


回忆一下当年数十万秦军在南越之地的遭遇,以及古代中国人对“瘴气”的恐惧,相信就能够理解北查科地区,为什么长期处于未开发状态了。

虽然不缺
水、热资源的北查科地区,在期待“海外再造中华者”眼中还是很有开发潜力的,人类也并非不能适应这样的环境(就像当年的岭南,今天成为中国的繁华之地一样)。只是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和人力


在拉普拉塔平原中南部,还有大片更宜人的土地未经开发时,这一地区暂时吸引不到太多的人口。西班牙人对整个拉普拉塔平原的开拓工作,遵循着由南至北的原则。中、南查科地区,是西班牙人这一开拓路线的边际。


今天位于皮约马科河与巴拉圭河相交之地的巴拉圭首都“亚松森”,是西班牙帝国在拉普拉塔地区北部最重要的城市,再往西北方向开拓,就是令人望而畏的北查科地区了。

(巴拉圭庆祝独立日



历史上,除了少量拥有土著血统的巴拉圭人,前往此处放牧以外,后来声称对此拥有主权的玻利维亚以及巴拉圭,实际都没有对其进行过行政管理。

在理解了北查科地区的荒芜之后,一个地缘政治上的问题又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那就是为什么当年西班牙,会把玻利维亚划入 “拉普拉塔”的行政范畴。以玻利维亚的地缘属性来说,其实更应该是作为“秘鲁”的一部分的。事实上,在获得独立之前,玻利维亚原本的地缘政治标签就是“上秘鲁”。更何况它与那些已开发的拉普拉塔平原之间,还间隔有北查科这样的无人区。

将这一块与核心区相接的安第斯地区,与拉普拉塔平原那片未经开发的低地,在行政上捆绑在一起,更多是出于地缘政治上的需要,以避免后者与身在秘鲁的殖民中心过于疏离。


如果你还记得以前我们解读过的,清朝为什么把明朝设立的“江南省”,纵向分割为安徽、江苏两省,而不是进行更符合地缘属性的横向切割,应该就能理解这种设计的良苦用心了。然而类似的有违地缘规律的政治设计,总是会引发更多的矛盾。下一节我们就将解读,这片土地上到底发生过什么。 

-  END  -



戳图片,看往期系列


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