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民族的秘史:从矛盾文学奖看文学的过去和未来

先知书店 曹教授 2024-03-04

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小说从来都不只是简单的文学享受,它背后所暗含的是一个民族最真实、最隐秘的心灵变迁史。事实上,阅读不同时代、不同目的写出的小说,所展现的是完全不同的时代精神。

了解中国文学,实际上就是了解中国人心灵的沧海桑田。当代文学史上的代表作,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中国人,当我们看到他们的血泪和梦想,也是看到今天的自己。

然而,中国当代文学纷杂浩繁,找到优秀作品来读,是一件过于庞大的工作。因此,我们需要有力的选书参照。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参评作品皆为长篇小说,字数在13万以上的作品。尽管仍有颇多争议,但茅盾文学奖的确选出了一些非常优秀的作品,依然不失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以此为参照,更容易选出实至名归、最能呈现当代中国的作家和作品。

为此,曹教授联合先知书店诚挚推荐“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品集精选”,从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品,读懂中国小说与中国人心灵的变迁,看中国文学的过去和未来——



-1-

阿 来

写作是一件有神性的事
铁凝说:“在阿来那里,写作是一件有神性的事情。”阿来相信,想要文字走得更远,笔尖必须栖息在土地上,与土体上的人们保持紧密联结。
于是,他徒步走完大渡河、若尔盖草原,在藏族风情的雪山冰川中,寻找写作真谛。几年后,销量如脱缰之马,超过几百万册的《尘埃落定》,尘埃落定。
《尘埃落定》被翻译成英、法、德等十多种语言远播国外,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更被人视为茅盾文学奖中的“神作”。
与《尘埃落定》双峰并峙,阿来投入最多心血的史诗巨作,《机村史诗》六部曲,为他带来“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
乡村是很多中国人的根,《机村史诗》的主角就是一座村庄,机村。它不仅是川藏的村庄,也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起的五十年,经历重重困厄与涤荡而不死的中国乡村。
如果说《尘埃落定》写的是历史,《机村史诗》关注的就是现实,而现实更难写,也更沉重,但对社会的认知价值也更大。两部著作组成阿来经典小说集》,含阿来签名+钤印,特别值得典藏


-2-

刘震云

被写作耽误的喜剧人
“刘氏幽默”已是中国文坛的一个标签。大洋彼岸的美国《柯克斯评论》则说:读刘震云作品,即使在你绝望时,也会笑出声来。
刘震云,河南新乡农村长大,血液里流淌着胡辣汤的芬芳,和故乡黄土地的“黑色幽默”。
他的《一句顶一万句》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堪称中国人行为大赏:每一句都是戏,一句话后面憋着一万句别的话。嘴里说的是东,心里想的是西。还有各种官场关系……忽然发现,中国人为什么活得这么累。
他被王朔称为“绝无仅有的反映小市民真实生活”。冯小刚也说,他的小说“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刀光剑影”。就如同听一个高水平的人在唠嗑,能把中国人几千年来的过日子,用最鸡毛蒜皮的事儿,讲得通透无比。
有人喜欢刘震云的幽默,称他是“被写作耽误的喜剧人”。但他说“我是我们村最不幽默的人”,“我不幽默,真正幽默的是生活”。
这套《刘震云作品选》尽收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一地鸡毛》《我不是潘金莲》等经典作品,装帧精美,更含其亲笔签名,值得珍藏。


-3-

梁晓声

秉直书写人世间的真实
梁晓声的秉直与宽厚似乎出了名。从文坛男女作家,到家门口卖菜的、修鞋的小贩,再到居民区的老少爷们儿,人人把他当朋友,愿意跟他说知心话。也正是这种秉直与宽厚,还有“老古董”的倔强,他才如一头老黄牛勤奋翻耕着脚下土地,写出那些自成一格的小说。
他写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聚焦中国社会热点问题、中国社会生存规则,20年来加印50次,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动容。
他的近年新作《人世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小说真实反映上山下乡、知青返城、出国热、下海潮、国企改革……被誉为“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一部50年中国百姓生活史”。同名电视剧热播后,掀起50后到00后,祖孙几代追剧奇观,总观众高达3.71亿人。
龙应台:知识分子有矫正社会、唤醒民众的使命,在这一点上,作家梁晓声先生令人尊敬。
然而,在写完《父父子子》之后,梁晓声却表示自己要放下手中笔了:我不允许没写过这个题材,这本书交稿之后,已去一憾事,以后可能就不写了。
这套梁晓声作品集包含《人世间》《父父子子》《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且含梁晓声签名+钤印,值得珍藏!


-4-

霍 达

对生命存在价值的思考


霍达有着特殊的童年经历,使她对生命有异于常人的独特感悟,她的小说就是她体验人生的再现。

霍达1987年创作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该作于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这本小说为她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但是她本人却说:我写了800万字,不止《穆斯林的葬礼》这一本书,其他作品也是我的儿女。

霍达是回族作家,但她的创作题材范围却并没有局限于回族的生活,而是古今中外均能涉及,体现着她对生命存在价值的思考。她的《补天裂》堪称了解今日香港的必读之书;《未穿的红嫁衣》写一个人在情感与事业之间的选择;《红尘》是对残酷人性的灵魂质问

她的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过的,同时也带有她自身的影子,她把对生命的不同体验都融入在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上——不论是英雄形象,还是英雄的反面,都用他们执着的信念去守候心中的信仰。

霍达经典小说选集,精选霍达最好的四部作品:《穆斯林的葬礼》《补天裂》《未穿的红嫁衣》《红尘》,且含霍达钤印,值得珍藏。


-5-

徐则臣

书写河流与民族的秘史

徐则臣是70后首位茅盾文学奖得主。他的长篇多围绕运河展开,串起百年悲欢;短篇则聚焦城郊底层小人物的挣扎与奋斗,读来别开生面。

徐则臣潜心四年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北上》,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本书阔大开展,气韵沉雄,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

长篇小说《耶路撒冷》聚焦于运河边长大的70后,深入探寻在疾速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这一代人的生活现状和疑难困惑,堪称一代人的心灵史。本书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14年度十大中文小说”,获第五届老舍文学奖等奖项。

他的《北京西郊故事集》含九篇短篇小说,通过诸多人物在北京西郊这片他乡的艰辛故事,勾勒出现代普通百姓的生存现状,这些人始终心怀热情,面对未来既彷徨也坚定——在这个城市,你的孤独无人响应,但其实,所有人都是你,你也是所有人。

徐则臣作品集收录以上三书,且含作者亲笔签名+钤印,值得珍藏。

以上每名茅盾文学奖得主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独特角度的“中国故事”,都在进行作家个人的“中国社会分析”。从这些著作中不仅可以获得独特的文学体验,感受字里行间的神性、幽默和真实,更可以看到中国怎么会走到今天,又会走向怎样的明天。

值得一提的是,先知书店有幸获得以上五位茅盾文学奖得主的签名/钤印,更为收藏这些书增添一份价值。签名/钤印版数量有限,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品集精选”:


-END-


最近微信公众号改版了
为了您更容易看到推送的文章
也更好地为您提供服务
请您将此号设置成星标




马勇:这个看法虽说残忍,但确实是对的
中国自殷周革命以来,天取代鬼神成了心灵的皈依和精神的敬畏
一百年后还有人读的历史书不多,这就是其中一部
张宏杰:清华教授秦晖的真面目
杨奎松:我那几年读了相当多的档案,知道了许多内幕
切尔诺贝利惨烈悲剧后面,藏着多少惊天谎言?
被牺牲的“局部” :这是一场权力所塑造的人祸
为何集权政治下,有“朋党”而无“政党”?
摧毁我们的天才的,是我们的文化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个民族的秘史:从矛盾文学奖看文学的过去和未来

先知书店 曹教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