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促进公众低碳行动,气候变化传播如何发力?

张黎 中国环境 2021-11-11


随着我国碳市场的红火“开张”,碳减排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当下,“双碳”目标的实现对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提出新的要求,而这也意味着,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同样面临新转变与新考验。


该如何借力与时俱进的策略传播,提升全社会的碳中和意识,进而有效促进公众的低碳行为?


在近日一场主题为“新目标·新策略·新征程:气候传播促进双碳目标实现”的论坛上,来自政府部门、公益组织、国际机构、媒体、学界等多个领域代表共同探讨气候传播如何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人们传递出共同的声音:行动迫在眉睫。动员公众参与,讲好气候变化故事,需要更多维度的观察和更多元的声音;各方尚需携手努力,提升气候变化传播能力,将意识转化成更多行动。


01

各方携手,建立共同参与的责任主体


本次论坛由能源基金会支持,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与能源基金会联合举办。而此前,双方开展的面向公益环保领域的策略传播能力建设“菁英计划”,就已经将碳中和背景下的传播作为近年工作重点。


出席论坛的生态环境部相关业务司局负责人指出,认识不足是当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面临的短板之一,特别是社会公众对应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有待提高。


“气候传播及提升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发展意识非常重要,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各级政府采取行动,各类公益机构、社会组织都有很大的行动空间。”这位负责人如是说。


多方携手、凝心聚力,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GEFSGP国家协调员刘怡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未来10年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行动10年,也是我们避免灾难性气候变化以及扭转生态系统退化的关键窗口期。政府、企业、民间组织、普通公众必须联合起来,立即采取行动,由可再生能源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驱动可持续经济,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更清洁的基础设施,以抵御未来风险。”


相比于关注空气、水质等更为“眼见为实”的问题,气候变化对公众而言显然更“抽象、遥远”。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教授、副院长黄浩明在演讲中建议,全社会应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工程体系,需将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


“围绕倡导公众助力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达到人人有识、人人有责、人人行动的环境保护文化氛围;还应鼓励社会成员创建以“双碳”为目标的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和公益基金会,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黄浩明指出。


他也给出更为具体的建言献策。如倡导公众绿色出行,将节俭和低碳生活变为一种“时尚”;加速固碳行动,植树造林;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媒体、家庭和每位居民共同参与的减碳责任共同体。


02

强化传播体系研究,从小事入手提升个人参与减碳意愿


一份2019年的《家庭低碳生活与低碳消费行为研究》显示,公众对于气候的主动关注度还比较低,从“听说”到“行动”,受访者的占比在递减。


此次论坛上,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公众的积极行动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基于此,开展提升公众气候意识的相关研究势在必行。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贾鹤鹏在发言中指出,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加强我国气候传播研究水平,可以为公众行为的转变提供理论支持。


“如公众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高度支持和在生活中拒绝放弃高碳行为并存,这种矛盾就需要传播学者和气候传播专家以实证研究为手段努力破解。”贾鹤鹏表示。


一方面,这需要气候传播学者开展大量实证研究,另一方面也需要与气候变化专家、节能减排专家以及媒体、社会组织和企业界携手,共同提升公民应对气候变化意识。


尽管来自各方的结论都揭示出——公众改变自己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就可以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但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更好地调动公众参与减碳的积极性,成为与会嘉宾讨论的关键议题。出席论坛的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全民减碳势在必行且潜力巨大。作为全民减碳的第一步,不妨从简单易行的绿色低碳出行和设定家庭电力消耗上限入手,进而拓展至日常生活的更多领域。


“可以倡导无车旅行和自行车通勤、购买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共享单车等方式,在家庭用电方面,也可以使用可再生电力和开发分布式供电、用热泵来调控室温。甚至可以从改变饮食习惯这样的小事践行低碳生活,如选择乳制品和红肉的替代品等。”上述负责人说。


绿色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机构多样化的宣传及活动,将进一步扩大气候变化议题的影响力。


03

从行为培养到价值认同,全民皆是气候行动者


低碳之路任重道路,传递绿色好声音同样需要各界全力以赴。


在论坛的圆桌对话环节,学者嘉宾聚焦气候变化传播分享观点,交流经验。


在中华环保联合会国际部副部长倪垚看来,气候传播工作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切入点,既可以有效促进社会各界对于气候变化、低碳消费等内容的了解,也有利于促进各界形成减碳合力。


“当下气候传播工作的一个关键点在于从理念传播向行为转变靠拢,从我们以往的项目经验来看,要想产生行为转变,至少要把握三个关键点,”倪垚解释说,首先是告知公众具有实操性的行动方法和减排贡献,仅仅讲授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等科学知识,无法支撑公众采取行动。


其次是奖惩机制,行为习惯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要在合适的时机施加影响,都能够有利于促进行为的产生。


最后一点,则是需要从行为培养上升到价值认同,这才能促进长期绿色行为的固化。


来自环保NGO的人士则建议,气候传播工作也要充分考虑到城市规划者和城市居住者的认知与需求,把气候科学知识与极端灾害、居民健康、基层管理等民生议题相结合,协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重塑城市韧性,帮助弱势群体抵御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影响。


“我们相信,随着气候传播工作的深入,城市规划者和居住者都将成为更加积极的气候行动者。”NGO人士表示。







碳监测① | 环境浓度监测如何开展?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为野生动物撑起保护伞 | 生物多样性主题征文


看见青海 | “大地文心”征文赏析


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古有“四大美女”,你听说过“鸟中美女”吗?| “生”入人心



来源:中国环境报

题图:新华社

编辑:邢翰韧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环境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版权声明


中国环境报社旗下媒体包括中国环境报、《环境经济》杂志、中国环境APP、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微信、中国环境微博等。为维护自身版权利益,制止非法转载行为,特此郑重声明如下:

1、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凡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和微博等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须事先取得中国环境报社的书面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和转载,且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同时按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中国环境报社支付版权费用。

2、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对于侵权行为,中国环境报社将予以警告。

3、对于警告无效者,中国环境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等多种措施以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4、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举报。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联系电话:010-67175015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