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次成功的反舞弊调查实践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法治方舟 Author 王强律师


舞弊是管理者、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等手段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商业模式的创新,舞弊的形式也随之变化并更加隐蔽,使得企业难以识破及处置。故而更多的企业委托专业律师参与到反舞弊调查工作中。近期,法舟律师受某上市公司委托,通过开展反舞弊调查,成功地将该司下属公司负责人侵吞公司资产舞弊案移送司法程序,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填补管理漏洞、维护信誉形象、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紧急受托:收到举报及时问策律师

 

Y某集团是港交所上市企业。其下属的F某公司专门从事房地产中介、信息咨询服务。业务模式是与房产开发商合作,代为销售房源获取服务费。F某公司除自有销售渠道外,还与诸多中介公司开展分销合作,提高销售效率。经营收入由Y某集团进行财务审核,对由中介公司完成的销售业绩,凭发票等材料核准请款,支付服务费。

 

2020年以来,集团多次收到不同中介公司的情况反映,称未收到服务费,初步统计超过百万元。令风控人员疑惑的是,反映所涉服务费均已审核支付,如果举报反映属实,则可能存在有人冒名骗取公司资金的情况。该情形迅速引起管理层重视。

 

法舟律师在做案件研讨

 

由于集团施行严格的业务管理,每笔销售在管理软件中均进行封闭式全流程监控,外人不可能进入系统篡改业务数据,存在“内鬼”的可能性很大。而企业缺乏处理类似事项的经验,经多方比选了解到,法舟刑事团队具有多名司法工作经历的律师,多次获得优秀律师和优秀团队,业务非常专业,且具有处理企业内部腐败问题的丰富经验,遂找到我们提供法律帮助。

 

案情研判:筛查线索准确评估性质

 

舞弊分为腐败型、侵财型和财报型三类。面对初步掌握的碎片化信息,律师首先要做的是对线索进行识别和评估,确认舞弊的性质及严重程度,以便最终决定采取何种措施来应对。根据舞弊行为轻重可能选择企业内部惩戒、行业协会或自治组织处罚、行政处罚,直至最严重的刑事处罚。

 

因公司财产损失已经发生,需要进一步判断损失原因和资金流向。如果是因管理不善或操作失误,则排除舞弊,进行相应财务处理。如果是人为弄虚作假、冒领支出,则属于非法侵吞公司财产。经查询,中介公司所反映的房源在业务系统中均集中Q某公司、Z某公司、B某公司等数公司名下,服务费也尽数由该数家公司收取。再查询发现,该数家公司均与员工T某存在关联。这显然不是管理失误,一场员工涉嫌“挖公司墙脚”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方案制定:抽丝剥茧拟定周密计划

 

反舞弊调查的难点在于,既要查明基本事实,还不能违法违规,侵犯隐私或走漏风声。为有效开展工作,律师团队一方面与公司法务风控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具体分为李律师主导的访谈组,负责向公司知情人和中介相关人了解情况,向涉事人问询等,全面掌握案情;何律师主导的取证组,负责收集公司业务和财务系统流程,涉案公司及人员的背景资料,统计涉案数据等,为定案准备证据依据;我主导的统筹组,负责及时与公司法务风控沟通了解需求、通报进度,给予决策建议。

 

何律师在认真汇总资料

 

另一方面,对调查组人员约法三章。一是不能采用限制人身自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威胁引诱等不合法的调查方法;二是对调查过程中知悉的委托公司业务流程、财务信息、商业秘密等严格保密;三是对调查情况以及调查所获得的证据和信息不得泄露。随后,联合调查组制定了详尽的调查计划,确定调查范围、调查内容和调查对象,正式入驻事发公司。    

 

开展调查:依法全面搜集必要证据

 

随着调查的展开,事情更加清晰起来。访谈组了解到,收取服务费的数家公司虽与员工T某关联,但T某系受公司负责人W某指使而为,且所获款项全部经关联公司转入W某个人控制的资金账户,所涉金额数百万元。取证组了解到,涉案房源均由中介公司完成,服务费理应由中介公司收取。W某等人利用职务之便通过修改业务系统数据将原本属于中介公司的服务费“转嫁”到关联公司中去,继而占为己有。此时,中介公司并不知道自己的佣金被冒领,而上级公司也只能依据业务系统记录审批支出,无从发现“张冠李戴”。 

 


通过大量详实的工作,调查组收集整理了笔录材料、书证资料、银行明细、业务及财务流程资料、公司制度、劳动关系等大量证据,形成证据卷宗。可以证明,W某等人利用职务便利,通过虚构业绩、冒名顶替的方式骗取公司资金,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协助决策:企业听取建议妥善处置

 

充分证据显示,W某的行为不仅仅违反了企业内部廉洁规定,也已达到了触犯刑律的严重程度。根据《刑法》的规定,W某已涉嫌职务侵占罪。企业可以依法将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时企业还可以暂停发放工资,待其被追究刑事责任后,根据《劳动法》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律师也建议,集团应以此为鉴,弥补业务系统漏洞,让中介方或其他销售人员的端口也能够看到自己销售业务的流程进度,杜绝集团下属公司再次出现类似冒名顶替的情况。企业还应该借此机会完善反舞弊管理制度,识别舞弊风险重点领域、健全反舞弊管理组织和运行机制、优化投诉渠道和奖惩规定,保障上市公司长远合规运行。



经慎重考虑,Y某集团最终决定交由司法机关处理此案,并委托律师报案。随后,律师向公安机关提交了全部证据、介绍了背景及案情,并经初查、审核后,本案被依法立案。

 

司法追责:合规经营维护良好风气

 

目前,本案正处在司法程序当中,等待W某的是法律的公正评判。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对违法犯罪“说不”,坚决的将涉及商业贿赂、职务侵占等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另一方面通过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定点清除”,内向全体员工强调公司对腐败行为的否定态度,外向供应商和客户表明企业诚信经营的取向。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向好发展。

 

而比个案解决更重要的是,在对腐败行为的处分之余,规模型企业、外向型企业、拟上市企业等应当注重培养合规、诚信的企业文化,通过广培训、建制度、强管理等措施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廉洁经营观念。于个体而言,防止员工严重违规而被法律处罚,体现“严管厚爱”;于企业而言,合规经营才可以应对监管愈加严格而带来的“秋后算账”和“追究原罪”的风险,也才可以适应以规则竞争、合规审查为特点的竞争全球化新趋势。


— 全文完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