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战争
文 | 温骏轩 辑 | 尘埃 音 | 兆斌
系列:大航海时代
世界是现实的,地缘政治舞台说到底是大国博弈的战场。小国除非有特别的能量(比如以色列),才会有机会在某一个历史时刻展露下头角。
在南美,巴拉圭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存在。1864年至1870年期间,巴拉圭以一国之力,单挑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三国组成的联军。无论以什么时代的标准来看,这都是一次疯狂的尝试。
这也使得我们很有兴趣以之为样本,看看到底都是在哪些地缘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让巴拉圭有了如此疯狂的举动。
地理大发现促进了全球经济、技术、人口的流通。由于前往瓜分新大陆的各派势力(包括同属一个国家的不同力量)都是跨海而来的,因此在整个美洲,内陆国家都是相当少有的。
巴拉圭和玻利维亚,是当下仅有的两个内陆国。其中玻利维亚其实原本是有出海口的,只不过在后面将展开的一场战争中(南美太平洋战争)为智利所夺。
这场战争的失败,同时成为爆发于1932年—1935年期间的“查科战争”导火索之一。在那场战争中,巴拉圭人再次成为了主角,与玻利维亚人在战场上厮杀(这意味着巴拉圭人在短短70年间,和自己所有的邻居都打了一遍)。
(巴拉圭领土变迁图)
▼
在新大陆各国独立之初,巴拉圭是唯一的内陆国。基于这种封闭性,巴拉圭无论在殖民时期还是独立之初,都显得非常的封闭保守,甚至连境内的河流都不对外开放。
长达300年的封闭保守经历,并非完全没有好处,最起码在民族融合以及国家认同来说,巴拉圭在南美国家中算得上是最为成功的。与拉美其它地区不同的是,纯粹的西班牙白人,在巴拉圭的地位反而不高,这些避免融入瓜拉尼血统的西班牙后裔,往往会被认为更容易倾向于布宜诺斯艾利斯。
在殖民统治时期,那些占据人口多数的印欧混血族群实际便已掌控了巴拉圭。当然,那些坚守瓜拉尼传统的土著,同样会被因为拒绝融合而边缘化。
独立之初的巴拉圭,在地缘属性上选择“混血立国”的国策,这一国策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将瓜拉尼语同西班牙语一起,确定为官方语言。如果从种族、文化属性上来说,巴拉圭人更应该被定义为“伊比利亚-瓜拉尼人”。
至于说第一眼的直观感觉是什么样呢?嗯,今年是世界杯年吧。那大家可以回忆一下2010年南非世界杯,比球星们还火爆的“巴拉圭乳神”的外貌特征。
(不用回忆了,小编送来了)
▼
来自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威胁,是巴拉圭人混血立国的根源。在“拉普拉塔总督府”土崩瓦解后,阿根廷成为了这笔地缘政治遗产的当然继承者,就像没有人会认为,俄罗斯继承苏联的政治遗产有什么不妥一样。
不过布谊诺斯艾利斯的野心,很难覆盖到“上秘鲁”或者说“中安第斯”定位的玻利维亚。其实际能够图谋的,是将乌拉圭、巴拉圭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
(拉普拉塔地区地缘结构图)
▼
由于拉普拉塔流域位于整片大陆的最南部,并且在轮廓上呈现为锥状,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三国,有时也会在地缘政治层面被称之为“南锥体国家”。换句话说,阿根廷人的野望可以归结为成为一个覆盖南锥体的“南方共和国”。
由于领土、人口相差巨大,巴拉圭人如果想摆脱被吞并的命运,提高自己的军事效率变得至关重要。战争从来不是一个简单比拼人口的游戏,否则中国和印度啥也不用干,就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了;历史上那些在人口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文明,也不用担心游牧民族的入侵。
独立后巴拉圭人非常重视军事力量的建设,在建国之初便建立了一支人数为6000人的常备军。受益于瓜拉尼基因,这支军队在整个拉美地区的军事素养算得上是独步天下。
至战争爆发之时,巴拉圭除了拥有一支战斗力强悍,人数为8000人的常备军以外,还拥有强大的战争动员能力。在整个巴拉圭战争期间,其先后动员参战的兵力竟然高达15万人。
8000人也好,15万人也罢,对于见惯了大场面的中国人来说可能不算起眼,但考虑到整个巴拉圭在19世纪中的人口数量不过只有50万出头。这个比例算得上是非常的惊人了。要知道,即使是有全民皆民之称的游牧者,动员的比例一般也不过20%。
将近30%的比例,意味着不仅所有的成年男人参战,更意味着有为数不少的妇女儿童直接投入战场。与强大军事动员能力相匹配的是强大的行政组织能力,具体到政治层面就是“独裁”。
(继承父业的巴拉圭强人总统洛佩斯)
▼
这种情况并不难理解,军队是最不讲求民主的组织,因为在战场上,死神并不会给你太多时间去考虑平权的问题。像巴拉圭这种为了生存,把自己打造成军事机器的情况,势必会造就政府层面的独裁体制。
将自己包裹成刺猬的巴拉圭,最终在其独立后的第41个年头(1852年),迫使阿根廷承认了其独立国家的身份。巴拉圭人并非天生就喜欢封闭,一直以来的封闭自守,主要是出于自我保护。一旦外部危机解除,随之而来的往往就是经济的开放。
历史上,被视为封闭保守的清王朝,在解决台湾问题后同样解除了海禁。如果现在的朝鲜能够得到足够的安全承诺,大概率会第一时间进行改革开放。
(也只是如果而已了)
▼
在消除被阿根廷吞并的危险之后,巴拉圭迅速走上了经济开放之路。对于巴拉圭来说,开放如果只是针对阿根廷等邻国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这只会让秉持“只有巴拉圭人才能决定巴拉圭人命运”的巴拉圭,弱化掌握自己命运的力度。
不管是从地缘政治角度,还是从吸引技术、资金的角度来看,欧洲和美国才是巴拉圭寻求帮助的对象。不过如果不能出海的话,想要不受制于人的发展经济,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河流的存在,帮助巴拉圭解决了出海问题,正常情况下,大型船只可以从拉普拉塔河口出发,一路上溯到亚松森。中小型船只则可以上溯到更北部地区,包括后来与玻利维亚有争议的北查科地区。
由于巴拉圭的大部分土地,即使不处在热带区间,在雨季亦会受上游来水影响而洪涝严重,陆地道路的维护有相当的困难,因此即使到了现在,巴拉圭河上也少有水电站,以维护河流的通航条件。
巴拉圭河是巴拉那河的上游之一,而整个巴拉那河中下游,又都在阿根廷境内。巴拉圭人要想通过巴拉那河出海,最重要的问题还是阿根廷的态度。在阿根廷还对吞并巴拉圭抱有期望时,这条路显然不会很好走。
不过当19世纪中期,巴拉圭与阿根廷关系正常化后,这一障碍亦随之扫除了。军事独裁所造就的高效率,在经济决策上同样有效(前提是方向一定要对)。在决心开启自己的工业化进程后,巴拉圭很快便通过这条河海通道,吸引了来自欧美等国的资金、机器以及移民。
经济开放,使得巴拉圭从一个落后保守的农业国,仅用了十几年就成长为一个充满活力,并在拉美国家率先拥有铁路、钢铁厂等工业时代特征的国家之一。当然,此时的巴拉圭人仍然没有忘记军事立国之本,在他们所发展的工业元素中,增强战争能力的兵工厂同样没有缺席。
纯粹以GDP来说,当时的巴拉圭在拉美仅次于巴西,甚至高出隔壁养牛的阿根廷。这种看起来很不可思议的事,其实在工业时代并不鲜见。要知道,更早融入世界工贸体系的台湾岛,在20多年前时,GDP曾一度接近大陆的一半。同时期弹丸之地的香港,GDP更是曾接近大陆的2成。
虽然GDP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但确实是硬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同时还辅有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国民和执政者的信心不可以避免的会出现膨涨。要是你能够理解二战时的德国,为什么敢于挑战整个西方,应该就能够理解巴拉圭后来的所做所为了。
无论是巴拉圭还是德国,其实都明白一个道理,自己地缘政治身位上的短板,必将很快让自己的发展触及天花板,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在邻居们的地缘潜力尚未被充分挖掘时,凭借经济和军事上短暂优势快速完成扩张。
具体到巴拉圭来说,要想获得地缘政治上的安全,最根本的问题是必须获得一个安全的出海口。那么,站在巴拉圭的立场上,到底哪个邻国可以成为其扩张的目标呢?环顾一下巴拉圭的四周,这道题基本就是个送分题了。
(乌拉圭地理位置图)
▼
与巴拉圭一字之差的乌拉圭,毫无争议的将成为第一候选人。有一种说法是乌拉圭、巴拉圭国名中的“圭”,都源自于瓜拉尼语中的“河流”。不管怎么说,这两个邻国无论是中文译名还是体量上,都具备很高的相似度。
在这里先跟大家说一声抱歉,由于这两个国家的名字实在太像,并且都分别得名于一条同名的河流,以至于我在做《巴拉圭领土变迁图》时,把乌拉圭和巴拉圭河的名称都标错了(虽然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小错误,不过还是要说声抱歉,并附上加强版的新图)。
(巴拉圭领土变迁图)
▼
与巴拉圭相比,乌拉圭的地缘条件尽管要更好,但地缘政治地位的尴尬性,使得没有办法进行内部整合,反而在周边势力的介入下,变得党争不断。同时,巴西和阿根廷也一直没有放弃,吞并乌拉圭的企图。
由此甚至引发了两次“乌拉圭战争”,第一次是1825年-1828年期间来自巴西的入侵;第二次则是1839年-1852年期间,来自阿根廷中央政府的入侵。可以想见的是,巴西和阿根这两个国家,在这两次战争中,分别出演的“入侵者”和乌拉圭独立 “保卫者”的角色。
公元1864年,乌拉圭内部的党派之争再一次白热化。与之前的纷争有所不同的是,台上的一方得到了阿根廷和巴西的双重支持。在这种情况下,落败的一方则将救助的目光投向了国家虽小,但在军事和经济上显现出强大实力的巴拉圭。
既然我们能够判断出,乌拉圭是巴拉圭摆脱地缘政治危机感的方向,那么当时巴拉圭的独裁者自然更能够做出这样的判断。
单纯从当时的实力对比来说,自视为南美第一军事强国的巴拉圭,完全有能力左右乌拉圭的政局,甚至将之直接吞并。问题是,一直对乌拉圭虎视眈眈的阿根廷、巴西,怎么可能会容忍新的玩家入局。
更大的问题则在于,乌拉圭和巴拉圭并不接壤,不管巴拉圭的野心,是止步于军事干涉乌拉圭内政,还是大到直接吞并,它都必须经由阿根廷或者巴西的领土,才能做到这点。
这意味着巴拉圭人一旦决定对乌拉圭有所行动,那么他们所面对的将不仅仅是乌拉圭国内的反对势力,更是一定会把巴西、阿根廷两个地区大国卷进来。
在准备武装干预乌拉圭内政之时,巴拉圭向阿根廷提出了借道的要求。尽管阿根廷的政治家应该没听说过中国人的“假途灭虢”典故,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道理并不难懂。
无论巴拉圭人的真实目的是什么,阿根廷人都不会愿意看到自己的两个邻居结成紧密联盟,甚至合为一体的。地理位置上,巴西同样可以成为“借道”的对象。从合纵连横的角度来说,不管选择哪个方向,巴拉圭都应该同另一个大国结盟,然后共同对抗另一个。
悲剧的是,过于自信的巴拉圭并没有选择依靠外交家来降低自己的战略风险。同时巴西和阿根廷也不愿意,本来已经趋于稳定的两强对抗局面,变身成为三国演义。
换句话说,在吞并乌拉圭、巴拉圭中的任何一个,都会遭遇对方反对的情况下,巴西和阿根廷都认可,乌拉圭和巴拉圭的最佳定位是在两国之间充当缓冲国。在这种情况下,巴拉圭人的强势出头,只能给自己招致灭顶之灾。
当巴西和阿根廷决定阻止巴拉圭的扩张后,被两国包裹期间的乌拉圭自然也不会有更好的选择,即使政府选择与巴拉圭结盟,也会分分钟被替换为愿意与巴拉圭划清界线的执政者。最终,已经做好战争准备的巴拉圭人发现,他们在战场上要面对的,是由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组成的“三国同盟”。这场以巴拉圭为主角的战争,也因此又被称这“三国同盟战争”。
今天巴拉圭的人口是700万,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的人口分别是:2.1亿、4400万,以及350万。巴拉圭的人口几乎只是三国总和的一个零头。即使不罗列当时的人口和其他数据对比,相信大家也能感受到,这几乎是一场螳臂挡车的战争。
纵观世界历史,唯一能够与这种局面相似的,是以色列在20世纪所打的几场中东战争。在那几次战争中,在面对人口和领土面积都具备绝对优势,且对自己形成半包围之势的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人笑到了最后。
(以色列及其周边地区地缘结构图)
▼
然而不要忘了,犹太人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们身后提供支持的,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军事机器“美国”;另外,以色列在地理位置上并不封闭,最起码它在地中海的海岸线,能够使之很方便的从美国及其欧洲盟友那里,获取战略支援。
反观巴拉圭,则完全没有这种条件了。试图“门罗美洲”的美国、日不落帝国属性的英国、以及随时随地都准备和英国展开竞争的法国。战略上都是巴拉圭有可能求助的对象。
英国人一直对肥美的潘帕斯草原抱有浓厚的兴趣。在拉普拉塔地区还处于西班牙治下时,分别于1806、1807年两次入侵布宜诺斯艾利斯,但都遭遇了失败。
通过战争强化民族意识及建立武装力量的阿根廷人,在3年后宣布脱离西班牙的统治独立,并在整个拉美地区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催生了“南美独立运动 ”。
1838年-1848年期间,法国和英国为了干涉阿根廷内政,又先后两次封锁布宜诺斯艾利斯。这意味着,巴拉圭同样有机会,从欧洲列强那里获得支援。前题是这是一笔生意,列强们如果觉得不上算是不会出手的。
由于巴西和阿根廷两个地区大国同时站在了巴拉圭的对立面,英美等国派出军队直接参战的可能性并不大(这种情况下帮助巴拉圭人的风险过大)。巴拉圭人所能够期望的,最多是花钱购买战略物资。
只是先且不说,巴拉圭有没有足够的外交技巧来做这项工作,单从地理角度说,巴拉圭人想要获取外部支撑,就存在很大的困难。如果不能控制巴拉圭河至拉普拉塔河口的“河海通道”。问题在于巴拉圭是一个地理封闭的内陆国,虽然凭借和平时期对航道的利用,发展了一定的水上力量,但整体实力并不强。在战争开启之后,试图进占拉普拉塔河口的巴拉圭舰队,很快便在三国联合舰队的攻击下全军覆没。
没有以色列那样的背景和地理位置,巴拉圭人贸然开启的战争,在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悲剧。当然,也不能说巴拉圭的军事独裁者,没有一点战略上的规划。
之所以敢于以一敌三硬上,一是出于对自身军事实力的自信。作为一架打造了半个世纪的战争机器,主动发起攻击的巴拉圭人,拥有非常高效的动员能力。凭借已有的军力,巴拉圭有信心利用闪电战,在巴西、阿根廷两国的战争动员完成之前,给予对手以沉重的打击;二是巴西和阿根廷两国内部的结构也并非完全稳定,尤其两国与巴拉圭接壤的部分省份,一直有独立的想法。巴拉圭寄希望于在自己的带动下,能够随之独立。
然而在博弈中,将胜利的希望寄托于对手的低效及内斗,本身就是一场赌博。很不幸,巴拉圭人所期待的变化都没有出现。尽管巴拉圭军队的确在战争初期,对三国同盟造成了很大打击,取得了一些战役的胜利,但在没有外部支援的情况下,巴拉圭有限的人力和国力还是在6年之后消耗殆尽。事实上,以双方的力量对比来说,战争时间延绵那么长,本身就已经意味着巴拉圭没有任何胜算。
一场毫无胜算的不对称战争,其过程如何并不是我们所关注的。巴拉圭的人口,从战前的53万,锐减为22万(仅包括2万余成年男子),就已经足够说明战争的残酷性。战争对这片锥状陆地所造成的深远地缘政治影响,才是下一节的解读方向。
- END -
戳图片,看往期系列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