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向险而行,做老百姓的主心骨 河南生态环境部门全力投入汛后恢复帮扶

刘俊超 中国环境 2021-11-11


郑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全力奋战在一线


水势渐退,河南省郑州市各界全力投入恢复工作。郑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灾后恢复的重担。7月21日晚,以支队力量为主的市生态环境局服务先遣队在局长王春晓的带领下第一时间抵达龙子湖。


7月23日8:50,支队各科室组成的第一批服务队随市生态环境局志愿者向郑东新区出发,赴龙子湖街道联合防汛抢险。


前方条件艰苦,午饭只有大锅菜,志愿者米瑞守着小山一样的物资默默啃着凉馒头。工作人员说:“这啥都有,随便吃。”他却说:“这是救灾物资,很多群众翘首以待,要把救灾物资留给更需要的人。”


7月23日9:30,支队接到结对帮扶的新密市潭村湾村的救助请求。9:45车辆到位,支队办公室工作人员10:15抵达厂家。


7月23日14:45,中原区文明办发来服务指令,要求对中原工学院北校区进行帮助。


7月23日14:46通知发出,15:00固化、机动车、非道路、油气、检验机构大队以及办公室11名人员集结完毕,整装出发,朱中原、霍宏伟两名大队长带头迎战。此时,支队的前两批服务队仍在奋战当中。


7月23日10:00,在城市的另一端,支队借调市督导组的同志们在组长张占令的号召下,联合成立了50余人的服务队。


服务队分4组到中原区秦岭路办事处电新街西社区、秦岭路办事处接种点、六厂中院东街、杜康社区开展帮扶志愿服务,为社区搬运物资,为受灾居民送水送方便面。


至7月23日17时许,行动仍在继续。


一个白天,郑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鼓响令行,4批服务队接续出击。


大灾之下,谁无牵挂。大家舍小顾大,一团正气烈烈升腾,一股暖流汐汐流淌。


枕戈待旦,不畏艰险抢时间;护邦安澜,大灾之下砺强兵。


郑州市局中牟分局联系爱心企业驰援灾区一线


为帮扶受灾群众灾后重建,7月24日下午,河南省郑州市生态环境局中牟分局通过中原网心通桥积极联系爱心企业,驰援结对帮扶的韩寺镇荣庄村灾区一线,慰问受灾群众并捐献爱心救援物资,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段书记,现在村里受灾情况如何,群众生产生活怎么样了?”“有困难就跟我们说。”这是7月23日晚中牟分局办公室主任朱福杰与韩寺镇荣庄村支书记段军锋对话的场景。韩寺镇荣庄村是本次暴雨受灾最严重的村庄之一,全村485户共2036名村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其中60户居民家中进水被淹。


7月20日,大雨滂沱,从凌晨开始到夜里,十几个小时持续下个不停。7月21日凌晨1点左右,贾鲁河荣庄段决堤,在Y43乡道与中店公路桥交汇处,转而向西,进入荣庄村东侧田地,水势瞬间上涨至1米多深,暴雨导致河水倒灌,多个蔬菜大棚被冲毁,庄稼被淹,极目望去,一片汪洋。


带着对群众的牵挂,100余名党员志愿者和爱心人士为荣庄村及时送来了最紧缺的矿泉水、方便面、小面包、消毒液等救援物资。


7月21日15时20分,党员志愿者们及社会爱心人士带着捐赠的1300件矿泉水、330箱方便面、180箱馍片、360箱小面包、800袋速冻包子、10桶炖菜、100瓶84消毒液、酒精消毒液等三大货车价值10万余元的救援物资陆续到达荣庄村。


志愿者们分成两队,仅用1个多小时就将救援物资全部搬卸完毕。


大灾面前,党组织就是老百姓心里的灯,只要有党员干部在,老百姓心中就有了主心骨。哪里有险情,党员就战斗在哪里;哪里有需要,就坚守在哪里。


“只要国家需要,我将义不容辞。”参加过多次志愿服务的老党员王家阳说。来不及好好休息,志愿者们戴上口罩,背上消毒喷雾器,进入村内大街小巷、村民楼院,疏通管道、清理淤泥、清扫残余垃圾和卫生死角,开展灾后消毒防疫工作,保证群众生命安全。


“大妈,家中受灾情况严重吗?有啥需要帮忙的?”在受灾比较严重的段双九、张斤镜、段文付家里,中牟分局党组书记、局长衡文学详细询问了受灾情况,并叮嘱随行的负责人要切实了解群众的诉求。同时,要对受灾区域开展消杀等卫生防疫工作,争取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风雨见担当,行动显本色。中牟分局闻“汛”而动,向险前行,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充分发挥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奋勇抗击灾情,为群众撑起“安全伞”,众志成城践行生态环保铁军精神,助力全县打赢灾后重建工作攻坚战。






正视反馈评价 补短板强弱项——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报告解读


暑假来了,小编带你打卡国家自然保护区!


本报记者独家探访 | 一生值得打卡一次,西沙归来不看海


小山小水学党史 |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遵义会议精神



来源:中国环境报

题图:新华社

编辑:邢翰韧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环境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版权声明


中国环境报社旗下媒体包括中国环境报、《环境经济》杂志、中国环境APP、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微信、中国环境微博等。为维护自身版权利益,制止非法转载行为,特此郑重声明如下:

1、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凡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和微博等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须事先取得中国环境报社的书面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和转载,且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同时按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中国环境报社支付版权费用。

2、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对于侵权行为,中国环境报社将予以警告。

3、对于警告无效者,中国环境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等多种措施以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4、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举报。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联系电话:010-67175015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