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圆锥曲线中的“中点”问题教学设计

龙宇 解忧数学杂货店 2022-07-16

作者:龙宇 佛山市顺德区罗定邦中学

教学内容分


 对于普通班级而言,圆锥曲线的复习往往止步于策略性,格式、规范方面。通过对高考题的梳理与研究,我们发现该章节的问题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作为我们现阶段分数增长点的。本节课设计的主题是圆锥曲线中的“中点”问题。

 高中阶段学习的圆锥曲线包括: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中点”问题指的是圆锥曲线中“弦”的中点。作为“中点”有几何与代数两种形态,我们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以分别从这两个角度入手。


学生学情分析


 授课学生已经过高三的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也已接近尾声。学生对于圆锥曲线的基本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关于格式与规范方面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训练。班级的个别优生能够完成该章节的解答题,大部分学生仅仅止步于格式及策略性的分数。学生的困难在于条件的转化与计算化简的过程。

    目前的学生迫于高考的压力,有较强的学习动力,但碍于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不足,往往选择放弃后续的运算。本课题的选择是为了给学生建立信心,以高考题为主要的训练素材,通过总结模型来突破难点。


教学设计过程


一、利用“中点”的几何性质求解——点差法

 在圆中,与弦中点有关的性质有很多,而在高中阶段常用的是“垂径定理”,转化为代数关系即为一组斜率关系。该结论可“完美地”平移至其他的圆锥曲线,且该类题型在高考中也是一个高频考点。关于“中点”的其他几何特性,本课题不做过多探讨,仅在课后的练习中有所涉及。第一环节:梳理高考题,总结题型特点。

点评

 本题组分别以抛物线、椭圆及双曲线为例,推导该结论。三个结论的结构一样,其蕴含的几何性质也相同。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熟悉“点差法”的运算流程,发现该题型的核心要素。在讲解过程中,强调推导的过程,程序化的知识更便于记忆与掌握。点差法是“设而不求”的一种解题思路。点差法的基础是以点A,B为基本量,通过代点及作差获得一个程序化的结论,而对于点A,B而言,并没有任何直接的结论可用。这也是学生的一个主要思维难点。

    利用点差法也有一个弊端,该结论不包括斜率为0或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对于上面三个练习的最终结论,当研究对象为圆时,该结论对应的几何关系即为圆的“垂径定理”。通过伸缩变化,即可直接将该结论推广至椭圆。所以我们可以把该结论统一地称之为圆锥曲线的“垂径定理”。



二、利用“中点”的代数性质求解


点评

 预测学生的难点并不在于点差法的使用,而在于上述条件的转化,这也是此类问题的共有难点。当学生在转化过程中,思维受阻时,引导学生应用常规解法求解。即通过基本量,表达出所求式,转化为代数问题,通过代数运算获得结论,在进行解释。

    通过本节课的训练,我们可以总结出解决含“中点”问题的一般解法,点差法的模式固定,运算量小。但对模型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观察力。且需对题干的条件或结论进行适当的转化。当点差法失效或不能直接使用时,还可以通过常规解法求解。


三、巩固练习


点评

 第1题是点差法的直接应用,在上面的高考题及习题中都没有设计到圆,在第2题中,笔者就以圆为背景进行设计,在圆中可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对于第3问,在考查中点的基础上涉及到面积的运算以及最值问题,该问题的难度较大。

总结与反思

 复习到这个阶段,该如何寻找学生的分数增长点?经过一轮,二轮的复习,基础知识已经较为熟练,但也形成相对固定的思维定势。学生可能对某一类题会很熟练,而对某一类问题完全没有想法。比如本课题设计的“中点”问题,很多学生都知道“点差法”,但什么时候用,有没有限制等等还比较陌生。此时要教会学生归纳整理,将陌生的题型转化为熟悉的模型。

    此阶段的复习要特别重视通性通法,避免技巧性特别强的答题技巧。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分可拿,以此建立学生的做题信心。


转自 顺德数学家园

如需要高三数学复习资料,可以点击对应图片哦!



        为了把更多更好的资料分享给需要的老师和学生,“解忧高中数学杂货店”正式与“高中数学之窗”、“乐学数韵”、“金爸爸教你学数学”、“海哥教你学数学”、“快乐数学邦”、“讲个题”、“数学e点通”形成高中数学公众号联盟。欢迎其他的高中数学公众号一起加入本联盟!


更多精彩资料在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