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图鉴 · 新疆伊犁游之八《大美伊犁之夏塔怀古》

2017-09-01 高建东摄影 追忆青涩

老渡口休闲农庄吃饱喝足——继续“新疆伊犁游”,以下是——


图鉴 · 新疆伊犁游之八《大美伊犁之夏塔怀古》


秦灭汉兴,高祖大汉崛起,威驾四仪,同时西域嘈嘈杂杂,北方匈奴之患也总有困扰。

到了高祖子孙汉武帝,于是有了一出“江都公主”刘细君“和亲”的凄婉壮举。

75年之后,又有了王昭君和亲漠北;

而西域刘细君之后,紧接着又有“解忧公主”来到伊犁河畔……


2017年8月10日,我有幸从“口里”,来到这“口外”命运多舛、聪慧美丽的扬州姑娘荒冢墓碑前,在竭力搜求早年读史模糊记忆中的“江都公主”刘细君的形象的同时,那亘古荒凉的山风,就煞煞剔除着艳阳涂抹下我的裸露臂膀上的灼热。

同一时间,对比这里的空旷,我仿佛听到“江都公主”家乡那人口密度是这里10倍的长三角扬州(江都)的一派人气喧闹!

唉,刘细君,您在这里孤苦久了——我的喉头忽然一阵哽咽……


刘细君(公元前121年——前101年间在世),中国历史典籍第一位记载了姓名和史实的汉族和亲公主,其生平事迹却鲜有人知。

若细君泉下有知,怕是满腹委屈,大大地不服啊!

“江都公主”刘细君


刘细君具有正宗的皇家血脉,是名副其实的汉室公主。其高祖是汉文帝刘恒,曾祖是汉景帝刘启,祖父是汉武帝刘彻之兄刘非,父亲是江都王(扬州当时称江都)刘建,史称其为“江都公主”。


由影视杨幂主演,汇聚了刘德凯、刘晓庆、陈宝国、翁虹、潘虹等众多明星的历史剧《昭君出塞》曾经在中央八套热播,让王昭君的故事深入人心。

湖北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夭寿33岁,魂殁大漠,为汉匈交好立下的功绩千古流传。


然而,王昭君与匈奴和亲是在公元前33年,而刘细君远嫁乌孙国和亲(路途远一倍)是在公元前105年,比王昭君早了整整72年!


王昭君的和亲实际上是刘细君和亲的余波和遗响,就历史事实而言,刘细君除了是中华第一“和亲公主”以外,其和亲无论在时间的先后、处境的难易、贡献的大小和产生的影响等方面,都大大超过昭君。


嫁给祖孙两代乌孙国王的中华第一和亲公主刘细君,本应享 28 53229 28 14986 0 0 1404 0 0:00:37 0:00:10 0:00:27 3509比王昭君更高的历史地位,可是千百年来,知道细君其人其事者,仅限于少数文人学士。


对于早已埋于黄土的细君来说,这是相当不公平的。


刘细君用她的青春、美貌、才华、屈辱、血泪铸成了边疆数十年的和平、稳定与安宁,她的功绩名垂青史、彪炳千秋!


刘细君的父亲刘建,是一个荒淫无道的暴君,公元前121年企图谋反,后未成自缢。

细君母以同谋罪被斩。

父母死时,细君尚幼,赦无罪。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登基、反对和亲匈奴的政策,决心用武力北征,结果未能征服。


当时,汉、匈两族的边陲有30多个大小不等的王国,大多为匈奴所控制,只有乌孙国(新疆伊犁河南南源特克斯河畔一带,时有人口60万,拥兵近20万,是西域诸国中最强大的王国)世代与匈奴抗衡,而愿与汉朝来往。

可是由于交通不便,彼此之间缺少了解。

知悉西域情况的张骞便向汉武帝建议,用厚礼联络乌孙,同时与乌孙和亲,结为兄弟,共同对付匈奴。

武帝听了极为赞赏,当即派遣张骞为中郎将出使乌孙。


张骞奉命到达乌孙国后,受到隆重礼遇,他向乌孙国王昆莫说明汉天子愿与乌孙结盟和亲之意,昆莫听后特地召集大臣议论此事。结果是,先派使者携带几十匹良马作为礼品,随同张骞至长安向汉皇答谢,并了解中原的实况。


乌孙使者到了长安,看到的是雄伟壮观、富丽繁华的景象,使他们羡慕不已。

回国后,使者向国王昆莫禀告了在长安看到的一切,如山川如何壮丽,建筑如何雄伟,物产如何丰富,商业如何繁荣,文化如何发达,人物如何俊美等等。

昆莫听后决定接受张骞提出的结盟和亲的建议,当即派遣使者带马千匹作为礼聘来到长安,向汉武帝提出联姻的要求,表示永结友好。

那是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武帝听了来使的陈述,同意联姻。


公元前117年,刘细君的叔父刘胥,被封为广陵王,派人找到了流落民间的侄女刘细君。

细君气质超凡,美貌脱俗,聪明伶俐,机敏可人,深受广陵王喜爱。

在其叔父、广陵王刘胥教养下,细君能诗善文,精通音律,她的芳名也传到了长安。


通过左挑右选之后,汉武帝决定由刘细君出塞,担此重,并于元封六年(前105年),一封诏书将其封为公主,令其和亲,下嫁乌孙国王昆莫猎骄靡(又作昆莫)。

对此,班固所著《汉书》有明确记载。


经过数月准备,在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初春的一个早晨,细君公主拜别武帝西行和亲,从扬州向着“去长安八千九百里”的乌孙进发了。《汉书·西域传》记载,汉武帝特赐“乘舆服御物”,时备“官属宦官侍御数百人,赠送甚盛”。送嫁那一天,朝廷派了随从官员、乐队、杂工以及侍女等数百人,带着大量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等陪嫁妆奁,簇拥着细君,一路上浩浩荡荡,旌旗蔽日,鼓乐喧天,十分壮观。


细君走出京畿进入河西走廊,穿过天水、陇西、金城、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到达大汉边陲重镇敦煌郡,随后从玉门关出关,走北道西行。

车马辚辚,华盖亭亭,细君公主的车队行走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土路上。

前面已经是灵璧境内,壁立山前,人踟蹰,马不前。

刘细君下了木轮车,东望乡关,家乡扬州已经消失在看不见的远方;西望长安,前面的路途,依然遥远得望不到尽头。她手抚巨石,久久不忍离去,时间过去了很久,刘细君手上的汗渍居然在岩石上留下了一枚清晰的手印……

元朝钱塘诗人钱维善经过故相县灵璧时,留下《灵璧手印篇》辞赋一篇,他在序中写道:

“汉以江都王女细君嫁乌孙王,女过灵璧,尝扶以石,后人镌石为模,腕节分明。”

诗云: 

 

万里穷愁天一方,曾驻鸣镳倚灵璧。

灵璧亭亭立空雪,石痕不烂胭脂节。


据夏梅珍考证,刘细君从玉门出关后,和亲队伍转向西北,穿越天山南麓和库鲁克塔山脉间的危须城和员渠城,向西行再到尉犁国的尉犁城。经龟兹国的乌垒城、轮台城、延城,进入姑墨国的南城、温宿城。经过数月长途跋涉,刘细君在乌孙国最美的季节秋季,来到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赤谷城。


为了迎接汉朝公主的到来,乌孙国王忙得不可开交,他在国都大路两旁,布置无数官民演奏胡乐,载歌载舞,以隆重礼仪表示欢迎。公主到后,国王便按乌孙国的风俗,举行隆重的婚礼。

婚后,乌孙国王昆莫猎骄靡立她为右夫人,即正位夫人。


嫁到乌孙国,由于语言不通,加之吃的、住的、穿的、用的都与汉族不一样,细君很不适应,穹庐为室毡为墙,以肉为食酪为浆。


不久,匈奴得知汉朝和乌孙国联姻的消息,大为震惊,为了笼络乌孙,抗衡汉朝,也向乌孙昆莫送来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作为左夫人。


细君深知匈奴用意,她凭借右夫人的身份和聪明才智,言行得体,不卑不亢,与之和睦相处,不仅赢得了昆莫的宠爱,也赢得了左夫人的敬重。


刘细君嫁到乌孙后,牢记其担负汉朝边疆安宁的使命,“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以币帛赐左右贵人”,用汉武帝所赐的丰厚礼物,广泛交游,在乌孙国的上层社会中巧妙周旋。并因其知识渊博、多才多艺、不卑不亢而赢得了乌孙国上下的敬重。


当然,作为一位美貌绝伦、风华绝代的汉族公主,却远嫁荒凉旷野的西域乌孙,其心中之委屈愁苦可想而知,她用悲伤和痛苦作成了千古不朽的思乡之曲《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这首诗的内容表现了细君内心的痛苦、思念故乡而又无力改变现状的复杂心情。

在当时的诗坛上,以《悲愁歌》为标志,我国古代诗歌开始从“诗言志”向“诗抒情”回归


《悲愁歌》为后世传诵,其叶被称作是历史上的第一首边塞诗。

刘细君也被称为“和亲公主中的第一才女”。

这首诗被班固收入《汉书》,后来又收入汉诗,称为“绝调”。


至汉代,传世的名篇都带有浓厚的政治功利色彩。唯独刘细君的《悲愁歌》,通过对周边事物的描写和述说,着重抒发了自己真切真挚、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


它首先突破了“诗言志”的樊篱,给沉闷的诗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空气。

从《悲愁歌》开始,抒情诗广泛流传。


刘细君出生扬州,扬州旧属楚地,故此诗以“楚声骚体”为制。

80年后,班婕妤的《怨歌行》完成了抒情诗由骚体向五言的转变。

东汉末年,蔡琰的《悲愤诗》又沿着《悲愁歌》的轨迹继续前行,把抒情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此诗从乌孙传到长安,连性格刚强的汉武帝为之动容。《汉书》载:“天子闻而怜之,间岁遣使者持帷帐锦绣给遗焉。”勉励她安心边塞,与昆莫和乌孙人民和睦相处,不负王命。


在春秋战国时期,父亲死后,儿子可以娶庶母,叫做“蒸”,而兄,叔死后,弟弟或者侄儿可以娶寡嫂或者婶母,叫做“报”两者合称收继制,也叫转房制,是符合春秋战国时期道德规范的。

老国王昆莫是乌孙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君王,对细君备加宠爱。

出于对细君长久幸福的考虑,他决定在自己生前就将细君转嫁给王位继承人,他的孙子岑陬军须靡。

但是这一极不符合汉家传统礼仪、离经叛道的决定令细君无法接受。


在反复推脱不成的情况下,她上书武帝,请求在老昆莫去世后将她召回故土,叶落归根。

武帝接书后,内心虽然很同情,但为了国家边陲的安宁,下旨曰:“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 


得到汉武帝旨意,细君毅然愿听安排,与其孙岑陬军须靡举行了婚礼。

不久,昆莫病故,军须靡继承王位,汉、乌两国友好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


细君和军须靡生有一女,名少夫。

“祖孙共妻俗,细君心哀伤”,5年后的公元前87年,刘细君去世,终生不曾归汉。


细君死后,武帝又把楚王刘戊的孙女解忧嫁给乌孙王。

继任者“解忧公主”


解忧公主慨然赴乌孙,与岑陬结合。

两位公主的联姻,使汉与乌孙的关系日趋亲密。


公元前72年冬,匈奴进攻乌孙,乌孙王和解忧公主一起上书汉朝,请求出兵增援。

汉朝接乌孙王和解忧公主的信后,立即派出15万骑兵北渡大漠,与乌孙5万骑兵联合,夹击匈奴。


匈奴遭到出其不意的突袭惨败北逃,小王以下男女四万余口被擒,大大削弱了匈奴实力,减轻了其对丝路的骚扰。


刘细君,那个时代的民族英雄,她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在中国历史上她创下三个第一:


一、古代和亲女性中取得成功的第一人;

二、古代诗坛上突破“诗言志”樊篱的第一人;

三、乐器琵琶的首创之人。


三者之中,尤以出塞和亲功绩最为显著。


刘细君精通音律,是乐器琵琶的首创人。

晋人傅玄《琵琶赋·序》对之考证甚详。

唐人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明确指出:“琵琶,始自乌孙公主造。”

由此可以看出,刘细君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细君是汉家的一位公主,为了民族的团结、国家的安宁,她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后人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纪念她,都是不为过分的。


民国初年,仪征籍著名国学大师刘师培,曾满怀激情地写了一首七律,题为《乌孙公主歌》,表达了家乡人民对细君的深切缅怀,歌云:


胡筝拨怨黄金徽,尘毂凝香纰罽帏。

镜里青鸾知惜别,歌中黄鹄宁羁飞? 

狼望春花雪絮积,龙堆秋草阳晖稀。

到此应输青冢骨,芳魂犹共佩环归。


细君家世和出嫁乌孙国的史实,详见《汉书》和《资治通鉴》。


元代诗人钱惟善曾著《灵璧手印篇》纪其事,诗前序云:“汉以江都王女细君嫁乌孙王,女过灵璧,尝扶于石,后人镌石为模,腕节分明,故述其事而为之辞。”

诗中更有“万里穷愁天一方,曾驻鸣镳倚灵璧”、“灵璧亭亭立空雷,石痕不烂胭脂节”等句,真实地反映了刘细君的思乡之情。


白居易为之咏叹:“乌孙公主归秦地,白马将军入潞州。……画角三声刁斗晓,清商一部管弦秋。” 


黄庭坚为之感伤:“……万里嫁、乌孙公主。对易水、明妃不渡。泪粉行行,红颜片片,指下花落狂风雨……”。


刘细君是中国历史上载入史册的第一位和亲公主,当年她沿着丝绸之路,远嫁乌孙王,成功地实施了汉乌联盟,汉朝北方边陲因此得到了和平与安宁,也为丝绸之路增添了更多的传奇。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的初春,刘细君辞别叔父刘胥,沿邗沟北上。当行经平安县时受到了民众的热烈欢迎。平安县即今宝应县,宝应县的黄塍地区保留了一种大型的广场歌舞叫跑马阵,又称跑马灯。据传,这是刘细君远嫁乌孙时,沿岸民众为其欢送时举行的一种大型民间歌舞。


细君容貌美丽、气质高贵,到达乌孙后,受到乌孙朝野的热情接待。猎骄靡册封细君公主为右夫人,地位在左夫人之上。出于对刘细君的爱戴,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柯木孜公主”——意为花容月貌、洁白美丽如马奶酒一样的纯美。


细君为乌孙国带去了汉朝的典章、礼仪、音乐艺人、百工匠人、生产技术、广陵风俗和汉代的葬制等等。由于细君的到来,乌孙开始有了琵琶、房屋,开始种桑养蚕。


关于刘细君与西域的文化交流,有两个重要的传说:

历史上一直有细君公主造琵琶之说,唐人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说:“琵琶,始自乌孙公主造。”直接把琵琶的发明同刘细君联系了起来。也由此可以推断,汉代的江都就有了琵琶。据记载,刘细君精通音律,所谓“裁琴、筝、筑、箜模之属,作马上之乐”,即兼采众长而别创新声。可以说,琵琶的工艺流程是出于匠人之手,刘细君却是它音乐原理的设计者和审定者。

根据民间传说,刘细君远嫁乌孙时携带去了大量丝帛。

一位迎嫁的乌孙大臣对她说,最好把蚕桑的种子藏在身上带出关去,将来在乌孙便可以种桑养蚕。刘细君便把蚕桑的种子藏在发髻里带到西域,桑蚕技术从此在西域流传开来。(编辑整理:高建东)


以下,刘细君荒冢,空无一人,欲拜谒一番,忽然蹿出一个人,强收了我们一行,每人30元——不爽;摄影:高建东


雕塑孤立,但形象神韵极差,就不留影了


夏塔怀古(乌孙国故地)


夏塔古城、城墙遗址


黄花花


又见太阳花


去夏塔旅游风景区







奔波一番,还回“老渡口休闲农庄”——吃、住、娱乐KTV“老渡口休闲农庄”建筑涂了薰衣草色,很有特点“老渡口休闲农庄”——蒙古包里的盛情,实在难忘!






点击下面链接,看看大美新疆:

8、图鉴 · 新疆伊犁游之七《大巴扎与蓝绿紫黄(下)》

7、图鉴 · 新疆伊犁游之六《天马与蓝绿紫黄(中)》

6、图鉴 · 新疆伊犁游之五《铭碑与蓝绿紫黄(上)》

5、图鉴 · 新疆伊犁游之四《铭碑与蓝绿黄紫(上)》——《将军府与沙粒画》

4、图鉴 · 新疆伊犁游之三《赛里木湖》

3、图鉴 · 新疆伊犁游之二《果子沟大桥》

2、图鉴 · 新疆伊犁游之一《吃》

1、新疆炫夏《精选美图》






另,喜欢文学——小说、诗歌、散文、美术、美图、箴言——的朋友,可点击以下链接:

1、高建东《追忆——二百五十六、张大爷》

2、吕大成《长征组歌探析》二十一

3、张丽珍《云鹤感悟》之《漫漫秋风》《秋意阑珊》

4、蒋言礼《雷公之声》《走向高潮》《写给某君》《老戏台》

5、冀金生  图鉴《缅怀著名画家忻东旺》

6、谭曙方《心灵的真相》之《如何驾驭“绿色吉普车”》

7、远古乡村《精彩小说<胡闹>29-31-后记》

8、枫桥酌雨《瞭不见哥哥你》

9、卫宁《唯美诗篇》之《夏》《年轻》《爱》《春风》《相聚》

10、王彩萍《美诗鉴赏》之《京剧唱与老父听》

11、荫丽娟《一朵秋天里的野菊花》系列一、二、三

12、凝静《生活细语组诗》(写给中年、漫步、空荷、雨夜)

13、若秋《旗袍》《蝶韵》(诗二首)

14、万 瑛 《春的礼赞三首》

15、朴平《圪针眼的故事》

16、《学习写作园地》——奥雪《故事二则》

17、王者天下《日记》《无题》《日子》《梦想》

18、父亲节   王玲《我的父亲》《父亲的背影》

19、广袤《故事会》之《金色的童年 · 求画》

20、张建军《糗事凑趣》之三《“抗拒插队”(上)》

21、阎建明《时雨》并附高尔基散文两篇《海燕》《鹰之歌》

22、黄国平《图鉴、箴言荟萃》之二

23、李生明(诗文墨宝鉴赏)

24、杨银虎《恭听情怀》专栏《游人祖庙》《十月蹬龙山》《娇鱼》《四季情》

25、爱艺小院院《清明缅怀诗六首缉》牛未生《信天游 · 世上就留下个人想人》

26、王震《打油诗17首》

27、陈保柱(松风居士)《诗词10首》

28、梵 · 高的炽烈《图鉴》

29、老版小人书《马兰花》

30、老版小人书《屈原》(刘旦宅绘)

31、赏析屈子《九歌 · 湘夫人》《 九歌 · 湘君》

32、特辑——杨绛逝世周年祭、敬读《干校六记》(上)

33、特辑——杨绛逝世周年祭、敬读《干校六记》(下)

34、《百姓警语》之一、二

35、《经典百姓语录》之一、二

36、图文盛宴《陈丹青》

37、图鉴《霍春阳 · 写意花鸟大观》

38、图文《五月励志 · 两封信》

39、战友情 《图鉴系列》之一

40、《北岛诗204》之五《岛》《见证》《岸》《黄昏;丁家滩——赠M和B》

41、《人文山西系列》之《神的子民》





本平台(加微信13593153292)特色——纯真纯情率真率性真善美;求稿——强调文学性——追忆青涩诗文鉴赏唯美絮语艺术探讨图鉴箴言民俗百科;本平台非营利性,属草根自媒体黑板报,大家小家、旧文新文、一概接纳,不过就是编辑者退休以后消食破闷、健脑动手的一项养生爱好,同时所刊诗文美图也希望为读者增添一点儿茶余饭后、闲读养性的情趣;敬请赐稿!敬请分享、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