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身边的浙中人 | 双双直博浙大!他们拥有一套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你录上了吗?”

“嗯,录了。”

“我也录了!”

他们,终于圆梦直博浙大

探索、专注、沉淀

向上仰望 向下深耕

这是贯穿他们大学生活的代名词

他们是护理学院2020级护理学专业的

杨杰凯和朱慧敏



杨杰凯,中共党员,护理学院2020级护理学专业2班本科生,连续三学年综合素质测评排名第一,连续两学年学业成绩排名第一,曾获学习优秀奖、创新创业奖、学术竞赛奖、社会工作奖等6项校级专项奖学金,获第七届浙江省大学生护理竞赛铜奖、浙江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裕农通杯第四届浙江省乡村振兴创意大赛铜奖、校护理学科竞赛一等奖、校第十一届“远志杯”竞赛银奖等奖项,获校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发表学术论文2篇。


朱慧敏,中共预备党员,护理学院2020级护理学专业3班本科生,学业成绩排名第二,综合素质测评排名第三,曾获浙江省政府奖学金、校优秀学生综合奖学金一等奖、创新创业奖、学术竞赛奖,获浙江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建设银行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浙江省第七届大学生护理竞赛创新赛道专业组铜奖,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获校三好学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参加中华护理学会第二届全国护理学生论坛大会交流。


学习是一件细水长流的事

“去往浙江大学求学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如今终于圆梦。”杨杰凯说。“我想继续读下去,争取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更长。”朱慧敏说。这份喜悦的背后,是他们整整三年的努力、沉淀与等待。轻舟已过万重山,他们熬过漫漫长夜,终迎黎明曙光。

优秀的专业课成绩是保研的重要条件。杨杰凯坦言,自己并非一听就懂的“天才型”选手,但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每一堂课我都会认真听讲,课后就抓紧时间沉浸式复习、背诵。”面对每一次的期末考试,杨杰凯不会只顾着写题、记答案,而是回归课本,一节一节学习、背诵,扎扎实实复习每一个重要知识点。“学习是一件细水长流的事,不要想着一蹴而就,唯有日积月累的坚持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杨杰凯说。

朱慧敏也有着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作为一名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首先是学习,学习如何管理知识、管理时间、管理自己。”三年来,她坚持每天都去图书馆自习。对于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她会观看慕课进行自学巩固,还会在图书馆里翻看感兴趣的文献资料,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对学习的热情和耐心。“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专业课学习的关键,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始终专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具有无限意义的事情上。”

六月份参加大学生夏令营,七月份收到入营通知,九月确定直博浙大,短短三个月历程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全力以赴。杨杰凯参加了浙江大学2023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当时没想到参加夏令营还会有全英文的答题,所以我的笔试不突出,还好面试时抓住了机会。这次夏令营让我见识了何谓‘一山还有一山高’,同时在与其它同学交流过程中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不打无准备之战,不打无把握之战。”杨杰凯这样要求自己,这一点同样也体现在备战浙大预推免时。“在准备面试时,我吸取了夏令营的教训,两个月的时间,我几乎翻阅了所有的专业书,花了大量的时间背诵专业词汇,我从网络上搜集常见面试问题,提前做出回答并牢记于心。”等到正式面试时,他已成竹在胸。“如果遇到不在准备范围内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思考,不要胆怯和慌张,我觉得尽力表达自己,展现自己最自信的一面,是我决胜的关键。杨杰凯说。

朱慧敏参加了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医科大学2023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从投递个人材料、获得入营资格到实地参与考核,整个夏令营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想要什么就去做,立刻马上,不要拖延。从校园参观到学术讲座活动,我看到了护理专业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激发我对走学术科研道路的决心。”朱慧敏说。

“浙大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笔试可以针对专业内容提前准备,面试则比较灵活,考官会随机提问一些专业思维题、未来规划题等,一开始我会比较紧张,但后来我发现消除面试恐惧最好的方法,就是一遍又一遍地模拟面试场景之后再复盘。面试心态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聊天的态度与老师们平等交流是最好的状态。”朱慧敏分享了她的复试经历。


时刻保持对科研的好奇心

杨杰凯大一开始参加学科竞赛,主持参与了5项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项目与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糖尿病足以其高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课堂上老师的这一句话引起了他的关注。他主动尝试学科交叉思路,设计开展动物实验,探究燕麦麸皮油对糖尿病小鼠的治疗效果,以期为糖尿病足的治疗寻找新的方法。“我希望我所做的,可以真正帮助到患者,为了这个目标,我会继续努力。”他说。

在一次偶然的志愿服务中,杨杰凯发现许多老年人是独居在家,存在许多健康问题不愿就医,或难以独自就医,无法有效完成健康管理。针对这一问题,他思考“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老年人居家实现健康监测”。回去后,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及老师的指导,他和同学设计了一款智能语音健康提示系统,并成功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完成一个项目需要保持对问题的好奇心,在不断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会面对各种困难,这就需要勇于尝试和改进,才能不断有所突破。”他说。

大二时,朱慧敏加入了学院老师的课题组。她从最基础的文献阅读学起,到科研思维的逐步培养,再到学科前沿发展趋势的分析,她逐渐积累了扎实的科研能力。课题组良好的科研氛围,培养了她对科研的兴趣与热情,让她找到了前行的方向。“科研就是要不断尝试,尝试过、失败过才会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老师的这句话让她始终牢记于心。

“不论是指导我做大创项目的周云仙老师,教学经验丰富的马小琴老师,还是我的辅导员倪海滨老师,都对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朱慧敏说,“做科研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比如细节处理不到位、实践成果与预期不符等,甚至很多时候一切都要推翻重来。”面对这些情况,她及时总结反思,拆解困难,在全身心投入科研的过程中,她变得愈发沉稳自信。

杨杰凯(左二)和朱慧敏(右二)一起参加第七届浙江省大学生护理竞赛

大三这年,杨杰凯和朱慧敏主动报名参加了浙江省大学生护理竞赛,面对来自全省十几所高校的竞赛选手,他们深知,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有获胜的把握。今年2月份至5月份,“在整整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经常在实验室里练习CPR技能操作,撰写项目计划书,相互指出各自的不足之处,遇到难题时分享自己的技巧经验。”杨杰凯说。

“从检索文献、提出问题到建立假设、验证假设,我们既有同频共振的喜悦,也有意见相佐的苦恼。当出现意见不一时,我们会咨询指导老师的意见,也会与另外两名队友一起讨论解决,力求达到彼此满意的最好结果。”朱慧敏说。“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一定不会后悔,这段竞赛经历让我们难忘,也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加倍努力。”他们笑着说。


把大学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杨杰凯连续三年在学生组织任职,担任护理学院学生会主席。“我不仅是一名学生干部,也是一名党员,要尽我所能为同学们服务。”他带领护理学院团学组织,积极组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策划举办的“5·12护士节晚会、女生节晚会、“韶华永熠 一路同行”毕业季主题活动……这些活动受到了中国蓝新闻等媒体平台的报道。    

“学生工作有时比较繁琐,会占用一定学习时间,但是在这种压力的推动下,我更加珍惜拥有的每一分每一秒,让我系统规划自己的学习和主要任务并督促落实,在每一件事都完成后,我收获的是充实感,是提高,是变得更加强大和满足。”杨杰凯说。

杨杰凯(左三)参加学院5·12护士节晚会

生活中,朱慧敏喜欢探索新事物,大一时,她参加了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课程、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服务、社团活动等。比如:护理学院“敬老爱老,传递温暖”“医路同行,你我同心”等主题活动。“印象最深的是在重阳节那天,我到椿龄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给老人讲解中医保健穴、经络拍打操等养生知识,与他们共制香囊,送上美好祝福。看到他们脸上欣喜的笑容,我收获了满满的价值感,对护理专业更加热爱了。”朱慧敏说。

学习之余,朱慧敏通过运动、阅读、看剧来纾解疲惫。傍晚时分,她会到操场来一场大汗淋漓的奔跑;闲暇的周末,她会到钱塘江边吹吹风或到西湖边爬爬山,任由风裹挟着汗水,只为“突破”自己的极限。“运动可以让我很好的平衡生活与学习,也铸就了现在的我。”朱慧敏说。

 “来到浙江中医药大学,我们很庆幸当初的选择。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自己的梦想,要自己守护。”杨杰凯和朱慧敏说。

来源:护理学院

编辑:董鹏

一审:史晓琼 周怡丹

二审:金鑫俊

终审:金聪伟

往期回顾

陈忠教授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脑卒中治疗最新研究成果
浙中医大召开中层干部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
珍藏!将秋天的美丽制成美衣
浙江省第十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在浙江中医药大学举行
4个特等奖!浙中医大在省高校青教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