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入秋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首次大范围PM2.5污染过程,原因究竟何在?

文雯 中国环境 2021-11-10


从10月21日起,我国中东部地区PM2.5浓度快速上升,出现今年入秋以来首次大范围PM2.5污染过程。中国环境报记者密切关注此次污染天气,并就污染成因等相关问题采访了专家。


不利气象条件是主要原因之一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专家告诉记者,往年“十一”假期前后,是季节转换和冷暖气流交替时期,容易出现不利气象条件,常常会发生PM2.5污染过程。但今年“十一”期间,受降水、冷空气等因素影响,同时近年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深化展现成效,优良天唱主角,空气质量为近年同期最好。但是当时间进入10月下旬,我国遭遇到了今年入秋以来的首次大范围PM2.5污染过程。


根据气象数据显示,进入10月下旬,静稳、高湿、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增大。10月21日白天,山东西部、河南北部PM2.5浓度率先超过75微克/立方米。22日上午,污染形势加剧,山东西部、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大部PM2.5浓度达75微克/立方米以上。22日午后–23日,在小股偏北和偏东气流影响下,部分城市污染短暂缓解,但区域总体污染形势维持。24日–25日上午,地面转为偏南风控制,污染范围进一步扩大至京津冀地区和辽宁西部。


受到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监测数据,10月21日白天,山东西部、河南北部PM2.5浓度率先超过75微克/立方米。截至10月25日13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共有36个城市出现PM2.5污染天,PM2.5日均浓度峰值为130微克/立方米(濮阳,10月24日),达中度污染水平;PM2.5小时浓度峰值为174微克/立方米(廊坊,10月25日12时)。北京市PM2.5浓度从10月25日11时起升至115微克/立方米以上。



重点区域污染物排放量依然较大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专家告诉记者:“10月下旬,出现PM2.5污染过程,一方面是受到静稳、高湿、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是重点区域的污染物排放量大。这一点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中南部和长三角地区北部尤为突出。”


“我们联合多家单位的研究结果显示,当前重点区域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居于高位,除SO2以外的各项主要污染物仍远超环境容量。”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专家介绍说,“从空间分布上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的污染物排放强度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其中晋冀鲁豫交界地区、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尤为突出。”


“从时间上看,虽然‘十二五’以来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总体下降,但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降幅不如SO2和一次颗粒物显著。特别是VOCs排放量近年来基本持平。总体上,污染物排放量仍居高位,遭遇近几日的不利气象条件,就容易形成区域性污染过程。”这位专家说,这表明当前我国重点区域的空气质量仍未摆脱对气象条件的依赖,秋冬季容易出现污染。


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切不可放松


“工业、燃煤、机动车是秋冬季区域PM2.5污染的三个主要来源。”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专家介绍说,具体到不同的城市,这三者的排名可能略有不同。比如,在北京,机动车是PM2.5的主要来源,而在唐山、邯郸、安阳等地,工业是PM2.5的主要来源。


为持续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生态环境部研究起草了《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


此前,工信部、生态环境部还发布了《关于开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21-2022年采暖季钢铁行业错峰生产的通知》,明确钢铁冶炼企业错峰生产工作目标任务。


“大气污染治理依旧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专家表示,减排并不是一蹴而就。“尤其是去年‘双碳’目标提出后,工业污染治理等工作要实现减污降碳同步进行。”


专家告诉记者,下一步大气污染防治需要持续深化各项常态化和临时性减排措施,在遭遇不利气象条件时尽可能减缓污染累积速率、降低污染峰值。







核电在碳达峰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份方案说清楚了


10月多地党政“一把手”密集调整,他们都在关注什么?


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坚决扛起生态大省的政治责任 加快建设美丽湖北实现绿色崛起


向世界传递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强音”——COP15第一阶段会议新闻宣传综述



来源:中国环境APP

编辑:邢翰韧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环境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版权声明


中国环境报社旗下媒体包括中国环境报、《环境经济》杂志、中国环境APP、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微信、中国环境微博等。为维护自身版权利益,制止非法转载行为,特此郑重声明如下:

1、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凡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和微博等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须事先取得中国环境报社的书面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和转载,且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同时按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中国环境报社支付版权费用。

2、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对于侵权行为,中国环境报社将予以警告。

3、对于警告无效者,中国环境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等多种措施以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4、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举报。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联系电话:010-67175015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