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三岛,最旖旎最低调的中国海岛
鱼露拌饭,风吹饼飘
风物君语
故事,从一个掌管所有水域的镇海大王铲除蜈蚣精的传说开始的。
相传位于广西东兴市的京族三岛一带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中的白龙岛上住着一只蜈蚣精,凡是经过的船只,必须奉献一个人给它吃,否则蜈蚣精便兴风作浪,打翻船只,吞食渔民。
镇海大王利用智慧帮助这一带的人民铲除掉了这只害人的蜈蚣精。蜈蚣精被斩成三段,头变巫头岛,身变山心岛,尾变万浘岛,就是现在的“京族三岛”。
六月的北部湾,海风吹散炎热,平静的海面上渔帆点点。站在著名的金滩上眺望大海,那是一片汪洋的蓝色,蓝得比晴朗的天空还要纯净和深沉。浅水滩边,一些京族人正在赶海,在他们眼里,这是一片辽阔的原野,海鸥觅食,渔浪吹香,一个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
这里原是岭南百越民族的地盘,京族是后来者,他们的祖先在越南,大约从明代开始,到十九世纪末,陆续从越南移居到京族三岛上,距今已有500年历史。
“因为打鱼过春,跟踪鱼群到巫岛,巫岛海上鱼虾多,落脚定居过生活,京族祖先在海边,独居沙岛水四面。”这首飘荡在广西北部湾海域的古老民歌,讲述的正是一个民族的发展和变迁,演绎着一幕幕旖旎的南海风情。
在京族三岛海边,可以经常看到一种奇特有趣的现象:京族人戴着斗笠,踩着高跷站在海水里捕鱼。他们像水中的木偶,行动笨拙迟缓。捕鱼,为什么要踩高跷?
原来,生活在京族三岛海域的鱼虾,都喜欢在距离海面一米左右深的地方活动,这样的高度,鱼虾成群,但渔民捕捞却有难度,因为海水正好没过头顶。聪明的京族先民总结出了在腿上绑高跷,用以提高高度的方法。
一个真正的好渔民,必须做到:脚下站得稳,手上力气沉。如此高难度的捕捞技巧,寻常人短时间内难以掌握。现在只有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才会高跷捕鱼,年轻一代基本都不会了。
高跷捕鱼是男人们才干得了的活
高跷捕鱼不是简单地驳脚踩进海里,
而是在高跷上肩扛着重重的渔网下海
京族人戴着斗笠,踩着高跷站在海水里捕鱼
虾灯,夜色海面上的一道魅影
京族人还有一种特殊的捕捞海虾的方式,就是在排成一定阵势的虾笼里点上油灯,诱使对虾入笼而捕之。
渔民用虾笼、支柱、拦网在海面上排成错落有致的几何队列。夕阳西下时,渔民划着小船开始点亮虾笼中的油灯,开始诱捕海虾。等待一夜之后,第二天清晨,渔民们再划船熄灯收笼捕虾。
盏盏虾灯,在水面上摇曳生辉,点点灯光,在没有阳光的灰蓝冷色调下,真是道不尽的诗意唯美。
夜色下,海面上的虾灯如一个个魅影
海虾入灯,点亮生活的希望
少女的奥黛,带着大海的气息
如果在京族三岛的海边看到那些戴着斗笠、身着长衫在水边飘逸行走的女子,人们会禁不住驻足凝望。那不是长衫,而是一种叫“奥黛”的京族服装,两侧开高衩至腰部,走路时,前后两片裙摆随风飘动。
亚热带的阳光热烈地洒满海滩。奥黛的天然质感遮掩了她们肌肤的光泽,竹斗笠遮住了骄阳,让她们的脸庞显出半明半暗的神秘和性感。
行走在海边的京族女子最有一种别致的婀娜与美妙,碧绿的海浪一晃一晃,身上的奥黛在海风中一飘一飘,飘逸的长裙牵扯着无边的海浪。这是一种奇特的隐喻,大海与奥黛之间有一种奇妙的联系。
奥黛与旗袍相似,都能衬托出女性的身段、妩媚与妖娆。令人惊异的是,两种风格如此相似的民族服饰,分别诞生于天南和地北。很难相信,冥冥之中白雪飘飘的北国和炽热艳阳的南国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默契与联系。
京族少女
鱼露
一家店,只以一碗饭待客
你以为会门庭冷落吗?这家饭店非但高朋满座,门口站着、蹲着的食客更是不计其数。每个人手里捧着一碗饭,三下五除二吃得津津有味。
挑剔的吃货们为何心甘情愿“吃白饭”?其中的奥妙就是米饭里的拌料——鱼露。这家店叫“鱼露拌饭”,老板有个独特的名字,叫阮三娘。她酿得一手好鱼露,拌之以米饭,无需佐菜,便已鲜美无比,回味无穷。
阮三娘的鱼露让你心甘情愿“吃白饭”
对于鱼露,京族人有自己的叫法——“鲶汁”,是京族语,意为“鱼汁”。鱼露是外来语,京族人并不保守,对有益的有生命的外来文化,并不拒绝,保留传统叫法的同时也欣然地接受了“鱼露”这个诗意的名字。这两个字,倒是让人想起江南“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句,想到早春时节,朝阳下晶莹的雨露。
酿鱼露说难不难,各家有各家独特的秘方和制法,但是要靠心诚,做出来的才美味。酿好的鱼露,色泽清澈,略显橙红,如玛瑙,有鲜香味。一百斤鱼才酿出30斤左右的“头漏汁”,此为上品鱼露。
如同北方人餐桌上的酱油、醋,鱼露是京族人家每天不离的上等调味品。如果有一个词可以用来形容鱼露的滋味,那么“飘”字最为贴切。吃完阮三娘那亲手制作的鱼露拌饭,嘴里的鲜香之味如海风飘过,渐飘渐远,滋味却留在舌尖上,经久不散,成为京族三岛最鲜明的记忆。
阳光中滴下的鲜香美味
鱼露的鲜香如海风飘过,渐飘渐远,滋味却留在舌尖上,经久不散
风吹饼
充满阳光的味道
京族,作为中国唯一的海洋性少数民族,照理说,他们最喜欢的食物,都应该是大海里的鱼虾蟹啊,可京族三宝 “红姑娘”红薯、风吹饼、京族粉丝,却都是陆地产物,它们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击败海鲜虏获京族人民的心呢?
京族人喜爱的美味
七月中旬,我在京族三岛的海边行走。当时天气很热,我看到很多村庄在椰林丛中时隐时现。走着走着,忽然间觉得如穿越时空一般,走进了春光明媚的烟雨江南,眼前出现一亩亩水塘,水塘里长满了一片片的莲叶。走近一看,原是竹匾上晾着许多薄饼,它们的形状很奇特,远看就像片片莲叶生长在海边。
以前叫此饼为“宾来”,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换了名字。当时,国歌的词作者、著名诗人田汉来到京族三岛访问,看到村民家家户户都在制作一种薄薄的米饼,觉得好奇,就问做饼的老乡,这是什么饼。村民回答“宾来”。田汉听不懂京族话,一时没弄明白。老乡拿出张饼请田汉品尝。田汉吃了一口,很酥很香,回味之时,忽来一阵风,把手上的米饼吹走了。田汉笑道:这饼好薄,风一吹就飘,不如就叫风吹饼吧。
制作风吹饼的第一步与北方做煎饼果子相似。先用烧饼大的平底勺,舀满米粉浆浇于烧热的平底锅上,以勺底摊平,洒上芝麻,再浇一层米浆覆盖。待凝固后,不用铁铲,而是用一种竹片轻轻起锅,置入房前的竹匾上晾晒。这样,风吹饼的半成品就算做成了。尽管有两层粉膜,可看起来仍然薄如纸片。
第一层白面的饼皮,需太阳的加工
第二层饼皮,需芝麻的助力
房前屋后的竹匾上,铺满了晾晒的风吹饼,远远望去,如莲叶起伏。半成品的风吹饼还不能食用。需等干爽时,另用小炉文火烘烤。用常用的炭火盆烧木炭,一手持风吹饼,一手拿竹扇。竹扇煽出来的风,把炉火的热量传到风吹饼上,同时不断转动面饼,受热的粉饼由原来的透明色,渐渐变成乳白色,饼面上也有膨胀,慢慢地,米粉香、芝麻香四处飘散。香喷喷的风吹饼这才大功告成。
烤好的风吹饼,非常像北方煎饼果子中间的“薄脆”。口感香脆,略带咸味,味道果然好。原来的风吹饼,其实就是京族渔民的干粮。出海打鱼若几天回不来,唯一可以带的干粮就是风吹饼了。
原文来自于《地道风物·广西》
作者/朱千华,摄影/刘小明 等,插画/文一
本文编辑/绛秋
-END-
投稿邮箱| didaofengwu2015@qq.com
我们每天都会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