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向死而生 ——《哈利·波特》的死亡哲学

石锋 于虹 思庐哲学 2021-02-09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不仅以超凡的艺术想象力展现出神秘而奇特的巫师魔法世界 ,同时 ,在令人惊异的魔物与魔法背后, 也逐渐显露其庄重而严肃的主题。早在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出版之际,就有学者认为这部小说“ 通过魔幻故事所展现的现实主义思想和人物刻画的复杂巧妙已经超出了一般儿童文学的范畴”[ 1] , 步入了经典之列。


无疑 ,《哈利·波特》的意蕴是丰富的,它包含英雄主义 、成长、美德、和平、友谊与爱等等。然而 ,死亡 ,这从一开始就笼罩在主人公哈利生活中的阴影, 却在故事的发展中愈益清晰地呈现出多种形态, 并在最后一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跃居情节的核心 ,成为整部系列小说的主旋律。通过哈利身边的一桩桩死亡事件 ,以及他亲历濒死之境并最终战胜死亡的过程 , 完成了作者罗琳对生命与死亡的独特诠释, 以魔幻的手法传达出细腻真切的生命体验和深刻而富有诗意的死亡哲学。


一、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



死亡 ,在唯物主义者看来 ,意味着生命的停止与消逝 , 灵魂连同肉体一齐在世界消失, 永不再现。而东西方宗教为了抚慰人们对死亡虚无的恐惧,提出了生命轮回说与灵魂升入天国说 。于是有了鬼神与天使这些人类生命的别种存在形态,也有了天堂 、地狱、冥界等等灵魂栖居的“另一个世界” ,暗含着“永生” 的观念。因此, 死亡的含义由生命的“永久的消失化为虚无”转换成“暂时的迁移期待重现”。既然灵魂不死, 生命可再 ,那么对死亡的恐惧也自然得以消解。


而《哈利·波特》中的死亡观则介于这两者之间。一方面,它明显受到了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肯定不死的灵魂存在于另一个世界, 肯定复活与永生。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里有飞来飞去的幽灵,画像中的逝者也宛如再生。他们不仅有思想 、有感情 , 而且 可以同人 们自由地交 谈。 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里的魔法石能制造长生不老药, 使喝了这种药的人永远不死;最后一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出现的复活石则具有唤回死者的魔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带有神秘意味与宗教色彩的超越死亡的现象 ,在小说中又一一被否定,显示出趋向现实的另一面。魔法石因受到伏地魔的觊觎而被它的制造者尼可·勒梅毁掉 ,复活石也被哈利扔在了禁林。哈利身边的逝者没有一个变成幽灵 ,唯一活动在画像中的邓不利多却仅在故事结束前向哈利表示了祝贺。这就使战胜死亡的“永生”成为了一个永远的神话 。即使哈利作为死亡圣器的拥有者能够死而复生, 但那也仅仅意味着他将继续人生的旅程, 并完成终老而死使命。因为只有哈利自然死亡, 不被其他巫师打败,才能保证老魔杖的魔力失效,从而避免落入恶人手中引发灾难。


但复活石的确显示出了它的魔力 ,在哈利即将赴死之时 , 把他的父母、教父与卢平唤到了眼前 ;而且哈利在被伏地魔的杀戮咒击中后 ,遇见死去的邓不利多并与之交谈 ,这些情节又都昭示出“另一个世界”的存在 。当哈利在生死之交 ,自觉身处一处仿佛火车站的大厅时,他询问邓不利多自己将去向何方 ,邓不利多回答 :“往前” 。正如在国王十字车站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 , 他登上一列通往巫师魔法世界的火车一样 , 他在这里也将踏上一列火车 , 带他进入另一个世界 。那个世界的生命形态被唤回时 , “他们既不是幽灵 , 也不是有血有肉的活人” , 而是“ 像几乎变成实体的记忆 。他们不像活人的身体那么实在 , 却比幽灵真实得多 。”显然 , 他们是人的灵魂 ,因此才会“更像是很久以前从日记里逃出来的那个里德尔” ,因为那就是伏地魔藏在魂器里的一个灵魂的碎片 。邓不利多这样描述魔法石主人的死 :“对尼可和佩雷纳尔来说 ,死亡实际上就像是经过漫长的一天之后,终于上床休息了 。”[ 2] 9它表述的意义可以理解为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与消逝 ,而是另一种存在方式 。因此 , 当哈利逝去的亲人们结伴在禁林中出现 ,带给哈利灵魂“永生”的暗示 ,消除了他对未知的死亡世界的恐惧 , 从而助他完成坦然赴死的壮举。


二、死亡是一种永久的思念



死亡作为一种“人的属性”[ 3] 是体现于死者的 ,然而对死亡意义的理解与阐释却属于活着的人 。目睹他人的死亡往往会使人感到恐惧 ,产生畏死恋生的情怀。因为死亡是可怕的 , 所以伏地魔才不惜分裂灵魂来制造可使他不死的“ 魂器”,并以他人的死换取自己的生 。伏地魔不需要复活石 , “他想唤回哪位死者呢 ? 他不懂得爱 。”然而对于有爱的人来说 , 亲人的死亡却意味着与之生死相隔 ,在长久的分离中忍受思念的煎熬 。作为一个孤儿 ,哈利从记事起就不得不面对父母双亡这一事实 , 并且由于佩妮姨妈的忌讳 ,他甚至对自己父母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 。因此 ,对哈利来说 , 他生命中最初对于死亡的体验是爱的缺失 。因为亲人的离世 ,他被独自抛在这个世界上忍受孤独 、冷漠与嘲笑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与父母团聚 ,再见他们的面容 ,感受亲人的关爱 。所以当他站在厄里斯魔镜前时 , 这种强烈的愿望自然使镜中出现了詹姆·波特与莉莉的笑脸 。因为厄里斯魔镜能使人看到自己内心深处最迫切 、最强烈的渴望。


其后 , 小天狼星布莱克与邓不利多的死则让哈利进一步体会到了丧亲之痛与失亲之憾 。小天狼星是哈利的教父 , 一度带给他久违的父爱般的温暖 ;而邓不利多则是哈利的精神导师 。这两人的死不仅令哈利备感内疚 ,更让他深切感受到与至亲的人永远分离的痛苦 。他渴望小天狼星在壁炉的火焰中再现 , 渴望在他茫然无措时听到邓不利多的声音。正因哈利亲身体会到失去亲人的锥心之痛 ,他才能更加勇敢地投入到与伏地魔的战斗中 ,也同样勇敢地选择死亡与选择复生 。哈利的死而复生不是因为恋生 ,而是源于对更多人的爱与怜悯 ,是为了“少一些灵魂遭到残害 ,少一些家庭妻离子散 。”


同时 ,这种情感的维系 ,也使那些牺牲了生命的人永远地留在生者的记忆里 。正如《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开篇题记所言 :“死亡只是穿越世界 ,如同朋友远渡重洋 ,他们仍活在彼此的心中 。因为他们必须存在 ,那份爱与生活无处不在 。 ……尽管据说他们都要走向死亡 , 但他们的友谊和陪伴将因为不朽而永存 。” 那些为爱与正义而死的人 ,虽然失去了有形的肉体的生命 ,却在活着的人的记忆中获得了“永生”。这也是生命存在并延续的一种方式 ,不依赖灵魂 ,仅源自爱的力量。


三、死亡是温暖而美丽的



人类生命机体的死亡将在自然的作用下产生腐烂发臭的结果 , 使死亡给人们留下丑陋可怕的印象 , 这也是人们惧怕和躲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许多文学作品中 ,都能看到这种残酷的死亡现象 :小仲马在《茶花女》中细致地描绘了花容月貌的玛格丽特死后不堪入目的尸身;《哈姆莱特》中也有他在墓地摆弄并嘲讽骷髅的情节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瓦雷里在《海滨墓园》一诗中写道 :“他们已经溶化成虚空的一堆 ,/红红的泥土吸收了白白的同类 ,/生命的才华转进了花卉去舒放 ! /死者当年的习语 、个人的风采 、/各具一格的心窍 ,而今安在 ? /蛆虫织丝在原来涌泪的眼眶。”


因此 ,人类由目睹的死亡现象感同身受 ,产生了对死后处境的可怖印象:腐烂发臭的尸体 ,阴暗冰冷的墓穴。


然而 , 在《哈利·波特》当中 , 死境却不是丑陋可怕的 、冰冷黑暗的 ,而是温暖而明亮的 , 是洁净而静谧的 。被打开墓穴的邓不利多容颜依旧 ,“保存得近乎完美” ;小天狼星讲述的死亡体验是“比进入梦乡还要快 , 还要容易” ;而哈利亲历濒死之境的描写 ,更加深了读者对死亡的美好印象 :“这个念头刚在脑海里形成 ,不远处就出现了一件长袍。他拿过来穿在身上 :长袍柔软 、干净 ,暖乎乎的 。多么奇特 ,它就那样出现了 ,他刚冒出这个念头 ……


他站了起来 , 环顾四周 。他是在一间很大的有求必应屋里吗 ? 他越来越发现可看的东西很多 。一个巨大的圆形玻璃屋顶 , 在他头顶高处的阳光里闪闪发亮 。也许这是个宫殿 。四下里一片静谧 ……哈利在原地慢慢转身 , 周围的景物似乎在眼前幻化出来 。一大片辽阔的空间,明亮 、干净 , 一个比大礼堂大得多的大厅 ,上面是那个明净的玻璃圆顶 … …这里温暖 、宁静 、明亮 , 而他知道他要回去面对痛苦 ,面对丧失更多亲人的恐惧 。”[ 4]多么美丽诱人的濒死的感觉啊!相比之下 ,人世间则充满了喧嚣与争斗,比死境更为肮脏可怕。如果说哈利此时所在不过是通往天国的车站 ,真正的天国还要“往前” ,并未现出它的真正面目 。那么 , 还可以由一些细节推测出“天国”的美好:首先 , 被复活石召回的逝者从未表露出想要重返人世的愿望 , 例如关于死亡圣器的古老传说中 ,得到复活石的老二唤回了自己的恋人 , “可是她悲伤而冷漠” ,而且“很痛苦” ,最终返回到她来的地方 ;而且这些灵魂的样貌宁静安详 , 小天狼星“比哈利当初见到的活着的时候年轻得多” ,表明他们对自我存在状态的满足 。其次 , 所有死去的美好灵魂都永远相伴 ,不会分离 。在哈利手中复活石的魔力作用下 , 他的父母 、小天狼星和卢平并肩出现 ,这对于饱受离别之苦的生者来说 ,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情感诱惑。


然而 , 作者对濒死之境的诗意赞美与对死后之境的积极暗示 , 并非是以渲染死亡之美而令人厌世 ,相反 ,却是以对死的彻悟让人更勇敢地面对生的艰难。哈利的选择就证明了这一点 。不仅因为他仍然牵挂着朋友与爱人 , 更重要的是 ,在他完全打消了对死亡的疑惑与恐惧之后,他才决定重返人世继续他未完成的使命 , 去拯救更多承受着苦难的人。死亡,已经不是值得担心的事情 , 他已经可以义无返顾地去战斗。这也就是死境之美在小说中真正的作用与意义之所在。


四、面对死亡才可以超越死亡



《哈利·波特》七部小说在哈利大难不死、伏地魔重生并寻杀哈利这一中心线索下展开情节 , 可以说 ,生与死是全部故事的核心概念 ,也是伏地魔与哈利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与终极目的 。最后以哈利赴死达到情节发展的顶峰 , 并以伏地魔被彻底消灭作为故事的大结局 。对生死问题的不同观念 ,决定了正邪双方的不同立场 :哈利以及他的父母、邓不利多 、小天狼星 、卢平等人 ,是能以一己之死换取他人之生的正义的一方 ;而伏地魔与食死徒们却不惜牺牲他人生命来保障自己的存活。


伏地魔之所以费尽心机地要杀死哈利 , 就是因为预言中说他们两个人不能都活着 , 为此他甚至滥杀无辜以显示其淫威。同时 ,他不惜分裂灵魂疯狂地为自己制造魂器 ,以保证永远不死 ,结果终于失去人的本性,变成了一个妖魔 。与之相反 , 哈利与那些正义的巫师们不仅为每一个被伏地魔一伙残害的生命感到痛心,而且不约而同显示出从容面对死亡的英雄气概 。在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里 ,魔法石的主人勒梅本可以长生不死 , 但为了阻止伏地魔攫取这个宝物而将之毁掉,并安然长眠 ;哈利的母亲为了保护他牺牲在伏地魔的魔杖下 ,并用她全部的爱为哈利留下一道攻不破的防护咒 ;邓不利多 ,这个唯一可与伏地魔相抗衡的天才魔法师 , 却设计了自己的死并以之协助哈利正义事业的完成 ;小天狼星 、卢平及其他许许多多与伏地魔一伙对抗的傲罗们 ,在一次次战斗中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 …他们的死带给哈利痛苦,更给他以震撼和鼓舞 ,因为他们的死是为了他人更好地活 , 正如卢平在哈利赴死之前所说 :“ 我是为了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 让他生活得更加快乐。”而邓不利多对死亡的阐释更具哲理意味 :“ 对于头脑十分清醒的人来说 ,死亡不过是另一场伟大的冒险 。”[ 2] 184这就可以解释为何哈利身边的人 , 没有一个变成幽灵 ,因为那些幽灵都是恋生的懦夫 ,比如差点没头的尼克 、哭啼啼的桃金娘。


因此 ,哈利才能够沿着前辈们的道路 ,从容地选择了死亡 。这种死亡甚至不是在战场上壮烈地牺牲 ,而是手无寸铁 、丝毫不加反抗地无辜受死 ,是一种更加自觉的死亡选择 。在这里 , 既能看到中国儒家思想代表孟子的“舍生取义”精神 ,也能看到基督教文化中“耶稣受难”的影子。前者完成了为众生而牺牲的英雄少年的形象塑造 ;而后者 ,则显示出类似基督徒泰然赴死以证明信仰的“出死入生”情怀 。这种肉体的死亡却被赋予了精神上的“生”的意义 :“由客观意义的死亡或受苦受难进入意义领域和自由领域的受苦受难即是一种新生 ,即是出死入生 。”[ 5] 耶稣以自己无辜的死完成了上帝与世界的和解 , 与此仿佛 , 从表面看来 ,哈利也正是以祭献的牺牲的姿态 , 来实现伏地魔与众生的和解 。这颇接近于基督教的救赎观念 ,在基督信仰中 ,耶酥“知道自己是`替' 人类受苦 , 他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承受着人类的负罪以及人类固有的一切不幸 。 ……被动地承受但英雄般地担起十字架 ,是基督教的殉道者所具有的承担 、忍受型的受苦英雄之理念,这是一种被动抵抗的价值类型 。”[ 6]


但罗琳并未将哈利变成另一个耶酥 , 哈利的死更是他未完成的正义事业的一部分 。因为他额前的印记已将他与伏地魔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 他就是那第七个魂器 , 他必须像消灭其他魂器一样地消灭自己 , 才能保证伏地魔的彻底灭亡 。因此哈利的坦然赴死就带有了一种使命的意味 ,具有更浓厚的现实色彩 ,更突出“救”而不是“赎” 。而哈利也在经历磨难与体验成长的过程中 ,完成了对生与死的大悟 , 进而达到了内在人格与外在目标的双重实现。


《哈利·波特》虽是一部充满魔幻色彩的少年小说 , 但其中蕴涵的人生哲学与生命理念却是鲜明而深刻的 。对死亡的理解与诠释更是整部小说意蕴深髓之所在,作者不仅靠它完成了对主人公形象的成功塑造 , 更显示出她对生命与死亡的意义与价值所进行的努力探索 。因此 , 它就大大超越了普通魔幻小说的娱乐性与一般少年小说的教育性 ,带给多层次的读者以更深入的思考。


参考文献 

[ 1] 姜淑芹 .《哈利·波特》研究综述[ J] .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 40 :83.

[ 2] 罗琳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M ] .苏农 , 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0 :184 .

[ 3] 云格尔 .死论[ M ] .林克 , 译 .上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1995 :5 .

[ 4] 罗琳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M ] .马爱农, 马爱新 , 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7 :522 -534 .

[ 5] 莫运平 .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 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 2007 :59 .

[ 6] 舍勒 .爱的秩序[ M] .林克 , 译 .上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1995 :239 -241


石 锋 , 于 虹

沈阳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henyang University

2010年03期




从前读 · 从前的文章慢慢读

思庐魔历

双11首发 | 思庐哲历:一本记录时间、空间、存在者及剩余物的魔历


近期热文

亚当·斯密论普通人的幸福
史铁生:孤独从防御开始,爱情从卸下防御开始



格劳孔:这个问题我也有些看法。

苏格拉底:点击最下方留言评论。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获取19哲学考研点睛课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