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国“第一咽喉”!
-风物君语-
辽宁,东北的“南方沿海省份”。
她为白山黑水的开道——从古时金戈铁马的辽西走廊,到今年全线贯通的京沈高铁,山海之间的辽宁,串联起东北华北,打通了关内关外。
中国陆地版图像昂首的雄鸡,辽宁正如通往东北的“咽喉 ”。
她是东三省的风向标——曾经工业上的“共和国长子”,如今黑吉辽中的GDP担当。东北衰弱,辽宁首当其冲;东北崛起,辽宁又一马当先。
她浓缩了黑土地的纠结,象征着1亿东北人的“艰难转身 ”。
她还替东北文化发声——在体育界人才辈出,在演艺圈众星云集,在小品界一枝独秀……那位舞台上的“黑土大叔”,铁岭人赵本山,更是陪伴我们足足欢度了20多届春晚。
认识东北,怎能不从辽宁开始?
辽宁,东北的“南方沿海”
首先,我们要重新审视辽宁的地理格局,她的一半是山地平原,另一半则面朝大海。
东北是个“大马蹄形”,辽宁则是个“小马蹄形”——
两侧群山对峙,东部的千山为长白山余脉,一路延伸至辽东半岛上的老铁山,西侧有努鲁尔虎山、医巫闾山和松岭;中间的辽河平原,北接广袤而富饶的“黑土地”东北平原,向南则把辽东湾拥入怀中。
山,和海岸携手共生 。
▲ 大连老铁山,突入海中的山体,为黄、渤海的分界线。摄影/史港泽
海,与平原短兵相接 。
在全省14个地级市中,辽宁拥有6座沿海城市,西起山海关外的葫芦岛,东至面向黄海的丹东,在2100多公里的漫长海岸线上,一路山、海、平原和岛屿构成了“海陆四重奏”,赋予了辽宁与印象中东北“白山黑水”截然不同的景观。
辽宁的秋,是海与陆各自绚烂的红,既有盘锦似锦若霞的红海滩,也有本溪漫山遍野的红枫叶。
▲ 上图:盘锦红海滩,芦苇和碱蓬草分界线。摄影/王禹 下图:本溪枫叶,最美的秋色在公路上。图/视觉中国
辽宁的冬,是陆与海同归宁静的白,既有鞍山一夕白头的千山暮雪,也有辽东湾苍茫无涯的渤海海冰 。
在海岛上,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的斑海豹,成群结伴在此“曳尾泥涂”、撒泼打滚,慵懒地舒展着它们肥嘟嘟的身体,辽宁的辽东半岛和山东的庙岛群岛,是斑海豹最南的栖身之所。
在平原上,数百万只候鸟把辽宁的沿海滩涂、内陆湿地,当成北上的“中转站”,从鸭绿江口、庄河口、双台河口到卧龙湖湿地,每年春季可见东亚候鸟遮天蔽日、盘旋高飞。
来自两侧群山的河流,呈收束状奔流到海,在入海口形成一个个良港——大辽河口的营口港、双台子河口的盘锦港、大凌河口的锦州港、鸭绿江畔的丹东港……大连港则依托辽东半岛分隔黄、渤海之势,成为了东北第一大港。
海与陆共同打造的港口,在风景之外,让辽宁真正具有了作为“南方沿海省份”的开放、繁荣气象。
而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辽宁的港口,在中国并不是吞吐量最大的、更不是最发达的,但它们绝对是中国“最好吃的”——
背靠着作为“天下粮仓”的黑土地,海运是东北粮食向外输送的主要方式。东北丰饶的物产由各线铁路运至辽宁各大港口,再进行中转,端上全国各地人民的餐桌。
其中的锦州港,从2000年起到今天,连续20年都是我国内贸粮中转的第一大港,巨轮满载粮食通向五湖四海。
丹东则有着“东北亚贝都”之称,海滩上盛产黄蚬子、白蚬子、杂色蛤、竹蛏等各种贝类,尤以黄蚬子最出名;
作为东北最老牌港口的营口,如今的海蜇贸易量占了全国海蜇贸易量的80%,由营口港发往世界各地;
深受日本人喜爱的裙带菜,则大部分都产自大连,在全世界的日料店里都标着“中华海草”……
这是辽宁沿海的一面,风情万种,海潮澎湃;而辽宁陆地的一面,扼锁咽喉,镇守门户,从古代开始就是通往东北的大门。
中国的咽喉,东北的门户
东北,地势上呈现出富饶而封闭的“马蹄形”——
东北—西南向的大兴安岭、长白山与西北—东南向的小兴安岭,组成了一圈巨大的马蹄形城墙;外围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组成了这座大城的“护城河”;中部则是大块的平原,使得东北的文化内部相近而与外界隔绝。
只留下西南端,山海之间一条狭长的廊道,是为:
辽西走廊
数千年以来,经由这条地理通道,沿着蜿蜒的大凌河、太子河、辽河,途经朝阳、辽阳、沈阳,历史逐渐了揭开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面纱。
首先,是属于红山文化和辽宁朝阳的大凌河时代。
在“东北水乡”,这条辽西“小河”显得默默无闻——无论是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还是辽宁境内的辽河、鸭绿江,其知名度远在大凌河之上。然而,正是这条细弱短小的河流,如同毛细血管一般,串联起中原和东北大地。
大凌河中上游的辽宁朝阳境内,遍布着5000-6000年前的红山文化遗址——东山嘴、牛河梁、半拉山……古老的“红山人”使用着庄严的龙形玉器,建造出中国最早的女神像,让平平无奇的大凌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母体源泉之一。
先秦时期,壮大于大凌河流域的东胡、山戎,和中原的燕、齐诸国时常兵戎相见;南北朝,前燕、后燕、北燕赋予了朝阳“龙城”的霸气称号;金庸笔下那位一生心系“光复大燕”的慕容复,算起祖籍来,也属于“朝阳群众”。
公元前226年,派荆轲刺秦未竟,匆忙流亡的燕昭王和燕太子丹,就是从辽西走廊流亡辽东,历史的走向也从朝阳走向了辽阳——据说今天辽阳人的母亲河,太子河,就得名于这位颇有悲情色彩的太子。
燕赵的慷慨悲歌,也久久在辽宁的热土上回响。
辽阳,东北地区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在公元前3世纪建城之初,她的名字还叫“襄平”,总领辽东郡。长达2000年的时间内,辽阳一直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当中原王朝的视域,经由辽西走廊探入辽东地区,边塞攻防、农牧拉锯、文化融合的重心就移到了辽阳城。隋炀帝曾3次倾国之力北伐高句(gōu)丽,间接导致了隋朝灭亡;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才重新夺回了辽东城,初唐诗人沈佺期记述此事: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而辽阳的高光时刻,来自从辽西崛起的契丹人,他们赋予了辽阳“东京”的称谓,让她成为辽代最重要的“五京”之一。
这么说来,《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祖籍朝阳,乔峰是契丹人,所以哪里有什么“北乔峰,南慕容”?分明就是“辽宁乔峰,辽宁慕容”,小说初期的两大巅峰高手,全都出身在了一个地方。
在辽、金两代,辽阳“东京”的地位从未动摇,文化也繁荣发展——佛教由辽西走廊传入后,在辽国土地上蓬勃生长,中国现存约90座辽塔,辽宁境内占据了近一半;辽阳城外的制瓷基地江官屯,则象征着东北文化走向了成熟。
然而数百年后,在清朝建立的10年前,后金雄主努尔哈赤却突然放弃了这座古城,转向不远处的另一座城市:沈阳。
辽河并非独属于沈阳,而是整个辽宁省的母亲河;正如清朝建立以后的沈阳,辐射范围是辽河平原,乃至整个东北地区。
在这一时期,辽宁的“咽喉”地位更是展露无遗。清兵由辽西走廊攻入山海关,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盛京”沈阳则成为了清朝的发祥地、大后方。
▲ 沈阳全景。摄影/梦游前生,图/图虫·创意
她面向辽河平原,极目之处沃野千里、土地辽阔;背靠着长白余脉,有险可守;南部通江达海,辽河奔流直抵渤海的辽东湾;西边远控辽西走廊,和北京遥遥呼应。有了辽宁,身后的东北平原成了高枕无忧的“后花园”。
▲ 沈阳故宫。摄影/岳志强
清亡之后,沈阳故宫目送着最后一个王朝的背影远去;然而对于沈阳和辽宁来说,新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如果仅从“老工业基地”五个字去解读辽宁,你将得到一连串滚烫的数字、满屏的“新中国第一”和几声关于“下岗潮”的唏嘘。
▲ 辽宁本溪重工业。图/视觉中国
“一五”计划期间,全国约17%的原煤产量、27%的发电量、近30%的金属切割机床、约50%的烧碱、60%的钢产量……均出自辽宁;
新中国第一枚国徽、第一台机床、第一根钢轨、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第一艘万吨远洋巨轮……都来自辽宁;
沈阳的机械工业、大连的造船工业、辽阳的化学工业、锦州的石油工业、本溪和鞍山的钢铁工业、抚顺的装备制造工业……都曾是辽宁人的骄傲。
甚至1949年建国初设立的12大直辖市中,有三分之一都是辽宁的城市——沈阳、鞍山、抚顺、本溪。
而当市场浪潮袭来,辽宁乃至整个东北,都从昔日的“共和国长子”,一度成为了中国省份的“后进生”。辽宁有多辉煌,就有多惨淡;有多少赞誉,就有多少毁谤;有最好的时代,也有最坏的时代……
然而,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这段历史——工业的衰败,反而让辽宁拥有了更多元的面孔、更深邃的文化、更具冲突感的魅力,在唱衰声中负重前行的辽宁人,也显得更有种逆流而上的自信。
废弃的工厂变成了历史的记录者——从《铁西区》到《钢的琴》,工业的灰暗,成为电影深处的底色;从作家双雪涛到作家班宇,故乡的衰落,反而是洞察时代的窗口;
从春晚舞台上的赵本山、范伟,到脱口秀大会的“雪国列车CP”,辽宁人一直是东北文化最有力的输出者。
▲ “宇宙尽头”——铁岭的蒸汽火车,如果下一场雪,可能就是“雪国列车”了。摄影/ 魔影游侠,图/图虫·创意
而在经济上失去的地位,辽宁人还能从运动场上找回来。
她是体育界的“辽老大”——从1984年到2016年的8届奥运会上,辽宁人揽下了约30块金牌,稳居全国各省、区、市之首。
▲ 辽宁的体育有多强?制图/孙大仙工作室
辽宁男篮曾20次夺得全国篮球锦标赛冠军,CBA的260名注册国内球员中,辽宁、吉林、黑龙江籍球员人数分列第一、三、四位,其中辽宁籍球员50人,占据了CBA联赛国内球员总注册人数的近1/5。
辽宁的鞍山是一座“乒乓之城”,我国不少知名的乒乓球运动员如马龙、郭跃、李晓霞等,都是出生于鞍山;辽宁的大连则以足球见长,大连的足球队曾是中国顶级足球联赛的“8冠王”,至今依然有许多大连人活跃在中国足坛。
辽宁经受的阵痛,也是她的光辉;辽宁承受的压力,也是她的希望。
▲ 大连足球。摄影/沙琨
红山文化是历史底蕴,燕国的“龙城”朝阳是历史底蕴,辽代的“东京”辽阳是历史底蕴,清朝的“盛京”沈阳是历史底蕴……计划经济时代的“共和国长子”、“东方鲁尔”又何尝不是底蕴?
历史从不是辽宁的伤痕,反而是辽宁的后盾。
辽宁人,东北人中的“南方人”
有人说,东北三省里辽宁人最像“南方人”。
实证则是辽宁鞍山人陈晓旭——明明是生于北国、长于北国的东北姑娘,却能将江南闺秀林黛玉,演得淋漓尽致,演得入木三分。以至于看过87版《红楼梦》的,都觉得陈晓旭之后,再无林黛玉。
的确,辽宁人身上身兼着两股气质,正如兼顾海陆的地形一样,她的豪迈大气、热情洋溢,来自东北的白山黑水、辽阔平原;她的开放自由、精明细致,则源于渤海的波涛巨浪、深水良港。
东北人里,辽宁人最爱做生意,或许也最会做生意。
北京的东北餐馆,有小一半都是辽宁人开的,或多或少能尝出“辽宁版”东北菜的影子。而辽宁人对美食的创新能力,对“美食IP”打造能力确实让人叹服——沈阳鸡架、锦州烧烤、抚顺麻辣拌、沟帮子熏鸡……每一样都让人印象深刻。
而在直播行业兴起之后,辽宁人凭借一口辨识度极高的东北方言,以及与生俱来的喜剧天赋,在公众视野中频频亮相。事实上在抖音的报告中,辽宁籍的创作者人数并非最高,但总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也间接造成了“东北人占领短视频”的错觉。
今天的辽宁,拥有着沈阳和大连“双核城市”的海陆组合。
▲ 大连出产的航母“山东号”。摄影/沙琨
大连之于沈阳,犹如南方城市中的深圳之于广州、宁波之于杭州,是沿海开放与内陆稳进的组合。当大连打造的国产航母“山东舰”巨轮出海,另一边对于沈阳入选第10座“国家中心城市”的呼声近年来也日益高涨。
2021年,沈阳能否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这不仅是沈阳人、辽宁人关注的问题,更寄托着1亿东北人的希冀和期盼。
- END -
文 | 九月
图编丨王家乐
地图编缉丨伍攀
封图摄影丨王禹
— 点击下方图片,跟着风物君看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