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21年7月1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批判莫言,竟然也能成为时尚?

诗人牛皮明明 牛皮明明 Yesterday

"

一个作家的身份,也从来不是对上当歌功颂德的吹号手,对下当哄睡读者的心灵按摩师。过去文学的高度,也从来都不是歌功颂德的高度,这难道不是连小学生都应该知道的常识。
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国破山河在,恨别鸟惊心”、张养浩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按照现在的标准,它们温暖吗?它们正能量吗?他们都在告诉你世人苦难方深。

"



0 1


清朝雍正年间,一个书生到一家书店里,恰逢起风,他见风把书页吹得来回翻动,就随口吟了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来翻书?”,因诗中带了一个“清”字,当即就被认为是讽刺清政府,书生随即就被判了刑,砍了头,一句话惹来杀身之祸。

 

我之所以想到这个故事,是因为前几天,看到一篇讨伐莫言的文章,名为《莫言的问题不可容忍》。当时我第一时间的反应是错愕,如果是敏锐一点的人读到,大概都会隐隐觉得文章的氛围不对。

 

比如其中批判莫言的小说,写了很多黑暗、沉重的东西:


 

“莫言暴露的‘黑暗’社会是新中国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的社会,是执政党领导的社会,所以他暴露黑暗的目的显而易见。”

 

比如批判莫言的创作,是迎合西方反华势力:

 

“他色胆包天兜售‘母亲’的丰乳肥臀;他狗胆包天,丑化干部,侮辱群众,乞怜西方反华势力。”


还比如,批判莫言的存在是有害于中国复兴:

 

“……都是违背主流民意的文学,都是不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学,这样的文学及其创作者,都将被人民大众所唾弃,都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批判莫言的文章


这样的批判实在太多,就不多引用了。写这篇的文章的人,你能感觉到他有一种不批倒斗臭莫言,就对不住列祖列宗的架势。它让人好像回到了过去的某些历史场景,抬头就看见了杀气腾腾的“大字报”。

 

过去我还读过一本叫《莫言批判》的书,出版于2013年,其中40多个砖家为莫言精心梳理了九大“罪状”,对他进行围攻声讨。此后,网民们也兴起对莫言的群殴,对他的作品评头论足,虽然他们根本就没有读过莫言的任何小说。

 

想不到批判莫言,竟然也能成为时尚?


《莫言批判》


0 2

 

在网络上,越来越多人热衷于翻莫言的“历史”。多是扒莫言在过去三四十年前,某个演讲说了什么话、写了什么,像收集“罪证”一样,最后进行清算。

 

2012年,莫言获得中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家。一夜间成为举国闻名的作家,拿着奖金也终于能在北京买上房。但同时,无数对莫言的批判也铺天盖地而来,批评者认定诺奖就是西方政治化的阴谋,莫言刻意揭露中国黑暗、迎合西方反华需要。

 

随后这个诺奖,莫言自己感慨道:“倘若能预知后事,当初真不该屁颠颠一路小跑,真去斯德哥尔摩领回那个奖杯。”也不知道他是真这样想,还是面对漫天批评的一句气话。


网友批判拿诺奖后的莫言

 

对于漩涡之外的人不禁疑惑,莫言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但其实如果真的分析莫言,莫言几乎是中国最直面社会的作家。

 

他的代表作《蛙》里,就讲述了过去计划生育期间,一个妇产科医生,常年做人工流产,一生经手了太多妇女和婴儿的死亡。直到最后她走到一片蛙地,忽然觉得蛙声如哭,像是成千上万的初生婴儿在哭,用“哇—哇—哇—”的凄凉而怨恨的哭叫声,在对社会发出控诉。

 

莫言写出了那种惊心动魄的时代批判,在大量的文字里,都替那些被时代前进的车辙所撞倒、碾碎的人发声,表达对生命的悲悯。

 

但是在今天,莫言被扣上帽子的却是:“妖魔化中国人古往今来第一人”。

 

其实如果按照这个清算莫言的标准,中国还有一堆人要被清算。

 

不信我帮你分析,比如余华写过《往事与刑罚》,揭露了历史上掌权者的错失。苏童写过《米》,揭露了民间的人性丑陋。刘震云写过《温故1942》,揭露了四十年代河南大饥荒的残酷,冯骥才写过《一百个人的十年》,揭露过文革期间百姓的悲惨命运,等等。

 

甚至其他的文艺创作,比如电影一样要遭到清算。像张艺谋拍过《活着》,讲述了政治运动时期百姓的家破人亡。姜文拍过《鬼子来了》,讲述了战争时期百姓面对侵略者的怯懦愚昧。贾樟柯拍过《天注定》,讲述了现代社会底层滋生的愤怒和绝望。李杨拍过《盲井》,讲述了不为人知的角落里的黑色产业,等等。

 

这些文学作品,很多都在西方翻译出版,这些电影很多也都在西方拿过大奖。如果按照清算莫言的标准,可想而知,这些几乎都可以一网打尽。

 

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连黄河都能改道,可是对于作家,有些网友却仍旧停留在“秋后算账”的阶段。

 

李杨电影《盲井》


0 3

这些年莫言几乎只要一发言,立马就会遭到聚集围剿,不得已只能一直沉默。甚至当他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参加两会期间,他也是惜字如金,多次被记者拍到闭着眼睛“睡觉”。


两会期间莫言(左一)

这件事看似是一件小事,其实从更大的角度看,这就是一件大事,它背后透露的是社会观念的退步。


 

在过去的普世价值里,作家无一例外,都是在某一个特定的历史时刻,是用文字记录社会的真实,表达对社会的热忱和关心人。他们通过批判时代的黑暗和丑陋,促进那个时代的文明,也追寻那个时代的尊严。

 

但在今天,民众反倒把这些批判视为黑暗,因为一点情绪的变化,把这些可贵的额普世价值野蛮地推翻。这样的所作所为,难道不是一种观念的退步。

 

要知道一个作家的价值,要么编故事、写审美,服务于人的内心,要么控诉时代的黑暗,成为社会的良心。但在今天,当作家编故事时,人们指责“你为什么不歌功颂德?”当作家批判的时候,人们讨伐“你为什么暴露社会的黑暗面?”

 

如果大家只是想听摇篮曲,那还要作家干嘛?

 

一个作家的身份,也从来不是对上当歌功颂德的吹号手,对下当哄睡读者的心灵按摩师。过去文学的高度,也从来都不是歌功颂德的高度,这难道不是连小学生都应该知道的常识。

 

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国破山河在,恨别鸟惊心”、张养浩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按照现在的标准,它们温暖吗?它们正能量吗?他们都在告诉你世人苦难方深。

 

当社会的价值越来越趋同,光明和黑暗的评价越来越单一,独立思考便成了原罪。

 

前段时间,财新、三联生活周刊这些媒体,都遭到了举报批判。一堆人在骂这样的媒体呈现社会的真实时,是煽动,是在造谣,是影响他们在星巴克喝咖啡“现世安稳”的心情。

 

可以想象在未来十年,社会间的举报和讨伐,会逐渐成为日常和流行。当社会为民族主义、清算主义提供了温床,在这个时代批判作家,大部分时候就是一个人的立场问题。最后我想说:

 

一直以来作家都是一个时代的良心,历史已经多次证明,时代的变坏的起步,都是从良心被践踏开始的。希望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 喜欢这篇文章,点个“在看” ~




牛皮明明喊你加入读书会 ,做独立思考者

我的牛皮明明深度读书课,上线已有足足一年时间。从去年疫情时期,我下决定要做这件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事。

这个课囊括了十一个领域的深度内容,体系庞大,思考纵深,目前这个课已经更新四十余期,几乎每一期都是一种历史,一种人生,一种颠覆和重构。

这个课程不贩卖知识焦虑,不讲平庸之书,不讲工具书,触类旁通,旁征博引,讲述体系化读书经验,打造独立思考能力,形成个人价值判断。

文学经典、历史认知、心理情感、教育成长,到文化审美、人物传记、社会思考、商业管理,和牛皮明明一起读遍11个门类经典之书,打造强大个人阅读体系。



报名通道




点击下方按钮关注,看更多深度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