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2017·SISI国际港航盛典——“新时代·新机遇 港航业创新发展”论坛
航运评论
2017·SISI国际港航盛典“‘新时代·新机遇 港航业创新发展’论坛”隆重举行,众多国内外港航业专家云集上海,共同讨论当前新形势下我国港航业的突破与发展。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一带一路”战略、自由贸易港建设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经济结构性变化、全球经贸模式的转变、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航运业的深度融合等都正在各个方面向航运业提出新的挑战、创造新的机会。那么,在新时代背景下,港航业如何借势激发创新活力,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运营指标,确保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交通强国”?
2017年12月20日,由上海海事大学主办、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承办的(2017)SISI国际港航发展论坛——“新时代孕育新机遇 港航业创新发展”论坛成功召开。会上,交通运输部前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国际海事组织海事大使徐祖远、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前副局长、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明志、交通运输部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副主任宋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张林等领导、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主任於世成、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黄有方等嘉宾莅临会议,来自上海、宁波、广州等各地的港口政府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交通运输部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世界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宁波大学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广州港、武汉港、天津港等港口企业,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外运长航集团、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等航运企业,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上海船东协会、上海航运交易所等机构,以及DNV GL集团、IHS Markit集团、韩国海洋水产开发研究院、伦敦保赔协会、亿海集团公司、意大利塔兰托港务局、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等200多家单位的近300位来宾参加了论坛。
上篇:全面深化自贸试验区航运领域的改革开放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主任於世成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主任於世成主持会议,并致欢迎辞,向与会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交通运输部前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国际海事组织海事大使徐祖远
交通运输部前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国际海事组织海事大使徐祖远发表主题演讲——“强国目标下的中国港航发展新趋势”。徐部长指出,我们国家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海洋大国、航运大国。围绕国家战略目标,要将创新发展作为第一动力,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发展路径,以提高行业治理能力和完善治理体系现代化为主要抓手,以运输服务转型升级为建设平台,实现“由大做强”,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经济逐步复苏、发达经济体复苏加快、新兴经济体发展态势向好的总体局面,我国经济尚处于整体转型、结构转变、动力转换、市场转移的新常态中。在新常态、新背景下,中国港航业发展面临了5大机遇和挑战:
1、自贸港的探索建设进一步为港航发展提供动能
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自贸港的建设将会进一步放开一线管理,依托信息化监管手段,将取消或最大程度简化入区货物的贸易管制措施,最大程度简化一线申报手续,大幅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港航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从生产端入手,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扩大有效中高端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通过“三去一降一补”,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一带一路”倡议加速“互联互通”网络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加速各国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互联互通,同时还加速实现各国信息对接。
4、“互联网+航运”加快港航业创新发展
交通运输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对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5、绿色发展加大港航企业成本压力
随着排放控制区和压载水公约等各项国内外防污染规定的生效和实施,进一步加重企业负担。
面临着众多新机遇和新挑战,徐部长表示,中国港航业发展表现出港口资源多样化整合加快、绿色和智慧航运加速发展、复合性人才的培养成为当务之急、多元化转变为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徐部长表达了对绿色航运的高度重视,他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像解决温饱问题一样解决环保问题!”同时,他还提出目前我国还很缺乏既精通航运业务又精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海事人才,培养复合型的国际海事人才是高校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
中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宋德星
中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宋德星发表主题演讲——“新常态下航运物流业创新发展思考与实践”。在世界经济处于由收缩向复苏转变的关键期,航运市场已经开启逐步复苏态势,宋总认为,未来,物流业需要重点注意以下6个问题:(1)密切关注国际运输格局长期变化趋势;(2)多式联运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转型升级的着力点;(3)智慧物流成行业发展新动力;(4)密切关注物流线下与线上服务的结合,两条腿走路,但线下服务和线下实体网络的竞争力仍是根本;(5)合作共赢联动发展,形成具有新型竞合关系的企业生态圈是未来发展方向;(6)关注国际金融环境变化对航运物流业的影响。他表示,从企业实践中感觉到航运从多元化向机械化、专业化转变的趋势非常强烈,这对航运业未来的格局影响非常大。
宋总表示,中外运长航实施平台化战略,打造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和跨境电商平台,推出跨境电商、海运订舱、车货匹配、运易通O2O、零担运输等创新型业务,建立共享型交通运输和物流数据中心,加快打造智慧物流大生态圈,逐步推动物流业务向科技密集型及价值创造型转型。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张林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张林发表主题演讲——“上海绿色港口建设新思考”,化身绿色港口建设的宣传者,呼吁绿色港口建设是航运人的责任和使命所在。张主任说,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不得不采取行动的时候了,据卫计委癌症登记中心统计数据表明,每年新增肺癌患者有60多万人,每年超过50万人是死于肺癌,每天有约1400死于肺癌,而其中华北地区发病率最高。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大气污染对环境和对人们健康的影响。
作为占据国际海运舞台重要位置的上海港在绿色港口建设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如制定并实施《绿色港口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达到主要港区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0%等一期目标 ;实施排放控制区政策,据监测点数据显示,2016年4-12月全市SO2浓度同比下降15%,浦东高桥监测站同比下降达52%,空气质量改善效果明显;落实港口机械油改电、使用岸电、LNG,绿色能源替代初见成效,截至2017年11月,已投入营运内河货运LNG动力船舶达57艘,新建内河公务艇、黄浦江旅游船、客渡船及环卫船等船舶使用低排放发动机或新能源比例达80%。张主任强调据现场调研了解,“船舶在码头燃油发电的话,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高达95%,而在电厂发电排放量只有5%”,所以推广使用岸电必然有利于船舶大气污染物减排。
此外,张主任表示,通过港口智能化助力节能减排是上海港绿色港口建设的重点,建议发展智慧港口,创新智能化应用,推动港口实现零排放。目前,上海港通过采用“智能化调度系统”,对外部集卡采用预约系统、手机APP实时查询集卡待港时间、减少发动机工作时间和无效做功等方式,进一步减少排放。同时,还采用“集装箱散货搬运”,通过“零物质损失系统”进行全程封闭式运输,既能避免运输过程中细小颗粒洒落导致粉尘污染,又有效地减少了货损。
张主任提出,上海绿色港口建设有5个新目标:绿色低碳、污染防治、国际大港、全球城市和以港兴市。未来,上海港将从“水”和“气”两个领域、“港区规划调整”、“能源结构调整”和“集疏运体系调整”三个调整着手,重点进行“排放控制区的严格实施并适时评估完善、岸电的建设推广、 港口污染物接收处置设施的建设完善、集装箱卡车和港口机械的电气化智能化”四项重点工作,落地五项保障措施,推动上海港绿色港口建设。
“五项保障措施”
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黄有方
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黄有方发表主题演讲——“智能科学技术与港航战略发展”,他特别提出,有一个问题非常值得关注:“以前是用系统内的技术解决系统内的问题,今后应该高度关注的是利用系统外的技术解决系统内的问题”。黄校长指出,中国智能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全球领先,国内港航物流科技发展呈现出人工生产逐渐退出、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随着科技发展迭代,科技成为了港航物流行业转型升级 “新引擎”。智能科技的应用是一个结构性的体系,在港航物流领域的运输、装卸、仓储等环节不断渗透,全面开启智能化作业流程。他提出,港航物流智能化发展具有全面感知、智能决策、自主作业、全程参与和持续创新5个特征。
黄校长说,当前港航物流智能化的应用场景有很多,如无人驾驶、自动化码头、地下物流、箱联网、区块链等。智能配送应用场景——地下物流,是以无人化为技术导向构建地下物流系统,降低对地面交通的拥堵。上海在开展集装箱地下物流试点工程,在嘉定、外高桥设中心站,通过地下物流通道连接。智能终端应用场景——箱联网,针对港航物流安全与质量管理的复杂性,设计的箱联网技术体系,以港航物流安全和质量管理为目标,重点突破物流安全预警、管理与控制技术,以中远海运为依托,推广和完善港航箱联网的技术、管理和标准体系,取得国际市场话语权、国际标准制定。
地下物流计划路线
来源:黄有方《智能科学技术与港航战略发展》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前副局长、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明志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前副局长、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明志发表主题演讲——“新时代与海运强国建设”。他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论述了中国海运强大的标志,他认为,海运能够有力支撑国际经济优化发展需要、满足全国人民美好物资文化生活需要,能够满足国家安全保障需要,并在世界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船队比重高,港口能力强,科技水平领先,掌控货运市场、影响国际规则甚至制定制定中国特色的海运规则和制度。在新时代新背景下,中国海运业需要政企军民同心协力,充分释放激发企业市场活力,激励创新完善保障消除隐忧,服务、支持经济的发展,从力量、方式、制度、政策四方面推进中国海运强国建设。
本文由航运评论整理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航运评论”。2017·SISI 国际港航论坛中篇、下篇,精彩继续……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航运评论微信公众号!
相关阅读:
DEC
1
【论坛】12月20日:SISI国际港航发展论坛(2017)——“新时代孕育新机遇”港航业创新发展论坛
NOV
27
随时随地看新闻、搜资讯、查数据,了解最新、最权威的航运评论!
手机扫一扫,关注“航运评论”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