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帝国时代 — “浚稽山之战”之叛徒降敌致功败垂成

温骏轩 地缘看世界 2022-12-19
并不是每一个“叛徒”都有机会在史书中留下姓名的,就象当日准备降汉的“左大都尉”,留下的只是一个官名罢了。不过李陵军中的这个“叛徒”名字和官职倒都是有史可查的:官为“军候”,名为“管敢”。在汉军的军制中,军候一职大约管二百人,相当于现在的营、连长一职吧。  这位“管敢”叛逃的原因,据称是受到了更上一级的校尉的侮辱。具体是为了什么受辱并无从得知,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给单于带去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汉军的箭已经快用完了;二是汉军并没有后援。匈奴方面所担忧的,无非是汉军的弩箭对自己杀伤过大。另外汉军又有可能是在行诱敌深入之计。在汉、匈两军都快支撑不下去时,这二个信息的透露,无疑让胜利的天平完全倒向了匈奴一方。  为了进一步体现自己的价值,叛逃者进一步向单于建议,以骑兵冲击汉军军阵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匈奴骑兵应该占据南山之上的制高点,居高临下的用箭射击从山谷中穿行的汉军。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提升匈奴弓箭的射程、射击的精确度;反之,不得不仰射的的汉军,对匈奴人的杀伤力就大大降低了。  实际上,对于精于防御的汉军来说,上述建议是山地阻击(伏击)战的标准作战方式了。然而匈奴方面显然并没有这样以静制动的战术思维,在过往的战斗中,只是一味的以机动优势,冲击汉军的军阵(加上中间放了把火)。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这一阶段及之前的游牧民族,在战术上的确是乏善可陈。武器、组织性、战术都明显占优的汉军,做到以一敌五并非神话。  当然,战争本身就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正如陈汤所言,西汉后期,汉、匈两军的战力比,已经变化为1:3了。而在后来的历史中,随着马镫的发明,以及游牧民族在战术上的进步,中原王朝所面对的北方之敌也越来越强大了。  匈奴方面在战术上的调整,让汉军进入了开战以来最困难的阶段。已经完全摸清对手底牌的匈奴人士气大振,很快便全军出动,控制了穿越南山的每一条谷地,并将箭雨居高临下的倾倒在,试图穿南山而过的汉军头上。  很显然,穿越南山之战极大的消耗了汉军本来就为数不多的箭支。要知道,之前那种骑兵冲阵,并不会消耗太多的箭支。至多三轮齐射之后,就能打退匈奴人的一次进攻了。现在的话,夺路而逃的汉军,要想压制住这些身处高地的弓箭手,就必须以更高的射击频率来回击对手。  最终,战术素养极高的李陵军,大部分还是冲出了南山谷地。不过,汉军所携带的箭支,也在这一战中消耗殆尽了。其实,如果匈奴方面在战术层面上再完善一下的话,还可在汉军进入山谷后,以滚木礌石封堵山谷两端(再狠点还可用火攻),这样的话,汉军可能连南山也冲不出来了。当然,这毕竟不是一场事先计划好的伏击战,匈奴人此时并没有时间准备这些障碍物和燃烧物。况且与这些阴谋诡计相比,匈奴人还是更愿意相信他们在人数和机动力上的优势。  南山之南,就是古尔班赛汗山最南部的一段山体——鞮汗山了。穿越这段山体,李陵与居延塞之间就是一马平川的戈壁了。单从人数来看,汉军的伤亡率应该是十分惊人的低了。经过那么多场战斗,汉军此时还能剩余3000余人。然而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从来不能只看人数和士气(虽然我们过往接受的教育,总是强调这两点才是制胜的关键)。汉军之所以能够在战力上大幅领先匈奴,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武器的数量和质量。而现在,李陵的这支军团,不仅用完了所有的箭支,更连短兵相接的兵器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对于大家来说,“箭”是消耗品这一点,理解起来完全没有难度。不过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那些用以近身格斗的兵器本身,消耗量也是巨大的。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下来,士兵手中的兵器基本上都需要修复或者更换了。从浚稽山至大泽一线的战斗中,汉军的手中的近战兵器消耗量应该并不大,在那些战斗中,冲阵的匈奴骑兵基本上都是被弩箭解决掉的。问题是,在南山之北的树林之战中,匈奴方面损失的数千人,却应该有相当部分是在近身格斗中被斩杀的。  能够在近战中占得优势,说明了李陵军所善长的不仅是是射术了(前提是对方无法发挥机动优势)。如果能够有足够的战马,这支部队骑射技术也决不会逊于匈奴人(这是李氏家族的看家本领)。只是现在,这剩下的三千多汉军,已经几乎没有再与匈奴一战的本钱了。除了军官手中还能分配到一把短刀(尺刀)以外,普通士兵就只能将车辐砍下来做兵器了。  尽管武刚车在前期的战斗中,为汉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现在保留它们已经毫无意义了。事实上,在冲出南山之后,这些战车就被放弃了,能够变身成为武器,也算是它们所能发挥的最后价值了。带着这些简陋的装备,李陵和他的士兵终于退入了鞮汗山中。  实际上,匈奴人也完全可以把最后的战场,设定在南山与鞮汗山之间的盆地中。问题上,通过之前的南山阻击战,匈奴人明白了居高临下、远程攻击的好处,就不愿意再在旷野上冒险冲阵了。最主要的是,他们此时还无法确知,汉军的箭是否已经消耗完了。  再一次进入山谷的汉军,肯定也已经预知到又将承受一场两侧高地,铺天盖地而来的箭雨了。好在汉军应该还有足够多的盾牌配合防御阵型,来保护了自己的有生力量。问题是,匈奴人也在进步,未能在南山之中阻击成功的他们,终于在鞮汗山中想到了“重武器”。
这里所说的重武器,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山谷伏击战中的标准装备——滚木礌石。提出这一战法的,很可能就是汉军中的那位变节者。至于他是在南山阻击战未能毕其功于一役后,向匈奴方面建议的;还是匈奴单于在南山阻击汉军时,就预先派军于鞮汗山上准备这些重武器,就不一定了。  匈奴方面从山谷两侧所滚下的这些“重武器”,不仅堵塞了汉军的退路,更让汉军伤亡惨重。能够让汉军获得喘息机会的,就只有黑夜了。只不过天明之后,看清汉军位置的匈奴人,势必会再一次发起攻击。现在,摆在李陵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了:一条是投降匈奴;另一条则是分散突围(集中突围只能做活靶子)。当然,对于李陵来说还有第三条路可走,就是杀身成仁。不过,从后来的结果来看,李陵并没有这样做。  在汉书的记录中,李陵没有杀生成仁的直接原因,是因为部下举出了赵破奴从匈奴脱逃,仍然得到汉武帝重用的例子。不过同样在汉书中(卫将军骠骑列传),赵破奴却是在匈奴滞留十年后,才找到机会脱逃的(公元前103年被俘),要是这样的话,李陵得到类似建议的时间,应该是在身陷匈奴数年之后了。从这个矛盾的说法来看,也许是班固记混了时间(或者说太想帮李陵说话了)。  其实不管赵破奴归汉的时间,是在浚稽山之前还是之后,此时的李陵都不想死。不想死并不代表他怕死,而是不甘心。毕竟李陵身负着重振家族雄风的重任,这又是他人生当中的第一场大战,并且差一点点就成功了。不管此一役的结果如何,李陵都已经找到了克制匈奴人的战术和信心。如果再有一次机会重来的话,完全有可能复制霍去病的辉煌。  李陵最后的抉择,一直是后世之人所热衷争论的话题。不过,身处鞮汗山的李陵,此时还需要为自己和部下的兄弟做最后的决定。在投降匈奴与杀身成仁之间,分散突围成为最终的选项。为了走完这最后的逃亡之路,每位士兵分得了两升粮和一片冰(戈壁中已经开始入冬了)。而作为统帅,李陵也为他的这支军队划上了句号,那就是“尽斩旌旗”并埋地下。  古往今来,旗帜对于一支军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在二战中,日军最后面临全军覆没的境地时,在最后冲锋或者自杀前都会焚烧军旗,以至于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竟没有缴获一面日军军旗(步兵联队级才有正式的军旗)。另外,在朝鲜战争中,最为让志愿军和中国人津津乐道的战利品,就是在那次经典奇袭战中,所缴获的白虎团团旗了。  很多朋友在回帖中感叹,很少见我如此细致的描述一场战役,整个过程已经有小说或者剧本的感觉了。对此我只能说,历史本身远比那些文人闭门造车所写出来的文字,更为精彩。即使他们想迎合现在观众的口味,做一些吸引眼球的艺术发挥的话,也能够在历史中找到相应的支点(比如女主角这条线,就可以从那些藏身于车中的女人中延伸出来)。  尽管汉书对浚稽山之战过程详细的记载,以及我们的地缘推导,已经基本解开了李陵以五千步军出战匈奴的历史疑案。不过,有一点却暂时并没有合理的解释,那就是在最后突围之前,李陵在山中所掩埋的不仅仅是旌旗,还有“珍宝”。鉴于李陵此次出击,并没有机会攻掠匈奴部落本身,这些“珍宝”显然不可能是匈奴人所贮藏的。然而问题是,李陵为什么带“珍宝”出征,“珍宝”又指向何物呢?既然史书并没有明示,我们亦无法找到答案,那这个历史倒不妨留给日后的小说家、编剧好了。最起码他们有机会,把一部悲壮的战争片,改编成传奇寻宝片(还可加入穿越情节)。  好了,回到正题上来。之所以详写李陵的浚稽山之战,一方面是想通过这场经典战役,使大家更加全面的,从技术细节上来了解汉、匈两军的实力对比;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纪念太史公,毕竟他为了李陵失去了很重要的东西。  在完成最后的准备工作后,李陵和剩下的汉军在夜半分散突围。跟随他与副手韩延年的,还有十几位壮士。与其他士兵相比,汉军的这两位将领,似乎更有突围成功的可能,因为他们有马。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两匹战马的存在只会让匈奴人明确自己的目标所在。也就是说,匈奴人完全可以据此判定李陵在哪里。  最终马并没有帮助李陵逃回居延塞,在距离汉长城100多里的地方(基本上就是今天的中蒙边境线左近了),李陵和韩延年被数千匈奴骑兵追上。韩延年战死,李陵就此没入匈奴。让人扼腕的是,此时驻守居延塞的汉军甚至已经能够听到突围汉军厮杀声了。然而残酷的现实是,你很难要求没有骑兵的守军(而且主将路博德也前往受降城了),在面对匈奴主力时敢于出塞接应李陵部。  事实上,即使到了最后的时刻,李陵也并非没有突围的可能,最起码当年他的爷爷李广,就曾经受伤被俘后,奇迹般的脱逃过。只不过,有此教训的匈奴人,是决不会再给这位飞将军之后,在被俘之后有夺得战马、弓箭的可能了。李陵的机会在于,如果在最后突围的时候,身边还有数十支箭的话,那么他自认为还是有机会,在骑射状态下突围的。问题是,他连这几十只箭也没有。于是被匈奴骑兵追上的他,除了杀身成仁以外,就只能选择束手就擒了。  另一种突围的可能性,就是弃马混入士兵之中,分散突围。前面我们也说了,作为汉军阵营中仅有的两个骑马者,李陵和韩延年很显然成为了匈奴人追击焦点。而在他们吸引了匈奴人的主要目光之后,有四百汉军得以步行突围最终回到居延塞。当然,作为名将之后的李陵来说,即使不能杀生成仁,在最后的时刻化妆突围,甚至找人冒充自己,总归是一件有辱家族、个人名誉的事。在他并非单纯为了偷生,而是为了日后在汉军中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能不能在最后的时刻保持军人的尊严,就不仅仅是一个面子问题了。  至于李陵在没入匈奴之后的曲折,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经知晓了,自不用我多言。接下来,我们需要把视线重新转移到战略层面上。因为此战之后的汉武帝,再也无法容忍这一阶段的失利了,一场少有人知的新 “漠北之战”,即将拉开了序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