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合会2021年年会主题论坛|共享全球智慧 凝聚流域治理合力
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全球多国流域管理整体的政策、治理和研究。尽管人们逐渐意识到气候变化的破坏性影响,但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关于流域管理的经验和政策研究仍不足以应对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因素带来的连锁效应。
面对日益复杂的流域生态环境,国际社会如何就流域管理相关议题实现经验共享和相互启发?是否有可行的治理办法和创新机制?9月9日,在国合会2021年年会“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流域管理”主题论坛上,与会专家代表就此展开了交流和讨论。
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当前因为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一些流域正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和压力,有时甚至因为多重压力的叠加,流域生态系统的敏感性、脆弱性更加凸显。
“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人类活动是造成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预计到2100年,全球将有超过75%的流域因为人类活动造成水资源短缺。如果进行恰当的人为干预,是有可能在全球及地方层面遏制当前的流域水资源问题的。”大自然保护协会全球水项目首席专家米拉莱斯·威尔海姆表示。
长江作为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其生态环境也受到各方关注。“2019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长江经济带的水资源总量为1.28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44%。
会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分享了位于长江三角洲东端长江口处的冲积岛——崇明岛的规划新思路。
“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屿,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在传统观点中,这里交通便利、利于航运,是经济、产业发展的理想地带。然而,在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引领示范作用的世界级生态岛。这是将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充分考虑进去的结果,也是一次新的尝试。”李晓江说。
与会代表认为,当前,大流域面临的挑战在中国似乎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更突出,这使得深入探讨流域管理具有潜在价值,特别是对于同样拥有重要经济体的其他河流三角洲区域而言。
当前,针对流域管理各方面可行的治理方法正在崭露头角。虽然各国在改善水质和管理洪水风险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如果要推进更高质量的流域管理,还需要更系统、跨部门与多主体参与,更需要各国的经验共享。
威尔海姆表示:“在非洲大部分地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相互作用,但同时,美国东部和欧洲部分地区因不断叠加的复合效应,水资源短缺有所缓解。流域环境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变得脆弱多变,因此共享经验是非常必要的。”
莱茵河作为欧洲的重要航道及沿岸国家的供水水源,对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19世纪下半叶以来,莱茵河流域工农业快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与生态问题。
“20年前,我曾沿着莱茵河访问了一些城市,参观了一些工业区,当时一些产业转型的实践正在席卷莱茵河沿岸。多年来的事实证明,莱茵河流域流经的欧洲多国通过制定治理目标并开展有效行动,成为国际流域管理的典范。我国的长江流域部分地区,产业集聚,污染相对集中,因此研究莱茵河流域管理的发展历程、经验和做法,将对长江流域管理具有很好的启发性。” 李晓江说。
国合会委员、荷兰基础设施与水管理部秘书长庄鹤扬表示,当前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影响正在加剧,急需进一步增进地区性的流域管理经验交流。“最近我们看到很多触目惊心的新闻,不论是在加拿大还是地中海的热浪,抑或今年夏天在比利时、德国还有中国的洪涝灾害,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更加严峻。因此,通过在国合会框架下的关于流域管理及气候适应等领域的论坛,加强各方交流,十分必要。”
近年来,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洪涝灾害更显著,防洪也成为流域管理的关注议题之一。在本次论坛上,加强洪涝灾害治理的议题也受到外方代表的关注。
“荷兰在很多人眼中是防洪经验比较丰富的国家。但同时,荷兰也是一个易受海平面上升影响和洪水影响的国家。尽管荷兰围绕防洪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框架,建设了一些三角洲工程,但在今年7月,我们仍旧遭遇了洪水灾害。现在,我们能在国合会这个平台就防御洪水灾害相关议题进行讨论,既及时又具有现实意义。”庄鹤扬说。
流域治理面临的风险挑战正在全球范围加剧,但国合会正在以更加丰富、更加包容的内涵为各国搭建交流、探讨的平台,以期各国流域治理水平稳步、大幅度提升。
黄润秋出席国合会2021年年会“生态文明:共建万物和谐美丽世界”主题论坛并致辞
国合会2021年年会举办“绿色'一带一路'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主题论坛
生态环境部出席《巴黎协定》国家自主贡献共同时间框架议题部长级非正式磋商视频会议
来源:中国环境报
原标题:《共享全球智慧 凝聚流域治理合力——国合会2021年年会“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流域管理”主题论坛综述》
编辑:周亚楠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环境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版权声明
中国环境报社旗下媒体包括中国环境报、《环境经济》杂志、中国环境APP、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微信、中国环境微博等。为维护自身版权利益,制止非法转载行为,特此郑重声明如下:
1、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凡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和微博等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须事先取得中国环境报社的书面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和转载,且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同时按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中国环境报社支付版权费用。
2、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对于侵权行为,中国环境报社将予以警告。
3、对于警告无效者,中国环境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等多种措施以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4、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举报。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联系电话:010-6717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