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襄阳最“凶热”的40天来了→他喝完藿香正气水,不到5分钟全身“烧”起来

襄阳广播电视台 襄阳播报 2021-04-14


注意!预警!今天起

襄阳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最虐、最可怕的三伏天

马!上!来!了!

2018年襄阳三伏天时间:

7月17日-7月26日,初伏,10天

7月27日-8月15日,中伏,20天

8月16日-8月25日,末伏,10天

宝宝没看错

整整加长版40天!

要8月25日才出伏!


小姐姐赶紧查了接下来天气

果然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

在副热带高压的强势影响下,下周我省将持续出现大范围35℃及以上的高温天气,炎热程度不断升级。

而且副高控制下的相对湿度也不会太低,

预计今后三天闷热感非常明显,

而且会贯穿一整天的时间。

此外,未来几天夜间气温也在25-28℃,

人体感觉将会从早热到晚。

虽说晴热是下周主旋律,

但是午后,

阵雨或雷阵雨偶尔还来“跑个调”。

“雨天蒸桑拿”

也就是说,接下来的日子

宝宝可能是这个状态~ 

↓↓

只要不开空调就会一身汗

↓↓

不由自主想随空调/冰箱摆动

↓↓



也可能喝上解暑药物

↓↓

20岁的小张就因为

喝了两瓶藿香正气水出事了...

小伙喝掉2瓶藿香正气水

不到5分钟全身“烧”起来


20岁的小张在杭州一个建筑工地上干活,前天上午在户外忙了一会儿后,感觉人有些不舒服。


昏昏沉沉,头晕没力气,估计是中暑了”小张心想,房间里还有两瓶藿香正气水,中午午休时,他回去找了出来,“我们建筑工人,身边都备着解暑药,为了不影响下午干活,我一口气都喝掉了,两瓶大约20毫升。”

▲网络配图

不到5分钟,小张发觉全身都“烧”了起来。“我工友指着我说,‘你是不是喝醉了?’我这才发现皮肤通红,紧接着出现了胸闷、头晕、肚子胀,气喘不过来,心脏也怦怦直跳。马上让工友陪我到医院看病。”


一听小伙对酒精过敏

医生赶紧把他拉到急诊室


当天,西溪医院皮肤科的马兰主任正好坐诊,听说小张刚喝完藿香正气水,她顿时感觉不妙,“他说话时嘴里酒气不重,于是我问他以前有没有酒精过敏史,他点点头,我连忙带着他往急诊室走,病历都没来得及写。


藿香正气水中的酒精含量高达40%,小张很可能是过敏了!果然,躺上急诊抢救床,一接上心电监护仪,跳出来的数字就让吓了医生一跳,小张的心率达到每分钟110以上,一旦喉头水肿,可能马上会危及性命。

▲网络配图


“我们给小张吸氧,静脉推注激素,补液,半个小时后,他身上的红斑慢慢消退,人也舒服多了。”马主任说,像小张这么严重的患者,她还是第一次遇到。


藿香正气水酒精含量40%

过敏人群千万要谨慎


一瓶藿香正气水只有10毫升,为什么小张喝了两瓶后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许多人不清楚藿香正气水和藿香正气胶囊的区别。前者是用10多味中药,在浓度60%的乙醇中浸泡24小时,再经过多道工艺过滤制成,但成药中还有高达40%的酒精;后者则在制成成药时脱去了酒精。”

▲网络配图


马兰主任说,一般人为了解暑,喝一两瓶藿香正气水不大要紧,但如果对酒精过敏,或在服药前吃过抗生素,则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


小张浑身通红,主要考虑是酒性红斑,马兰主任说,如果今后他再次服用藿香正气水,还会出现过敏反应,而且程度更重。如果误当成醉酒不及时就医,可能会出大事。


人丹也含酒精成分

大热天选择避暑药物也要当心


记者查看了市面上几种常用解暑药的说明书,除了藿香正气水外,人丹的成分中也含有酒精。

▲网络配图


藿香正气胶囊不含酒精,但其在说明书中提醒,不易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病严重者、孕妇等,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服用含有酒精成分的药物,一周内禁止服用头孢类药物,以免引发双硫仑样反应,导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网络配图


马主任说,如有酒精过敏史的市民,不妨改用藿香正气汤药或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胶囊等服用。服用后如出现胸闷、恶心、皮疹等,一定要及时就医。


天气太热, 中暑高发。前几天,省中医院下沙院区急诊抢救室,24小时内就接诊了8位中暑患者。

降温、补水+电解质

是最有效的防暑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夜间,一些老房子通风不良,居住者不开空调和电扇,也会中暑。尤其是坐月子不吹风或感冒后捂汗的人,都容易中招。


▲网络配图


“藿香正气水、人丹并不是防治中暑的万能良药,降温、补水和电解质才最有效,出汗较多可以喝一些淡盐水或功能饮料,单纯喝白开水会出现低钠血症,严重的可以导致脑水肿。”省中医院下沙院区急救创伤中心主任徐华提醒。


中暑后可冷敷或泡个冷水澡

此外,中暑后出现发热,也别吃退热药降温,以免大量出汗丢失水电解质,可以用湿凉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或是泡个凉水澡。


▲网络配图


采访时,马主任提到,有些人在中暑后会用酒精擦拭皮肤,以利用酒精蒸发为身体降温。需要注意的是,擦拭面积太大,酒精会被人体皮肤吸收,引起过敏或醉酒。

除此之外

咱们播报的小姐姐来到市中医院

咨询了医院的专家

三伏咱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专家提醒

 三伏天高温炎热,除了贴伏预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要注意平时的饮食作息习惯。

1.尽量减少在温度高的时候出门或大量运动,多给身体补充水分。最好喝新鲜的白开水或淡盐水,少饮冰镇饮料。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瓜果蔬菜,比如西瓜、冬瓜等。

2.不要单靠冰饮料解暑,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一定要在室温下放一会儿才能饮用,以避免引起胃肠道血管的突然收缩,甚至发生痉挛。豆粥、豆汤、绿茶、花果茶、酸梅汤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3.建议不要长时间处在低温空调环境中,容易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状,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

4.三伏天闷热、潮湿、气压低,细菌霉菌滋生繁殖快,应特别注意饮食卫生。

5.忌受热后“快速冷却”,如开足风扇、冲冷水澡等。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6生活起居要规律,不要经常熬夜,保证充足的我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

部分来源:湖北经视

襄阳广电全媒体编辑:杨大华

责任编辑:姚城   校对:彭梦迪

审核:曾雄飞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怕不怕!?

原来藿香正气水居然含有酒精!

快请点转发给更多人

防止有酒精过敏的宝宝

在三伏天里勿食解暑药

涨姿势的宝宝们

转发给身边不知道的宝宝吧

100个赞,小姐姐工资涨5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