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为什么有个“河南”?
▲ 被草原包围的河南县县城,绿草连天,河流蜿蜒,山脉连绵。想去吗?摄影/蔡征
黄河浩荡,奔腾数千里,串联起这两个“河南”:君住黄河头——河南县,我住黄河尾——河南省。她们虽共饮黄河水,性格却迥然相异,7月时尤其明显:
每年7月,当河南省夏深似海、酷热难耐时,河南县才刚刚进入草长莺飞、姹紫嫣红的晚春时候;农业大省河南已经忙完麦收,开始享受收获的喜悦,畜牧业大县河南则牧马引歌,进入一年最好的放牧时节……
青藏高原上“年轻的传奇”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俗称“河南蒙旗”,是青海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也是中国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与历史悠久的青海省会西宁相比,河南县还是个“少年”——1954年才成立。县虽然成立的晚,但在元代之前,这里就得到了开发,于是“年纪轻轻”的河南县一亮相就hold住了场子:
首先,河南县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她位于川、青、甘三省结合部。往东,越过甘肃夏河、碌曲两县,可长驱直入黄土高原;往南,经甘肃玛曲、四川若尔盖,可达西南地区;往西,是青藏高原腹地,往北,是青海省会西宁。河南县是名副其实的“青海省南大门”。
其次,河南县的“颜值”非常高。
黄河上游弯弯曲曲,藏民们为它们分别取了不同的名字,是为“九曲”。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流出青海之后,又从甘肃玛曲西折而上,将“首曲之秀”献给了河南县——河南县正因处于其第一右旋之南而得名。
不仅如此,在宁木特乡,黄河还为河南县留下了一段长约70千米的大峡谷。谷地黄河湍流,崖岸松柏茂密,无数天然岩洞藏在松柏之间,隐秘绝险,曾经被苯教选为藏经之地。
而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势,则使得这座处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小县城的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1317米,境内山峦陡峭、地形复杂,高山、滩地、丘陵、谷地等地貌兼备,从空中俯瞰,颇有高原雄风。
塞尔隆乡境内,海拔4483米的李恰如山中,108眼清泉溢而成溪、溪汇成河、河跌成瀑,当它们从虎头、狮头、熊头三峰鼎力的峡谷奔涌而出,便形成黄河右岸的第一大支流——洮河。
洮河如挣脱金锁的长龙,与泽曲河、尕玛日河等大大小小近100条河流,在河南县日夜奔流,切割出纵横交错、不计其数的沟壑,又在密集的沟壑间以无限柔情,孕育了9847平方千米的天然草场。这是青海省境内乃至整个青藏高原上最好的草场,这里有比中国其他草原更厚实密集的植被,生长着数十种优质牧草和数不清的野花,当地人自豪地称他们的草原是“亚洲第一,青海最美”。
正是这些草场,为河南县迎来了一个以放牧为生的族群。他们,将成为这里的主人。
青藏高原上“特殊”的蒙古族
这个族群,便是来自北边蒙古高原上的蒙古族。
700多年前,他们停下了随忽必烈南征的脚步,在这千里草原上支起蒙古包,升起袅袅炊烟,将面积达6997平方千米的河南县,变成牧人的家园,也为这片平均海拔在3600米以上的高原之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1642年,固始汗(也称顾实汗)推翻藏巴汗王国,建立了和硕特汗国,青海地区成为其部众的驻牧地。和硕特部,这群成吉思汗的子孙,被遣往水草丰美的河南之地驻牧,成为今日河南县蒙古族的先祖之一。
10年之后,原本放牧河曲之地的土默火落赤部迁入河南地区,并归顺和硕特部,与1636年随固始汗徙牧青海并迁入河南地区的土尔扈特部,一起生活在这片夏无酷暑、冬无奇寒的高原上。
从海拔1000多米的内蒙古高原,来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环境的变化是巨大的。清后期时,迁居此地的蒙古族人口大量流失,势力大不如前。为了继续留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不可避免地融入了周围的藏族部落。
说藏语、着藏袍,没有马头琴,他们也跟着藏族人信仰藏传佛教,保持藏族人的生活习惯——除了保留着蒙古族容貌和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那达慕大会,他们与当地的藏族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为庆祝丰收而举行的娱乐大会。每年七八月间,举行那达慕大会时,河南县随处可见骑着高头大马的蒙古族人——河南县有4万人,蒙古族占93%。他们所骑的马,正是与伊犁马、三河马并称“中国三大名马”的河曲马。
当初,这群蒙古族人的祖先,曾随成吉思汗踏足半个世界,当他们进入河南地区时,也将各地的优良马种带入河南,与当地的马杂交,培育出将藏马、蒙古马、青海骢的血统融于一身的河曲马。这种马体大协调、骨量充实,看起来神俊悍威,骑起来性情温顺,可以完美适应高海拔环境,在当地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11年不丹国王旺楚克的婚礼上,国王的坐骑就是特地从中国空运过去的河曲马。
与河曲马一起像星星一样散落在草原上的,是体格高、耐高寒的欧拉羊。它们喝的是高原上的矿泉水,吃的是有机无污染的青草,肉质格外细嫩,那达慕大会上的蒙古包子、手抓羊肉,就是欧拉羊肉做成的。马、羊、牦牛,以及162种野生动物,将这片纯净的草原变为“动物的天堂”。
节日之余的日常生活里,河南的蒙古族人像藏族人一样,奉佛、诵经、煨桑、磕长头、转山。河南,是蒙藏文化融合最典型的地区。
他们的帐篷里,全都供奉佛龛、点酥油灯,每月初一、十五都要顶礼膜拜。磕长头更是日常必修课之一,每日早晚,都要都要对着神山、圣地磕够一百个长头。
他们的圣地,便是吉冈山下那片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湖。这个湖被他们尊称为“拉毛兰木措”,意为“仙女湖”,是他们尊崇的圣湖。湖旁的仙女洞,深约1500米,号称“青海第一洞”,也是他们的祈福之地。
转寺在当地,也是一种普遍活动,为此,这些蒙古族人还特地修建了拉卡寺、达参寺、区格寺、香扎寺,以寄托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期望。
沉寂的河南,越来越热闹
1958年,河南县修建了第一条公路——平河公路同仁至河南段,全长137千米。这条路,沟通了河南与省会西宁。1962年,又修建了接通甘肃碌曲县的公路,通过这条公路,沟通临夏、兰州等地。这条道路现在已成为213国道的一部分。
这些公路,是河南人走出高原的路,也是外地进入河南的路,它们虽然数量少,却也足以让河南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些路修通之前,河南只有驮道,马是当地人的交通工具,牦牛是当地人的运输工具,普通老百姓因此很少走出过河南地区。
如今,周围省市的人,通过这些路进入河南,为河南带来不同的文化、饮食和风俗。
内蒙古高原上的蒙古族人,不远千里而来,将地道的蒙古族文化,带给陌生了它们许久的同胞。他们教当地蒙古族蒙语、蒙文,孩童们朗朗的读书声,在每个清晨响起。大街上的服装店,出现了久违的蒙古族服饰,当地蒙古族人又穿起了本民族服饰……
近些年,随着河南县的知名度逐渐扩大和旅游业的兴起,川渝地区的商贩,也就近来到这里,为这里带来重辣重麻的川菜,带来不一样的味道……
这片沉寂的土地,变得越来越热闹。从小在河南县长大的蒙古族歌手斗格才让为家乡创作了《美丽的河南草原》,当这首带有鲜明蒙古族长调特点的歌被一次次唱响时,河南也乘着歌声,走出草原,走进更多人的向往中……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 2009
龙仁青 《遗落在河曲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歌》
纪录片 《中国影像方志 青海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