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庆假期 | 食堂解我思乡情

广州大学 广州大学 2020-09-07


校园里,秋风渐起,依旧猛烈的阳光穿过稍有寒意的空气,落在了学校的角角落落。


十月,在全国人民都在为祖国母亲庆生时,广州悄悄入秋了。


秋天是一个能勾起人们许多思绪的季节,其中又以思乡之情最为浓烈。而家乡的美食,无疑是能够抚慰游子的一剂良药。


国庆假期留校,不妨走入学校食堂,看看在熟悉的食物中,藏着哪些来自五湖四海的美味吧!


- 南方 -


潮汕牛肉面


(菊苑一楼)


细软的面条爽滑可口,经过调味的牛肉口感筋道,肉香浓郁,再喝下一口热汤,幸福感油然而生。


牛肉是潮汕的特色美食,小时候我生活在家乡,奶奶煮的牛肉面一直是餐桌上数一数二的美味。上大学后,我有时会因为忙碌而选择假期留校,看着校园里带着行李回家的人,羡慕之余,我常会感到一丝失落。而如果有什么能缓解这种情绪,我想那一定是去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因为对于我来说,它不仅能解馋,更令我想到家的温暖。




潮州牛肉丸、鱼皮饺



(兰苑三楼)


与用机器做出的牛肉丸不同,手打牛肉丸全程由手工制成,肉质细嫩、口感爽脆,蘸上鲜咸的沙茶酱更能唤出浓郁的肉香,令人胃口大开。鱼皮饺也是潮州的特色小吃。不同于牛肉丸的厚实口感,鱼皮饺更加清新爽口。薄薄的皮里藏着丰富的馅料,一口下去,被牢牢锁住的鲜美汁水喷涌而出,新鲜的鲮鱼馅料不禁让人想到家乡海边吹来的阵阵海风。


这两样小食是我最喜爱的家乡美味,我至今都记得小时候从一大碗粿条中翻出牛肉丸或鱼皮饺时的惊喜。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从小我都是最受宠的那个,家人在一起吃粿条时,我碗里的配料永远是最多的。离家在外读书之后,我依旧对家乡的小食念念不忘,不仅是喜欢它们的味道,更是因为它们代表了家人对我的爱与牵挂。




广式烧腊


(兰苑三楼)


烧腊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粤菜。用秘制的酱汁腌肉,再将其放到炉里烤。这样做出来的腊味皮脆、肥美、略带甜味,一口咬下去,鲜嫩多汁的肉和香香甜甜的脆皮同时在嘴里产生奇妙的化学作用,满口都是幸福的味道。


腊味在广东随处可见,而我刚入校时就听说兰三食堂的烧腊小有名气。记忆中,我每次在家吃烧腊时,总会和弟弟为了一口肉闹得不可开交。然而在食堂,独享着大份的烧腊饭,我却总觉得这美味里好像少了点什么——或许是和弟弟的吵闹声,或许是争抢之后胜利的喜悦,又或许是家里温馨的氛围……




沙县蒸饺


(菊苑一楼)


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沙县蒸饺的身影。皮薄馅多、制作精美的蒸饺与独特的酱料简直是天作之合。来到广东读书之后,我发现这里的早茶中也有各式各样的蒸饺。但于我而言,最亲切的瞬间一定是将蘸满酱料的柳叶饺放进口中的那一刻——唇齿间回荡的那抹酱香是与我相伴数十年的味道。




江西米粉


(兰苑三楼)


顺滑的米粉洁白透亮,配上自己搭配调制的酱料,一份和家乡口味相似的美食就出锅啦!作为无辣不欢的江西人,酱料里的辣椒一定要够多、够辣才好吃。小时候在家乡,最喜欢跟着哥哥去买街边小店里的米粉。每次吃米粉,我俩都要比谁更能吃辣椒,酱料一次比一次放得多,辣味一次比一次重。然而尽管被辣到泪眼汪汪,我俩也谁都不愿意服输。


家乡的亲戚总说,天凉受寒了就吃上一碗米粉,辣到流汗,感冒就好了。广州渐渐转凉,风中已带着几丝寒意。虽然不能回家,但只要能吃到熟悉的味道,独自在外的生活也还是惬意美好的。




顺德双皮奶


(梅苑二楼)


正宗的顺德双皮奶是在煮开的鲜牛奶中加入蛋清冷却凝结而成的。相比于其他的双皮奶,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上层和底层会结出奶皮。


童年时,每逢周末爸爸都会带我到镇上玩,而最令我开心的事就是去吃一碗口感滑嫩、奶香浓郁的顺德双皮奶。长大后,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爸爸的身体也不如从前,我们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一起去镇上。


读大学后,爸爸一直念念不忘想来学校看看。如果他来了,我一定要带他去梅苑吃上一碗双皮奶,毕竟这是独属于我们父女俩的美好回忆。


- 北方 -


红烧茄子


(兰苑三楼)


作为一名北方人,初到学校时我根本适应不了南方口味。我四处寻找与家乡口味相似的食物,而兰苑的北方风味窗口更是我每日必去的地方。


红烧茄子是我最喜欢的一道菜。用淀粉腌制过的茄子下油炸得恰到好处,经过调制的浓稠酱汁里混合着翻炒好的肉末,肉香味经过高温烹煮慢慢渗入茄子中,葱花的点缀令茄子更加鲜美有味。这咸香油滑的滋味与我在家里吃到的红烧茄子相差无几,虽然假期无法回家,但只要能吃到我喜欢的美味,依旧有家的感觉。




拔丝地瓜


(兰苑三楼)


还记得小时候,我不爱吃红薯,但妈妈却用这道菜俘获了我的胃。


外观上,金黄色的地瓜块裹着亮晶晶的热糖液,令人垂涎欲滴。一口咬下去,炸过的地瓜块酥脆不油,温热的糖液甜而不腻,整体甜脆相间,口感丰富,带来了味觉上的无尽享受。


这道菜陪伴了我一整个童年,所以一知道饭堂有这道菜时我又惊又喜,马上就去吃了。一入口,熟悉的味道在我的嘴里迸发,妈妈做的拔丝地瓜立刻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来。




水饺


(兰苑三楼)


提及北方美食,一定少不了水饺。一听说学校食堂新开了水饺窗口,我就来尝鲜了。白菜猪肉饺、香菇马蹄饺、韭菜饺、香芋饺……食堂饺子丰富多样的馅料里有我在家常吃的,也有从来没尝过的。饱满的饺子蘸上醋汁,咬上一大口,馅料的香味令人回味无穷。


家乡距离广州太远,所以一般假期我都会留校。前些天和家人视频聊天时,看到餐桌上整齐摆着的刚做好的饺子,我不禁感觉鼻头一酸。有时候吃着饺子我就会想到很多,比如小时候看家人擀饺子皮的场景、我第一次煮自己包的饺子时,饺子馅散在锅里的场景……虽然不是所有的经历结局都很美好,但它们却是我对童年、对家乡亲人的美好回忆。




葱油饼


(兰苑一楼)


葱油饼是陪伴了我整个高三的美食。厚实的面饼上撒满葱花,油亮的表皮十分诱人。松脆可口的葱油饼咸味适中,味道正好,浓郁的葱香令面饼油而不腻。葱油饼很常见,但兰一的葱油饼却和我高中对面小店卖的味道最相似。


高三很辛苦,学校管理严格不允许我们随意出去。我至今记得寒假补课时,父母开车来学校给我送饭改善伙食,拗不过我的执意要求,又去对面小店买来我最喜欢的葱油饼。香喷喷的葱油饼刚买来时还冒着热气,而记忆中那个冬天,因为有它、有父母的陪伴,所以格外温暖。


如今又快到了秋冬时节,对于我而言,离家在外,唯有葱油饼最能给予我家的感觉。




新疆大盘鸡


(梅苑三楼)


远在南方读书,能回家的机会很少。从我记事起,我印象中爸爸每星期都会带我们一家去吃大盘鸡,每次爸妈都会把最好的那几块肉挑出来给我和弟弟。后来到内地读书,一年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我一下车,爸爸就会把我带到小时候吃大盘鸡的那家餐厅。我到的时候看到大盘鸡摆在桌上,家人坐在餐桌前等我,那一瞬间我永远都忘不了。


而在大学,我认识了很多同样来自新疆的朋友,每逢假期,我们一起在清真食堂聚餐时总要点一份大盘鸡,因为它最能代表家乡的味道。





(梅苑三楼)


馕是把擀好的面饼贴于馕坑壁,再用炭火烤制而成。掰下一小块薄脆的馕放入口中,顿觉芝麻的清香和淡淡的盐味在齿尖盘旋。


有时候我会在学校食堂吃馕。每到这时总会想起奶奶做馕、一家人一起吃馕的场景。在新疆读书的时候,每周五下午一放学,我就会去奶奶家看她熟练地和面、调味、烤馕。我们一家人都爱吃奶奶做的馕,而我爷爷和爸爸尤其挑剔,只吃奶奶亲手做的馕。


家乡太远,连美食都显得遥不可及。假期留校时,能在食堂吃到家里常见的美食,对于我而言,那熟悉的味道似乎拉近了我与家的距离。



距离也许会阻碍回家的脚步,忙碌也许会打乱回家的计划,然而食物却是最称职的使者,它能够跨越时空,让人们用味觉寻得共鸣。在饭堂吃着自己最熟悉的食物,和一起留校的朋友聊着家乡的往事,有那么一刻,仿佛自己又回到了熟悉的环境中。


离家千百里,归途路漫漫。愿食堂香味扑鼻的美食不仅能充饥,更能唤起“乡味”,让独自在外的游子感受到家乡的温暖。


封面制作 | 周密 杨运

文字编辑 | 吴抒涵 吴上清 彭名益 杨运 苟思玮

啊啊影 | 彭名益 吴抒涵 杨运 周密 苟思玮

微信编辑 | 蔡达成

啊啊稿 | 李璧驰

责任编辑 | 张紫璇 李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