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部“无所顾忌”的历史

先知书店 曹教授 2024-05-27


治史,是中国人的强项。但是,真的如此吗?

 

梁启超先生曾发出这样的疑问:历史是一个民族的力量之源,但是为什么中国历史没有成为中国人的力量之源?

 

这恐怕是因为,作为一个在历史上早熟,但后来被西方超越的东方大国,国人一边想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融入现代文明;但同时却因为习惯了“从中国看世界”,而从传统史书中无法找到多少契合现代文明的东西,从而导致历史的无力感。要解决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从世界看中国”开始。


正如历史学者朱维铮所说:“想象中国是仅有一扇窗户的房间,外国学者只能通过窗户看里面,而中国的历史学家在屋内,似乎洞察一切,但唯独不知道这间房间坐标何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国汉学家,能帮我们找到房间的位置。为此,我们特别推荐三部“从世界看中国”的经典好书——


它们没有意识形态束缚,以完全不同于国人的独特视角,重新梳理了中国的历史,展现与传统史观不一样的中国:


 

▌《哈佛中国史》:多角度定位中国



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定位《哈佛中国史》,那就是:多元。它通过两种21世纪新的史学研究方法来呈现:全球视野和多重历史叙述对象。


◎全球视野,看见中国在世界中的故事


这部书由四位国际著名汉学家,倾十年之功完成。酝酿十载译介至中国,海峡两岸优秀青年历史学者携手翻译。著名历史学家葛兆光先生称之为“世界中的中国史”。


主编卜正民一直都认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比我们想象的要广泛得多。因此他将自己最擅长的全球史观,融入了《哈佛中国史》。

 

在这样的视野下,中国史被放到了更广阔的地理空间中。比如卜正民亲自撰写的《元明》一卷,就特意设立了一章讨论南洋。讲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明朝在世界中的故事”。



15世纪起,西班牙的大帆船贸易开始称霸世界,白银与香料往来美洲与亚洲,为相关国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明朝由此成为一个“白银帝国”,并参与到“南洋世界经济体”的交互活动中。

 

有趣的是,当初大帆船航行的区域,正是今天经济、政治和社会最为活跃的区域,也是未来世界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

 

全球史观不仅使“中国”在地理上被拓展开,还能够让我们以更全局的思维来关联彼时彼地与今时今日。

 

再比如《清朝》卷中,关于清朝与亚洲,与欧洲的交流上。近代中国不再是一个受害者的形象,而是全球史中同类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

 

横向我们能够理出一条世界近代东方农业帝国的发展线,纵向上能够对比为什么东西方在近代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其实这正是梁启超一辈的思想家想要达到,却收效甚微的史观。


◎突破限制,看见帝制下的众生相


在历史叙述对象上,《哈佛中国史》并非国内常见的史书那样只写王朝更替,只写帝王将相的历史,而是沿着帝制的主要脉络,延伸出中国史总是忽略的那些环境、宗族、亲属、女性、日常礼仪、公共卫生等更多的内容。



直白地说,这是一部“中国人”的历史,而不是“中国帝王们”的历史;让历史中那些面目模糊却不可或缺的普通人鲜活起来,使中国历史更具生命力。

 

比如在《秦汉》卷中关于女性和儿童的论述,就十分丰富。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女性和儿童大多隐于后宅,在宗族制度和社会生活中被一笔带过。但是在《哈佛中国史》中,女性展现在政治角力中的具体作用。而儿童则成为了讨论中国伦理的一个侧面。

 

再比如《宋朝》卷中,单独开辟了一章研究公共领域中的私人生活。采用当下最新的考古和文献研究成果,讲述了一个更加生活化的宋代。

 

正如卜正民所说,《哈佛中国史》是抱着“生命经验之复杂”的想法完成的,而不是退回到“历史事件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它该发生”那一套统一的、早已建构出的历史叙述中。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跳出王朝更替的分析模式



日本顶尖教授写的中国史,跟中国人写的有何不同?翻开本书,你会发现,系统甚至不能兼容。

也正因此,本书值得我们置于案头,随时准备接受这个辨别“真假猴王”的任务:

◎本书恢复了被妖魔化和神化的形象

西周的灭亡根本不是因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更不关美女褒姒什么事。所谓“烽火戏诸侯”的传说,应该是出自战国之后的人的虚构,反映的是他们当时的社会状况,含沙射影罢了。

孔子就是个“丧家犬”的失败者形象,他的神圣性完全来自后世塑造。而且,孔子是舆论意义上的“游侠”,在孔子的时代,他和儒家的价值,恰恰在民间,而不在庙堂。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内页插图展示


◎本书看到了中央帝国的延续性

“秦皇汉武”无疑是两位相似的古代帝王。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热衷于泰山封禅、求神访仙。好功,愚昧。更根本的,他们也都是依靠严刑峻法作为治国手段,以领土扩张作为评价帝王功业的标准,这都无疑给后世留下了某种示范。

◎本书超越了“中华中心论”的民族主义视角

北方野蛮的草原民族是最大的破坏者吗?恰恰相反,正是游牧民族存在,欧亚文明的发展才有了更多可能性。

蒙古人治下的元朝,就是杀人如麻的赳赳武夫形象吗?非也,元朝有着史无前例的宗教宽容,忽必烈视基督徒为老师。元朝有史无前例的贸易自由,贵族把白银天使投资给穆斯林商人赚钱。可以说,元朝建立起了世界史上罕见的新型世界国家。

日本学者杉山正明感叹说,“汉文文献的可怕性,无可比拟。欲加以美化、圣化,则极力粉饰;欲加以贬毁、诬蔑,则竭力丑化。”这话扎心,但却真实!

这部《中国的历史》是日本最大出版社“讲谈社”建立100周年的献礼之作,这套书,每卷都是由相关领域的日本顶级汉学家执笔。

比如执笔秦汉史的鹤间和幸被誉为“日本秦始皇研究第一人”,他的书曾排名日本亚马逊中国史书籍销量榜首;研究蒙元史的大家杉山正明学识渊博,仅语言就通晓20多种……

他们的论述大胆而新鲜,而且除了使用原始材料,他们还使用了考古学、天文学、植物学、生物学等工具,说服力和可读性兼备。更新国人耳目,给国人带来了更重要的思考。

打破国人传统的历史观念、叙述方式和评价立场,日本学者写中国史,不顾“禁忌”,不回避关键问题,直入主题、直戳现实。

读了这部书,不得不感慨:日本人解读中国人,比中国人看中国,更深入骨髓!


▌《剑桥中国史》:唤醒中国人的“历史道德”


 

如果说《哈佛中国史》给中国人提供了多样的视角,讲谈社《中国的历史》跳出了王朝更替的分析模式,那么《剑桥中国史》在此基础上,唤醒了中国人的“历史道德”。


◎它代表了时代的最高水平

 

《剑桥中国史》的主编是堪称“头号中国通”的费正清和崔瑞德(杜希德)。他俩领衔百名西方汉学界顶尖的学者,历时半个世纪,终成巨著。著名历史学家袁伟时先生称它为:代表了时代的最高水平!

 

这不仅在于《剑桥中国史》的史料之丰富,论述之深入,更在于它体现了“记录真相”的历史精神。其中,有一点能引发中国人深思。即“统一”到底意味着什么?


费正清说:“10亿欧洲人散居在欧美50多个主权国家中,但是10亿多中国人却生活在一个国家中。”


“欧洲人没能恢复罗马帝国,而中国却成功地恢复了自己的帝国。”


这难道只是因为地理的差异和民族的特性吗?


▲《剑桥中国史》内页展示


◎一部“毫无顾忌”的历史书

 

与地理决定论相反,《剑桥中国史》当代卷的主编之一马若德认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混乱的局面就使得当时的政治哲学家们,如孔子等,“把和平和秩序奉为最高理想,统一成了压倒一切的政治目标”。

 

当有了“统一”的永恒命题,随之而来的就是统一的最高象征——皇帝,以及庞大而复杂的官僚团体。而为了顺利行使帝王和他下属组织的职能,就需要统一的社会意识形态。

 

帝王、官僚、意识形态,在统一的国家理想下,看似形成了牢不可破的三角关系。但是马若德指出,这样其实并不现实,“统一这个概念是自我拆台”。

 

个体或许会一时失语,但是不会永远当哑巴。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积蓄日久,最终会导致混乱,造成统一制度的崩溃。历史上不乏其例。因此,马若德认为:“维护统一,只有实行多元化”。

 

这样的话,只有《剑桥中国史》能说,也只有《剑桥中国史》敢说。


▲中国当代史研究专家马若德

 

敢说敢讲的马若德于2019年年初去世,费正清和崔瑞德更是早已作古,这版凝结一代汉学家心血的《剑桥中国史》终成绝响。


◎今天,还能看到这套书的完整版,甚至是奢侈的

 

这套书的最后一卷完整书名是:《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它的执笔者是以研究这段历史而享誉世界的麦克法夸尔教授。作为撰写过相关顶级研究著作的中国问题专家,前英国政坛精英,由他主笔本卷完全游刃有余。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负责终审的前总编说,“这本书从1966年写到1982年,基本上没有大的删节。”


这套书还包括无数中国学者碰都不敢碰、提也不敢提的历史时期和相关话题……特别适合倒着看。

 

作家杨争光回顾自己30年阅读史时说,“外国人写的中国史,有的比我们自己人的书更耐读,比如《剑桥中国史》”

 

和他有同样感受的有雷颐、秦朔……诸多知名学者。借助《剑桥中国史》,他们反而认识真实的中国。在30年来的阅读调查中,《剑桥中国史》是中国学者书架上的必备书。

 

可以说,这套中国史是独一无二的,而它所以独一无二,可说之处实在太多。


......


梁启超先生说,历史是“益民智之具”。历史不仅关乎真相,更关乎道德与信仰。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读有洞见、有态度的史书,思考历史的发展逻辑,去寻找真理和自由。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这三部“无所顾忌”的历史:《哈佛中国史》让你看到帝制中国里的芸芸众生,讲谈社《中国的历史》让你跳出王朝更替史的定势思维,《剑桥中国史》让你突破政治正确的禁忌,唤醒历史的道德。


想以传统视角了解帝王将相们的王朝更替,可以读《二十四史》;但若想读懂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看清中国在世界史中的真实位置,却少不了这三部“无所禁忌”的中国史。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多角度读懂中国。



-END-


最近微信公众号改版了
为了您更容易看到推送的文章
也更好地为您提供服务
请您将此号设置成星标




超敏感题材,两岸都可能下架。速看,强烈推荐!

刘震云北大演讲无删版,笑到流泪!(建议收藏)

文革58年 | 重温邓小平那篇让中国发生惊天巨变的讲话

在糟糕的时代里,那些拒绝随波逐流的人

无数灾难换来的最大教训:尊重常识!

雷颐:“万寿无疆,百姓遭殃”

王朔:这个人,我极其仰慕,若下令全民追星,我就追他!

遭受过社会偏见和不公正待遇的思想者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