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保研听“我”说 | 张洲亚:张弛有道 进退有度

外院团委宣传部 外院微share 2024-03-07





 简介



张洲亚,女,外国语学院2019级翻译专业本科生,现已保送至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连续三年绩点和综合测评排名专业第一,多次获一等优秀学生奖学金,曾获“三好学生标兵”称号;担任学院服务队成员、宣讲队和英语辩论队成员、英语口译队队长,获2022全国口译大赛大区赛二等奖、第九届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华中赛区二等奖、2022 CUDC中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华南赛区二等奖、湖北省翻译大赛笔译决赛一等奖和口译决赛二等奖等;考取全国翻译资格口译三级和笔译二级证书,取得雅思8分的成绩;获校运动会100米第一名、校女子篮球赛第四名、羽毛球赛团体第三名;参与湖北日报“极目新闻”翻译项目,并在以色列生命科学技术对接专场商业洽谈会议上担任交传译员。此外,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参与了面向留学生进行的校博物馆宣讲活动以及“Free Mandonline对外汉语教育”项目。


对于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张洲亚有很多话想同大家说。我们将连载几期张洲亚同学的“大学听‘我’说 ”系列,敬请期待!



写在前面 


写文章的初衷是在阅读以往的学长学姐采访文章后和自己在申请国奖答辩的过程中,看到了很多相似的描述,好像大家都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受挫后的不放弃,最终达成了一些成果。可看完之后,我会有一瞬间被激励到,然后这些人物就沦为了优秀的代名词之一,成为了一个虚化的符号,成了一些道理背后的主角。


我想宽泛的道理人人都懂的不少,但是面对复杂的生活,也许我们更渴望与人交流脱胎于经历的思考。它基于真实的细节,因为对于渴望交流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最后别人做到了什么,而是其如何达成,自身有何特别之处,过程中有哪些深刻感受,这种才是最有价值和借鉴意义的。就像现代人追星,其实追的是理想中的人设,所以一旦爆出令人大跌眼镜的新闻,便感觉世界崩塌。我现在对感兴趣的明星或是运动员,经常是从被气质、性格和成就吸引转变到关注他们的观点与经历,看看有什么可以借鉴的,而不是囿于单纯的欣赏。当然更好的是从周围人身上学习,在生活中找到榜样,关注经历和经验,可能会活的更加踏实。


可是以旁人的角度叙述的经历,无论如何都会带一层滤镜,变得模糊失真。而如果要用一个字总结过去几年我学会了什么,我想是求“真”。对人对己对事都是如此。所以有此一文,反思几年的大学生活我究竟经历了什么,又学会了什么,我会尽量以真诚的笔触深入内心,找到一些没动笔之前可能我也不太清楚的答案,也是给自己感慨万千的大学四年一个交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只是为自己而写,但人与人的相似应该是大过不同的,分享出来,我期待这种交流能引起一些思考和共鸣,尽管袒露自己有时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张”



前三年,当我在学校时常常处于一个紧绷的状态,尤其是大一大二。那时候的我,一门心思的想要用大学的四年认认真真学好一门语言,美好设想是到大四能够较为自如的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高中教学过于匆忙,我没有时间按自己的节奏体会求知的快乐。但,唯独在高中的英语课上,老师提供给我们的一种方法——拒绝机械背单词做题,注重语言运用,让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英语学习的美妙。


因此,整个大一,我基本延用高中学英语的办法,狂查纸质词典,恨不得穷尽每个词的意思。听力课上,老师一放音,我就暗自兴奋,恨不得听清楚每一个单词。总之,基本上每一门专业课,我都卯足了劲儿在学。即使是计算机课,我也会把平时作业反复练到还不错的分数。那时候的自己心里好像憋着一股劲,盼望在自由空间里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我想这大概来自于高中三年压抑的结果。


记得阅读课,周琼老师让我们一个月读一本英语原著。她的目的,是让我们培养阅读的状态,而不是总以英语学习者的心态去学单词句子。当时,我深感阅读的快乐,可我无论如何还是没办法控制住研究其中单词的欲望。一方面因为对于我来说它们很有吸引力,是我取之不尽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我未曾真正放松,没法脱离开词句的束缚而完全沉浸在情节中,总担心是不是错过了一个好的学习机会。这种心态在听力中也同样存在,在我大一和大二的听力练习中,总是很想较真的听出每一个词。虽然到大二下,就发现这种习惯会很影响练习复述和口译。写作时,但凡不确定的词就跑去查词典看例句。读文章或做练习题后,不理解的我也会去问老师。


大一,我延续着高中的斗志和心态做事,除了学习之外,为了拓展其他方面的能力和增进见识,我参加院志协,校羽毛球队,当了体育委员,想着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多丰富体验。说实话,我没有平衡的很好,那时会感觉时间好像不够用,因为我有很强烈的意愿学习,而这又是一个无底洞,所以其他方面就自然而然往后排。然而,我并不想否认这种初始阶段的紧绷和冲劲,那种源自于开启全新生活重新证明自己的欲望真的刺激我在不同领域在自身种种限制内做到最好。


但那时的我无疑是青涩的,是不自信的,尽管有时会装的很自信,是一个比较扁平的人,带着极高的自尊心和敏感度,在不断对生活发力,但心里也是一片迷茫。


记得有一次志协开会总结,服务队队长评价我说:“你还可以再放开一点。”我懂她的意思。在养老院表演的时候,我没有办法自如地享受舞台,完全放松的成为表演的那个角色。这种情况到大二排话剧《日出》的时候仍是如此。我想挑战自己演一下剧中角色“小东西”,需要当众哭腔说话,我一直到最终表演也没有呈现出该达到的效果,我没法强迫自己出演一个性格完全与我不相符的角色。从结果上,那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失败,过程上,非常痛苦的逼迫自己去与角色共情,希望打破我自己的某种界限,但是后来我释然了。


我尝试过,发现并不是每次光努力就能达到想要的结果,它受太多太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每一次尝试,却有可能是对自己的进一步认识。现在,我在表演和演戏方面仍受桎梏,在其他当众演讲、发言或组织活动时却越发的娴熟和放松,我猜想,底层逻辑也许是——我只想本色出演,而不是把自己套入另一个灵魂。当然,我不否认也许是因为我仍然很要面子,不愿在旁人面前展现出由角色催生出的另一面。


所以对于用劲,对于生活中的“张”,我一直觉得是件好事。虽然很多人喊要是能一直“躺平”就好了,但我确信这不如专注做事有趣。曾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里看到日本某一幼儿园校长的理念,当主持人问他,“一天安排这么多活动,孩子不累吗?”他回答:与其说‘疲劳’,我更想使用‘完全燃烧’这个词,人身上是会产生一种‘令人愉悦的疲劳’,竭尽全力激发自己的可能性,感叹一句‘啊我好累啊’,这里面是有一种成就感的。我深以为然。能找到生活的动力和激情,并为之释放能量,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此时疲惫不再仅仅代表消极意义,而更像是燃烧后的余烬,是对身体的充分使用的见证。


“弛”



然而,有张必得有驰,张弛有度才能带来生活的掌控感。而这绝不仅仅意味着劳逸结合,而是有更丰富的意涵。通常我们说的张弛,可能指的是不要太长时间做一件事,而是要换换脑筋,这样有一些新鲜感,或是在紧张的活动后做一些更放松的事,而且这种时候的驰也因得张的衬托而显得更加甜美诱人。这的确非常重要,但也不可苛求,客观上很多时候就是会过分张或过分驰。


我觉得更有意义的是这一原则在其他领域的迁移。比如练英语,很多音要想发好,需要一个人能把握好嘴型和肌肉。在哪里绷得紧张一点,哪里要放松; 让音平滑的过去或是弱化,用力过猛可能听着不自然。


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有一次画家何多苓讲起朗朗的手,软的像没骨头一样。他和林丹见面握手,发现他的手竟也是软的像女人的手,一下子体会到“松”的意味。只有最后松下来才能做到最好。当然,前提是一定有之前“紧”的过程。我在打羽毛球时也深感如此,小时候发现练习的时候球都打得挺好,但一和别人比赛就老输球。明明觉得自己技术更好。这就导致不服气或很沮丧。现在发现是自己不够松,胜负欲过盛,于是总是想用引以为傲的杀球来“暴力”一击制胜,却忽略了其它能以四两拨千斤的打法。赛场经验少,心态不好,放不开打,最后反而导致输。


现在学了口译,这个道理同样适用。听听力的时候,如果太紧张恨不得词词听清,最后一定会崩盘。反而是慢几步,放一放,才能看清意思。翻译时,适当的主动停顿,而不是为了填补思考的尴尬一味猛“输出”,更能给自己留有余地。和人交往也是这个道理,太过热切的巴结讨好是一种用力过猛。双方自然接触和靠近,态度不卑不亢,是一种放松,反而能真正赢得尊重和欣赏。人与人的距离也是既不可太近使其没有了自我空间。太松,则逐渐淡忘远去。


张弛



如今我仍在不断探索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平衡感,也越来越觉得,一个人要想获得长久的幸福,是需要一生践行动态平衡的,可能所谓中庸之道就是这个道理。在我的生活里,这意味着:输入和输出的平衡,书面与口头的平衡,脑力思考和体力劳动或运动的平衡,电子设备与纸质材料的平衡,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人与自然的平衡,社交和自处的平衡,自尊感的平衡,情绪的高与低的平衡,快节奏的生活与慢生活的平衡等等。平衡不是数学上的一半一半,而是每个人都应该找到的,让自己舒适的那个平衡点。

外院微share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展示课】宠爱自己 做情绪的主人

投票啦|“永不凋零的玫瑰”设计比赛,有没有你喜爱的“芯宠”?

就业听“我”说 | 学长学姐就业分享——余思蕾:珍惜应届生身份,先就业再择业


外院微share

服务外院师生,传递外院声音

图片/张洲亚

文字/张洲亚

编辑/周绮玥

审核/占婧 向杨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保研听“我”说 | 张洲亚:张弛有道 进退有度

外院团委宣传部 外院微share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