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部湾评论】解决孩童上异性厕所的“尴尬事”,不能一禁了之


解决孩童上异性厕所的“尴尬事”不能一禁了之

□ 明 也


据光明网报道,近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地铁站女厕所内,一女子发现有名男童站在里面便进行了劝阻,孩子母亲认为女子态度不好伤害了孩子,要求女子道歉,双方发生了激烈争吵,引发了网络热议。

近年来,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已上幼儿园的男童跟随妈妈进女浴室被投诉、六七岁的男童跟妈妈进更衣室被劝离、女厕所内设置男童便池引争议……孩童进入异性厕所、更衣室等场所,常常会引发人们的讨论,最根本的是这关乎性别意识、隐私权和儿童安全问题。

孩子具有性别意识后进入异性厕所确实是不大合适的事情,会对他人造成一定的困扰,也不利于形成健康的性别意识。抛开上述报道双方的态度来看,该事件引发争议的另一个点是,男童父亲在场的情况下,为什么不是由父亲带孩子进男厕所,而是由母亲带进女厕所?这从侧面也反应了家庭对孩子性教育的不重视和缺失。正确的性教育对于孩子的性格养成有着很大的帮助,家长应主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坚决不带孩子进入异性厕所。从小教育孩子如厕分男女,也是良好的性教育的开始。

很多单独带异性娃出行的家长,都遇到过带娃如厕、洗浴的尴尬。在生活中,很多公共场所没有设立可供父母带异性孩子如厕、洗浴的地方。当孩子尚不能独立去卫生间、同性监护人又不在场时,家长带孩子进入异性厕所,大多是出于独立能力和安全考虑,是无奈之举。当前,这还需要社会更多的理解和包容。遇到类似的事情,双方之间心平气和地作些解释,能避免因此产生的矛盾。同时,也提醒家长要加强责任心,承担好监管孩童的义务。

无独有偶,2月1日,浙江宁波一商场的女厕所贴上了“请勿带3周岁以上男童进入”的标语,同样引发了网友争议。现实中,3岁孩童独立能力还较差,很多还不会自己上厕所,年龄太小独自如厕或在外等待也不大安全。这种标语,对单独带异性娃出门的家长并不友好。一禁了之,看似行之有效,实则是商场推卸责任的行为,根本没能解决家长带异性娃上厕所的问题。

如何解决孩童进入异性厕所等场所的“尴尬事”?笔者认为,除了父母需要加强对孩子的性别意识教育和正确引导外,公共场所贴心的设施和服务也很有必要。有关部门要加大力度在公共场所推广设立第三卫生间、更衣室、浴室等,解决家长独自带异性娃如厕等问题;相关公共场所管理者也要提供更多服务,如设立专门的服务台,安排专人看管需如厕大人的孩童或帮忙带孩童如厕等,既解决孩子的看护问题,保证孩子的安全,也能避免成年人因此产生矛盾。



来源| 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
编辑| 廖雪杏
校对| 覃银华
审核| 丁   蕾
值班编委| 黄少邓

防城港日报社全媒体出品

精彩推荐

● 重要预告!明天,将有一件好事发生

● 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 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元宵节足球友谊赛恢复举办

● 东兴:守护碧海蓝天白鹭 筑牢国门生态屏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