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连云港港用智慧之笔擘画壮美画卷
航运评论
近日,连云港E港通平台规划方案通过内部评审,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今年上半年,连云港电子口岸公司配合连云港市口岸办多次到青岛、宁波、厦门等口岸调研,按照对标一流口岸的要求,通过取长补短方式加快推进E港通平台建设,打造连云港口岸智慧服务品牌。”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龙介绍,近年来,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围绕提升综合竞争力,以打造数智型港口为目标,聚焦前沿新科技、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全力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智慧”物流服务,用智慧之笔擘画港口发展壮美画卷。
8月9日,在连云港新苏港码头有限公司装车现场,可以看到,被太阳炙烤的场地上,4台已经完成自动化改造的装车机,正马不停蹄地进行装车作业,装车现场没有一名工作人员。
多年来,连云港港一直致力于给生产线上设备“添智”,新苏港码头皮带线自动化改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该项目起步早、见效快,其中包含了远程无人值守装车机改造、斗轮机改造和卸船机改造等,预计在2025年完成全部皮带线自动化改造。
从现场了解到,在连云港港北翼赣榆港区,5#—6#泊位吸纳了目前最新的门机自动化科技成果,项目建成后,能成功实现10台门机半自动化作业,无需再做后续改造,将进一步提升连云港港散货码头整体自动化水平。
“我们将自动路径规划、自动防摇定位和人工手动辅助相结合,使门机自动化系统能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工况。同时,通过硬件配置和软件算法实现系统主动防撞和软防撞,有效提升了门机作业的稳定性、安全性。”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工程技术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杨华东表示。
8月8日,在中哈基地数字化调度中心的一块超宽屏上,远在4000公里外的“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工作人员正在对一列刚刚驶入场站的连云港中欧班列进行卸车作业。
“这块屏最大的作用是能够让连云港工作人员对中哈基地、无水港的接发车数据、实时运转情况了如指掌,方便我们提高作业效率,为客户提供最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左学梅说。
除了能让两个国际物流场站信息及时互通,大屏还能显示有关港口生产经营各项最新数据,真的做到了“一块屏通晓全港”。
是什么让这块屏拥有了如此强大的“超能力”?答案就在连云港电子口岸信息发展有限公司的机房里,这里有一排排正在高速运行的处理器,存储来自港口的各种信息,港口人管这里叫“大数据中心”,是智慧港口的“大脑”。
据了解,海量信息录入“大数据中心”通常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技术人员在实体设备上加装摄像头、感应器,利用软件程序全过程录入实体运行期间产生的相关数据;另一种是依托EDI中心、口岸海铁联运信息平台等数据共享源,主动对接国家贸易单一窗口,汇集广大客商、船货代企业、口岸各单位和港口业务数据。
“电子口岸公司的机房只是全港‘大数据中心’的一个组成部分,未来这里将建成‘大数据中心’的容灾数据中心,以确保港口数据不丢失。当前,我们正在加大硬件和软件投入力度,全力推动位于新海岸大厦的‘大数据中心’核心——主数据中心建设。”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战略投资部副总经理吴治明表示,“大数据中心”建成后,将汇入海量数据。作为连云港港智慧港口建设的“大脑”,它还能够通过相关软件平台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