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本报评论员文章|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

本报评论员 中国环境 2021-11-10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乎人类前途命运。

 

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深入阐释了新时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理念,清晰描述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全景式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进程,全方位展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经验和成效。白皮书的发布,有助于国际社会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做出的重要贡献。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克服自身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困难,积极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法规、政策、标准与行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将应对气候变化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动相关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

 

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4%,累计少排放二氧化碳约58亿吨;2011年至2020年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8.7%;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4.5%,比2015年提高3.7个百分点;2010年至2020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约1.08亿亩……白皮书提供的一系列数据,充分证明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努力和成效。

 

气候变化关乎人民福祉和人类未来,应对气候变化需要雄心和决心。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议开创合作共赢的气候治理新局面,形成各尽所能的气候治理新体系,坚持绿色复苏的气候治理新思路,并宣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近一段时期,中国又陆续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

 

在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增多、气候治理进入关键阶段之际,中国的一系列宣示和举措,为全球气候治理明确了方向、增强了信心、注入了动力。

 

当前,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国将重信守诺,继续坚定不移坚持多边主义,与各方一道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全面平衡有效持续实施,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方案。

 

白皮书指出,中国将进一步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力度。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统筹协调,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加快形成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推动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加大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力度。有效控制重点工业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城乡建设和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推动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持续提升生态碳汇能力。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推进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建设,建立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进一步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开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强化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支撑水平。不断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发挥绿色金融重要作用,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作为负责任的国家,中国还将继续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推动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唯一的家园,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是人类共同的使命。纵然“道阻且长”,但应坚信“行则将至”。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将与各方一道,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团结一心,提振雄心,增强信心,努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让地球家园更加美好。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发表(附全文)


产业结构偏重,能耗强度偏高,节能审查不严 乐山亟待摆脱传统发展模式


生态环境部召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推进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生态环境部召开部务会议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周亚楠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环境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版权声明


中国环境报社旗下媒体包括中国环境报、《环境经济》杂志、中国环境APP、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微信、中国环境微博等。为维护自身版权利益,制止非法转载行为,特此郑重声明如下:

1、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凡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和微博等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须事先取得中国环境报社的书面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和转载,且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同时按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中国环境报社支付版权费用。

2、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对于侵权行为,中国环境报社将予以警告。

3、对于警告无效者,中国环境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等多种措施以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4、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举报。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联系电话:010-67175015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