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

其他

全国首个!湖南为何给高氯酸盐专门制定排放标准?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联合发布了《工业废水高氯酸盐污染物排放标准》(DB43/
9月25日 上午 8:03
其他

14支队伍同台比拼,这地执法练兵比武用上VR了!

“今年河北省创新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比武模式,将比武活动分为实战比武和技能比武两部分。”
9月24日 下午 12:03
其他

蝴蝶监测员:我为蝴蝶普查“蝶口”

“这是扬州的一个新记录。”刚当上蝴蝶监测员的第三个月,宋成刚就在扬州三江营拍到了蓝凤蝶。“当时发现它的体形比较大,体彩醒目,之前没有见过,就跟踪拍摄下了它的踪迹。”他回忆道。由此,扬州的蝴蝶家族记录上再添一员。蓝凤蝶。宋成刚
9月24日 上午 8:01
其他

举报有奖! 一热心群众举报废水偷排获5000元

近日,有群众反映,位于重庆市铜梁区蒲吕街道的一家公司,没有环保资质却进行着生产活动,且生产过程中处理金属表面的污水随意倾倒。接到举报后,铜梁区生态环境局随即组织执法人员对该企业开展现场调查。经查,该企业存在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的环境违法行为。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根据《重庆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线索有奖征集活动方案》的相关规定,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已对举报人给予5000元的奖励。记者采访了解到,2024年第二轮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线索有奖征集活动开展以来,符合奖励条件的举报线索有31件,已有21件兑现奖励,剩余正在兑现中。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目前接到的举报线索,按照举报类型划分,主要集中在大气环境问题、水环境问题和固体废弃物问题;按照区域分布来看,排名前列的区县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和渝西片区。“有奖举报活动还在进行中,欢迎大家踊跃提供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线索。”上述负责人表示,通过实施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是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共治大格局的重要举措。目前对8月办理的5起典型案例进行公布,下一步,将联合更多部门共同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有奖举报,进一步加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线索有奖征集工作。据悉,本轮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有奖举报活动将持续至今年12月31日,主要围绕群众反映强烈、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执法应急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40项突出问题,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线索。此次活动严格保护举报人信息,举报事项查实后,将根据问题类别和属性给予举报人100元—30000元不等的奖励。线索征集方式共分为三种:一是电话举报,市民可拨打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电话023—89071217或市公安局电话023—63963682进行举报,举报时间为工作日9:00—12:00、14:00—18:00。二是微信举报,可打开“美丽重庆”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享—美丽”,进入“生态环境有奖举报”。三是信件举报,市民可通过写信方式提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线索,收信地址为重庆市渝北区礼环南路102号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人民来访接待室,邮编为401122,需附身份证复印件和联系方式。推荐阅读▶把摆脱排名靠后作为治污的唯一动力,急功近利不可取▶生态修复学老师:我给大自然培养“医生”▼“一把锁”怎样实现执法无缝监管?|记者连连看⑥来源:中国环境APP编辑:张冰
9月24日 上午 8:01
其他

生态修复学老师:我给大自然培养“医生”

“欢迎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的英才汇聚于此,凝聚成生态修复一班这个大家庭。衷心祝愿每一位生态修复学专业的同学都能在未来的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实现美丽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开学季,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院长姜姜,正忙于生态修复学专业的迎新工作。谈到生态修复学,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因为它的确有点“新”!今年3月,2024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调整公布,本科专业目录正式纳入24种新专业,从今年起可以进行高考招生。其中,“生态修复学”这一新专业位列其中。培养生态修复领域复合型人才对于老师们而言,生态修复学也是个“新课题”。姜姜向中国环境报记者分享了当初申办生态修复学专业时遇到的困惑。“生态修复学是交叉性专业,申报材料中要体现与现有专业的区别。如何对生态修复学进行正确定位,对我们而言是个难题。”经过大量的分析与调研,南京林业大学成为生态修复学专业的首个布点高校。记者了解到,生态修复学专业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为目标,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战略需求,融合了工、农、理、管理等多学科知识,致力于培养能够在农业、林草、湿地、环境、生态等生态修复领域,从事研究、规划设计、开发、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教育教学和科学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掌握生态修复原理、退化土地生态修复、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植被与大气环境治理、自然资源管理、流域管理等专业基础知识,旨在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从而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安全。该专业的核心主干学科涵盖林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地理学等,设置了生态修复原理、生态修复工程学、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退化土地生态修复等特色课程。“产教融合是我们的专业特色。”姜姜告诉记者,生态修复学专业包含25%—30%的实践教学环节。学院积极与行业头部企业合作,拓展优质生态修复学相关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平台。同时,加强科研与教学的多环节互动,培养能解决复杂生态修复问题的创新人才。从今年的录取情况来看,生态修复学专业受到广泛关注,招生情况超过了预期。“今年我们设置了
9月22日 下午 12:50
其他

美丽河湖修复师:我为洞庭湖“减磷”

“作为一个湖区儿女,这是环保事业赋予我新的历史使命。”来自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赵媛媛2015年开始从事环保工作,此前,她围绕总磷污染防治开展技术研发。直到近来年,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成为重点任务,她也有了新的身份——美丽河湖修复师。在赵媛媛这些美丽河湖修复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洞庭湖总磷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与阶段性成效。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洞庭湖湖体总磷浓度下降为0.054毫克/升,同比下降10%,为近年来最大下降幅度。锁定洞庭湖区治水新重点:总磷“经过实验研究,发现这些陶粒对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于是,我们搭建了一个人工湿地模拟装置,将陶粒作为基质材料,强化除磷效果。”手拿着一些用自来水厂污泥做成的陶粒,赵媛媛向中国环境报社记者介绍。总磷,是指水体中磷元素的总量。说起总磷对水体的危害,赵媛媛讲道:“作为一种营养物质,磷是水体中生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但当水体中总磷浓度过高时,藻类会过度繁殖,尤其是当气象条件具备时,易暴发蓝藻水华,导致鱼类等一些水生生物缺氧而死亡。同时,蓝藻水华在衰亡过程中释放的藻毒素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作为长江之肾,洞庭湖在维护长江中下游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自2015年开始,洞庭湖总磷污染便成为湖南省重点的水环境问题,洞庭湖总磷的控制和削减也是湖南治水的“主战场”。结合洞庭湖区域实际,统筹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障和水生态修复,湖南省印发《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攻坚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狠抓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深化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等7项重点任务和1项“禁磷限磷”专项行动,拉开了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攻坚战的序幕。“必须要将总磷浓度控制在一定标准范围内。”为守住一江碧水,赵媛媛重新选择了自己的主攻方向。寻根溯源,3年走遍洞庭湖水域“洞庭湖总磷污染防控工作要科学精准,找准总磷来源是关键。”赵媛媛回忆说,为精准识别问题,弄清洞庭湖总磷污染物来源,2018年,她和团队开展了《洞庭湖总磷污染来源解析及防控对策》专题研究,开始着手对洞庭湖总磷各类污染源开展数据资料收集、现场调查与分析工作。“随后3年,我们团队基本上走遍了整个洞庭湖,访遍了湖区大部分区县与乡镇,集结骨干力量开展现场采样与调查监测。”赵媛媛告诉记者,不同规模畜禽养殖粪污、水产养殖尾水、生活污水,哪些领域可能导致洞庭湖总磷浓度上升,哪里就是我们调查研究的对象。此后,他们将调查结果编制成了《洞庭湖总磷污染来源解析报告》,分析得出洞庭湖总磷污染攻坚的重点应聚焦在湖区农业面源和生活源。“因此,在湖南出台的《行动计划》中,将狠抓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放在了首位,治理重点区域锁定在湖区三市一区(常德市、岳阳市、益阳市及长沙市望城区)。”作为参与《行动计划》制定的专家之一,赵媛媛与同事一起攻坚克难。2021年以来,湖南省在洞庭湖区实施了近1300个总磷攻坚重点项目,为全面保障项目实施成效,赵媛媛全身心投入到了项目谋划与监督管理等支撑工作中。期待科研成果解决实际问题“早前我们资源化利用自来水厂污泥研制了系列功能型水处理陶粒,这种陶粒制备成本低、磷吸附效果好,可以强化人工湿地或曝气生物滤池的除磷效果。”看着室内人工湿地模拟装置已取得了较好的除磷效果,赵媛媛很是欣慰。接下来,将会依托科研项目,在洞庭湖区开展工程应用示范。“这项技术成果将为洞庭湖农业面源总磷污染治理提供一个新的解决路径。”在推动总磷污染攻坚项目的同时,赵媛媛还长期致力于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水产养殖尾水、农田退水等农业面源总磷污染治理技术创新和研发,她带领团队力求突破现有技术除磷效果不佳问题。赵媛媛介绍,规模以下畜禽养殖粪污问题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难点。一方面,资源化利用技术有待提升;另一方面,资源化利用后产出的生态肥料市场认可度也有待提高。对此,她和相关专家提出建议,以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为抓手,积极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同时,严格控制池塘养殖尾水污染,落实化肥、农药负增长行动,推动建设生态沟渠、缓冲带等生态拦截与尾水回用工程,拦截和净化农田氮磷径流。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赵媛媛结合湖南实际开展创新。在她的努力下,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除磷水处理功能滤料、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及农田退水磷拦截与生态净化新技术应运而生,为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碧波荡漾、鱼翔浅底、白鹭翩飞的洞庭美景需要我们共同守护,我也只是做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在赵媛媛心中,身为科研工作者,最期待的是研究成果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现在洞庭湖的江豚回来了,候鸟比以前更多了,湖区正在越变越美。”初秋时节,赵媛媛已开始盼着今年冬季能望见更多鸟儿的倩影,“如今在洞庭湖过冬的候鸟约有80种,总数达38.18万只。”推荐阅读▶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我给大楼“降碳”▶给基层减负!这地环保基层人员报表填报量减少75%,因为......▼“三监”联动常态化执法帮扶,青岛怎么做?|记者连连看⑤来源:中国环境APP编辑:张黎
9月22日 上午 8:01
其他

把摆脱排名靠后作为治污的唯一动力,急功近利不可取

面对环境质量排名靠后严峻形势,不少地方采取“退十翻身仗”“进位攻坚战”“大干一百天”等强化措施,短时间内扭转不利局面,实现了排名上升、提档进位。排名上升后,有些地方实现了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比如四川成都,河北保定、邯郸等地,尤其是邯郸作为重工业城市,在2022年退出全国“后十”,之后基本稳定保持。然而,也有一些地方陷入了排名靠后全力攻坚、攻坚带来排名提升、排名提升后歇口气、歇口气排名又后退这样一个循环过程。同样采取了强化措施,为什么最后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深入分析这两类地方的攻坚方案和行动举措,不难发现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痛定思痛,治标治本措施同步发力,把重心放在产业、能源结构调整上,这一类地方的环境质量大多会持续稳定改善,能彻底扭转排名倒数的局面。还有一类,攻坚的目的就是退出排名倒数,但目标也仅此而已。这些地方的强化攻坚方案除了关、停、限等临时措施外,特殊时期的其他攻坚举措与常态化方案大同小异,强化攻坚取得突破性成效的原因,要么是攻坚期间各项举措得到严格、深入落实,把前期治污打的折扣、留的漏洞补上了,区域排放量持续走低;要么是关、停、限等临时措施快速见效,排放量断崖式下降,环境质量指标立竿见影地改善。但无论是哪种原因,这些地方都不约而同存在一个现象,就是排名上升后,措施和力度出现了较大的“衰退”。出发点基本一致,但最终效果却大不一样,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如何看待“名次”。排名是“指南针”“靶向标”,一则是精确定位某个区域环境质量在大区域中的位次,推动地方认清环境质量“本底”的差距;二则是清晰告知某个区域环境质量的变化,推动认清攻坚举措“落实”的差距。“本底”和“落实”直指根源、本质,指明了污染防治攻坚战方向,看准了、看对了,就能产生不折不扣的工作动力,能够精准发现问题、找到问题、解决问题。要清醒认识到,在环境质量“本底”和攻坚举措“落实”上存在的差距,不是短期攻坚、一次攻坚就能弥补的。面对排名靠后的现实,如果急功近利,为了短时间内实现排名提升,只注重短期措施、快速效率,那么攻坚的精力和物力必然后继无力,一旦退出倒数排名,临时措施不再严格执行,就容易迅速出现反弹而导致排名再度退后。临时性、短暂性、突击性的攻坚举措,在常态化考核排名下会充分暴露出不足。因此,把摆脱排名靠后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很容易偏离排名的初衷,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产生负面影响。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把摆脱排名靠后作为治污的唯一动力,容易忽视客观条件,更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比如有些地方产业结构、能源结构难以短时间内出现重大调整,但也提出要退出“后十”的目标,并辅之以严肃问责倒逼责任落实,相关部门承受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由此带来“一刀切”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也会有所增加。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并不是争一个排名。排名靠后,不采取动作不可取,采取急功近利的动作也不可取。新形势下,面对排名靠后务必科学客观、实事求是、狠抓落实。思想上务必真重视,敢于深度剖析,找到根源问题,把更大精力放在治本上,更加注重污染防治攻坚的持续性、连续性和稳定性。更为关键的是久久为功,持续抓好落实,以平和心态推动工作走深走实,积小胜为大胜。只要把区域突出问题特别是老百姓关心关注的问题都解决好了,即使指标、排名一时半会没有出现大的改善,老百姓也会认可的。当然,面对排名也要尊重客观规律,对于一时的排名靠后要有心理预期,对于退出倒数排名不成功的,要实事求是地开展追责问责,避免诱发临时性“一刀切”措施。推荐阅读▶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我给大楼“降碳”▶给基层减负!这地环保基层人员报表填报量减少75%,因为......▼“三监”联动常态化执法帮扶,青岛怎么做?|记者连连看⑤来源:中国环境报编辑:张黎
9月22日 上午 8:01
其他

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我给大楼“降碳”

何岳昊最近有些忙。作为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的他,最近接到了一项新任务——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滨江院区开展节能减排轻量化改造。从前期查勘进行能耗测评到最终设计方案出炉,他花了两周时间。“通过增配物联网覆盖和数字化软件控制系统,实现空调以及照明等设备的远程集中智能控制。”何岳昊告诉中国环境报记者说,医院有特殊性,急诊和门诊建筑不适合节能改造,最终选择行政楼和食堂及其配套建筑进行设计。通过楼宇改造“轻方案”,不影响正常工作秩序,也不破坏建筑结构,楼宇里的每一个空调、电灯乃至遥控器都将尽在掌握之中。像这样的轻量化节能改造项目,何岳昊和团队已经完成了15个。利用物联网技术为楼宇节能降碳经常有人会问:什么是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根据《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2024年版)》,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应用节能减排技术,从事建筑及其环境、附属设备的测评、调试、改造和运维等咨询服务。2022年6月1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18个新职业信息,其中就包括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何岳昊是1992年生人,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主要从事配电运检、基建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工作。杭州市滨江区以园区经济、总部大楼为主,有400多栋楼宇,用电量占比超过全区的60%。2022年,曾一度出现用能紧张。那时,何岳昊经常和同事出入区域内大型写字楼、公共场所开展节约用电宣传。利用自己专业所长实现建筑物节能降碳、提升用户节约用能的意识,成了何岳昊每天都挂在心上的事。就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等新职业不久,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开展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的针对性培养。经过层层选拔评估,何岳昊成为其中一员。工作中,善于创新的何岳昊钻研出一套解决方案: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造低碳楼宇数智管控平台,研发即插即用智能感知设备,通过人工智能决策分析技术,自动对各区域实施不同的柔性调控策略。“一键响应”实现对主要用能设备精细化、个性化、智能化控制。由于滨江区域内工业生产线少,全区楼宇建筑约55%的用能都是来自空调。“经测算,空调每提高1°C,就可节省7%—10%的电能,空调的节能潜力巨大,围绕空调和照明进行策略设计是重点。”何岳昊说。“能为节能减排出一份力,我很骄傲”滨江区文化中心是何岳昊和团队改造的第一个项目。走进室内,天花板上一个个智能设备,将空调接入低碳楼宇数智管理平台,由此实现自动化管控。登录系统,输入指令,墙壁上形似开光的智能物联硬件感知设备便实现了云上互联,可以监测室内温湿度、人流等信息。空调面板实时显示24°C,按改造要求,空调应为26°C。点击对应模块,面板上蓝色指示灯闪烁,空调温度也随之调整。在低碳楼宇数智管控平台大屏上,多组数据实时显示:夏季、冬季空调温度限制26°C,执行总次数9969次;主楼三层灯光无人时关闭,执行总次数42301次。当日的负荷曲线、近一个月的用电情况、单位面积能耗清晰可见。不仅如此,整幢楼宇空间内的用能设备工作状态一目了然,若出现异常,还可选择巡检、报修、养护等功能模块。“这套设备类似于智能家居,客户可根据需求选择相对应的策略开关是否开启或进行个性化策略操作。”何岳昊解释道。“比如,在照明策略上,可以选择定时开关或者人走灯灭等多种模式。”何岳昊介绍,考虑到成本和可靠性,可选择红外成像技术,利用温度感应或者人走动等方式来监测来监测判断室内是否有人。根据客户需求实现降本增效,是建筑节能咨询师们时刻考虑的问题。通过多次选取气温、场馆使用时长相似的日期,进行开启和关闭节能措施的对比测试,文化中心设备运行一年多,空调节能率达20%,整体节能率达10%。“从投资回报角度看,客户改造投资成本10—15元/平方米,大概3年就可以回本。”何岳昊告诉记者。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推进行业向“绿”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持。一批绿色新职业蓬勃发展,也正体现着“双碳”目标的深入践行,映射着产业向“绿”发展的变革趋势。建筑业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链条长、涉及主体多、节能减排复杂,“双碳”目标对其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实现新时期建筑节能降碳目标,重点在“人”,事在“人”为。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这一新职业正因产业绿色转型的时机而迸发活力,通过专业人才队伍致力开展建筑绿色低碳节能,着力提供全过程专业咨询,引领和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我国建筑存量和增量的规模都很大,为落实‘双碳’目标,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的可发挥空间还很大,绿色技能也正在突破传统绿色产业的定义,将应用于更广泛的行业或领域内。能为节能减排出一份力,我觉得很骄傲。”谈起职业前景,何岳昊信心满满。推荐阅读▶1162积分,抵扣5万元环保罚款,什么分这么“值钱”?▶“黑悟空”火了,“好玩山西”还远吗?▼小晨在秦岭④:观鸟答辩现场舌枪唇剑!陕西纪录又破了!来源:中国环境APP编辑:张冰
9月19日 下午 12:04
其他

给基层减负!这地环保基层人员报表填报量减少75%,因为......

当前,行政许可基本信息、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分别需要录入多个不同的信息系统,而不同的信息系统由不同部门开发,由于信息不互通,导致基层工作人员重复劳动,消耗大量精力。近期,江西省九江市生态环境局在数字政府建设中,从切实解决基层工作人员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探索数据治理在基层减负中的作用,推动数据赋能和创新在基层的同频共振。今年以来,九江市生态环境局依托智慧环保平台,先后打通生态环境、发展改革、行政审批等部门的4个信息系统的业务壁垒,实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及信用信息“多端合一”填报,切实解决了基层部门多头录入问题。平台新功能上线近3个月以来,已实现57个案件多端合一报送,预计可让九江生态环境基层工作人员每年减少75%的报表填报量。“通过智慧环保平台可分别向不同政务系统推送数据,系统可以提供直接填充、筛选填充、历史数据填充3种方式。”九江市生态环境预警应急管控中心数据科卢星星告诉记者。智慧环保平台一举打破了传统手工重复输入多平台导致的效率瓶颈,实现了信息在不同平台间的无缝对接与即时共享,实现了“双公示”信息批后“一键推”,确保“双公示”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前发布行政许可和处罚,要点开4个不同的系统平台填报相似数据,现在只需填报九江市智慧环保平台一个系统,其他平台都能自动调取。”这个平台得到了生态环境基层工作人员的一致点赞,“指尖”上的工作压力减轻了不少。让政务数字化应用回归提质增效的本位,是为基层减负的重要突破口。九江市生态环境局将推动健全完善政务数字化应用管理机制,通过“数字劳动力”助力基层工作人员提升事务性工作效率。推荐阅读▶1162积分,抵扣5万元环保罚款,什么分这么“值钱”?▶“黑悟空”火了,“好玩山西”还远吗?▼小晨在秦岭④:观鸟答辩现场舌枪唇剑!陕西纪录又破了!来源:中国环境报编辑:张韵晨
9月18日 下午 4:01
其他

1162积分,抵扣5万元环保罚款,什么分这么“值钱”?

今年,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的一家水泥制品有限公司通过积极参与“浙里办”环保e企管平台的学习活动,积累了1162分的学法积分,并将其用于抵扣了一笔5万元的环保罚款。通过学法积分,企业不仅掌握了环保法律法规知识,也为企业减轻了负担。2024年6月,温州市生态环境局乐清分局的执法人员对该公司排放的废气进行了监督性监测。结果显示,废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超过了法定排放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九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该公司面临着行政处罚。然而,企业通过在环保e企管平台上的在线学习,已经积累了1162分的学法积分,并在得知积分可以抵扣罚款后,立即在平台上提交了兑换申请。依据浙江省《环保e企管建设应用管理办法(试行)》中的相关规定,企业通过学习获得的学法积分,可以作为生态环境行政处罚从轻处罚的裁量因素。具体来说,每积累200分积分,就可以减少法定最高罚款金额的1%,但减免总额不得超过5%。温州市生态环境局乐清分局第一时间组织局案审委研究,并决定将学法积分纳入行政处罚裁量因素,最终给予该企业抵扣5万元行政罚款的优惠。此举不仅得到了企业高度赞赏,同时也有效推广了环保e企管建设应用平台,实现了以学促管、学罚结合、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柔性执法理念,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目前,乐清市已有4100家企业在“浙里办”环保e企管平台上学习法律知识并赚取积分,其中积分最高的企业已累积超过5400分。下一步,温州市生态环境局乐清分局计划在深化环保e企管学法积分处罚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环保e企管在智能发现、预警提示、精准服务等方面的效能,使精细化管理应用得到有效拓展与提升,真正发挥学法积分在创新环保监管中的引领作用,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荐阅读▶“乐”圆中秋,为何是民乐?▶生态环境政务公号8月榜单发布,活动策划影响力显现▼服贸会,记者探会来啦!来源:中国环境APP编辑:张黎
9月18日 上午 8:16
其他

“黑悟空”火了,“好玩山西”还远吗?

《黑神话·悟空》:破题之后的新课题经常听第一次来山西的外省朋友们惊叹:早就听说地上文物看山西,没想到山西的名胜古迹比想像中还要多还要好。近些年来,又不时会听到一种惋惜的说法:你们山西值得看的地方太多了,可就是好看不好玩,到哪里都像是在上历史课。如何“好看又好玩”,成为山西把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业的新课题。可就在这个初秋,一款国产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全球爆火,游戏画面背景在国内有36个取景地,其中27个在山西。山西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一个筋斗云”直接与“好玩”并驾齐驱了。然而,如何接得住这“泼天富贵”,对山西来说是破题之后的新课题。我们不禁思考,从淄博、“尔滨”、天水到山西的连续爆火,在生活观念对旅游业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如何理解新时代旅游作为幸福产业的内涵?旅游业能否成为新质生产力?新时代以来,尤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旅游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身心健康和精神愉悦前所未有地成为主流,外出游玩也主打休闲放松、审美体验。能否摆脱传统旅游观念的束缚,顺应人们对旅游内在需求的新变化,决定着旅游能否成为真正的幸福产业。对于传统农耕文明区域尤其是资源型省份来说,旅游业要想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比产业模式的调整更为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比如说,像位于黄河流域腹地的河南、河北、山西等有着悠久农耕文明历史的省份,自古以来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勤劳的品质代代传承,骨子里是没有到处“闲逛”的基因的。在我生长了二十多年的晋南农村,仅仅二三十年前,人们还是天不亮就赶着牲口下地,满天星斗了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喝汤,下雨天也要抓紧修修农具、刷刷牲口,后来有了化肥,更是要抢在下雨前打仗般地去庄稼地里“追肥”,以便雨水使化肥的效力更加均衡。可以说,自帝尧制定历法指导农事以来,近五千年的岁月里,以我的家乡尧都平阳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农耕文明区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夜辛勤劳作成为一种本分和美德。尤其到了近古和现当代,随着人口的激增,吃饭问题在很长的历史阶段使土地和农业成为第一要务,这就造成即使是在农闲季节,人们也在“备耕备荒”,精神上一刻也得不到放松。某种程度上,这样的传统生活观念成为发展旅游的潜在制约。也就难怪人们来到名胜古迹丰富的山西感到好看不好玩,却对成都趋之若鹜,因为人们去成都不仅能看景,还能体验一把安逸、缓慢、巴适的休闲生活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好玩不好玩,成为传统的农耕文明区域尤其是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省份发展文旅产业面临的新课题。《击壤歌》:康庄大道上爱玩的老翁然而,当我们在典籍中回溯农耕文明发端的尧舜时代时,惊讶地发现,早在4600多年前发生在康庄大道上的一则有趣的故事,印证了尚处在原始农耕社会的先民们不但会玩,并且“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们甚至比孩子们更热衷于玩游戏。这就是西晋皇甫谧所著史书《帝王世纪》中记载的,帝尧乘坐一匹瘦马拉的简陋车子巡视民间疾苦,来到尧都平阳(今山西临汾)东北五里外的康庄,看到人们正在街头围观击壤游戏,其中一位八九十岁的老翁正手执一片靴形木板,去投掷十几步外平放在地上的另一块靴形木板,击中后得到人们的喝彩。帝尧饶有兴味地加入围观的人群与民同乐。随从看到在帝尧的治下人民安居乐业、其乐融融,便称颂帝尧的功德,这话被玩游戏的老翁听见了,他便做了那首千古流传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帝尧听了非常高兴,更加领悟到了治理社会的要义,就拜了这位姓席的老者为师,康庄大道也成为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与我们现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却让我们深受启发:农耕文明的勤劳和爱玩的休闲娱乐生活是不矛盾的。我们要发展文旅产业,就要摒弃农耕文明中把休闲娱乐视为不务正业的传统观念,不要让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变成沉重包袱,让名胜古迹也变得好玩起来、氛围轻松起来,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同为农耕文明腹地和历史文化资源富集的陕西关中地区,就跳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又好看,又好玩,并且相得益彰。城建规划上保护古城开发新城的举措,使得西安古城成为体验大唐文化和陕西特产美食的好玩又好吃的文化景区,后来山西的平遥古城和大同古城基本都借鉴了这个模式。从大唐芙蓉园到大唐不夜城,更是与时俱进与技术手段并行,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西安分会场千万人昂首与不夜城上空的三维李白齐声高诵《将近酒》,让新时代的年轻人们穿越千年体验到盛唐气象,也让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古城再次成为最好玩的城市之一。在我看来,这与西安善于把文化品牌打造成好玩的景点是分不开的。文学名著可以“以文赋能”。2019年春节,我曾对西安灞桥区打造的白鹿原上的白鹿仓景区做过一次深度调研,依托著名作家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及其衍生品同名电视剧和电影、投资35亿元开发的白鹿仓庙会主题景区,以陕西风物与名吃为主,兼及大陆与台湾各地小吃,有老腔有游乐,喝完就摔的粗瓷酒碗残片堆积成山。虽然是个新打造的景区,但慕名来玩的人们已经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远近停车场爆满,公路上堵成几公里长龙。现在看,西安一直能够吸引游客的原因,不是因为是十三朝古都,而是因为能够以文促旅,使文旅深度融合,以历史文化为背景不断打造好玩的兴奋点。西安白天晚上都是熙熙攘攘,人多到公交车被迫改线,拥挤到景点周边的地铁口不得不关闭。满城是来玩的游人,吃住行游购娱,旅游成为支柱产业。好玩西安,值得同为农耕传统地区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省份借鉴。2023年8月,我参加山西省政协“建设龙头景区,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调研组赴甘肃、宁夏考察学习,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有两个景象引发了我的思考,一个是和政县星语云端景区的赛马大会,山顶赛马场的盛况自不必说,令我感到不解的是人们似乎并不专为看赛马而来。问了当地工作人员才知道,原来回族群众有“浪山”的习俗,就是上山来闲逛,并不专为看赛马;另一个景象是在太子山旅游大通道的黄河岸边,对岸是松鸣岩上的庙观,有点像北岳恒山上的悬空寺,但规模要小很多,不过,观景台的设计却十分人性化,上面有遮阳顶棚,下面是一排排的茶桌,供人们休闲看景时品茶休息。据了解,每年农历四月末的“花儿大会”,这里要接待十万人次的游人。同样的景象在兰州黄河风景线大景区也有出现,只是规模更大,依据喝茶、烧烤等功能进行分区,一片片阳伞下聚集着休闲的当地人和外地游客。这使我想起2022年8月去黄河入晋第一湾老牛湾的调研,那里是黄河和长城交汇的地方,还去了河曲县的黄河边,实在讲,山河之壮美和植被的丰茂都要比甘肃黄河段基础条件好很多,景点建设投入也相对大,景区接待条件也好,晋北的八月也相对凉爽,但却没有甘肃那样休闲茶饮的景象。这里面深层的原因值得深思。《醉翁亭记》:文豪太守倡导本地人游本地农耕文明的传统观念里没有休闲的习惯还导致一个差别,就是本地人游本地的有和无。2020年6月起,我在四川挂职工作了一年多,当时成都常住人口已经超过两千万,每个双休日和节假日,成都去往周边市州县区的公路上都会堵车,人们习惯性地前往郊县甚至较远的县市度假,这一本地人游本地的习惯不仅使得成都的人口红利辐射到周边县区,极大地促进了周边旅游业的发展,甚至带动了旅游城市群的形成。良性的内外循环也使四川的文旅成为支柱产业,2022年,四川的GDP全国排名第六,2023年上升为第五名,这对如何把旅游业打造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是有启迪意义的。本地人游本地的习惯,古代文人雅士常有名篇记述,最具代表性的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当时的生活水平比起当下的小康生活和科技便捷来不可同日而语,但人们在文豪太守的倡导下学会了附庸风雅、放松身心,值得当下学习与思考。近些年来,一些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北方城市,在生态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的基础上,引进以弘扬中华文化为主题的游乐设施,既为本地人打造了娱乐条件,又对外来游客产生新鲜的吸引力,比如坐落太原市阳曲县的方特神画乐园就是其中之一。借助4D特效和全景式AR科技,方特神画乐园呈现中华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展现山水之美、江山胜境,真个赏心悦目,愉悦精神。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多次参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沿黄精品景点建设等专题调研和座谈会;作为作家,我亦多次参加沿黄文学采风活动,观察到当前阶段,多数地方都以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为主要产业,这是契合新时代人们对旅游的内在需求以休闲体验为主,但乡村旅游和农家乐是以本地人游本地为主流客源的。因此,对于农耕文明区域的人们来说,转变传统观念,爱玩会玩就成为生活品质以及地方产业发展的共同需要。新时代的发展成就为人们创造了过上好玩、好吃、有品质的美好生活的条件,顺应时代特征,旅游业才能成为新质生产力,才是真正的幸福产业。“黑悟空”火了,“好玩山西”还远吗?让我们转变观念,打造好玩、好吃、好住、好购物、好休闲的新时代山西,使文旅产业真正成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推荐阅读▶“这是11年中,解决问题最快、最彻底的一次”▶生态环境政务公号8月榜单发布,活动策划影响力显现▼服贸会,记者探会来啦!来源:中国环境APP编辑:张黎
9月17日 下午 5:30
其他

“乐”圆中秋,为何是民乐?

美丽中国月圆夜,最是浓浓家国情。当悠扬灵动的《彩云追月》响起——由生态环境部宣教司主办、中国环境报社承办的中秋民乐演奏会序幕拉开,为公众送上一场身临其境的民乐视听盛宴。中秋笛筝合鸣,沁人心弦。直播间里,国家一级演员、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竹笛首席龙莲携手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史文倩,倾情演绎十余首人们耳熟能详、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动听民乐。不禁要问,当民乐与自然相遇,激荡出怎样的火花?把山水里的声音交给民乐“民族乐器与大自然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很多乐器都取材于大自然。比如我手中的竹笛取自竹子,而旁边的古筝来自于树木。”演奏会刚开始,竹笛演奏家龙莲就与观众们分享起乐器“主角”。竹笛,最早可追溯到7000年前。“浙江河姆渡出土的小骨笛,在动物的骨头上挖了几个眼,吹出声音,这是中国最早的笛子祖先。”随后,长江流域普遍种植竹子,竹子成为劳动人民的生活资源,也成为了民族乐器的天然材料。在龙莲眼中,民族乐器穿越古今,传达的是对自然、对生命的礼赞。她的讲述中,我国民族音乐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最善于从大自然里学习、模仿,创造了很多音乐。看我手里头的果壳,就是利用已经成熟的果子,将其晒干后制成的,它能够模拟水流的声音。”“接下来,山里的声音交给我,水里的声音交给古筝。”一支长笛,让清脆空灵的鸟鸣此起彼伏;一把古筝,令潺潺流水自高山奔涌而来。此时此刻,音乐幻化成大自然的语言,如诗如梦。人仿佛置身于竹林山间,听百灵歌唱,听万物生长,听泉水叮咚。鸟叫、蝉鸣、风声、水流,大自然给予音乐家以启迪、以灵感、以共情。龙莲难以忘怀,一次在广西的户外演奏《苗岭的早晨》,“当我用乐器模拟鸟叫时,没想到,周围的鸟都飞过来了。”音乐与自然融为一体,互相成就,美妙和谐。“音乐使人们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当时的美好,音乐来自于大自然,大自然赋予音乐最大的魅力。”史文倩同样对自然与音乐艺术的结合感同身受,并把对万物的领悟,用琴弦畅意表达。今年年初,中国环境报社推出了
9月17日 下午 12:42
其他

“这是11年中,解决问题最快、最彻底的一次”

“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他们能称出你们执行政策的力度,他们能称出你们以民为本的深度,他们能称出你们解决问题的速度。”“我再一次对贵局表示感谢。”日前,天津市和平区生态环境局收到了一封满满四页纸手写表扬信,写信人是家住天津市和平区建物大街已年近八旬的张奶奶。这已经不是张奶奶第一次求助于生态环境部门,她与生态环境部门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1年前。“我要找王艳同志,她能解决我的问题。”今年8月,和平区生态环境局信访接待员收到一个特殊的信访要求,点名找“王艳”解决问题,这个信访人正是张奶奶。王艳同志已经退休,接待员经过耐心询问才知道,11年前,正是王艳帮助张奶奶解决了噪声问题。11年前,一家豆腐店在张奶奶家楼下开业,创业之初设备简陋,噪声很大,张奶奶便找到了生态环境部门。执法人员王艳经过调查后,确定主要噪声源为磨豆浆机。但考虑到店家是小本生意,更换设备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甚至影响生产,她便数次前往现场调研,并结合多年的执法经验,指导店家通过搭设工作台,架空机器的方式减少共振。这种方式有效地削减了噪声,既维护了张奶奶的合法权益,也保障了店家的生产经营。几年后,豆腐店逐渐将早餐前后的时间段确定为主要经营时段,经常在深夜到凌晨间提前加工食材,白天并不显著的噪声在夜晚则令人难以忍受。于是,张奶奶再次向生态环境部门求助。为此,王艳多次利用休息时间前往现场勘察,通过仔细排查,确定此前架空的磨豆浆机仍是最大的噪声源,便找到店家讲政策、说道理。她的责任心与耐心最终打动了店家,促使其更换了新设备,再次解决了张奶奶的困扰。这次,同样因为噪声问题,张奶奶再一次来到了生态环境部门。考虑到张奶奶年岁已高,接到投诉后,和平区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安洪瑞连忙冒雨来到现场。经过细致排查,他锁定了噪声源——一台老化的空气压缩机。随后,安洪瑞通过与张奶奶、店家、街坊邻里的谈话,了解到这回噪声产生的原因。原来,随着豆腐店的生意逐渐红火,店家近些年又添置了许多设备,生产活动也更加频繁。在新的噪声出现后,张奶奶与店家曾进行过协商,但是沟通无果。在谈话中,安洪瑞发现双方都有负面情绪,张奶奶觉得店家是故意制造噪声针对她,而店家觉得是张奶奶找茬,这么多年一直配合整改但她依旧不满意。安洪瑞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深知此案的难处在于双方情绪上的对立,要做到“事心双解”,解开“心结”是关键。而解开“心结”的关键,就是要让当事人双方共情,而做到这一点,自己也要做到与双方共情。于是,安洪瑞分别与张奶奶和店家进行谈心,掌握了更多信息:张奶奶年近八旬,睡眠质量本就不好,住所又是老建筑,隔音差,一有噪声就无法休息;豆腐店由一对父子经营,支撑着家里全部的经济来源,起早贪黑挣些辛苦钱,还总是被张奶奶投诉,也是一肚子委屈。思考过后,安洪瑞先是带店家来到了张奶奶的住所,让他听机器运作的噪声,“我不知道噪声真的这么大,估计我自己住这儿都睡不好。”豆腐店主事的年轻店主说。安洪瑞又带张奶奶来到豆腐店内,查看他们生产经营的情况,曾经当过教师的张奶奶说:“发展生产是必要的,我也理解他们的难处。”双方的误会消除后,问题迎刃而解。店家立即购置了新的设备,同时把设备转移到离张奶奶卧室更远的地方。不到一周的时间,噪声消除了。安洪瑞进行回访时,张奶奶高兴地说:“这是十一年中,解决问题最快、最彻底的一次。”收到张奶奶的表扬信后,和平区生态环境局立即组织全体干部学习该案例。“噪声污染问题往往是日常生活和生产经营间的矛盾,我们作为监管部门,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一罚了之,要竭尽全力促使两者取得平衡,做到‘事心双解’。”和平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海栋说。和平区生态环境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原则,长期坚持信访受理率100%、回复率100%、办结率100%的工作标准,坚持做到信访工作“事心双解”,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今年年初,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表扬“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的通知》,和平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作为表现突出集体受到表扬。推荐阅读▶青藏高原变暗了?为什么?会有什么影响?▶“习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十堰环保志愿者保水护水侧记▼湖北对水、大气质量“亮牌”!背后原因是什么?|小晨VLOG来源:中国环境APP编辑:张韵晨
9月14日 下午 2:30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青藏高原变暗了?为什么?会有什么影响?

不久前,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代表科考队介绍了第二次青藏科考“十大进展”。其中,特别提及亚洲水塔区在变暖、变湿、变绿的同时,也在变暗。变暗将引起地球系统发生重大变化,不但引发亚洲季风环流调整,增加我国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也将驱动跨南北半球的水分循环交换,加大青藏高原热力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调制作用。作为亚洲水塔,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在第二次青藏科考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科学家们如何继续研究、预测青藏高原所发生的变化?面对青藏高原地表变暗对极地气候、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所带来的影响,未来将通过哪些科学方法减缓其变暗的趋势?围绕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汤舒畅,他也是第二次青藏科考队生态系统与碳循环科考分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朴世龙团队成员。中国环境报:第二次青藏科考进展成果显示亚洲水塔正在变暗,科研人员如何通过科学研究来预测和评估青藏高原地表变暗对气候的影响?汤舒畅:在第二次青藏科考期间,我们基于多源观测数据对青藏高原地表反照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评估。这些观测包括了野外站点的观测记录,以及基于各类卫星遥感的观测结果。这些多源观测数据表明,青藏高原的地表反照率近年来确实在逐渐降低,而且气候系统耦合模式相互比较计划(CMIP)第五阶段和第六阶段的平均结果也显示,青藏高原地表反照率的下降趋势在未来大概率将一直持续。这意味着青藏高原地表反射辐射比例降低,更多辐射将被地表吸收,如果从太空俯看,就是地表变暗了。目前,我们主要采用观测与模型结合的方式来评估青藏高原地表变暗对气候系统的影响。首先,借助地球系统模型,即构建一个虚拟的“数字地球”,通过复杂的计算机代码集,模拟地球系统中包括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等各圈层内的活动,以及各圈层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然后,将卫星遥感观测数据以及预估未来的青藏高原地表反照率数据,输入地球系统模式中,形成两个对比实验。这两个实验结果的差值,就可视为青藏高原地表反照率下降的程度,也能反映“青藏高原地表变暗”所带来的影响。在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分队队长朴世龙院士、队员兼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汪涛、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熙晨的共同指导下,我们借助观测与模型结合的方式,发现青藏高原地表变暗的影响不仅局限于高原及其周边区域,而且还会辐射至更遥远的极地,乃至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影响。中国环境报:青藏高原地表变暗对极地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有哪些影响?汤舒畅:对北极气候而言,青藏高原未来地表变暗将会导致北极靠近格陵兰岛的极地北大西洋及其周边地区变暖,而旁边的欧亚大陆高纬度地区变冷。这种偶极格局将在各季节存在,且冬季最强。在冬季,高原地表变暗将导致极地北大西洋气温显著上升约0.55摄氏度,占这一地区21世纪末近地表气温上升量的
9月14日 上午 8:03
其他

“习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十堰环保志愿者保水护水侧记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一大早,丹江口库区湖北汉江均州大桥段,蒋德新撑船巡逻清漂,小船在水面上荡起一片涟漪。初升的朝阳照在水面,映得蒋德新满脸春光:“我们要把习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全心全意守好一库碧水!”从捕鱼人到“护井卫士”“我在河边住了几十年,跟汉江打了一辈子交道,现在能给‘青山绿水’出把力,值了!”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和勉励,蒋德新等环保志愿者倍受鼓舞。从捕鱼到护水,今年63岁的蒋德新一家四代人都没离开“水”。蒋德新十几岁就在江里独自撑船捕鱼。2020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蒋德新积极响应,主动上交跟了自己半辈子的9条渔船。后来,为了发挥他熟悉水域、水性好的特长,当地政府为他配置了一条“守井卫士”船,用于巡江清漂和水上救援。从那时起,蒋德新有了个新身份——湖北丹江口德新护水志愿服务队的牵头人。现在,志愿者数量从最初的16人发展到了180余人。大伙儿每周都会在汉江定期检查河道江面的环境卫生、捡拾白色垃圾,向江边游客和居民发放保护环境、禁渔禁捕、节水护水等宣传资料。志愿服务队还组织了近百场节水护水方面的培训,带动包括志愿者在内的广大干部群众一起参与守水志愿服务活动。父子接力护清水江面上,清漂船缓缓行驶。父亲站船尾、儿子站船头,分别巡视着河的两边。父子俩投射在水面的倒影,构成了一道风景,诉说着库区人接力守水护水的深情。画面中的父亲和儿子,分别是十堰市郧阳区青山镇护水队员黄林和黄勇。近年来,随着儿子黄勇的加入,父子俩携手清漂的画面时常在汉江江面上出现。黄林家住郧阳区青山镇白果树村,紧临汉江,属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村子三面环水,黄林在汉江边长大,父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理念影响着他,自小就爱水、护水,他也曾以捕鱼为生。“长江禁渔”后,黄林由渔民变成护河员。2020年,他组建了一家环保公司,承担起青山镇80公里河道、12个村庄、400公里公路的环境治理任务。那时,他就特别希望在青山镇集镇办上班的儿子黄勇能和他一起干。不料黄勇直接拒绝:“我觉得这份工作实际上就是在捡垃圾,工作不够体面,说出去也不好听。”迫不得已,黄林把渔民上岸赔付的10余万元全部投了进去,把渔船变成护鱼和清漂船,全身心投入河道清理工作,一做就是三四年。他先后组织人员400余人次、船只20余艘、运输车辆18余台,开展30余轮漂浮物打捞工作,累计打捞漂浮物1600余吨。积劳成疾。在高温下连续两月清理漂浮物,黄林患上急性黄疸肝炎和高血压。病倒在床的他,心急如焚,首先想到还是雨后泗河上的水华和漂浮物。面对虚弱的父亲,黄勇说:“我特别心疼,他病成那样了,还在操心清漂的事,那时我突然觉得我的父亲特别伟大,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不再是农村的一个小老头了。”随着儿子的加入,黄林守护家乡绿水青山的梦想有了新的传承者。汛期,上游漂下来的漂浮物比较多,在黄勇的建议下,黄林购进了两套河道浮标,上游的垃圾不会漂到下游去。如此一来,他们打捞起漂浮物来更加快捷高效。独臂“清漂人”“突突突……”在十堰市下辖的丹江口市浪河流域水面上,一辆清漂船马达轰鸣,打破了清晨的平静。碧蓝的水面荡漾出波纹,不断朝深处蔓延。驾船人动作娴熟,若不细看,难以察觉他是一名独臂“清漂人”。他叫吴远志,今年53岁,丹江口市浪河镇浪河口村村民。浪河流域位于丹江口水库南端库尾,总长62公里。肖河、四河、白河是浪河流域3条支流,支流交汇处形成的消落区正是浪河口村河道,河道接纳整个库区上游“跑、漏”的漂浮物。2018年,浪河口村开展河面清漂工作,吴远志第一个报名。村干部认为他不太合适,可他却“搬”出自己多年在水面上奔波的经历,不论驾船行驶,还是检修船只,他都是一把好手。“虽然我是残疾人,但不影响正常清漂工作,我甚至比别人干得更好。”吴远志说。最终,村干部同意了他的请求。从此,“独臂驾舟”的吴远志成为浪河清漂线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河面清漂,可不是一份轻松活。吴远志一只手驾驶清漂船,用自制的网兜打捞河面漂浮物,平均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手臂时常被划伤,肩膀屡次被磨破。2020年,浪河镇组建清漂队。清漂队分为3支小队,吴远志担任其中一支小队的队长。他说:“我是党员,要起带头作用。守水护水无小事,我们多辛苦一点,水库的水质就好一点。”2021年7月,浪河镇迎来一次强降雨,浪河流域河水暴涨。吴远志担心水流太急,有可能冲走清漂船。于是,他冒着大雨赶到河边。眼看锚绳要被拉断,他用一只手紧紧拽住绳索。由于水流过猛,锚绳还是断裂,他的右眼被反弹回来的一截锚绳击伤。在医院仅治疗两天,他便重返清漂一线。“清漂工作量很大,我肩上的责任也很重。既然组织相信我,我无论如何都要完成使命。”吴远志说。据不完全统计,吴远志6年来累计驾驶清漂船出动1000余次,清漂水域达5000平方公里。人人都是“守井人”日前,丹江口市300多名“小水滴”志愿者身着红马甲,手拿长钳、垃圾袋等工具,深入丹江口库区,实地开展清理库岸线、坝上清漂等活动,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去年,丹江口市成立“小水滴”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市级总队+镇(办、处、区)大队+市直单位、村志愿服务小队的组织体系。截至目前,丹江口市已成立336个“小水滴”守水护水志愿服务组织,常态化在丹江口库区开展库面清漂、库边清渣、库岸巡护等工作,各地各单位守水护水蔚然成风。丹江口市“小水滴”志愿服务组织是十堰市全民保水护水的缩影。十堰全市10个县市区320万人,人人都是“守井人”。十堰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蓝劲松介绍,十堰市不管是市委书记、市长,还是普通群众,都是忠诚的“守井人”。十堰全市干群同心、众志成城,用心用情用力保水护水。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十堰市始终把确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作为重大政治责任,营造“共抓大保护、当好守井人”的浓厚氛围。近年来,十堰不断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和支沟分片包干治理体系,2489条大小河流配齐“管家”,河(湖)长制获国务院激励。出台实施《守水护水行为规范》,300多支志愿护水队、33万名碧水守护志愿者,常年在库区清漂、巡河。深入开展“美丽十堰我们在行动”专项活动、碧水保卫战“幸福河湖共同缔造行动”、“最美守井人”评选等活动,实行守水护水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让守水护水家喻户晓。十堰以环丹江口库区、汉江流域435个村为重点,十堰推进“共抓大保护、当好守井人”党建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组建305支党员护水队,3500名党员干部认领岗位,带动10.5万名党员群众参与守水护水。深化京堰两地民间交流,邀请环保志愿者组织开展“南水北调水源地之行”等活动,成立京堰环保志愿联盟及其工作站,推动形成京堰协同、鄂豫陕协同的长效共建机制。北京绿色啄木鸟志愿服务中心创始人王涛说,每次在北京走进社区宣讲十堰人民保水护水的先进事迹,都会吸引每一位北京听众,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多年来,丹江口水库水质保持或优于Ⅱ类标准,已累计向北方送水超660亿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沿线26座大中型城市1.08亿人。今年1月—7月,十堰辖区27个水质考核断面达标率、优良率均为100%,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推荐阅读▶局长开讲啦
9月13日 下午 11:25
其他

部长调研关心的治气攻坚“关键环节”,地方如何出招?

记者关注到,河南省生态环境厅日前召开全省大会,会议的内容聚焦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强调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全面推动实施“六项重点任务”,坚决降低移动源污染排放总量。不只河南,近期多地锚定移动源监管,紧盯短板问题,谋划部署整治工作,曝光一批典型案例。作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的重要一环,移动源污染排放占比不断攀升,这块“硬骨头”要怎么啃?哪些地方亮剑出招?梳理不难发现,各地围绕移动源频频出招。早在今年6月底,山东召开全省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指出各地要充分认识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形势,紧盯“氮氧化物防反弹”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提升全省移动源污染防治能力。这场在淄博召开的全省大会,现场观摩了淄博市加油站油气回收监管成效和重型运输车辆新能源替代推广情况。记者了解到,淄博是重工业城市,也是重要的通道城市,注册重型载货汽车3.5万辆,汽车保有量年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国省道年过境货运车超过5300万辆次,移动源污染防治任务艰巨繁重。为此,淄博聚焦移动源污染问题,协同开展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加油站等重点领域综合治理,加快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率先实现油气回收设施运行数据联网全覆盖、加油站重点时段检测每月全覆盖、治理设施提升改造全覆盖,提炼形成加油站油气治理的“淄博方案”。强化柴油货车排放监管,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晏波近日以“四不两直”方式直奔现场,对工地、机动车检测站和柴油货车集中行驶路段开展了现场检查。在外高桥二号港区,这里日均进出柴油货车近万辆次,区域氮氧化物污染排放总量高、强度大。晏波仔细查看尾气检测设备运行和执法力量配备情况,详细了解柴油货车尾气日常监测和查处超标排放车辆等方面工作。而在上海生态环境局发布的信息中,有一处细节值得关注。在局长检查的现场,“发现部分车辆存在冒黑烟超标排放、垫高温度传感器等情形”。这也足以窥见,一些违规行为成常态,而这对执法监管无疑提出了挑战以及更要的要求。针对车辆检测效率低、问题难发现、处罚力度弱等问题,晏波指出,要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形成“脏车不敢上路”的有力震慑,最大效能发挥电子警察作用。在不少地市,近期同样围绕机动车、重型货车等开展整治工作。在陕西咸阳,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分局联合交通运输部门、执法局对辖区企业重型货车开展尾气排放检测行动,严查“冒黑烟”尾气不达标车辆运行;在湖北麻城,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专项执法检查,要求各环检机构严把检测关,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机动车开展检测。既有严格监管,也有升级改造。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是移动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燃油消耗高、燃油质量差、排放污染大等特点。在湖南湘潭,目前非道路移动机械基本达到国三以上标准,其中,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占比达11.3%。湘潭市生态环境局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湘潭市完成编码登记在册、悬挂“环保身份证”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有9000多台,中心每年按比例抽检,确保非道路移动机械达标排放,减少大气污染。全市国一及以下的车辆仅有110台,占比1.8%,并将于2025年按要求淘汰到位。此外,湘电、湘钢等企业都在积极开展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替代。“最后一道闸门”如何守牢?8月下旬,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于会文带队,分别前往河南郑州、河北保定及四川成都、眉山,调研移动源监管情况。记者留意到,两次调研行程目标非常明确,直指机动车检测及维修机构。来自生态环境部的信息显示,部领导带队的调研组深入河南征远机动车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郑州国际陆港停车场、保定中汇机动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保定市定兴县恒通汽车维修服务中心(M站)等相关企业,全面查看机动车检测、维修流程,详细了解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擅自放宽检测方法、对冒黑烟车辆出具合格报告、使用OBD(车载排放诊断系统)数据干扰作弊器作假、维修机构对未经维修车辆出具虚假维修合格证等弄虚作假问题情形,现场查看柴油重型货车违规垫高温度传感器、不正常使用尿素、篡改OBD数据等问题。在四川的调研,走访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成都基地、眉山市彭山区德龙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成都双流众维机动车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双流阳光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等相关单位,全面了解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仔细询问移动源日常监管情况及相关企业经营现状,详细查看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违规使用OBD(车载排放诊断系统)故障解码器干扰检测、擅自改装车辆供油系统通过检测、对冒黑烟车辆出具合格报告、维修机构对未经维修车辆出具虚假维修合格证等问题情形。生态环境部指出,机动车检验机构和维修机构作为控制移动污染源的关键环节,其不按规范开展检测、维修甚至弄虚作假的行为,既影响污染防治攻坚治理成效,又干扰市场健康秩序,必须依法予以严惩。生态环境部要求相关地方党委、政府要严厉打击使用软硬件作弊、擅自放宽检验检测方法等弄虚作假行为,全面加强对机动车检验检测、维修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同时加强生态环境和公安、市场监管、交通等部门协作配合,对协助改装和刷写OBD、违法通过机动车检验等弄虚作假行为开展全链条打击。就在部领导调研结束后的9月3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即公布出具虚假机动车排放检验报告6类典型案例。翻阅这些案例,包括柴油车未按规定使用加载减速法检验、人为篡改、伪造机动车排放检验报告、使用作弊设备屏蔽车辆OBD故障码、使用作弊设备干扰车辆排放检验等,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均已作出处罚。“尾气不合格复检,环保黑名单解除,每天处理速度快。”这样的“广告”竟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朋友圈、短视频等线上平台,招揽生意,帮助那些尾气排放检测不合格的大货车违规上路行驶。在今年5月,北京警方打掉6个以京津冀三地“车虫”为首的涉案团伙,这也是北京警方破获的本市首起移动源污染空气质量案件。抱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突破法律法规底线,如今一些造假“歪招”层出不穷。但我们也看到,各地始终保持高压监管执法态势,排查整治毫不手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五部门联合印发《检验检测领域综合治理行动方案》,开展为期5个月的专项整治“回头看”。其中特别提及针对机动车检验的专项整治。对查实机动车检验机构使用作弊软硬件、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报告的,由公安、生态环境部门依法处罚并停止采信数据结果,移送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取消或撤销资质。涉嫌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守好移动源污染管理的“最后一道闸门”成效如何,我们也将拭目以待。推荐阅读▶局长开讲啦
9月13日 上午 8:00
其他

局长开讲啦 | 昌吉:“乌昌石”治气破局者

雪的高洁、林的静寂、湖的优美、沙的粗粝和山的挺拔,绘就出“昌盛吉祥”的万千气象。昌吉要美,更要发展,要清新的空气。有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生态环境局局长顾涛,在天山北麓为大家讲述,新时代的昌吉治气经!戳视频,看局长开讲!↓推荐阅读▶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公报显示,去年中国PM2.5浓度下降▶局长“四不两直”直奔现场,查了什么?▼润秋燥,喝槐蜜,小巧又便携,把甜蜜装进口袋来源:中国环境APP编辑:张黎
9月10日 上午 8:01
其他

执法处罚文书中,何时不再用“涉嫌”二字?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今年印发《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文书制作指南》,进一步加强对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文书制作的规范和指导,且在部分文书中对案由如何规范表述,进行了详细规定。但在行政处罚执法实践中,何时不需要加“涉嫌”两字,未有明确的规定。按照新华字典的解释,“涉嫌”是指被怀疑与某件坏事有牵连。笔者梳理,在《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文书制作指南》文书6《立案/不予立案审批表》和文书7《撤销立案审批表》中均规定了案由书写形式为:“涉嫌+违法行为类别+案”,如“涉嫌违反环评制度案”“涉嫌超标排放污染物案”“涉嫌无证排放污染物案”“涉嫌逃避监管方式排放污染物案”等。在文书15《行政处罚案件调查报告》中,未说明案由的书写形式。在文书20《案件法制审核表》中,有“案件名称”的书写形式,例如:当事人+超标排放污染物案。虽然是关于案件名称的规定,但与案由相似,此时未要求加“涉嫌”两字。在文书13《案件处理内部审批表》中,未有关于案由的书写规定,只是对申请事项有规定,要求应与申请作出决定的文种名称相对应,如“填写(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名称)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立案时的案由需要加“涉嫌”,何时无需再加“涉嫌”未给出明确规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是一个由多种具体步骤构成的动态过程,参照刑事案件的规范表述,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时的犯罪嫌疑人,检察院审查起诉时的被告人均是“涉嫌”,只有在法庭宣判后,被告人才能确定是否有罪。笔者认为,在制发行政处罚决定书时才可不必再加“涉嫌”,在此之前的立案、调查、审查、处罚告知等均需加“涉嫌”。如《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文书格式范本(2021年修订版)》中,就是在决定之前,甚至在《行政处理决定审批表》时仍规定:案件名称按照“当事人姓名(名称)+涉嫌+违法行为性质+案”的方式表述。《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决定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因此,应在制发行政处罚决定书时才可不必再加“涉嫌”。因行政处罚事先告知是在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和听证权利的文书,非最终的处理决定,执法人员不能在此阶段就为案件定性。即便是在告知之后,当事人可能提出陈述申辩或申请听证,执法机关要保障当事人表达意见的权利,听取当事人提出辩解的事实和理由,这是案件调查的一个重要环节,并非终止执法机关的案件调查权。经过听证,需要进一步调查的,行政机关应当继续调查,行政处罚的调查程序实际还没有结束,行政处罚案件仍处于“涉嫌”状态,需要继续查证事实后再作出决定。当然,行政机关履行告知程序后,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内容或者有关事实、理由、依据发生改变的,应当重新履行告知程序。总之,在行政处罚案件的办理过程中应掌握立法的目的,明白立法的宗旨,避免文书制作出现原则性错误而导致程序违法的窘境。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推荐阅读▶首个VOCs走航监测车团标发布!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成为“领跑者”?▶刚开学,多地紧急通知停课!啥情况?▼润秋燥,喝槐蜜,小巧又便携,把甜蜜装进口袋来源:中国环境APP编辑:张黎
9月9日 下午 4:57
其他

局长“四不两直”直奔现场,查了什么?

为进一步加强工地扬尘和柴油货车排放监管,推动大气污染源头治理。近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晏波以“四不两直”方式直奔现场,对工地、机动车检测站和柴油货车集中行驶路段开展了现场检查。扬尘污染是当前影响上海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晏波随机来到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某安置房项目工地,从钢板路面铺设、防尘网罩覆盖到车辆冲洗池、环保除尘雾炮机配置,仔细检查工地扬尘管控情况。针对发现的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安装不规范、裸土未覆盖、未按要求湿法作业等问题,晏波指出,施工单位要落实环境管理主体责任,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闭环整改,严格落实工地“六个百分百”抑尘要求,切实从源头抑制扬尘污染;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扬尘污染防控的严峻形势,坚持“一微克一微克抠、一天一天争”的攻坚精神,加强部门沟通协调、统筹调度,会同属地深入开展扬尘管控专项行动,切实提高扬尘污染精细化管理水平。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是确保柴油货车合规达标排放的“守门人”。在某机动车检测站,晏波仔细询问了企业经营现状,详细查看了机动车检测各项流程环节,对车辆尾气排放冒黑烟、车载排放诊断系统使用等情形进行了深入调研。他指出,机动车检验机构作为控制移动污染源管理的“最后一道闸门”,责任重大。检测站要认真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车辆尾气排放检测流程,严禁弄虚作假行为,从严从实开展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并要求一同检查的相关部门强化联动,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强化惩处力度。外高桥二号港区日均进出柴油货车近万辆次,区域氮氧化物污染排放总量高、强度大。晏波仔细查看尾气检测设备运行和执法力量配备情况,并向正在工作的交警和环境监测人员表示慰问,叮嘱他们注意保护自身安全。晏波向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柴油货车尾气日常监测和查处超标排放车辆等方面工作,现场发现部分车辆存在冒黑烟超标排放、垫高温度传感器等情形。针对车辆检测效率低、问题难发现、处罚力度弱等问题,他从体制机制、工作流程等方面,与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现场探讨如何科学配置执法监测力量,提高查处率。他指出,要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柴油货车超标排放、破坏车载诊断系统等违法行为,形成“脏车不敢上路”的有力震慑;要加强总结和调研分析,从优化抽测方法、创新监管机制、强化联合监管等角度,尽快健全科学、有效的路检路查方法和机制,最大效能发挥电子警察作用。延伸阅读8月末—9月初,生态环境部调研组赴河南省郑州市、河北省保定市、四川省成都市、眉山市等地调研移动源监管情况。当前,移动源已经成为我国空气质量污染的重要来源。去年末公布的《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3年)》显示,2022年,全国机动车(含汽车、低速汽车、摩托车、挂车与拖拉机等)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466.2万吨。其中,汽车是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其排放的CO、HC、NOx和PM占比超过90%。非道路移动源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其NOx排放量接近于机动车。加强移动源污染治理的紧迫性日益凸显。机动车检验检测、维修机构作为移动污染源管理的最后一环,承担了移动源污染防控的重要职能。其不按规范开展检测、维修甚至弄虚作假的行为,既影响污染防治攻坚治理成效,又干扰市场健康秩序,必须依法予以严惩。因此,生态环境部要求,地方党委、政府要严厉打击使用软硬件作弊、擅自放宽检验检测方法等弄虚作假行为,全面加强对机动车检验检测、维修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推荐阅读▶首个VOCs走航监测车团标发布!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成为“领跑者”?▶刚开学,多地紧急通知停课!啥情况?▼润秋燥,喝槐蜜,小巧又便携,把甜蜜装进口袋来源:中国环境APP编辑:张冰
9月9日 上午 8:00
其他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公报显示,去年中国PM2.5浓度下降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发布最新《空气质量与气候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其中数据显示,由于人为排放的减少和控制得当,与2003年—2023年的参考期相比,2023年中国的PM2.5有所下降。2023年,中国的PM2.5浓度下降作为世界气象组织年度第四期公报,《公报》的主题是“投资清洁空气,立即行动”。《公报》着重关注了野火问题,研究了2023年全球及区域范围内颗粒物污染的浓度及其对农作物的负面影响,指出环境空气污染会造成高昂的经济和环境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公报》指出,数据显示,与2003年—2023年的参考期相比,去年,北美的野火造成异常高的PM2.5排放量。印度由于人类和工业活动导致的污染排放增加,PM2.5水平也高于历史平均水平。与之相反,由于人为排放的减少,中国和欧盟的PM2.5测量结果低于平均水平,有所下降。这一趋势自世界气象组织2021年首次发布《公报》以来就长期存在。据了解,在《公报》的评估工作中,世界气象组织使用了两个相互独立的机构产品来评估全球的颗粒物(PM)浓度,分别是欧盟委员会的“哥白尼”大气监测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全球建模与同化办公室(GMAO)气候模拟和气象观测数据,而两款产品的观测结果均印证了上述评估结论。中国PM2.5浓度的下降,是我国长期大气污染治理显现出的积极效果之一。从以前重霾频发,到如今蓝天常在,中国空气污染防治成效有目共睹。近10年,我国空气质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我国的煤源性污染基本得到了解决,对二氧化硫的治理有显著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连续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和《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聚焦产业、能源、交通结构调整,推进“减煤、汰后、控车、治污和抑尘”等五大路径,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从“APEC蓝”到“阅兵蓝”,再到国际舞台见证的“冬奥蓝”……如今蓝天白云在北京已成常态。这只是我国空气质量变化的一个缩影,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各地,10年空气质量都改善显著。同时,经过顽强努力,在全力支撑服务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同时,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顶住了疫后经济回升带来的污染物排放大幅增长以及气象条件极为不利等多重压力,大气环境质量稳定改善。2023年,我国完成散煤治理约200万户。累计完成4.2亿吨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4亿吨粗钢产能烧结球团脱硫脱硝、料场封闭等重点工程改造,8.5万个挥发性有机物(VOCs)突出问题整改。推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全覆盖,增加24万家企业。天更蓝了,空气更清新了。202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好于“十四五”规划设定的年度目标近3微克/立方米,较2019年下降16.7%。全国优良天数比率较2019年上升3.5个百分点。《公报》敦促采取行动《公报》还探讨了空气质量与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敦促采取行动控制危害。一些常常与温室气体共同排放的化学物质会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只要其中一方发生变化,另一方也会随之改变。反过来,下滑的空气质量又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健康。空气污染物会通过大气沉降落至地球表面,氮、硫和臭氧的沉降可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如清洁水、生物多样性和碳储存)产生负面影响。“气候变化和空气质量不能分开处理。它们息息相关,必须协同应对。”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蔻·巴雷特表示:“在理解、依据这种关系的基础上,积极采取行动,将对地球环境、人类健康和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双赢效果。蔻·巴雷特表示:“这份《公报》主要涉及2023年情况,但2024年的前8个月呈现出延续的趋势——依然出现了持续高温及持久的干旱,加剧了野火出现和空气污染的风险。气候变化意味着我们将越来越频繁地面临这种挑战,跨学科的科学研究是找到解决方案的关键。”图为2023年PM2.5异常值(μg/m³)(参考期:2003—2022年。基于CAMS再分析数据生成)。图源WMO图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GMAO
9月8日 下午 6:06
其他

首个VOCs走航监测车团标发布!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成为“领跑者”?

利用走航识污揪出VOCs污染的隐匿“元凶”,在治气攻坚中已是常规手段。这些高科技走航监测车辆因快速、灵活的监测优势,成为各地在巡查中精准锁定污染区域的好帮手,也在近年来得到迅速普及。但同时,该如何评价一辆VOCs走航监测车的优劣?如何判断其能否满足当前业务需求?未来走航监测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近日,《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
9月6日 上午 8:04
其他

刚开学,多地紧急通知停课!啥情况?

当前正值开学季,全国大部分地区中小学已经开学。而记者注意到,由于近期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多地教育局发布紧急通知,暂停线下授课。开学即停课,“回笼的神兽”转眼间又要从“笼”中出来,一时间,相关话题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哪些地方已经宣布停课?“开学季”遇到“高温天”,突如其来的酷暑给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确带来了不小挑战。为保障师生们的安全与健康,多地教育局积极应对持续高温天气,选择给学生放“高温假”。记者梳理发现,湖南常德、长沙、株洲、湘潭等地多所学校就高温做出了教学安排和调整。记者从湖南常德市教育局了解到,由于近期持续高温,开学第一天部分师生出现身体不适。经研究,常德市武陵区内的区属小学9月2日下午至9月5日暂停线下授课,学生居家,教师线上授课。同时,常德市汉寿县教育局、澧县教育局也已发布《关于调整上课时间的通知》。株洲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小学放“高温假”,遵循“一地一案、一校一案”的原则,由学校自主决定,并在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除湖南外,江西南昌、九江等地也发布停课通知。据“江西发布”公众号2日消息,因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南昌部分县区小学推迟上课时间,9日正式开始上课。记者从南昌市教育局了解到,考虑到天气炎热等情况,小学开学时间具体由各县区教育部门视辖区情况自行确定。9月3日,“九江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停课!市教育局最新通知》。9月3日上午开始,原则上各地公办及民办小学、幼儿园停课,9月9日正式复课。初、高中是否需要停课,由各地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和防暑降温条件自行研判决定。而此前因持续高温影响,四川自贡、南充、遂宁、泸州、乐山、眉山、资阳等地也陆续宣布延迟开学。9月2日,“四川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成都市教育局:高温红色预警信号下,可结合实际停课停学》通知。南充市教育和体育局近日也发布通知,全市中小学(含幼儿园、中职学校)2024年秋季学期延期开学。全市中小学本学期教学时间顺延一周。而在8月28日—29日,因持续高温,重庆多所高校已早已陆续发布延迟开学通知。
9月6日 上午 8:04
其他

润秋燥,喝槐蜜,小巧又便携,把甜蜜装进口袋

处暑过,秋意至,秋季气候干燥,洋槐蜜能润肺去燥,我们找到了这款来自革命老区——临朐县的洋槐蜜给大家。临朐县是位于沂蒙山革命老区的“中国洋槐蜜之乡”,该县是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省级中华蜜蜂资源保护区、省级中华蜜蜂保种场。2023年,县内空气优良天数比例高达73.1%,年平均光照2300小时以上,2024年上半年,县域光照时间显著增长,蜂农采集的洋槐蜜成熟度高。报社团队在调研沂山生物多样性工作时,感受到沂山漫山槐花香气如云,了解到今年洋槐蜜大丰收的情况。我们与当地蜂蜜企业赛润合作,将今年上半年新采集的洋槐蜜分享给大家。本次售出的洋槐蜂蜜产地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南部沂山风景区内,位于临朐县城南45公里。(售价59元/盒,每盒里有6小盒,每小盒里有5条洋槐蜜,共计30条,折合下来不到2元一条,性价比很高!每条蜂蜜净含量12g,热量仅39大卡,体重管理期也可以放心喝~)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1
9月5日 下午 12:30
其他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发洪水,会变绿洲吗?

8月2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生洪水,迅速引发网络热议。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沙漠,均降水不足100毫米,年均蒸发量高达3000毫米左右。这次出现洪水的地方位于阿和沙漠公路塔克拉玛干沙漠驿站阿热勒服务区附近,干旱缺水的沙漠竟然发洪水,很多网友感到不可思议。沙漠里为啥会出现洪水?提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大家想到的都是缺水、干旱少雨甚至不下雨,因此很多网友对如此干旱的沙漠出现洪水感到十分惊讶。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中心,被天山山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环绕,从周围山脉发源而来的径流都聚集在盆地中,和田河就是其中之一。阿和沙漠公路是沿和田河修建的一条纵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等级公路。社交媒体发布的视频显示,在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阿和沙漠公路上,洪水淹没道路,公路两侧沙漠中出现明显积水。沙漠里的积水来自哪里?对此,新疆气象局决策服务首席专家吕新生表示,这次洪水主要是前期持续高温导致的冰川积雪融水和近期频繁降水叠加形成的混合型洪水。吕新生解释,8月上中旬,伊朗高压北伸东扩,脊顶伸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导致南疆出现大范围35℃以上、局地40℃以上的高温天气,高温导致0℃层高度持续抬升至6000米以上。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天山、昆仑山等环绕,平均海拔都在5000米以上,持续升温导致高山冰川和积雪融化,使得塔里木河流域支流来水量加大,有的河道接近或超警戒流量。加之8月19日以来,南疆西部持续频繁降水,山区局地暴雨,雨水汇合流入塔里木河支流,导致塔里木河流域的多条支流形成混合型洪水。吕新生说,8月20日—24日,塔里木河多条支流出现了超警戒流量,甚至漫出河道,水流一同涌入沙漠,使得沙漠中部分区域瞬间变成一片汪洋。其实,这不是第一次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发现洪水。梳理发现,近年来,塔里木河及其源头支流,包括和田河、叶尔羌河等河流常有融雪性洪水漫过河道出现在沙漠中。如2022年夏,塔里木河干流及其支流叶尔羌河、阿克苏河、渭干河等21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流量以上洪水。对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人员表示,塔克拉玛干沙漠出现洪水并不罕见。塔克拉玛干沙漠越来越“湿”?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一般在50毫米以下,极少有降水,特别是沙漠深处。而它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白天沙漠表面的温度能高达70—80℃。夏季高温、蒸发量大,让人很难把“湿”跟塔克拉玛干沙漠联系在一起。然而,近年来,雨水越来越频繁光顾南疆,时常会打湿这片“旱”海。甚至有网友幽默地说:现在成了塔克拉玛“湿”沙漠了!仅看今年夏季,南疆地区就降雨频发,进而“湿润”了塔克拉玛干沙漠部分区域。如此前8月6日—8日,喀什地区南部、和田、阿克苏、巴州等地的局部区域有暴雨;7月20日、21日,南疆西部部分区域出现降雨,其中阿克苏地区等地局部区域出现中到大雨……据新疆气象局数据,今年7月,南疆平均降水量偏多46%,南疆西部山区等地偏多5成以上。而中国气象局数据显示,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新疆已成为全国气候“增暖增湿”最为敏感和显著的区域,其中夏季降水量增幅最大,暴雨日数和暴雨量平均每10年增加12%左右。降水量较常年偏多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南疆偏西地区的喀什、克州及阿克苏西部北部。南疆降雨为什么会越来越频繁?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专家曾这样介绍: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40年新疆表现出一定的暖湿化现象,气温上升的同时年降水量也显著增加,偶尔还会发生洪水事件。有专家分析,南疆降雨是受西伯利亚沼泽气流影响,西伯利亚气流沿着阿拉山口和天山的缺口,一路南下进入塔里木盆地。由于前期塔里木地区气温较高,湿暖气流不断上升,遇到周边的山脉,便形成大范围的强降雨。如同烧水一样,水不断加热,受锅壁阻挡,热气只能不断上升,而到了一定的高度,气温降低,热气变冷凝成水珠。这说明西伯利亚当地气温大幅偏高,沼泽已出现大面积的解冻,这与全球气温变暖相吻合。沙漠能否变绿洲?很多网友疑惑,沙漠里都是沙子,为啥水渗不下去,而且还能形成洪水呢?其实,极其干燥的沙漠环境反而是产生洪水的理想条件。因为沙漠中的沙子并不能迅速吸收雨水。究其原因,是因为沙漠地面“非同一般”。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风和间歇性的雨会逐渐清除沙子、灰尘和其他细颗粒,最后留下较大的颗粒碎片形成沙漠地面。这些颗粒碎片会通过雨水、流水、风、重力、蠕变、热膨胀和收缩、湿润和干燥、霜冻膨胀、地球持续微震的力量,最终会形成一层像混凝土一样坚硬的沙漠地面。当降雨发生时,极度干燥的沙漠地面会阻止雨水的吸收。结果,雨水和融化的冰川水留在地面,被地形集中并流向地势低洼的地方,就形成了人们看到的沙漠洪水。无论如何,对新疆而言,如果不是极端性降水导致的溃坝型洪水,基本上对工农业生产都是有利的。当地民众在社交媒体发文称,洪水经常流经的区域,植被有所增加。短期来看,降水增加,对沙漠植被生态修复有利。但对于网友猜测:频繁的降雨,会不会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有一天变成绿洲?专家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虽然南疆降水有增多趋势,但年际变化较大,其降水量与蒸发量相比,远未达到收支平衡的态势,不能作为长期的衡量标准,也不足以改变沙漠极端干旱的格局。因此,让沙漠完全变成绿洲的猜想,并不现实。推荐阅读▶利用地下水稀释总排放口、干扰自动监测,AI大模型破案!▶喀斯特地貌地下水治理难?这地有经验,来抄作业▼贯通流域上下游一体,各流域段如何排兵布阵?|
9月4日 上午 8:03
其他

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保护长江上游水生态环境?

2018年12月,生态环境部印发《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并同步印发《关于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跟踪研究工作方案》。至此,围绕保护长江“母亲河”的科技攻关与定点帮扶工作拉开了序幕。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269家产学研共建单位、5000余名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扎根基层,为地方水生态环境保护“排忧解难”,用科技成果为长江大保护“保驾护航”,探索水生态环境保护前沿技术,为未来生态环境保护打下坚实基础。如今,5年多过去,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跟踪研究工作进展如何?在日前由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长江中心)召开的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交流会上,记者专访了长江中心有关人员。中国环境报:5年多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跟踪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小到在“螺丝壳里做道场”解决一个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难题,大到在计算机里“复刻”出“数字长江”。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跟踪研究工作取得如此丰硕成果的“秘诀”是什么?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海生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跟踪研究是生态环境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科技对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而创新开展的一项科技工程。这是推进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科技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具体实践,推动了行政管理与科学研究深度融合。在我看来,“秘诀”在于驻点跟踪研究的目标非常明确。一直以来,驻点跟踪研究坚持问题、目标和结果导向,坚持需求牵引,以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主线,按照“统筹资源、自愿合作、合理组建、注重实效、动态调整”的原则,组建由国家队和地方队相结合的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分批进驻长江沿线城市实施跟踪研究和技术帮扶,提出科学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解决方案,着力解决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打破地方政府“有想法、没办法”的技术瓶颈,为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跟踪研究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开展两期。一期以水环境磷污染治理为重点,在58个驻点城市针对“三磷”污染、城镇生活污水污染、湖泊富营养化等重点难点问题,开展问题诊断、溯源解析等工作,形成每个驻点城市污染源清单、生态环境问题解析报告及解决方案,获得方案报告、政策建议、标准指南等成果约800项,转化应用水专项成果和技术43项。二期于2022年3月全面启动,在一期研究成果和工作基础上,针对“十四五”时期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53个驻点城市开展以水生态保护修复为核心的科技帮扶,在122个水体布设925个点位开展水生态调查,调查涉及80个河流水体、31个湖泊、11个水库,探索水生态“监测—评估—修复”综合模式,助力53个城市“摸家底—探病因—提方案”。两期驻点共帮扶66个城市,送科技、解难题,有效支撑地方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中国环境报:长江干流已经连续4年水质全线达到Ⅱ类,在这其中,也有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的一份功劳。在大多数人聚焦长江中下游水环境整治工作的时候,为何选择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专门针对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的交流会?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胜近年来,长江水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但改善的成效还不够稳固。特别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尤其是部分地区因极端天气(如气候变暖、干旱等)引起了一系列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问题,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健康和未来。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源村考察时也指出保护三江源是党中央确定的大政策。今年6月18日—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再次强调要把青藏高原建设成为生态文明高地。重中之重是把三江源这个“中华水塔”守护好。我们把会议定在青海省召开,主要目的就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和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长江上游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三水统筹”协同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与对策措施、“十五五”科技需求与下一步重点方向等开展交流研讨。中国环境报:针对长江上游水生态环境保护,围绕“气候变化与水生态环境安全”主题,专家们在建言献策时取得了哪些共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运管部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丽婧交流会上,来自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中国气象局、四川大学、北京大学以及上游省份驻点工作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气候变化与水生态环境安全”的主题建言献策。与会专家认为,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60年(1960年—2020年)长江上游年平均气温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极端高温事件年发生频率增加,极端低温事件年发生频率减少。长江流域降水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空间差异明显,极端旱涝时空异质性增强,汛期反枯事件加剧。上游区域有综合干旱加剧的趋势,且具有历时长、烈度大、综合风险更高等特点。气候变化引起了一系列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问题:一是三江源地区积雪、冰川加速融化。据研究,2000年—2020年青海省冰川数量减少128条,冰川面积和储冰量呈逐年减少趋势。二是极端气候与人类活动叠加加剧部分流域水质波动。极端干旱时期,受水生态流量调度影响,长江上游部分小流域河流水动力、营养盐变化明显,水质波动较大,部分断面易出现水质反弹、不稳定达标现象。三是气候变化引起水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变化。气温升高影响水温,增加河流水华暴发的风险。气候变化通过影响温度、水质、水流等多个因素,改变水生态系统内个体的生活史、种群动态和分布,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变化。此外,洪水或风暴也能导致栖息地的物理结构发生改变,如河岸侵蚀、沙洲形成或消失,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面积减少。极端干旱可能导致湖泊和湿地干涸,地表水域缩减、珍稀物种大量死亡,使得水生生物生境受到严重破坏,对水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的影响。可以说,气候变化深刻影响水文要素、水循环模式、水环境质量、水生态系统的时空分布与多尺度的变化,给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专家们认为,长江上游地区应重点考虑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特别是源头区的“三水统筹”治理,增强气候变化韧性。专家们建议,下一步驻点跟踪研究可以重点考虑加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变化研究,实现多平台整合与优化,充分发挥好长江中心科技支撑长江大保护的作用。中国环境报:“十五五”期间,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跟踪研究的重点是什么?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宋永会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增强流域生态系统气候韧性,对推动长江流域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下一步,在生态环境部的领导下,结合国家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的相关部署安排,长江中心将在水生态环境演变规律与驱动机制、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研发、“三水统筹”治理与综合调控、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水生态环境风险评估与应对等方面强化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提升气候变化科学研判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为科学制定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变化应对机制与保护对策提供技术支撑。推荐阅读▶利用地下水稀释总排放口、干扰自动监测,AI大模型破案!▶喀斯特地貌地下水治理难?这地有经验,来抄作业▼贯通流域上下游一体,各流域段如何排兵布阵?|
9月3日 下午 5:01
其他

利用地下水稀释总排放口、干扰自动监测,AI大模型破案!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生态环境局近日成功破获一起利用地下水稀释总排放口留存水以干扰自动监测、逃避监管的环境违法犯罪案件。为深入贯彻生态环境部《关于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通知》,苏州市太仓生态环境局积极探索应用AI人工智能模型与环境监测大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赋能精准执法。这一做法在这起案件中得到较好应用。智能预警AI模型发现异常数据“废水排放时段规律性极强,自动监测设施采样时排放流量基本为0。”2024年6月,苏州市太仓生态环境局对全市涉水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大数据进行AI模型分析,发现某服装公司具有较大嫌疑,疑似存在人为干扰自动监测设备、避开自动监测采样周期排水的行为,决定在流量峰值时段开展突击式执法和人工监测。6月12日凌晨3点,执法人员利用江苏省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与基础数据库系统平台,实时紧盯废水处理设施、在线监控房和总排放口。6点20分,视频监控显示,这家公司开始排放废水,遂立即启动突击执法。在AI智能分析线索指引下,发现这家公司污水处理站加药反应系统、曝气系统运行状况均不佳,与排放口自动监测数据持续低值达标的情形明显不符。执法人员立即对正在排放的废水进行人工采样并送实验室分析监测,对自动监测设施有效性进行比对分析,查看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和废水治理运维记录。6月12日上午11点,实验室加急监测结果显示:总排口人工监测结果达标,自动监测设施比对分析一切正常。执法人员陷入迷茫:“人工采样和监测分析出问题?”“突击执法泄密,企业早做预防?”“AI智能分析结果有误?”……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暗藏玄机无人机巡查发现端倪6月12日12点30分,执法人员反复推敲排除上述疑虑,仍未掌握企业违法排放主要证据。但是,有3个疑问一直在执法人员脑海中闪现:为何废水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待排池超标,总排口却达标?为何执法人员到现场后,企业就立即停止生产和排放废水?为何待排池建在围墙外?带着这3个疑问,带班负责人王华斌再次对污染治理设施管线管路进行回顾详查,利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巡查。下午3点30分,终于发现端倪:这家企业污水处理区南侧围墙角隐藏着一口用钢板遮蔽和杂物覆盖的深井,井内设有深井泵,围墙外设有隐蔽暗管和三通阀门,地下水可通过深井泵和隐蔽暗管打至围墙外待排池,待排池与总排放口相连通。据此,执法人员初步判断,这家公司利用地下水稀释总排放口,干扰环境执法采样。部门衔接联合办案及时固定证据6月12日傍晚6点,嫌疑人眼见违法事实暴露,趁机剪断深井泵电源线,企图毁灭现场直接证据。苏州市太仓生态环境局立即提请启动“重大环境案件行刑衔接制度”,太仓市公安局、太仓市人民检察院连夜介入,现场联合办案,对深井、水泵、控制电箱、暗管等设施设备依法进行查封扣押,及时高效地固定了违法犯罪的事实证据链。6月12日23点50分,多部门密切合作,执法人员结合AI智能分析报告,运用现场试验对比深井泵开启前、后对总排口自动监测数据的影响,调取历史视频监控,对污水操作工、相关责任人分开调查、同步询问,防止串供。至此,终于确定环境违法事实:这家企业避开自动监测设施采样周期排放生产废水,在自动采样前5分钟—10分钟开启深井泵,利用隐蔽的深井和暗管将井水打入总排口用于在线监测,达到干扰自动监测、逃避自动监测设施监控目的。依据相关规定,苏州市太仓生态环境局随即将案件正式移送至太仓市公安局,对一名直接涉案人员实施刑事拘留。案件启示弄虚作假判定“由浅入深”此案的成功侦破,不仅是执法部门高效协作的结果,更是AI技术在环境执法中巨大潜力的展现。本案中,太仓生态环境局通过利用AI人工智能模型排查分析自动监测大数据,发现恒值、零值、波动小、排放时间固定等异常规律,提前锁定违法排污行为,在线索指引下一击即中,精准打击了自动监测弄虚作假的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此案对弄虚作假的判定“由浅入深”,也具有启示意义。本案中,遮蔽深井、隐蔽暗管阀门、清澈的地下水、设施运行不正常,种种迹象均表明有极强的故意性和隐蔽性。容易误判为私设暗管利用地下水稀释排放逃避环境监管。执法部门抽丝剥茧后发现,利用地下水不是为排放而稀释,而是为自动监控弄虚作假而稀释。此弄虚作假行为系“伪造”还是“篡改”自动监测数据呢?根据《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第四条“篡改系指故意干预环境监测活动的正常开展,导致监测数据失真的行为”,此情形为“篡改自动监测数据”。此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高效有力。涉刑环境案件要求证据链达到“确实、充分”的标准,力求排除“一切合理怀疑”。本案调查时,嫌疑人试图毁灭直接证据,公安、检察院合力果断提前介入,一键锁定嫌疑人违法犯罪证据链。案件移交前,对行政执法调查取证阶段查办弄虚作假、情节后果严重性固定证据收集,行政执法收集取证在侦查、审查、起诉过程中的法律效力注意事项、弄虚作假逃避监控违法所得认定核算等方面,生态环境部门多次联合公安、检察院进行深入研讨,做到精准高效、有力打击。推荐阅读▶自然保护地环境违法问题排查整治,科技能帮啥忙?▶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大户如何成为减排标杆?▼现场视频:秦岭留坝观鸟大赛决出高下,至尊鸟种竟然是?来源:中国环境报编辑:周亚楠
9月3日 上午 8:00
其他

喀斯特地貌地下水治理难?这地有经验,来抄作业

水是生命之源,广西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万峰竞秀,也孕育了隐秘而庞大的地下河系统。记者近日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镇三镜村,看到在地下水污染源防渗改造试点项目现场,复绿草籽已长出,焕发着勃勃生机。近年来,广西积极探索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金城江区典型地下水污染源防渗改造试点项目作为国内首个针对岩溶区防渗预警课题,为推进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渗和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攻克堡垒,边研究、边治理、边探索“地下水污染防治是生态环境保护最难攻克的堡垒。”今年7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席北斗在2024年度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培训班作主题报告时表示。河池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河池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历史悠久,是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同时,河池属于西南地区典型喀斯特地貌,境内雨量充沛,河流众多,岩溶广布。据统计,全市分布了162条地下水河,1326个泉、龙潭、天窗等水点。地下水补给来源复杂,径流污染源途径隐蔽,污染速度快,难以治理清除。2019年,河池市政府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站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和地下水连通试验,查明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镇三镜村砒霜厂旧址及其东面岩溶洼地安全隐患。为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河池市生态环境局开展金城江区典型地下水污染源防渗改造试点项目建设。2020年,生态环境部将这个项目列入全国第一批49个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项目名单。不通水、不通电、不通信号,项目场地位于深山谷地之中,从三境村砒霜厂旧址至三境岩溶洼地之间无道路可通行,机械无法进场勘探,只能采用人工挖槽的勘探方式。由于勘探手段简陋,原调查(人工采样)和工作方案编制可能存在不充分、不完善的情况。住山谷、跨悬崖,逢山开路,遇水搭桥,2021年11月—2022年3月,河池市生态环境局指导项目实施方对三镜岩溶洼地开展进场道路修建、场地补充调查、工程勘察、物探勘察、施工图设计、主体工程施工等工作。“复勘结果与原工作方案部分内容存在差异,我们对原工作方案中存在的部分漏项或考虑不周问题进行了修改和优化。”河池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覃继松说,复勘结果明确了污染土壤方量、污染范围及深度,发现阻隔填埋区溶蚀裂隙发育带10处,其中包含溶洞发育9处。强化帮扶,专家领衔现场“开方”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河池市人民政府等部门多次到项目现场调研,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帮扶,开展专家咨询会、地下水污染防渗试点项目经验交流会、“科技列车河池行”环保专家帮扶活动。精准诊断项目进展难点、堵点,定向施策项目需求,专家领衔在现场“开方”,确保高质量完成地下水污染源防渗改造试点项目。图为试点项目完成地表清理工作。河池市生态环境局供图防渗目标如何确定?地下水污染防渗工程如何设计?防渗工程如何平衡岩溶空腔水气压力?项目研究涉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与地下水防渗应用等多项专业领域,这些关键技术和难题亟待研发与突破。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组建岩溶地下水污染防治领域专业团队,找出岩溶地区地下水污染迁移规律,编制岩溶区域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南,指导典型岩溶区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要对地质结构进行勘察,对阻隔填埋区选址进行论证,避开岩溶区地质不稳定结构”“由于岩溶区的不稳定性,应提高地基基础防渗系数,优化防渗结构层设计,对防渗结构基础薄弱区加强防渗设施及补漏设施建设”2020年7月、2021年1月、2022年11月,针对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项目的科技需求,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多次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开展指导帮扶工作。为强化资金保障,河池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聚焦源头防控、地下水源保护、监管能力建设,2020年和2022年,分别争取中央污染防治资金1300万元、500万元,为项目建设有序开展“输血供氧”。依托帮扶组和技术支撑单位,各级相关单位对项目给予肯定,认为试点项目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建立了岩溶区水气压力平衡评价模型,解决了目前岩溶区地下水污染源防渗工程实时动态监测和智慧监测问题。“透视”污染源,形成“精准溯源+微创治理”新模式“污染源难以识别,如同打仗找不到敌人。”覃继松说,相对于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和不确定性。如何快速阻断污染物迁移,摸清地下水污染底数,让不可见的地下水变得“可见”,是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与监管工作的重要基础。地下岩溶管道复杂,水气压力随季节变化大,频繁涨缩影响防渗工程结构稳定性。“为保障三境岩溶洼地渗改工程,我们设置了岩溶区水气压力导排系统和自动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对地下水污染动力条件变化及防渗层完整性进行动态监控。”自治区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环境研究中心正高级工程师罗栋源介绍,这一系统不但可以有效平衡岩溶空腔水气压力,消除地下水动力条件变化对防渗工程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而且可以持续精准地自动监控地下水水质、渗透点位、水气压力等,及时开展预警和风险管理。“这种有的放矢、长期管控的治理模式,不仅能针对现有‘病情’‘对症开药’,还将通过长期跟踪监测,时时在线了解‘治疗’长效机制,集创新与科研于一体,为今后国内外同类型问题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覃继松介绍,项目防渗改造成本为每平方米300多元,一套岩溶空腔水气压力监测与预警系统不到30万元,经济合理可行,为我国西南岩溶区域同类型的地下水污污染防控提供了一套技术模式示范,同时解决了长期困扰职能部门的岩溶区域地下水监管不便难题。“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湾又多......”歌里唱的,正是千山万壑的河池喀斯特地貌。目前,项目工作人员正在积极推进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和调试,扎实做好生态环境部项目终期评估审核迎检准备工作。推荐阅读▶自然保护地环境违法问题排查整治,科技能帮啥忙?▶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大户如何成为减排标杆?▼现场视频:秦岭留坝观鸟大赛决出高下,至尊鸟种竟然是?来源:中国环境报编辑:周亚楠
9月2日 下午 5:33
其他

自然保护地环境违法问题排查整治,科技能帮啥忙?

在自然保护地开展环境违法问题排查整治,除了深入现场,科技能帮什么忙?在山东省济南市,通过建立“卫星排查—无人机核实图斑—现场调查—问题整改”的天空地一体化技术方法,形成了自然保护地环境违法问题排查整治闭环工作模式。“一方面,我们利用2024年最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自然保护地内进行非法开矿、修路、筑坝、建设造成生态破坏的违法行为问题遥感排查,形成疑似问题图斑;另一方面,借助无人机,核实疑似图斑,制定生态环境违规问题清单。”济南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潘恒景向记者介绍,通过地面调查,对存在的问题依法处理,建立问题台账,并进行针对性强的监督整改。科技赋能执法监管,是济南市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围绕提高自然保护地监管水平,济南市加大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开创了全市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新局面。部门联动协作,实现资源共享2023年11月,济南市生态环境局、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联合开展自然保护地“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工作。联合执法工作期间,一场特殊的会议引人关注。这是济南市生态环境局携手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首次召开联席会议。会上,两部门进行了自然保护地执法信息交换。自然保护地涉及广阔的生态领域,单打独斗难以形成有效监管。为此,济南市生态环境局主动与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对接,加强协作配合。双方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济南市自然保护地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计划每年组织一次联合执法行动,由园林和林业绿化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安排专门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定期开展执法检查。同时,建立联络员制度,负责日常信息的对接工作。通过定时进行信息交换,达到严厉打击、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联合执法检查效果。对联合检查发现的违法问题,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查处到位。这其中,园林和林业绿化部门落实问题查处整改闭环机制,督促被检查单位按时完成全部整改。生态环境部门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鼓励和引导被检查对象及时改正轻微违法行为。联合执法工作完成后,各部门建立自然保护地联合执法专项工作档案。规范移交程序,加强督办指导为顺利开展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2024年度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工作方案》,采取对自然保护地随机抽查的方式,通过“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智慧监管系统”向各区县派发执法任务。今年6月,综合执法行动正式开启。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10余人(次)、45车(次),对44个自然保护地开展生态环境执法检查。“我们充分利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一步加强对自然保护地的生态环境执法检查。通过持续开展综合执法行动,依法严厉打击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强化对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济南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三大队大队长牟頔表示。对于涉自然保护地内生态环境违法案件,如何协作顺利移交?对此,济南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印发通知,制定《济南市涉自然保护地内生态环境违法案件协作移交工作机制》,规范涉自然保护地内生态环境违法案件移交程序,为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和联合执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济南市要求,全市各级园林和林业绿化部门,在日常监管、受理投诉、信访举报过程中如发现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案件及案件线索,应向同级生态环境部门进行移交。在案件查处过程中,需要各相关主管部门的上级部门或异地对口部门协助的,相关主管部门应积极配合,共享信息资源。在细化移交内容方面,济南市明确了案件移交书的具体内容:案件有关内容涉及主管部门前期监督管理情况的,应当附前期监督管理情况说明;属于举报案件的,应附举报材料。此外,市级生态环境、园林和林业绿化部门将加强对区县案件移交工作的指导和督导。对应移交未移交、应受理未受理、不依法办理的,予以通报、联合督办或提级查办。推荐阅读▶自动采样前开启深井泵,篡改自动监测数据,没想到被AI抓个正着▶农村的河道好不容易治好了,怎样才能防止它们又变回臭水沟?|小山小水答网友问▼黑神话悟空里的汉中除了热面皮,还有……
8月29日 下午 12:02
其他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大户如何成为减排标杆?

“前两年,公司附近大气走航高值频发屡被通报,如何有效治理生产废气让我们很伤脑筋。所幸,在生态环境部门的精准指导下,企业通过增加设施投入,注重源头治理,废气治理质效得到明显提升,今年以来,基本未出现走航高值,公司由此步入绿色发展的快车道。”江苏省南通百纳数码新材料有限公司环保总监熊和乐说。从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大户到减排标杆,企业如何在一增一减间实现“绿色突围”?改造工艺,实施源头替代,有效收集废气“削高值就要源头治,这样才能减量削峰降值。”针对企业走航频发高值的情况,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执法一局副局长季斌带领执法人员上门“巡诊”。检查发现,企业在背胶工段使用的油性压敏胶用量大、VOCs含量高,源头替代应作为大气治理的主攻方向。对此,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与企业多次会商,最终确定水胶代替油胶的减排方案——在行业内首创先行,投入64.6万元改造出一条水胶生产线,代替油胶涂布材料。原料的VOCs含量从353g/L骤降到2g/L,降幅达到99%,经测算,每年可减少VOCs产生量约200吨。借工艺改造的契机,企业同时提升生产效率,削减冗余工段,进一步减少VOCs产生量约220吨。源头治理的问题解决了,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在与企业共同查摆问题中,又发现企业因投产时间早、规模扩大快,废气收集管路老化、漏点外泄等问题较为普遍,得不到有效收集的废气势必会对外环境造成影响。“废气收集是废气处理的前置关口,丝毫不能松懈。”季斌和其他执法人员通过LDAR检测、红外检漏仪等手段对企业生产车间开展“全身体检”,指导企业采取更换管道、负压密闭、套改隔断、升级改造等措施,从5个方面提升废气收集效率。在厂房外新建3根高密封焊接的有组织废气总管,重建12套机台老旧排风管道,有效封堵废气泄漏点;建设无组织收集管道,将配料间、涂布头和供胶间排风之前低浓度废气全部作为无组织收集汇总到总管,经RTO转轮浓缩后再焚烧,大幅度降低无组织散溢;新建管道压力集控系统,风机自动感应管道内部压力,实现稳负压自动变频控制,消除管道泄漏隐患;将背胶大车间套改隔断为小车间,同时对机台供胶区域进行再隔断密封,确保生产废气集中收集不逸散;在车间屋顶应急排放阀门加装活性炭吸附装置,对紧急停机时应急排口打开临时排放的废气进行吸附处理。科技赋能,实现远程大气管控投准设施、下对措施,企业管道泄漏、废气逸散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废气收集效率随之提高。但末端治理设施既要确保处理效果,也要匹配废气产生量。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了解到,企业在2010年成立之初建有3台RTO废气处理设施,经过多年使用,部分RTO设施陈旧老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随即会同企业对RTO末端处理设施逐一排查,并测算废气处理效率,同时结合废气收集效率提升后废气处理量明显增大的现实情况,最终确定“一改两增”的升级方案——将原有一台两塔结构RTO改造增加一处半塔反吹风系统,保障废气处理能力;新建一套沸石转轮系统和一台新RTO,补足生产废气处理量的缺口,实现污染物排放基值大幅降低。如何监控有组织、无组织废气达标排放,计算排污量值?科技赋能为企业“保驾护航”——南通百纳数码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废气排口安装了两套在线监控设备,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同时安装了4套厂界VOCs(FID、PID各两套)在线监控设施、若干个车间视频监控,产污设备上也安装上用电监控。通过这些监测监控设备实现远程大气管控,确保有组织和无组织废气达标排放。今年以来,企业大气走航VOCs浓度同比下降92%,模型模拟计算该企业网格点无组织VOCs浓度同比下降约21%。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健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培育治气典型,拓展减排不减产、增收不增污的示范效应,通过助推企业绿色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推荐阅读▶自动采样前开启深井泵,篡改自动监测数据,没想到被AI抓个正着▶农村的河道好不容易治好了,怎样才能防止它们又变回臭水沟?|小山小水答网友问▼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人物专访系列短视频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崔祝进
8月28日 下午 7:00
其他

自动采样前开启深井泵,篡改自动监测数据,没想到被AI抓个正着

为深入贯彻生态环境部《关于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通知》,江苏省苏州市太仓生态环境局积极探索应用AI人工智能模型与环境监测大数据相结合,通过AI技术查找“两打”违法线索,赋能精准执法。“废水排放时段规律性极强,自动监测设施采样时排放流量基本为0。”2024年6月,苏州市太仓生态环境局对全市涉水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大数据进行AI模型分析,发现某服装公司具有较大嫌疑,疑似存在人为干扰自动监测设备、避开自动监测采样周期排水的行为,决定在流量峰值时段开展突击式执法和人工监测。案情跌宕,一波三折2024年6月12日凌晨3:00,执法人员利用江苏省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与基础数据库系统平台实时紧盯废水处理设施、在线监控房和总排放口。清晨6:20,视频监控显示该公司开始排放废水,突击执法立即启动。在AI智能分析线索指引下,发现该公司污水处理站加药反应系统、曝气系统运行状况均不佳,与排放口自动监测数据持续低值达标的情形明显不符。执法人员立即对正在排放的废水进行人工采样并送样实验室分析监测,对自动监测设施有效性进行比对分析,查看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和废水治理运维记录……6月12日上午11:00,实验室加急监测结果显示:总排口人工监测结果达标,自动监测设施比对分析一切正常。执法人员陷入迷茫:“人工采样和监测分析有问题?”“突击执法泄密,企业早做预防?”“AI智能分析结果有误?”……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暗藏玄机,初现端倪6月12日中午12:30,执法人员反复推敲排除上述疑虑,仍未掌握企业违法排放主要证据。但3个疑问一直在执法人员脑海中闪现:为何废水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待排池超标,总排口却达标?为何执法人员到现场后企业立即停止排放废水?为何待排池建在围墙外?带着3个疑问,带班负责人王华斌再次对污染治理设施管线管路进行回顾详查,利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巡查。15:30,终于发现端倪:该企业污水处理区南侧围墙角隐藏着一口用钢板遮蔽和杂物覆盖的深井,井内设有深井泵,围墙外设有隐蔽暗管和三通阀门,地下水可通过深井泵和隐蔽暗管打至围墙外待排池,待排池与总排放口相连通。执法人员初步判断,该公司利用地下水稀释总排放口,干扰环境执法采样。行刑衔接,提前介入6月12日傍晚18:00,嫌疑人眼见违法事实暴露,趁机剪断深井泵电源线,企图毁灭现场直接证据。苏州市太仓生态环境局立即提请启动“重大环境案件行刑衔接制度”,太仓市公安局、太仓市人民检察院连夜介入,现场联合办案,对深井、水泵、控制电箱、暗管等设施设备依法进行查封扣押,及时高效固定了违法犯罪的事实证据链。6月12日深夜23:50,多部门密切合作,执法人员结合AI智能分析报告,运用现场试验对比深井泵开启前、后对总排口自动监测数据的影响,调取历史视频监控,对污水操作工、相关责任人分开调查、同步询问,防止串供。终于确定环境违法事实:该企业避开自动监测设施采样周期排放生产废水,在自动采样前5—10分钟开启深井泵,利用隐蔽的深井和暗管将井水打入总排口用于在线监测,达到篡改自动监测数据、逃避自动监测设施监控目的。该公司利用地下水稀释总排口留存水的方式篡改自动监测数据,逃避自动监测设施监控的行为,属于《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第四条第(四)项“稀释排放或者旁路排放,或者将部分或全部污染物不经规范的排污口排放,逃避自动监控设施监控”的情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七项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的单位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排放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苏州市太仓生态环境局随即将该案件正式移送至太仓市公安局,对1名直接涉案人员实施刑事拘留。【案件思考和启示】激发“AI+环保”新活力。本案利用AI人工智能模型排查分析自动监测大数据,发现恒值、零值、波动小、排放时间固定等异常规律,提前锁定违法排污行为,在线索指引下一击即中,精准打击了自动监测弄虚作假的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弄虚作假判定“由浅入深”。遮蔽深井、隐蔽暗管阀门、清澈的地下水、设施运行不正常,种种迹象均表明有极强的故意性和隐蔽性,容易误判为私设暗管利用地下水稀释排放逃避环境监管。抽丝剥茧后发现,利用地下水不是为排放而稀释,而是为自动监控弄虚作假而稀释。该弄虚作假行为系“伪造”还是“篡改”自动监测数据呢?根据《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第四条“篡改系指故意干预环境监测活动的正常开展,导致监测数据失真的行为”,该情形为“篡改自动监测数据”。行刑衔接配合“高效有力”。涉刑环境案件要求证据链达到“确实、充分”的标准,力求‌排除“一切合理怀疑”。本案调查时,嫌疑人试图毁灭直接证据,公安、检察院合力果断提前介入,一键锁定嫌疑人违法犯罪证据链。案件移交前,对行政调查取证阶段查办弄虚作假、情节后果严重性固定证据收集,行政收集取证在法律效力注意事项、弄虚作假逃避监控违法所得认定核算等方面多次联合公安、检察院进行深入研讨,做到精准高效、有力打击。推荐阅读▶7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上升明显▶当一只大鸨想要实现飞行自由▼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人物专访系列短视频来源:中国环境APP编辑:张黎
8月27日 上午 8:02
其他

7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上升明显

生态环境部近日公布了今年7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7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6项主要污染物指标“三降一升二平”,PM2.5平均浓度为1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7%;PM10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5%;O3平均浓度为1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6%;SO2平均浓度为7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NO2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3%;CO平均浓度为0.7毫克/立方米,同比持平。从重点城市来看,在168个重点城市中,厦门、珠海、海口等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阳泉、太原、忻州等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忻州、阳泉、鹤壁等城市PM2.5浓度较高。山西8地进入后207月,山西省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不容乐观。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20位城市中,山西省有8地进入,数量最多,占比接近一半。分别是阳泉市倒数第1位、太原市倒数第2位、忻州市倒数第3位、晋中市倒数第6位、临汾市倒数第9位、吕梁市倒数第13位、朔州市倒数第14位、晋城市倒数第17位。今年上半年,山西省共有3地进入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20位,分别是临汾市倒数第5位、太原市倒数第6位、阳泉市倒数第7位。进入下半年,上述城市排名均出现波动,部分城市退步明显,阳泉市倒数第1位,倒数前3位均为山西省城市。梳理后发现,今年以来,为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阳泉市政府共组织召开过3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调度会。5月召开了两次,7月召开了一次,但从排名来看,效果并不理想。6月阳泉位列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倒数第2位、7月阳泉位列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倒数第1位。下半年,阳泉空气质量状况能否有所好转,值得关注。值得注意的是,7月河南省只有鹤壁市一地进入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20,位列倒数第16位。河南省进入后20数量与自身相比,整体进步明显。今年以来,河南省多地频繁进入后20。一季度,河南省有10地进入后20;上半年,河南省进入后20的城市数量有所减少,有7地进入,但倒数1—4位均为河南省城市。7月,河南省进入后20的城市数量继续下降,仅有鹤壁市进入后20,且排名相对靠后。据悉,今年6月,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召开约谈会,对连续两个月在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排名进入后十五名县(区)进行公开约谈。这是组织部门首次参与到公开约谈中。从7月排名来看,此次约谈起到了正向引导作用,多地纷纷退出后20。下半年,河南省空气质量状况能否持续好转,将持续关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3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上升明显7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3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1.1%。其中,河北省部分城市PM2.5浓度较高,或成为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升高的因素之一。这在7月168个重点城市PM2.5浓度排名中可以体现出来。具体体现在,石家庄市倒数第4位、唐山市倒数第6位、邢台市倒数第7位、沧州市倒数第9位、廊坊市倒数第12位、保定市倒数第18位、邯郸市倒数19位。排名可见,河北辖区11个地级市,7个在PM2.5浓度排名后20位。7月168个重点城市PM2.5浓度排名后20位中,山西省也有5地进入后20,占比超过25%,分别是忻州市倒数第1位、阳泉市倒数第2位、太原市倒数第13位、晋中市倒数第15位、长治市倒数第20位。此外,7月天津市PM2.5浓度较高,在168个重点城市PM2.5浓度排名中位列倒数第5位;北京市今年以来首次出现在168个重点城市PM2.5浓度排名后20位中,位列倒数第16位。推荐阅读▶向溶洞排污!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后,检察机关再出手!▶15万家企业,800多名环境执法人员管得过来吗?怎么管?▼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人物专访系列短视频来源:中国环境APP编辑:张冰
8月23日 上午 8:03
其他

当一只大鸨想要实现飞行自由

杨晔发现,最近20年,大鸨及其它候鸟的迁徙时间提前了。大鸨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可远距离迁徙。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工作多年的杨晔,一直想弄清楚大鸨的飞行轨迹。“候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参与者,研究候鸟的迁徙路径对生态系统保护、农业病虫害防治和提供生态系统服务都有重要意义。”杨晔告诉中国环境报记者。在一场飞与寻的“较量”过程中,他觉得,候鸟的迁徙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有密切的关系。大鸨展翅。杜卿摄“吃货”大鸨和它的生态秘境细长的脖颈,棕褐色带花纹的羽毛,远远看去,大鸨着实像一只缩小版的鸵鸟,它是现存陆地上能飞起来的最重的鸟。2022年4月,在北京市温榆河公园自然带温榆生态心缓冲区内,就飞来了两只大鸨。过去,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影响大鸨的生存,温榆河流域大概经历了十年关于大鸨记录的空窗期。大鸨的繁殖区主要在蒙古国乌兰巴托西部、俄罗斯东南部、我国内蒙古东部;越冬地沿着我国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南部的宽阔地带分布,并延伸到陕西渭南、河北沧州和河南长垣;越冬结束后,大鸨一般在5月初开始陆续抵达繁殖地,9月下旬—10月初开始迁离,飞往越冬地。温榆河生态监测与评价团队的专家们将大鸨称为“大草原的保护神”,它们在草原地区以野草、甲虫、蝗虫、毛虫等为食,由于天生警觉,喜欢开阔无遮挡,略“杂草丛生”的生态环境。大鸨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吃货”,但却是最好生态检验师,当生态环境变得不利时,它们则飞往条件较好的地区。“大鸨生活的地方就是最优的生态环境组合。”杨晔说。候鸟也堪称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水草湿地、荻花芦海,越来越成为候鸟们“魂牵梦绕”的绝美风景,也是“心驰神往”的旅居地。鸟儿对生的执着,让这场空中迁徙,成了超级风景。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候鸟跨境迁徙的重要通道。全国共有鸟类1445种,约占世界鸟类总种数的六分之一,其中具有迁徙习性的鸟类达800多种。从古至今,一代代农民基本上是参照物候的改变来安排农事,大鸨及其它候鸟的迁徙活动就是一项重要的参照。这样既可以利用鸟类控制虫害,减少农药使用,也可以防范鸟类携带的疾病传染给人类或家禽。有意思的是,有大鸨的地方就会有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大雁、白鹳、黑鹳、丹顶鹤、灰鹤、白鹤、天鹅、野鸭等鸟类常集群活动。“监测大鸨就相当于同时监测了10种以上的鸟类。”杨晔难掩兴奋之情。一场生存的较量杨晔兴奋之余也有一丝隐忧,那就是虽然大鸨分布范围广,但全球种群数量很少,2021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为易危物种。特别是受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鸟类生存环境和迁徙习性都发生了改变。一些原本迁徙的夏候鸟选择留在原地成为“留鸟”,一些春季迁徙的鸟类抵达繁殖地的时间与此前相比提前了2周—3周。气候变暖并不意味着所有鸟类都能够轻松适应,候鸟栖息地和食物源的不确定性也为其带来了一定的生存危机。极端天气对候鸟迁徙的影响同样很大,干旱、大风、强降温等恶劣天气都会导致候鸟觅食困难。鸟类可能选择迁徙以适应气候变化,但它们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如何同步迁移?鄱阳湖,地势低平、气候温润,是兼济天下的大粮仓,也是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每年占世界总数95%以上的白鹤、50%的白枕鹤、60%的鸿雁都在鄱阳湖区越冬。今年年初,江西省遭遇强寒潮,全省出现剧烈降温和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鄱阳湖部分湖面和草洲被冰雪覆盖,严重影响越冬候鸟正常觅食。当地组织20余名工作人员和义务护鸟员,抛撒上千斤谷物和玉米,用人工“投喂”的方式,帮助候鸟度过短暂“粮荒期”。同样是在鄱阳湖,2022年夏秋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时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让鄱阳湖水位“一天退得比一天快”,湖区草洲滩涂大面积减少。当地紧急在保护区外围新增移动人工增雨作业点,并从农户手里买下晚稻,给候鸟“加餐”。“全球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候鸟自身的生存,还可能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影响。”杨晔告诉记者,分析其迁徙路线、活动区及栖息地利用,既可以为鸟类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有效方法和经验。事实上,现在不少地方都会根据候鸟迁移期气象资料,研判恶劣天气对候鸟迁徙的影响。同时,监测候鸟栖息地周边气候背景、降水概率和中长期天气预测等制作发布观鸟气象信息。不过他坦然,这种研究还是少了一些。特别是大鸨,仅在野外识别、分类定位、种群生态等方面有一些研究,对其迁徙路线及栖息地的研究更少。飞去哪?飞多远?走进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各种鸟类徜徉河面扇翅起舞,旁边成片的芦苇摇曳生姿。2024年1月,7只大鸨现身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段,这不仅是今年入冬首次监测到,也是近年冬季监测到最早的一次。与此同时,5只大鸨正在河北衡水湖北侧农田中觅食。自2000年以来,工作人员仅在2020年观测记录到1只。大鸨飞去哪?能飞多远?这个问题长期萦绕在鸟类监测工作者的身边,“护鸟使者”也多采用无人机、实地拍摄等方式监测鸟类生存状况。“传统候鸟监测多依赖人为定点观测,耗时耗力,给鸟类佩戴定位追踪器容易对鸟类的生存造成影响。”杨晔说。研究候鸟迁徙,离不开科技手段的支持。这次,杨晔将目光聚焦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精准监测,这是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迁徙鸟群精准监测技术。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人工智能术语,可以用于区分识别出的动态飞行目标是否是迁徙的鸟群。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指出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推进生态环境卫星载荷研发。在杨晔看来,基于超低轨通信、遥感一体星座系统正可以获取与大鸨位置、行为及栖息地相关的多模态、长时序遥感数据及相关环境数据。超低轨是什么概念?杨晔解释,如果说我国的载人航天器运行在300—500公里高的低轨道,那么超低轨则将卫星从传统的近地轨道降低到300公里以下。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了解到,超低轨通信、遥感一体星座空间分辨率达到0.5米,到2030年,我国计划完成300颗星组网运行,将具备“全球任一地点15分钟内查访”的即时业务响应和服务能力,这也有助于研究鸟类动态及栖息地监测。“我们通过卫星观测给出数据,基于卷积网络神经技术建模,分析候鸟活动生态环境质量及被威胁程度,可给出适应当地情况的生态模型。”杨晔认为,这个生态模型可以融入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再通过大鸨及伴生鸟们迁徙停留轨迹,将生态模型进行扩展,给出生态环境连通的建设建议,合理布局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廊道。推荐阅读▶向溶洞排污!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后,检察机关再出手!▶15万家企业,800多名环境执法人员管得过来吗?怎么管?▼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人物专访系列短视频来源:中国环境APP编辑:张冰
8月22日 下午 3:37
其他

15万家企业,800多名环境执法人员管得过来吗?怎么管?

全市800多名环境执法人员,面对15万家监管企业、4万亿级GDP的配套环境监管,“小牛拉大车”的困局如何破解?这是一度困扰上海市生态环境部门的硬骨头难题。“要突破超大城市环境执法瓶颈,必须学会借力,强化科技在执法中的应用。”上海市环境执法总队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市生态环境执法系统借助全国大力推行非现场执法的契机,加快各种科技执法手段的应用和迭代升级,实现从“人防为主”向“技防优先”的转变,为超大型城市环境执法监管经验提供“上海模式”。卫星遥感+无人机执法监管如虎添翼“通过卫星遥感数据比对,发现疑似违法固废堆放点107.67㎡。”在近日组织的例行卫星遥感数据分析中,执法人员发现线索后及时进行了报告。上海市环境执法总队立即组织人员操作无人机拍照取证,发现是某企业厂区内露天堆放了废泡沫及海绵等固废,存在环境污染风险隐患。执法人员立即前往现场核实,并督促指导企业按照固废管理相关要求妥善处置固废。这是上海市建立天空地一体化模式、全覆盖清查违规固废堆点的工作模式。“借助专业第三方力量,我们建立形成‘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实地核查’模式,从卫星图像解译到无人机复核再到现场确认,只需3—5天即可完成批量问题的核实工作,有效解决了地面调查覆盖面不足、人力投入大但效率不高等问题,高科技力量成为执法效能提升的‘倍增器’。”上海市环境执法总队一位负责人说。智能执法眼镜远程指导千里传音“最大的变化就是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是上海市环境执法人员在使用智能执法眼镜后最大的感触。图为执法人员佩戴智能眼镜入企检查。王光辉供图将智能眼镜连接上手机,打开专门开发的移动执法系统APP,右眼的前端棱镜显示器就会显示眼前所见的场景,画面也同时被记录在手机上。这只是“慧眼通”的基本功能之一——影音记录,执法人员所听所见都可记录。执法行动结束后,执法人员还可在手机上使用专项开发的数据剪辑及传输功能实现规范取证,有效解决了传统肩挂式执法记录仪无法聚焦、画面抖动、数据传输不便等问题。执法人员现场遇到“疑难杂症”怎么办?智慧眼镜可以提供远程协助,如同有一个执法专家团队实时陪伴。执法人员可以在现场与技术支持后台实时互动。在日常执法或监督帮扶等工作场景中,执法人员遇到拿不准的问题时,指挥员和专家不用到现场就可以及时提供远程辅助,实现对执法人员现场检查的即时指导。大数据分析研判企业态势尽在掌握想要有效提升执法效能,必须切实提升发现问题的“敏感度”,让执法人员的“触角”延伸到企业生产一线,做到足不出户也能实现对现场态势的精准感知。然而,在线监测系统每几分钟就更新一次数据,仅一个园区的在线设备就有数百个,执法人员如果仅凭肉眼观察、人工分析,只能被淹没在数据的海洋里。上海市环境执法总队借助上海雄厚的科研优势,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对某工业园区内42家排污单位的157个废气排口、60个废水排口开展基于在线数据挖掘的非现场监管跟踪分析工作。针对企业在线监控设施工作方式建立大数据模型,从“污染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获取企业在线数据,还可以直接从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获取企业各排口污染物对应的许可排放浓度限值及适用条件,对二者进行实时数据比对,从而判断数据是否存在超标情况。数据分析结果让执法人员做到胸中有数、心中有底。去年,执法人员重点关注大数据统计分析中列出的重点问题,在该园区开展专项检查63家(次),立案查处在线超标、在线不正常运行、在线数据造假和第三方运维不规范等案件7件,共计处罚82.9万元,问题发现率得到显著提升。智慧化平台“外挂大脑”精准溯源随着走航监测的运用,废气超标监管实现了从点到面的跃升。然而,执法人员又有了困惑:使用走航车监测车虽然可以快速实现全覆盖巡测,及时发现异常高值,但巡查区域上风向周边可能有众多企业,如何才能快速锁定目标?在上海某化学工业区的智慧化监管平台上,将企业原辅材料使用、VOCs排放种类等特征录入,形成“指纹库”,针对走航发现的异常高值,通过特征比对辅助决策,可以快速匹配污染点位,实现精准溯源。在某次空气质量保障专项执法期间,执法人员在后台收到实时推送的异常高值信息,第一时间根据智慧监管平台上呈现的风向、因子类型和三维地图信息初步确定疑似企业。不到5分钟,执法人员便到达现场,发现该企业有机废水池正在进行清淤泥作业,淤泥散发出明显异味,执法人员立即要求该企业停止相关活动,严控废气无组织排放,并事后对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推荐阅读▶问题整改为什么会一拖再拖、不闻不问?▶数据弄虚作假,又一批典型案例公开▼即将出伏,药食同源的“柠檬味有机生姜”你吃了吗?来源:中国环境报编辑:周亚楠
8月22日 上午 8:02
其他

数据弄虚作假,又一批典型案例公开

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辽宁省深入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加大教育警示,现公布一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典型案例,供各地学习、参考和借鉴。案例一沈阳某检测有限公司涉嫌检测数据弄虚作假案2024年4月,根据本溪市生态环境局发现的问题线索,省生态环境厅执法局组织调度沈阳、本溪两地成立联合专案组,进驻沈阳某检测有限公司开展现场检查工作。结合前期掌握的问题线索,经深入调查,沈阳某检测有限公司存在取样人员现场摆拍、使用损坏检测设备、将设备联通电源但不采集样品,实验室人员更改样品数据后交给报告编制人员编撰虚假检测数据;应企业要求,将超标数据修改为合格数据后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等违法行为。经现场锁定证据,逐一询问取样人员、化验室化验人员、报告编制人员以及相关负责人,查实企业法定代表人齐某授意总经理杨某指使采样人员、实验室化验分析人员、报告编制人员修改报告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涉及虚假数据的检测合同共计金额为39.09万元,涉嫌检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公司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七条第三款“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的规定。依据《最高人民法院
8月21日 下午 3:01
其他

即将出伏,药食同源的“柠檬味有机生姜”你吃了吗?

为期40天的三伏天已接近尾声,本周六将正式出伏。末伏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虽已近秋凉,但暑热未散,降水多湿气重,仍需注意防暑防寒祛湿,维持体内阳气平衡。在初秋兼暑热的天气里,生姜可以护住末伏天的脾胃,驱赶体内积聚的寒气。传统医学认为,生姜具解表散寒、温肺止咳、解毒等药用价值,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肺寒咳嗽等症状,也能解鱼蟹之毒。汉代《神农本草经》载:“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癖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下气。”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这里向大家推荐一款“柠檬味有机生姜”,这款产品是山东省EOD入库项目中的生态产品,来自潍坊市峡山水库。推荐原因:【质感】干净、纯粹、有机。【口感】爽脆、无丝、鲜美。【视觉】切片晶莹剔透,温润如琥珀。推荐“冬病夏治”“驱寒扶正”吃法:01姜枣茶:鲜姜红枣用豆浆机直接打汁,口感醇厚,完胜奶茶。02姜丝炒鸡蛋:鲜姜切丝,蛋液打散后加入翻炒即可出锅。03姜汁撞奶:鲜姜剁碎挤汁倒入碗中,迅速倒入热牛奶静置20秒。“禄牌”品牌介绍
8月21日 下午 3:01
其他

问题整改为什么会一拖再拖、不闻不问?

笔者近日在某地参加生态环境执法稽查时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信访举报以及上级交办的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速度较快、完结率较高,但日常执法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则迟迟未完成整改。某市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平台的数据显示,日常执法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未完成整改的数量多达1500余条,其中部分问题整改期限已超期数年之久。一般来说,日常执法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信访举报以及上级交办的生态环境问题相比,更加普遍也更加容易整改。执法人员会根据问题类型、影响大小以及整改难易程度等因素,给予企业一定期限的整改时间。然而,笔者在与某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交流时,发现一些执法人员未能完全尽到督促企业整改的义务,个别执法人员在整改期限到期以后,却对问题整改情况不闻不问。对于存在问题的企业来说,一开始被要求限期改正时,大多会积极配合、及时整改,并将相关整改资料提供给执法部门。但时间长了,部分企业发现即使整改期限到了,也无人过问整改情况,主动整改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执法部门不催,企业就不改”的状况就逐渐蔓延。这一方面影响了执法部门的权威性,容易让企业滋生“犯点小错不要紧”的错误想法,使得一些生态环境损害行为长期存在;另一方面也容易纵容小问题慢慢积累成大问题,小问题不改,大问题更是难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信访举报以及上级交办的生态环境问题牵涉面广、社会影响大、环境风险突出,因此普遍受到高度重视。而在一些执法人员看来,日常执法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大多是个例,且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相对较小,因此没有足够重视。然而,生态环境保护无小事,任何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即使再小也要认真对待、及时整改,否则就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为此,笔者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企业的整改积极性。企业肩负着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无需执法人员督促,也应积极主动完成整改。各地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告知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如依法启动处罚程序进行进一步惩戒、启动按日计罚等。对积极主动完成整改的企业要给予肯定,如适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等。同时,各地还应主动对接企业,了解企业整改进度,如企业确实遇到困难,要积极提供资金、政策、技术方面的帮助,助力企业按时完成整改。加强执法系统的建设和使用。使用执法系统开展日常执法监督检查有利于执法规范化建设,而问题是否限期完成整改是执法规范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各地可在执法系统中将问题整改是否超期设置为重要的警示项,企业一旦在规定的期限内未完成整改,系统将自动发出警示信息,相关人员要督促尽快完成整改。如超期时间较长,系统将进一步自动发送警示信息至稽查部门,视情开展专项稽查。同时,企业要申请延长整改期限时,要提供充足的理由和相关佐证材料,否则系统不予通过,倒逼企业限期完成整改。建立问题整改情况公示制度。各地可参照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建立问题整改情况公示制度。按照“谁发现谁公示”的原则,将日常执法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企业相关信息以及限期整改时限等内容在政务网站以及“两微”平台、新闻媒体、办事大厅公示栏、服务窗口等渠道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企业整改完成后,还应及时将相关整改资料进行公示,以确保整改按期完成和取得实效。推荐阅读▶向溶洞排污!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后,检察机关再出手!▶这封重要回信为何让人备受激励?▼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人物专访系列短视频来源:中国环境报编辑:周亚楠
8月21日 下午 12:02
其他

污染防治技术新变化!这20项技术将被限制或淘汰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2024
8月20日 上午 8:02
其他

这一顶层设计有“迹”可循,与你我有关丨图说改革新变化⑦

一粒大米,从种植、流通再到食用;一件衣服、一辆汽车,从设计、生产再到废弃……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跟“碳”排放有关。跟踪获取准确的碳排放总量,是应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客观需要。当前,积极推进建设完善碳足迹管理体系,正在成为全球众多国家的共同选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要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不难看出,我国对碳足迹管理路径的探索,是对“中国速度”又一次生动实践。距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仅半年之隔,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施工图”尘埃落定。今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正式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到要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和生产生活方式。到2027年,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制定出台1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到2030年,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这是多部门针对碳足迹管理首次联合下发文件,意味着中国将建立统一规范的碳足迹管理体系,迈入碳足迹管理新时代。对于碳足迹而言,体系化管理需建立在具体可操作的层面之上。换言之,即要确保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实施碳足迹管理。有专家表示,管理好碳足迹,有助于降低人们在“衣食住行”以及产品生产使用和后期处置过程中的碳排放,并以较低能耗支撑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福祉的改善。在这一过程中,实施和纳入碳足迹管理的场景,应尽可能覆盖产品和公众生活的多方面。产品碳足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碳足迹,具体来说,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应如何建设?一图看明白↓↓目前,全国多地也在积极探索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设。比如,早在2017年,上海市就率先发布《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作为地方核算标准。2022年10月,深圳市印发《创建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工作方案(2023—2025)》,发布了全国第一个政府层面发布的碳足迹标识,明确了产品的大湾区碳足迹贴标样式。2024年4月,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浙江省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方案》。此外,山东、江苏等省份也探索建设碳足迹服务平台,支撑企业开展碳足迹核算、自我声明与碳标识认证等服务,地方碳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加强产品碳足迹管理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未来,随着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的不断发展,相关标准和规范愈发完善,碳足迹的核算、报告和验证也将更加准确和可靠。通过碳足迹管理有效促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转型,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冰箱、空调等电器上的“能效标识“显示用电量多少,碳足迹标签也可以标识的形式向消费端展示碳耗用量。碳标签是碳足迹评估的应用方式之一,成为沟通生产端和消费者的重要桥梁。碳标签通常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评估,包括原料获取、生产、运输、使用和处置等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通过一枚小小的碳标签,消费者可以完整查询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眼下,越来越多带有碳标签的产品走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消费新选择。(上述图片均由张冰制图)推荐阅读▶向溶洞排污!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后,检察机关再出手!▶这封重要回信为何让人备受激励?▼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人物专访系列短视频来源:中国环境APP编辑:张黎
8月20日 上午 8:02
其他

这封重要回信为何让人备受激励?

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回信,希望他们继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携手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是惦念,也是嘱托;是鼓励,也是厚望,既是对新时代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指导,也是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力号召。志愿服务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新形势下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生态环境部联合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出台《关于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我国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制度体系不断健全,组织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增进民生福祉作出了贡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保护与发展的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更加迫切地需要全体公民的广泛支持和深度参与。根据中国志愿服务网统计数据,截至今年8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类志愿服务项目已超过187万个,占志愿服务项目总数的近20%。未来,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在各领域仍然大有可为,也一定能大有作为。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有利于广泛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凝聚绿色低碳发展共识,增强美丽中国建设合力。思想传播是影响人们行为的关键。通过大力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能够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效激发公众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广泛动员园区、企业、社区、学校、家庭和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有利于强化生态环境社会监督,提升生态环境领域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当前,很多地方都开展了水污染、空气污染、企业排污监督等方面的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队伍已经成为守卫当地生态环境的生力军。通过大力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组织志愿者依法有序参与监督、举报和曝光各类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环境违法行为及影响公众健康的行为等,可以及时将环境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于萌芽状态,从而促进社会共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有利于提升公众环境意识,在全社会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紧密围绕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任务来开展。通过大力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组织开展人居环境维护、绿化美化、自然保育、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推动公众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绿色化、个人低碳行为习惯养成,进而倒逼和带动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持续健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制度和体系,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保障激励机制,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事业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早日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推荐阅读▶生态共治、发展共享,长三角唱响“协奏曲”|图说改革新变化②▶5轮“811”行动,挂上逐绿“前进挡”!▼被警示片曝光的地方,如今治理成效如何?|
8月16日 下午 12:01
其他

生态共治、发展共享,长三角唱响“协奏曲”|图说改革新变化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8月15日 上午 8:01
其他

组建流域局、开展流域督察……盘点流域治理改革那些事|图说改革新变化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流域”治理如何深化改革做出新部署——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回望10多年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用相当的篇幅关注“流域”,提出“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在水污染防治方面,促进海洋环境保护与流域污染防治有效衔接,以流域为控制单元,建立流域环境综合管理模式”,为今后的治水思路定下纲领。从“以流域为控制单元,建立流域环境综合管理模式”到“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我国在流域治理与保护道路上,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岁月。机构改革、流域专门法律出台、相关政策规划和具体举措落地……每一步都走得无比坚实。本文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串起10余年来流域治理不断深化改革的关键要素。机构改革:解决谁来干的问题2018年4月16日,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正式挂牌。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整合原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海洋局、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担负的多项职责,组建生态环境部。体现在流域方面,水利部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以及原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职责,整合到生态环境部。这一改革方案,打通了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三定”方案明确,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辽、太湖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作为生态环境部设在七大流域的派出机构,主要负责流域生态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相关工作。组建七大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管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落实《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重要讲话的具体举措,也是对中央部署的按流域设置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这一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进一步深化。▼请旋转手机阅读针对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管职责交叉重复、九龙治水、多头管理、力量分散的问题,七大流域(海域)局的组建,将有利于遵循生态系统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解决流域海域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突出问题。流域性专门法律:解决怎么干的问题流域保护立法为综合治理和协同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先后出台的《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两部流域专门立法,将党中央的治水之策上升为法律,推动流域良法善治。这既是我国在流域治理方面智慧的结晶,也反映了江河治理在观念、策略、制度等方面发生全要素转变,标志着流域治理与保护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长江保护法》之前,法律层面适用长江保护的有《水法》《水污染防治法》《防洪法》和《水土保持法》等“涉水四法”;在行政法规层面有《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等;在部门规章层面有《长江流域大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办法》等,但这些立法的体系性、整体性、协同性不强。长江流域是一个独特而完整的复杂系统,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产业规模巨大、城市体系完整,各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大,流域特殊性问题突出,亟需一部流域性专门法律,统筹考虑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妥善处理上下游、左右岸以及不同地区、行业、部门的各种利益关系。对于黄河流域来说,其针对问题又不同。长江保护法重点在“加强污染防治”,黄河则更多关注是生态和发展问题——“水和沙”是黄河保护法的规制对象。另外,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不充分也是一大短板,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和黄河文化保护成为黄河保护法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开展流域督察等:解决干得咋样的问题水污染问题,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入河排污口是连接岸上和水里的关键节点。从2019年起,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对入河、入海排污口“有口皆查、应查尽查”,为下一步科学整治摸清家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于2022年1月出台。同时,治水思路从“污染防治为主”,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协同治理转变。在新时期,治水关键需要处理好流域和区域的关系。越来越多的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流域性的形式表现出来。《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解决上述难题应运而生。同年,《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印发。考核以水生境保护、水环境保护、水资源保障为支撑,聚焦长江流域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兼顾长江源头及上、中、下游特点,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引导各地履行水生态保护修复责任,推动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至2024年5月7日,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与以往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不同之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庆、云南7个沿长江省(直辖市)开展1个月的督察进驻工作,统筹开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督察组既关注长江经济带流域性整体性问题,以及生态环境共性问题;也注重结合各省(直辖市)经济社会发展、自然资源禀赋、生态安全定位,找准各省(直辖市)突出问题。上述的一系列举措,前后一脉相承,内在逻辑相通,“流域治理”的系统观念贯穿其中。数据胜于雄辩,10年深化改革,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成绩单十分亮眼——2023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I—III类)断面比例为89.4%,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7%。长江、黄河干流全线水质稳定保持II类。全国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总体保持改善趋势。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水生态环境保护谋定方向。号角声已经吹响,向着改革“深水区”,进发!推荐阅读▶异地帮扶,他为何全身趴在重型柴油货车上?▶5轮“811”行动,挂上逐绿“前进挡”!▼实施一年,书记市长“督战机制”效果怎样?|小晨VLOG来源:中国环境APP编辑:周亚楠
8月14日 上午 8:00
其他

5轮“811”行动,挂上逐绿“前进挡”!

当前,正值旅游旺季,来浙江游玩的游客无不赞叹浙江的美,从浙北的水乡古镇到浙南的田园村落,从浙西的秀山丽水到浙东的海岛渔村,处处绿水青山,步步如诗如画。然而,如此诗画般的美景也曾蒙尘。20世纪80年代以来,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的浙江,从资源小省一跃成为经济大省,也率先感受到“成长的烦恼”和“制约的疼痛”。面对高增长背后的环境问题,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亲自谋划部署生态省建设,并于2004年把“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作为生态省建设的重要载体抓手,率先开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实践。20年来,浙江先后实施了5轮“811”行动,建成了全国首个生态省,“千万工程”“蓝色循环”接续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走出了一条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均衡和谐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一脉相承,向“绿”而行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如今秀丽的钱塘江,其流域水污染一度十分严重。2004年初,钱塘江60%以上断面水质达不到水域功能要求,江面上到处是水葫芦,群众意见很大。历经半年调研、规划、部署,2004年10月,“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在浙江拉开序幕。“8”指浙江的八大水系;“11”既指浙江11个设区市,也指当时浙江省政府划定的11个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包括黄岩化工医药基地、平阳水头制革基地等。首轮“811”环境污染整治3年行动,针对全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狠狠踩下了刹车。2008年,“811”环境保护第二轮3年行动启动。此时的“8”已演变成环保工作8个方面的目标和8个方面的主要任务;“11”则既指当年提出的11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也指省政府确定的11个重点环境问题。随着6年两轮“811”行动的实施,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进入到投入最多、力度最大、成效最明显的时期。2011年,浙江开启了第三轮“811”生态文明建设行动,从全面推进环境保护转为立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来,推动了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2016年,第四轮“811”美丽浙江建设行动启动,通过开展绿色经济培育、节能减排、“五水共治”等11个专项行动,进一步实现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的目标。为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
8月13日 下午 12:01
其他

异地帮扶,他为何全身趴在重型柴油货车上?

南方的高温居高不下,而生态环保人仍然天天奔波在一线现场。小编特梳理出一组生态环保人现场工作的画面,来看看他们饱满的精气神儿!异地帮扶,不让排放超标车上路作者:唐伟利
8月11日 下午 12:00
其他

这里,“全国典型”!

被誉为“草原钢城”的包头市,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既要
8月9日 下午 12:00
其他

设计单位说“难”,书记、镇长却力挺,4000万的超低能耗民宿什么样?

“开始决定建这座民宿时,温州地区并无先例,多家设计院对此也知之甚少。但是,高楼镇政府对我们投资的理念有信心,书记、镇长等主要领导几乎是无条件支持。因此,我们投资了近4000万在此修建了一座民宿。”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高楼镇的一家民宿里,负责人薛少华告诉中国环境报记者。在采访中,更多的细节让人想一探究竟。在设计之初,听闻薛少华的想法后,多家设计院竟望而却步。那么,是什么样的理念让政府大力支持,负责人为何愿意花重金打造这一民宿?建造初衷:把舒适度高的绿色建筑带回家乡在设计初期,薛少华就有一个想法:要建设一个“超低能耗”的民宿。薛少华与民宿另一位负责人梁世格一拍即合,决定在梁世格的家乡瑞安实施落地。“瑞安是我的家乡,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把舒适度高的绿色建筑带回家乡,在建设家乡的同时,还能为瑞安绿色低碳发展赋能,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梁世格告诉记者。二人为此联系了多家设计院,可听了他们的想法,好多设计单位就打了退堂鼓。所谓超低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需求;通过主动技术措施,较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较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且其室内环境参数和能效指标符合《近零能耗技术标准》(GB/T51350-2019)的建筑。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比普通民宿建设难度更高。在温州瑞安,要打造这样一家民宿,并不容易。“瑞安的气候夏季高温多湿、冬季湿冷,要兼顾降低能耗与高舒适的居住体验,着实是一场考验。”梁世格介绍说:“我们通过‘被动式+主动式+智慧能源管理’技术体系,即高效外墙外保温、近无热桥设计、高性能门窗、良好的气密性、高效热回收新风系统、可再生能源、智能化运维、辅助冷热源等,做到了建筑超低能耗,也实现了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静的居住效果。”现在,建成后的民宿室内温度常年维持在20℃—26℃,在梅雨季节,室内湿度也维持在30%—60%之间,四季如春。原来,秘诀在于墙体外12厘米的保温材料,其采用特殊的三层玻璃,中间的两个空腔充入散热性差、绝缘的惰性气体。“与此同时,民宿的热回收新风系统经测试能保留80%能量,这些技术让民宿总体热量流失控制在14%—15%之间,室内舒适度大幅提升,也无需高昂的电费。”薛少华说。太阳能板的安装也进一步丰富了民宿的能源来源。“目前,民宿已经进入屋顶太阳能设备安装的最后阶段,未来只需要极少部分的电用于保障客人洗澡、烧水使用,更加接近‘零能耗’。”薛少华表示。2023年底,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了《关于公布2023年度建筑领域碳达峰相关工作优秀案例的通知》,这其中,花岩假日山庄成功入选浙江省2023年度建筑领域碳达峰相关工作优秀案例。样板力量:推动更多建筑实现节能降碳民宿的绿色低碳理念,不光体现在“建设”过程中,也藏在运维的细节中。薛少华用手指着民宿外的小溪:“你看,民宿所处的位置是高楼溪上游,保护好水生态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相较于普通建筑的两根管道排污,民宿建有3条管道,将污水、废水、粪便单独排出。其中,粪便管道还会引入专门建设的化粪池进行三级过滤处理,再引到1公里之外的田里作为肥料使用。”走在民宿里,薛少华给记者展示每层都设有的消毒柜。“客人每天使用过的拖鞋经专人清洗后,放到消毒柜进行消毒。少用一次性物品,是普通人保护生态环境能做到最简单的行为。”作为温州首家“超低能耗”绿色民宿,温州市、瑞安市、高楼镇各级建设和文旅部门均重视和支持其建设。今年5月,瑞安市委书记李坚一行专程走访寨寮湖景区。来到高楼镇,他指出,民宿建设要突出“特色”二字,用心做好“旅游+”文章,致力把“美丽资源”转变为“美丽经济”,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在温州的“父母官”眼中,推动更多建筑领域实现节能降碳,这一民宿无疑是“样板”。就在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要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鼓励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按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等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超低能耗建筑俨然已经成为建筑领域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从高处往下看,白色小楼清清爽爽,掩映在绿水青山中。它和支持它建设的缔造者们都拥有一颗初心:践行绿色低碳行动离普通人并不遥远,只要用心,就能为更绿色的未来出一分力。推荐阅读▶曾因总氮不达标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点名”,如今实现历史性突破▶两地市委书记暗访、调研督察问题整改后,说了啥?▼阿勒泰我中意“狸”,系列视频火热播出中!来源:中国环境APP编辑:张黎
8月9日 上午 8:03
其他

法庭为它更名为“湿地人民法庭”,什么地方这么稀罕?

夏日时分,在广东省广州市中轴线上,海珠湿地宛如一颗“绿心”镶嵌城中央。它占地面积11平方公里,占海珠全区面积12%,是世界超大城市中心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生态绿核,也是广州中心城区的重要生态屏障。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湿地原址的海珠万亩果园土地商业开发价值迅速飙升,不断遭到人为的破坏侵蚀。果园面积从鼎盛时期的4万亩迅速萎缩至1.6万亩。一边是万亿级的土地商业开发价值,一边是城市重要的绿色屏障,如何抉择?权衡之后,广州市海珠区委、区政府选择了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路。经过提前谋划、积极争取,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海珠区将湿地内的万亩果园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作为永久性生态用地由政府统一保护、统一管理,不占用城建用地规模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这是全国首例“只征不转”生态实施项目,使得湿地保护和城市发展得以共荣共生。法治为基,部门协同海珠湿地地处城市中央,是地理优势,也是保护的压力。“湿地范围内存在大大小小的城中村,人口密度大,周边城中村还存在部分正在转型升级的业态。”湿地公园工作人员表示,海珠湿地区域内的海珠湖和湿地内外共39条河涌相连通,面临大量风险源,为生态保护工作带来不小挑战。只有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形成强有力的外部约束,为海珠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可靠保障。早在2013年初,海珠区法院成立了全省首家生态建设保护法庭——海珠区生态城人民法庭,有力打击涉及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生态资源的刑事犯罪。2024年,经省委编办批复同意,海珠区法院生态城法庭更名为海珠湿地人民法庭(环境资源法庭),创新性推出生态环境法律风险提示等多项机制。2018年,广州市出台《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以专章保护形式,列出10条条款对海珠湿地实施永久保护,同时还划定生态控制线,避免湿地再被城市建设“蚕食”。2023年,海珠区检察院在广州市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成立全省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公益诉讼法治教育基地,与海珠湿地建立“双员互聘”机制,在聘请海珠区林业和湿地管理局业务骨干兼任检察官特别助理的同时,安排检察官兼任海珠湿地生态监督员。“我们定期在海珠湿地周边巡查,发现污染行为会通过向行政机关磋商以及发出检察建议等方式,尽快制止生态破坏,维护公共利益。”兼任海珠湿地生态监督员的海珠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三级高级检察官董小俐说。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海珠湿地湿地率从54.8%提升至79.4%,获得联合国人居署、国际湿地公约等国际组织高度评价,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的国家湿地公园。修复为要,推陈出新海珠湿地位于珠江潮汐河网地区,是典型的感潮河网。为修复湿地环境,海珠区启动建设了该区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海珠湖项目,与石榴岗河、大围涌、大塘涌、上冲涌、杨湾涌、西碌涌相交汇,贯通海珠东南部39条河涌,利用珠江自然潮汐动力恢复潮间带水文过程——涨潮引水,为果林提供新鲜水源,改善湿地水环境;落潮排水,丰沛的活水经湿地净化后回流珠江。在边界及内部道路区域搭建雨水花园、生物沟等水敏性小微湿地;利用果树枯枝、朽木等搭建生态塔、“昆虫旅馆”……在建设过程中,海珠湿地秉承“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以及“原生态、微改造、少干预”的理念,实施一系列湿地修复与保护措施,使得区域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区域植物从294种增加到835种,鸟类从72种增加到198种,昆虫从42种提升至832种。2021、2022年先后发现全球新物种海珠斯萤叶甲、海珠珐轴甲。此外,近年来,海珠区还在全流域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投资4.88亿元开展城中村截污纳管工程,并对海珠湿地实施水生态治理,通过“硬件+生态修复”提升方式,湿地内的水质净化至Ⅲ类,部分指标达到Ⅱ类和Ⅰ类标准。“两山”转化,绿里淘金海珠湿地坚守了“绿水青山”,也引来了“金山银山”。近年来,海珠湿地探索创新“湿地+文旅”品牌,以“一季一特色,全年皆精彩”为目标,串联迎春花市、元宵晚会等四季主题活动,良好的生态环境带动湿地生态旅游蓬勃发展,每年接待游客过千万人次,拉动园区内消费达数百万元。海珠湿地优质的生态环境提升了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带动形成环海珠湿地高质量发展带,形成吸引高端企业和人才落户的“虹吸效应”:吸引了30个人工智能产业重点载体、4个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园、30家省级大数据骨干企业、13家省级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在周边汇聚;以腾讯、阿里巴巴等领军企业为核心的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吸引总投资额达867亿元。2024年,海珠湿地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依托28.9平方公里外围圈层,打造环海珠湿地生态价值圈,力争最大限度落实生态价值外溢和转化。俯瞰海珠湿地,犹如一幅生命图景镌刻在繁华都市间,呈现了通江达海、水清鱼跃、鸟语花香的美好湿地景象。广州新中轴在湿地穿越而过,琶洲国际会展与湿地内千年商埠黄埔古港交相辉映,新地标广州塔在湖面倒影摇曳,CBD霓虹在林间闪烁光华。这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推荐阅读▶曾因总氮不达标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点名”,如今实现历史性突破▶两地市委书记暗访、调研督察问题整改后,说了啥?▼阿勒泰我中意“狸”,系列视频火热播出中!来源:中国环境报编辑:张黎
8月8日 下午 6:00
其他

曾因总氮不达标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点名”,如今实现历史性突破

记者近日来到辽宁省大连市复州河下游的三台子断面,静静流淌的河水清澈见底。但在2021年,复州河曾因未达到总氮削减目标而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点名”。针对相关问题,大连市专门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确到2023年底总氮浓度比2020年实现负增长的整改目标。2023年底,复州河三台子断面总氮浓度降为6.13mg/L,较6.96mg/L的削减目标值低11.9%,复州河总氮治理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短短几年间,这样的治理成效是如何取得的?精准治污,直击畜禽养殖粪污面源污染复州河有一级支流20条,流域范围内涉及16个乡镇街道、13家重点排水企业、935家畜禽养殖场、76.3万亩农业种植、70万人口产生的总氮污染,污染物来源复杂。哪种污染物是最主要的来源?该怎么削减总氮?“没有可供借鉴的案例,不知道从何入手开展工作,这是我们刚接手这项工作时最困惑的点。”大连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王振栋说。为了找到削减总氮的突破口,大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大连理工大学技术团队开展污染物溯源分析。在对总氮含量进行溯源分析后发现,农业面源污染占了绝大部分,畜禽养殖粪污与农业化肥施用的贡献率较高。2020年,流域内畜禽养殖粪污与化肥施用对三台子断面总氮贡献占比分别为
8月6日 下午 12:04
其他

两地市委书记暗访、调研督察问题整改后,说了啥?

推荐阅读▶“我的这些鱼虾也要感谢你们……”啥情况?▶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培训班为何选择在这里召开?▼看巴黎奥运!答绿色知识!赢奥运周边!来源:中国环境报编辑:张韵晨
8月5日 下午 9:27
其他

“我的这些鱼虾也要感谢你们……”啥情况?

“不仅是我要感谢各位,我的这些鱼虾也要感谢你们……”日前,在上海市徐汇区广元菜市场里,经营水产摊位的老沈,对再次前来做普法宣传的徐汇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表达谢意。原来,在最近这段高温天气里,老沈为保证他的鱼虾新鲜可愁坏了,还一度引发了投诉,是徐汇区生态环境局的工作人员不辞辛苦地帮助他解决了困境。7月中旬,徐汇区生态环境局接到“12345”转办单,有市民举报广元菜市场存在噪声扰民,影响了南侧小区居民休息。一接到投诉,徐汇区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就立即派人来到现场查看。走进小区,执法人员一眼就看到了个“大家伙”,在市场南侧外墙边竖起了一块大铁皮做遮挡,墙体和铁皮之间,一台大型制冷外机正在“呼呼”运转。与小区一墙之隔的广元菜市场,今年刚刚完成升级改造,引来了很多新业态商户入驻。但随着高温季的到来,一些经营水产、蔬果的商户为保证商品品质新鲜,需要安装制冷设备。此前,执法大队已经通过帮扶指导市场商户通过加固设备或采取降噪措施,成功化解了菜市场西侧两处设备的噪声问题。而新出现的这台设备是直接装在市场南侧外墙上,也就是正对着小区居民。为掌握它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当天夜里,执法人员就同区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来到现场,对机器开展24小时间歇性噪声监测。一边做监测分析,一边摸排掌握情况。执法人员了解到,安装这台机器的是商户老沈,他的摊位位于市场中间区域。由于市场内空间有限,导致制冷设备无处安放,眼看着鱼虾翻“白肚子”情况日渐增多,老沈心急之下就把设备安装到南墙外。为降低噪声影响,老沈还特意装了块铁皮,用来隔音。然而,机器运行发出的持续不断的噪声,还是引起了居民的不满和投诉。噪声扰民关乎居民生活,必须要处置解决。执法人员找到了商户进行普法教育,同时督促商户限期做好整改。事实清楚,案情简单,这项工作本可以止步于此,可执法人员却又给自己找起了“麻烦”。这么大的设备如何移动,移动到哪里?广元菜市场升级改造是民生工程,新入驻的商户刚开始经营,没有了制冷设备,鱼虾又怎么保鲜?
8月4日 下午 6:02
其他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培训班为何选择在这里召开?

在刚刚过去的7月,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迎来了一批天南地北的朋友。一场关乎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的全国培训班在这里举办。地下水是非常重要的可用淡水资源。多年来,地下水在鄂尔多斯水资源总量中占比超过一半,成为托举这座城市发展的命脉。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培训班为何选择在鄂尔多斯举办?这座地下水依赖型城市有何保水护水秘诀?跟随记者走进这里寻找答案。构建企业地下水污染“双重预防”机制头顶两盏探照灯,车身移动灵活,车头旋转自如——在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以下简称鄂尔多斯煤制油公司)内,一场高科技与环保的碰撞正在上演。工作人员现场演示操作管道爬行机器人。韦璐摄一只玲珑小巧的电动遥控车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车的前方正对着一根空心管道,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遥控车缓缓爬入管道内。这不是玩具遥控车,而是鄂尔多斯煤制油公司采用的自动检测仪器——管道爬行机器人。鄂尔多斯煤制油公司安环监察主管王鑫告诉记者,为更加高效地开展地下水污染排查,公司采用管道爬行机器人检测地下隐蔽设施情况,及时发现管道渗漏等问题,避免污染物影响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机器人最远能深入500米的管道内部,最细能穿越98厘米的管径。它的前端配有高清摄像头,在空旷的区域下,能够实现360度无死角旋转。进入管线后,可以清晰地探看管线受损情况和精确位置,捕捉每一个可能存在的污染隐患,并用照相或者摄像的方式留下影像资料。”王鑫说。不仅如此,企业还采用CCTV检测(中央控制工业管道内窥摄像)、潜望镜检测等多种“黑科技”,对地下水污染进行定量化、精准化防渗排查,助力企业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渗改造。让不可见的污染隐患变可见,这是鄂尔多斯煤制油公司在地下水污染防治方面作出的有益探索。2008年,这座国内首家现代化煤制油工厂在沙漠与绿洲交界的鄂尔多斯拔地而起,并运营世界首套、全球唯一的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生产线。然而,对煤化工企业而言,其生产过程中,各种设备和管道承载着高温、高压、腐蚀性强的介质,对土壤、地下水构成潜在威胁。鄂尔多斯煤制油公司环储中心经理王伟告诉记者,“煤制油原料和产品的泄漏、化学反应残留、固体废物处理不当等都可能导致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盐分及其他化学物质渗透进入土壤,进而迁移至地下水,恶化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在保证生产力的同时,煤化工企业如何保障土壤及地下水环境安全?鄂尔多斯煤制油公司的答案是,构建地下水污染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据王伟介绍,公司针对厂区内部存在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隐患的重点设施、重点区域,编制土壤与地下水自行监测方案。此外,将项目主体工程与地面防渗、围堰等设施同步设计、建设、运行,对所有可能出现泄漏的区域进行防渗处理和硬化管道,提高抗渗漏能力。鄂尔多斯煤制油公司环保主管马聪介绍,“我们在厂区内布设了15口地下水监测井,监测系统依据煤化工特征污染物筛选出水位、水温、水温、氨氮、COD等监测参数;监测数据传输回控制室平台后,可实现对监测值的超标预警,并对水质数据进行在线监测分析,及时为地下水防治工作提供方向。”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考核获评全国第一位于内蒙古中西部、黄河“几字湾”腹地的鄂尔多斯是一个资源富集的“聚宝盆”。“羊煤土气”是鄂尔多斯最出圈的标签——这里的羊绒制品生产能力占全国的1/2,煤炭、天然气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6和1/3,高岭土储量为70亿吨。煤化工企业一度是鄂尔多斯的支柱产业。2017年,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印发《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鄂尔多斯被确立为全国4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截至目前,这里已建成现代煤化工产能2000万吨,且正在建设煤基可降解材料、煤基高端化学品等“六大基地”。但“一煤独大”并非可持续发展路径。意识到这一点的鄂尔多斯近年来持续“向绿而行”,在深耕现代煤化工的同时,努力构筑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世界级产业。数据显示,鄂尔多斯的风能、太阳能开发潜力约1.4亿千瓦,累计获批新能源发电项目近6000万千瓦,规模为全国地级市最大,新能源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如今,鄂尔多斯已化身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煤电基地、西气东输基地、陆上新能源基地。而绿色转型的背后,离不开这座城市珍贵地下水资源的托举。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宪告诉记者:“地下水是鄂尔多斯唯一的饮用水水源,这座城市几乎所有的生活饮用水都来自于地下水。可以说,地下水对鄂尔多斯的发展起到了核心的支撑作用。”据统计,鄂尔多斯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中,地下水占比约60%。守护地下水,就是守护鄂尔多斯的城市命脉。2021年9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方案》,指导21个城市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鄂尔多斯名列其中。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苏雅拉图介绍,自入选以来,鄂尔多斯市围绕地下水污染防治开展了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等五大方面工作,在全市划定地下水重点区557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41%。此外,开展了地下水型饮用水源补给区划分、油气田采出水回注地下水污染防治、地下水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和经济政策创新等工作。上文提到的强化在产企业地下水污染防治亦是其中之一。“鄂尔多斯是一座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我们以煤化工企业等为重点污染源开展先行先试。由于部分生产年限较长的煤化工行业企业存在一定风险隐患,自行监测结果超标,地下水污染源头预防压力大。我们编制了相关技术要点,首次明确煤化工行业主要污染物、重点场所和设施设备清单,建立自行监测、隐患排查质量控制机制。”苏雅拉图说。不仅仅是鄂尔多斯煤制油公司,记者了解到,鄂尔多斯完成了5家煤化工试点企业渗漏排查工作,并印发全市地下水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此外,鄂尔多斯出台了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要求及配套管理办法,有序推进化工园区、重点监管单位、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置场和渣场监测井的规范化建设,初步构建起地下水环境监测网体系。同时,配套制定地下水水质监测井建设和运行、土壤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等四方面执法要点。2023年,鄂尔多斯市获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年度考核评估第一名。推荐阅读▶治污不力,书记市长亲自“督战”约谈,效果究竟怎样?▶超标排放水污染物,应该适用哪条罚则?▼看巴黎奥运!答绿色知识!赢奥运周边!来源:中国环境APP编辑:张黎
8月4日 下午 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