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气所薄、凝而为雪—二十四节气之小雪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贰
零
壹
捌
戊
戌
狗
年
小雪:2018年11月22日 星期四
农历十月十五
寒气所薄、凝而为雪—二十四节气之小雪篇
一、节气释义
时间含义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
小雪节气每年从11月21~23日开始,至12月7日或8日结束。“小雪”表示降雪的开始和程度,即从此时起气温下降,降雪开始出现,但还未到大雪纷飞的时节。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此时开始进入封冻季节。
天文解释
每年的11月21~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斗指西北时为小雪节气,即此时夜晚观测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北方。古人将天穹分为十二等份,分别代表农历十二个月并相应的用十二地支命名,当北斗斗柄指向某个地支方位,便意味着到了某个月份。小雪时北斗斗柄指向方位“亥”,亥是十二地支最后一位,对应农历十月,因为此时微阳起接盛阴,故五帝之一的颛顼定十月为正月(即岁首),秦代及汉初按颛顼历,以十月为正月。
古文记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小雪节气的描述是“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即农历十月中旬,雨滴因为天气寒冷而凝固成雪花。“小”是指雪下的程度和范围不大。
古籍《群芳谱》则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即小雪节气天气开始寒冷,马上就要进入降雪时节,但因为寒气还不够强势,所以降雪的范围和程度不会很大。
起源
两分两至(春分秋分、冬至夏至)最早在距今3600~4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并用于确立四季。“小雪”这个节气至迟在西汉淮南王刘安《淮南子.天文训》就见记载。甲骨文的“小”,样子像三颗小水滴或者雪花从天而降。雪是水或冰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或指落下的雪花。《埤雅》说:“雪六出而成华。”指出雪花是六角形状。《说文解字》中最原始的“雪”字,上面是雨,下面是“彗”,寓意为“洁净之雪,可以清理世间的尘埃”。由此看来,小与雪合在一起,除了可以表明降雪的大小与范围,也客观展现了雪后洁白宁静的世界。
对于国人的重要性
对中国人,小雪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反映一个降水和温度变化的节气,旨在提醒人们北方已经进入封冻季节,要提前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二、节气物候
一候虹藏不见
虹是大气中的一种光的现象,是光线以一定角度照在水滴上发生的折射、分光、内反射、再折射后,形成的彩色光带,阴阳二气相交才会产生虹,小雪时节正是“阴盛阳伏”之时,二气不能相交,所以很难出现彩虹。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小雪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天地之间的阳气(天气)上升,阴气(地气)下降。天地各正其位,不交不通。
三候闭塞而成冬
小雪时节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导致阴阳不交,天地不通,所以万物失去生机,生长近乎停止,构成闭塞的状态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三、气象特点
冷空气降临,北方降雪开始,南方潮湿阴冷
小雪节气基本与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一致。此时虽然有雪,但雪量较小且不能积聚。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强,暖湿气流又比较活跃的话,也有可能下大雪;南方地区北部开始进入冬季,呈现初冬景象。
按气候学划分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冬季
从气候角度看,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便是冬季。以此标准,小雪才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北部地区冬季真正的开始。
四、节气农事
加强田间管理和农田基本建设
小雪时节已进入初冬,天气逐渐转冷,地面露水成霜,天空雨水成雪,加强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预防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是最需要注意的事情。
确保冬小麦安全越冬
一是冻水。浇冻水即在临冰冻前给农作物或者苗木浇灌水,起到起密封保温作用。二是搞好麦田锄划填压。锄划填压,即及时弥补麦田土壤裂缝,把适当的土搂盖在麦苗上,以保持土壤墒情和温度,确保小麦带绿过冬。三是防治根腐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土壤湿度偏大的地块,要及时监测病情,对有可能发病的地块要喷施杀菌剂。四是严禁麦田放牧。经过牲畜啃食过的小麦,死苗率会非常明显地提升,严重影响小麦返青以及夏收时的产量。
储藏蔬菜
俗话说,“小雪铲白菜,大雪铲菠菜”,小雪时节要做好收储白菜的准备。白菜储藏应深沟土埋,收获前10天左右即停止浇水,做好防冻工作,以利储藏。尽量择晴天收获白菜,并将其根部向阳晾晒3-4天,待白菜外叶发软后再进行储藏。沟深以白菜高度为准,储藏是白菜根部全部向下,将其并排沟中,天冷时多覆盖白菜叶和玉米秆防冻。而半成熟的白菜储藏时沟内放部分水,边放水边放土,放水土之深度以埋住根部为宜,待到食用时即生长成熟了。
鱼塘越冬
进入11月后,天气寒冷,鱼类进入了越冬期,华北、东北地区有较长的封冻期,这对池鱼的安全越冬极为不利。因此,要在小雪节气认真做好池塘越冬准备。首先,要加深池水,在封冻前将水位加深到1.5~2m的最佳深度。二是要适量施肥解毒,加强水体稳定。三是要科学增氧 合理使用增氧机。四是注意病害防治,在封冰前杀灭水体病虫害。五是加强日常管理,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来改善水质状况。
牲畜越冬
冬季昼短夜长、气温低,家畜免疫能力下降,常因气温和营养水平下降而发生疾病。因此搞好家畜安全越冬准备也是小雪时节重要的农事活动。首先,要做好畜舍防寒保暖,畜舍温度最好保持在16℃ 左右,湿度以65%~75%为宜。其次,要保证牲畜营养需要,准备优质饲料。第三,要建立卫生防病制度,减少疾病传播。第四,要适当使家畜在舍外运动,提高其抗病力。第五,要实施免疫接种,提高家畜机体免疫力。第六,要实行检疫制度,及时发现和控制家畜传染病。第七,要注重药物预防。
五、节气物产
冬腊风腌,蓄以御冬
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干燥,非常适合制作腊肉香肠等传统食品,一些农家用上述方法把多余的肉类加工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食用。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把糯米蒸熟捣烂后制成的一种食品,在中国南方一些地区十分流行。
有的地方还在此时制作风干鸡,即在冬季将腌制的鸡肉悬于室外,不让日光照射,只用干冷的北风吹干。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就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六、节气活动
南方农历十月吃糍粑,而糍粑就是古代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东南沿海尤其是台湾地区有供奉祭祀水仙王的活动,以此祈求航海出行平安。同时还举行建醮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
七、节气养生
早睡晚起,调和阴阳
小雪时节气温骤降、光照不足,人们应适当增加睡眠,要早睡晚起,不要扰动阳气,以免破坏人体阴阳平衡,所以,此时要以养为主。早睡可养人体阳气,迟起能养人体阴气,以达到体内阴阳二气的平衡。所以《寿亲养老新书》中会说:“唯早眠晚起,以避霜威”,也就是说早睡晚起,是避寒保暖的最好方法之一。
适当活动,增强体质
小雪时节可经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多晒太阳,多开口诵读,多做太极修身,多听音乐,学会调养自己。跳舞、跳绳等体育活动的运动方式和活动强度最适合小雪节气。
饮食调理, 抵御寒冷,愉悦心情
小雪节气天气越来越寒冷,依靠食物来补充能量是一种让身体快速变暖的好方法,应适当吃些肉类、根茎类、铁含量高、碘含量高的食物。在阴冷的小雪节气前后,不少人的情绪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这是由于气温骤降、光照不足的缘故,这也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理。比如,如果感到焦虑不安,首选食品是燕麦,因为燕麦不仅能够延缓能量释放,还能抑制大脑因血糖突然升高而过度亢奋,能使人尽快恢复平静。
八、经典诗词欣赏
经典农谚
节到小雪天下雪。意思是到了小雪节气,往往会带来入冬后的第一场雪。
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意思是小雪节气落雪,来年雨水均匀,无大旱涝;下雪可以冻死一些病菌和虫害,来年减少病虫害发生;积雪也有利于保暖,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分解,增强土壤肥力。
到了小雪节,果树快剪截。意思是到了小雪节气,果农要开始为果树修枝,以草秸编箔包扎株杆,以防果树受冻。
小雪大雪不见雪,小麦大麦粒要瘪。意思是如果小雪大雪节气没有下雪,来年很有可能干旱,会影响麦类的收成,需要提前做好灌溉准备。
诗词欣赏
小雪
唐·戴叔伦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注释] 花雪:即雪花
林峦:山林之间
愁人:忧国忧民,心怀忧愁的诗人
[译文] 天气到了小雪节气,气温骤降,天空飘起了雪花。那百看不厌,随风飞舞的雪花,最后都消失在山林之中。心怀忧愁的诗人,正坐在书窗下,边看着雪花边读着书。他深切地感到,每一片雪花的降落,都给天下苍生带来了一份寒意。
[背景介绍]纵观全诗,从写景入手,初始还有闲情,后后话锋一转,由景入情,诗人心存忧虑,自称愁人,只因一个寒字。天气寒冷下来了,生存的一系列问题都要暴露出来了。说得范围小点,自己的生活起居。说得范围大点,天下苍生,治下百姓,都得度过寒冬,而眼下只是开始,怎能不愁?
科学宫
自然界的动植物如何过冬?
植物界: 植物在快到夏天时聚积了大量养分,然后在秋天时落叶,减少体内热量和水分的散发,冬天一到,它们就不再汲取营养,不再生长发育。树木还会在树干和树枝的皮层下储存多孔的木栓组织,空气滞留在它的气孔中,使树木活动机体中的热不散发掉。冬天到来前,树木还会在树液里积蓄起各种盐类和变成糖的淀粉,具有很强的抗寒能力。雪也是树木最后一个防护寒冷的手段,在多雪的冬天,白雪像一床棉被,把树木覆盖住,能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
动物界:不冬眠哺乳动物开始换毛,寻找暖和的住处并储备丰富的食物。冬眠的哺乳动物,到了秋天它们开始大量摄入食物,增强体内脂肪含量,并在冬天靠脂肪来提供养料。冷血动物需要冬眠,蛇聚集起来抱团取暖过冬,蛙类钻入泥中,降低新陈代谢。有的鸟类飞往南方避寒寻食,水里的鱼一般在水底休息,减少新陈代谢,偶尔感到缺氧了,便游到冰层下,在没有冰封的水面透透气。
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中国农业博物馆 荆大伟
识别二维码
打开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