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又在搞事情?暴乱之后,单亲妈妈连菜都买不起……

小鹿 Alice阅读教育 2023-01-06




最近关于香港的问题愈加严重,以前的微博热搜都是娱乐八卦,现在关于香港的消息占据了热搜大部分的版面。


人民日报称:香港正面临回归以来最严峻的局面


香曾经有过很多的辉煌,TVB的经典职业剧、90年代的繁华电影梦,狮子山下的香港精神,各大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狭窄又拥挤的街道、随处可见的巨大招牌、遍布全岛的港式茶餐厅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网红美食店,这些都是香港的符号,也是大家对香港最熟悉的认知。



一切曾经都是过往的曾经,如今的香港就像蒙上了灰尘的明珠,在历史的进程中越来越黯淡无光。


为什么现在会有那么多的矛盾和摩擦,归根到底除了历史的复杂性之外,还有就是没有深入的了解彼此,走进彼此。


四十几年前,中国内地还是供应紧张的年代,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吃穿用度一切都与各种票证息息相关。


记得很小的时候,爷爷家的抽屉里遗留的几张粮票布票等等,小小的一张。这些“票”已经不再作为流通使用。因此,它们被我当作过家家玩具,丢的丢,撕的撕了。


 


饭票和粮票、肉票是一样的,它由一些单位、学校、机关的食堂发放,以便人们能够领取食物。


过去总是听爷爷奶奶们讲过去是一天2-3元就能吃饱的日子。太多孩子的童年,太多父母的青春,太多家庭的悲欢离合,都被一张张小小的饭票所记载。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时代。


那时候的社会没这么复杂,父母们大多在工厂上班,孩子更多的是放养,不像现在都是被看得紧紧地,那时候的孩子也自由很多。


今天这本绘本,就和饭票有关,是由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先生创作的《饭票》。


这本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因为饥饿,把原本应该一个月用完的饭票提前用完了。回家路上,他内心忐忑,纠结,不知道如何向妈妈交代。



他不知道晚上回到家,该如何向妈妈解释自己的饭票没有了。是丢了?还是因为吃不饱?或者,是否能够突然有些幸运的在路上捡到一沓饭票,补上这个窟窿?



忐忑着回到家,他一直不敢提起饭票的事情,直到要睡觉时,他跟妈妈说自己的饭票丢了。妈妈相信饭票被他弄丢了,所以带他去院子里找。寻找的过程,他一样煎熬,忐忑。



没有“找到”饭票,他整晚也是煎熬的,以至于做梦梦到食堂关门了,以后再也不用饭票了!



国营粮店,学习雷锋的海报,院子里的大树和石桌,写着为人民服务的信纸……故事里的每一幅画,带着我们穿越到了父辈的小时候。


那40年的今天又是什么样的呢?


每个人表达童年记忆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但情感却是相似的,黄石老师则是用画笔记录着自己所生活的城市,让小孩子看到这座城市柔软的一面。


而这本《咪咪噜外滩迷失记》的主角是一只叫咪咪噜的小白猫。透过咪咪噜的眼睛,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建筑文化,更有一个生活在这个城市的老人对这座城市的细心体会和深深眷念。

 

今天我们就跟随这只可爱喵星人的眼睛,看这座城市的晨昏定省,独特文化。

外滩:位于黄浦江畔,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素有“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


中国通商银行大楼:外滩6号。又名元芳大楼,外观呈英国哥特式建筑风格,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于1897年创办的第一所银行。


汇丰银行大楼:外滩12号。1925年建成,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号称“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华贵的建筑”。



陆家嘴:位于浦东新区的黄浦江畔,与外滩隔江相对,是中国极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之一。


外白渡桥:苏州河汇入黄浦江口附近的一座铁桥,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的桥梁,1907年完工。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的灵魂——那就是这里的文化和生活在这里的人。香港和上海何其相似,仿佛一枚硬币的两面——一座是努力寻找本土气息的国际化都市,一座历史与文化积淀深厚且不断向国际化方向飞奔。


而如今的香港,过去两个月,围绕着修例风波,从各种渠道看到的香港人,已经面目全非。


示威者在商场内殴打警察


拿香港的房价举例,香港属于一个海岛城市,但人口密度却排在世界前三,地少人多的原因导致,香港人的人均居住面积只有不到16㎡。据调查显示香港市区房售价19万/㎡,偏远郊区也高达13万/㎡,大量财富急速向少量人手中集中,使得香港社会陷入严重失衡之中。

 

机场暴乱


而在互联网大潮中,香港毫无建树。千禧年之后,整个香港,没有诞生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


而相对应的是,内地经济却在蓬勃发展。昔日的香港,何等辉煌。30年前,GDP占全国的1/5;30年后,已沦落为仅有广东一省的1/5。


贫富不均、思想落后、体制僵化,短短十余年,内地对香港就完成了从仰视到俯视的180度大转变。


往日的香港潮流早已不再,以前的香港优势早已消失,留下的,是一个四面焦灼的彷徨香港。



高物价、高消费的前提下,生活压力也随之加大。他们上流无望,逢内地必反,自私狭隘,崇尚暴力,是非不分,而这些人中的相当一部分,居然是未成年的学生。


他们的暴力行为愈发肆无忌惮,甚至已经演化成为“无差别攻击”!他们当街围堵、殴打普通香港市民,甚至连老人、妇女和儿童都不放过。


中央政府也在一直强调谴责极端暴利分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香港也能早日恢复平静。



莱昂纳德·科恩唱过,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然而,很多时候,裂痕虽然透光,却也是分崩离析的起点。人需要自由,只是自由没有限制,那就会失去人性,没有约束的自由都是危险的。


每种观点的背后,都有着时代的烙印,这或许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不止是物质生活的充裕,更是精神世界、思维方式的变化。一代又一代的人,交流和沟通的方式方法,也都在不断的变化,更加平等,更加注重思想上的交流。这就是“我们”的成长,也是一个城市的成长,更是一个国家的成长。


 


鲁迅曾说:“只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一味的暴力和抗议不可能带来任何正面的结果只会把周围的人拖入愤怒与伤害的漩涡里,当我们都在期待越来越好的时候,改变才会到来。愿更多的你我,都是黑夜里的光,黎明将至。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小鹿

排版:小鹿

审稿:胡萝卜&Lisa老师


如果你还想看


绘本叨叨

绘本超级团


经营培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