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评论】要确保助学金成为精准的涓涓暖流
□ 楚 翎
近日,高校学生领助学金高消费行为引发舆论争议。前有学生实名举报天津一技术大学助学金被挤占,高消费学生参评助学金,建档立卡孤儿落选;后有浙江某技术大学学生领助学金异地看演唱会,引发质疑。
要辨明这些争议,还需从助学金的本质说起。国家设立助学金,是为了给就读于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轻生活和经济压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而设立的资助项目,主要用于资助其生活费用开支。这与表彰品学兼优学生的奖学金是有本质区别的。
回顾了国家助学金的本质,再去看个别学生领助学金高消费的行为,就能更好地厘清是非。发放助学金是为了“助学”,“助”是为了“学”,而不是为了满足其他与学业无关的高层次需求。从这个角度出发,助学金与大病救助资金、抗灾捐款等一样,属于指向明确的项目资金,发放和使用上也应当明确落实在被资助者维持学业和生活所需,购买教辅实现自我提升上,而不包括购买名牌衣物、奢侈品乃至高端电子产品等高层次需求上。
近年来,贫困生高消费行为多次引发舆论争议。每到此时,总有人争辩:“穷人就不配用名牌吗?”“贫困生就得吃糠咽菜吗?”当然不是。满足吃饱穿暖等基本需求之后,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脱离基本需求之后的高消费,应当建立在自身经济实力所能负担的情况下,而非拿着用于助学的资金,去购买价格不菲的手机、电脑、演唱会门票。从客观条件和道德准则上来说,如果一个人的资金能充裕地进行高消费,那么他也并不是那么需要用于保障基本生活的国家助学金,应当让给更需要的人。
国家设立助学金的目的是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就是为了那些因客观条件限制,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得不到保障的贫困学生。一个人节衣缩食去购买名牌,进行与学业无关的高消费,就说明,在他心里,这些高消费比吃饱穿暖更重要。从道德风向上来说,这也属于价值观导向的一种跑偏。
从网友评论看,“领助学金的人不贫困”的现象并不少见,这种情况值得重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成因比较复杂,从根源上说,还是助学金的申报审核流程需要完善。评选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对象时,班级民主评议占比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选的客观性。投票定输赢,就有可能出现人缘好、口才好、更讨老师欢心的人得票更高,甚至有可能出现骗票造假等骗取国家助学金的情况。而真正穷得连每天饭钱都需要精心计算的寒门学子,却很可能因自尊心高或不善言辞而落选。
如何保障真正有需要的学生得到精准资助,这一方面,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偷偷给贫困生充饭卡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南京理工大学从2016年策划发起并组织实施“暖心饭卡”项目,利用大数据等技术精准识别生活困难的学生,无须申请,悄悄将暖心的餐费补贴充到学生饭卡中。这些高校的行为,真正做到了用情用心,也从侧面折射出,精准识别贫困学生,并非不可为的难题。
国家助学金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评判和发放的公平正义就更加需要保障和落实。有关部门要看到“领助学金高消费”争议背后反映的问题,进一步明确贫困生和助学金评判标准,确保助学金成为涓涓暖流,精准地流向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