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的书,每一部都是中国历史坟场的纪念碑

先知书店 曹教授
2024-10-02
网上有个段子:“乾隆和华盛顿居然是同代人”。
这个段子当然别有所指。但实际上,乾隆并没有患上很多人以为的重度“自闭症”,他不仅知道华盛顿其人,甚至还知道法国大革命,知道路易十六被“暴民”砍了头。
然而,乾隆为何终究没能成为华盛顿?为何从乾隆后期,中国和世界的差距越拉越大?关于清朝,以及清朝的皇帝,我们缺乏的不仅仅是史料意义上的常识,更缺乏史观意义上的真知。
-1-
任何一位历史作家,
都无法同时做到真实、有趣、深刻

为什么作为普通读者,想了解到真实的历史如此之难?这是因为,历史写作中存在着一个“不可能三角”:一个作者,无法让自己的作品同时做到真实、有趣、深刻。

这正是我们读历史书时的选择困境:很多思想深刻的巨匠,因拙于文字表达,皇皇巨著被束之高阁;故事精彩纷呈、实则硬伤累累的八卦野史,充满书市;立场先行、通过筛选甚至捏造史实以“佐证”的,更是大行其道。
司马迁身后,这个“不可能三角”牢牢站稳脚跟。

两千多年过去,打破它的人总算姗姗来迟。他就是以小说家身份,抢占诸多史学高地,成为学术界和文学界的双料佳话的高阳。

被莫言称为台湾地区最有天分的作家张大春说,“高阳是中国历史小说作家中,顶峰上的顶峰,他的成就举世无双,甚至难以找到继承者。”

张大春所说的举世无双,不单指文学,更指向史学。今天很多人能脱离以前的刻板认知,重新看待慈禧、胡雪岩等等,正是得益于高阳作品《慈禧全传》《胡雪岩》的广为流行,连一生睥睨文坛的张爱玲都禁不住大赞:“高阳的小说,闻所未闻,我一直看。”

不过,关于清朝的历史,除了慈禧太后、胡雪岩,高阳还有一部很重要的作品《清朝的皇帝》。

在各种“清宫戏”代替历史的今天,这套《清朝的皇帝》显得尤为重要。要想不被“戏说的历史”、教科书,还有什么都敢讲的自媒体牵着鼻子走,这套书具有强大而系统的纠错功能。

高阳为什么这么牛?

首先,史家最基本的东西,是史料。而高阳有一种“娘胎里带来的独家优势”。有清一朝,高阳祖上出过很多高官,六部尚书、总督巡抚、军机大臣,逢年过节,家族吃饭时,七品级别的,吃饭甚至只能去小孩那一桌。《清朝的皇帝》里好些重大事件,都能看到高阳祖上的身影。

高阳童年时,嘉庆御赐和慈禧亲题的匾额,还在家门口挂着,尤其祖母是讲古高手,高阳在日夜收听官场故事中长大,对清朝历史而言,想不熟都不行。

因为熟谙,他能随口引用完整的圣旨、上谕,至于庙堂政务、军机案牍以及宫闱秘辛、朝野逸闻,无不烂熟于心。也因为熟谙,能将清朝故事讲得哀而不伤、怒而不怨,不吹又不捧的,只有高阳——更能看懂政治生态的人,观点当然不同凡响。

但是,家学渊源只是第一步,高阳既能做到“文风有贵族气象”(和菜头评语),又能做到“每本历史小说都极极极极好看”(倪匡评语),是因为他在创作中秉持的,正是打破“不可能三角”的三个要诀。

-2-
最好的历史写作,
是做历史的侦探而不是法官

衡量著史者的“史才、史学、史识”三标准,对历史小说家来说亦然。以此为基准,历史小说家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根据内容,来决定虚与实的比例,一种是“除了人名,什么都是真的”。

高阳先生属于后者,即典型的“以小说造史”。他有着极强的考据癖,圈内人甚至称其为“考据眼”。他说:胡适的“拿证据来”支配了我的下意识,倘没有“事实的阶石”在眼前,“想象的脚步”便迈不开去。

所以,作为小说家,他最常去的却是“中央研究院”等社科机构,对八旗制度的研究让学界都汗颜,在推算笔下人物所需行程时,精确到每次都是用尺量图。

为写《清朝的皇帝》,他连续六个月,除了吃饭睡觉,全部时间都在“中研院”史语所里研读宫廷密档。为捋清肃顺一个人在辛酉政变中的前情后续,他读了至少六十本书,反复予以交叉验证,最终使肃顺“升格”为决定大清命运的关键人物、“洋务运动奠基人”,使那段此前混沌不清的历史首次清晰,为学界研究铺平了道路。

别的历史小说家可称为小说家,高阳则是不折不扣的史家。亦即,别人的历史小说是小说,高阳的历史小说则是历史。以高阳的专业素养,完全可以进入学术界,他最终以小说家身份与历史“嫁接”,就为尽可能“降志迎俗”,以最大众的方式延续中国文脉。这就是著名的“以小说造史”。

而他对清史的研究,专精到学院派名家亦难以企及,在他所有历史小说中,以写清代的最为精彩,如某位读到会心处的书友所言,小说《慈禧全传》,几乎每一字都有来历;史论《清朝的皇帝》,则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可以成为定论。

青年历史学者羽戈毫不掩饰对高阳的推崇:“我读中国近代史,大爱高阳先生的小说,知人论世鞭辟入里、洞幽烛微,完全可作信史来读。”
-3-
会讲故事的最高境界,
将人人都知道的结果,写的欲罢不能 

高阳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有井水处就有金庸,有村镇处就有高阳”。而金庸也是高阳的粉丝,他说过:“高阳是一流的历史小说家。”

真正的小说家,一定是洞察人心、世情练达的高手。马云说,当年他能6分钟搞定孙正义投资,是因为读过两遍《胡雪岩》。胡雪岩和左宗棠的第一次相见,给他印象实在是太深刻。

人是社会性动物,论及人情世故,没人比高阳写得更通透,其入木三分的程度世所罕见,有读者感慨:“看任何管理学的书,都不如看高阳笔下的中国历史。”

高阳既擅长把笔下人物写活,也擅长牵住读者的心,读他的作品,有非常浓厚的临场感:清末一定是清末,中唐不会写成盛唐。读《慈禧前传》,好像我们也身处深宫;读《清朝的皇帝》,好像我们也从努尔哈赤的“七大恨”开始,闼闼闼一路闯进关来。
细节描写尤其凸显高阳的绝世文笔。“董小宛入宫与顺治出家”是百年公案,高阳通过古今几十位学者文人的诗文,不放过任何一条哪怕是蛛丝马迹的史料,展开了一场极其精彩的多视角审视,加以情理俱佳的分析,不仅使“诗文证史”的传统达到古今之巅峰,其对顺治帝、冒辟疆、董小宛等人的细密剖析,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倘三人有知,必将引高阳为灵魂知己”——台湾地区公认的“首席诗人”周弃子先生如是说。

讲故事如此强悍,偏偏文字亦超凡脱俗,读《清朝的皇帝》,自始至终的理直气壮、滔滔不绝、气势磅礴,完全可以用“一骑绝尘”来形容。
-4-
腐朽的不是帝王将相,
而是僵化的历史观

顶着来自学界和民间的双重压力,高阳毫不客气地指出,中国人独有的循环史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过是偶然现象,还不如“诸行无常”更具普遍性而由此导致的对追求普遍价值的集体性缺乏,对一个民族“造祸巨深”

世事洞明方论史。高阳对中国历史,有着深刻的洞察,尤其在他最擅长的清史领域。很长时间,大众接受的都是片面乃至错误的“清史”,比如清朝一以贯之的“腐朽没落”,甲午战争失败是由于北洋水师腐败以及慈禧挪款修建颐和园,等等。是高阳以笔为扫帚,成为第一个,也是最著名的传统认知的“清道夫”。

大众认知中,清帝更是早已固化为戏台上的脸谱:康熙威武,雍正阴狠,乾隆多情......光绪软弱,等等。在《清朝的皇帝》中,高阳通过“独家”视角,以打分排序方式,逐个分析这些概念,还清朝的皇帝以真面目:

受教育程度超过历朝君主,几乎每一位都精明强干;前期皇帝无一不励精图治,文治武功都可圈可点;困扰历朝的皇位继承、外戚专权、宦官当政、藩镇割据等问题,在清朝皇帝高明的制度设计下,全部消失,成为两千年专制王朝的统治天花板......

无论情感上是否接受,以上就是从高阳《清朝的皇帝》字里行间流淌出来的真实的历史。至于如此卓越的群体,为何没有将中国带向自由开放,反而导致落后挨打,这属于比较政治学研究的话题,高阳的《清朝的皇帝》最大的价值是告诉我们:虚假的“历史”容易让人误判未来,真实的历史才能袒露出经验和教训,更不用说能把真实的历史写得充满趣味和阅读快感的,恐怕只有高阳了。
所以,“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说:“我自己受高阳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他给我留下了两样东西:首先,最精彩的是写各种人的心态,你等于站在古人身边,现场看他们如何做各种选择;第二,我建立了历史感,也就是在格局中思考问题的能力,如果当年不是恰好读过高阳,也许今天就不会有《罗辑思维》了。无论是在趣味性、真实性还是深刻性上,高阳都是让人望尘莫及的超级顶流。
但是,如果仅仅是把常识从历史灰堆中抢救出来,为人们传统认知中的“大清”正名,那高阳的作品,也就不会有“中国历史坟场纪念碑”的超高美誉了高阳作品不仅充满“乾隆知道自己和华盛顿是同代人”这种事实判断的颠覆,还能在关键地方给读者留出空白,让我们继续进行“乾隆为何终究没能成为华盛顿”的价值判断上的自我颠覆。
比如,在充分肯定了乾隆早期的国际视野后,乾隆之孙道光帝做的这件事,也许会让我们停下来思考:1842年,《南京条约》签署前三个月,道光帝向一个英国俘虏发出三连问,“维多利亚女王年方22岁,何以被推为一国之主?女人当国王,能不能管住臣下?该女有没有婆家?”

乾隆当年非要和历史大势掰手腕,结果刚到他的孙子这辈,就注定再无翻盘机会。我们不妨好好琢磨一下高阳先生的这个大哉问:以“蛮夷”之资入主华夏,清朝皇帝却能成为史上最强的帝王天团,这是因为他们的智商更高,还是上苍在给中国人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机会?
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也许只有对大清洞若观火的高阳。事实上,高阳写《清朝的皇帝》,其实已经在回答这个问题了。寄怀抱于旧史,创洞识于小说,《清朝的皇帝》作为一部史料信得过、三观正又超好看的史论,至少能给我们提供三大价值:

1.独特的视角和写作手法高阳独创了一种历史人物的写法。设定指标,给清帝打分并排序,见解精辟而深入,帮助我们更客观地了解清朝的皇帝,了解真实的近代史;

2.对清史中的著名疑点,近代重要历史人物与事件,均作出了独家而周密的分析,帮助我们更清晰掌握整个清史链条;

3.通过大清近300年的“走势分析”,给出对当今时代的明确建议,深刻改变我们看历史的格局

想了解清朝机密,必须了解清朝的皇帝;想了解清朝的皇帝,读高阳一定能得到最“独家”的视角、最精当的剖析和最愉快的阅读体验,这套书,毫无疑问就是《清朝的皇帝》(全五卷),独家好书,点击下图识别二维码,立即收藏,也可以在规格中,选购高阳先生的作品合集。



秦晖:我们的诚信是如何失掉的

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汉人”?

文明倒退的征兆

陈丹青:我只是一个暂时还没学会说假话的人

让人欲罢不能的神作,豆瓣9.3(无删版)

越是先进国家,越重视保存常识与记忆的“文明殿堂”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

当今的种种危机,实质都是思想的危机

它是90%以上的中国人,都没有读懂的旷世奇书


-END-

微信公众号改版了
为了您更容易看到推送的文章
也更好地为您提供服务
请您将此号设置成星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曹教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