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络监视下,表达自我只是一场金钱游戏

Duyao作者 毒药 2021-06-10


在这套围绕用户消费习惯打造的信息流中,真相往往是滞后甚至不重要的,长此以往,当人们越来越习惯观看、聆听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内容,而缺少对异见者的接纳,社会的整体包容度势必会在对立中被割裂,直至消耗殆尽。





文、排版、编辑丨Zed




截止到今年三月,中国网民数量已正式突破9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年普及和推广,人们正越来越多将自己和网络绑定在一起。当我们畅享高速网络带来的便捷性之余,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如今人们正越来越多地被手机和网络占用了私人时间。

 

一项针对我国90后的报告显示,该群体用户数量已经有3.6亿。作为网络原住民(伴随网络长大的一代人)的他们,每月光上网的时长就高达1万分钟,相较去年同比增长了26.6%,月人均单日使用时长,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5小时。在所占用的APP使用时长列表中,视频门户网站和短视频类的APP占据了相当多的比重,“全民刷屏”时代已然来临。

 

但与此同时,刷屏带来的危害也是不容小觑的。将注意力投入到小屏幕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了,氪金氪得越来越多,甚至健康也受到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奈飞最近推出的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再次给沉溺社交网络和APP的用户敲响了警钟。

 

 

个人曝光背后的金钱游戏

 

如今,人们越来越沉浸在一种给他人点赞,并收获他人点赞的虚假愉悦之中。这种无限循环的情感体验源自一种对“镜中我”概念的追求。

 

“镜中我”是由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的一种心理概念。他认为,人只有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才能够更明确认识到自己是谁,才会产生“我”这个意识。正所谓他人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透过旁人对自己的评价,有关“我”在社交群体里的形象并应运而生。毫无疑问,“点赞”功能的出现,正体现出人类渴望获得同类认可的心理特征,该特征引发的后果是——我们总是在社交网络中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众人。

 

社会学中的自我呈现论认为,当人们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反馈自己的外在印象时,人们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在向外人推销自我,乃至一种表演。这种表演或推销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控制他人对自我的印象,从而得到积极反馈。说到底,这种表演其实是维持自我尊严和价值的一种手段。

 

片中抓取的一个案例令人印象深刻:在一个典型的美国五口之家中,沉迷美妆社交APP的小女儿因为被友邻评价“外形不够靓”而变得郁郁寡欢,进而陷入对自我外形的怀疑。这个案例呈现出社交媒体的反面——人们并不总能在虚拟互动中得到正向反馈,有时负面反馈会反过来影响他们对现实的判断。



对未成年而言,失实的判断往往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影片列举的一项数据触目惊心:美国15-19岁自杀的少女数量,和21世纪头10年相比暴增70%;10-14岁少女的自杀量也在网络媒体转移到手机上后激增至151%。专家将这批从小浸泡在网络环境中的一代形容为“更加焦虑、更加脆弱、更犹豫、更不敢冒险。”来自四面八方的资讯让他们貌似比曾经的我们更早熟,但讯息泛滥也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和现实脱节,成为只能依赖网络生存下去的“自闭一代”。

 

除了不一定在网络中获得认同以满足自我期待,纪录片还展示了在网上兜售自我的真相——你以为的流量,其实全都是别人获取利益的工具。片中有个专门形容这种现象的词,叫“注意力经济”。简单讲,就是你在一款APP或网页上停留的时间越多,对应运营商获得的收益就越高。当你从运营商的平台赚取别人的赞和好评时,他们也在利用你的使用时长赚广告费和点击率。利用人类千万年累积下来的社交本能,所谓的表达自我,在如今的网络语境下其实就是一场金钱游戏。

 

诚然,自我暴露(发朋友圈/微博/动态/照片流)是发展和维持人际关系的一种高效而直接的方式,人们总是倾向在此过程中获得话语空间,并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认可获得自我存在的意义。不可否认的是,发达的网络环境的确给人们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空间,让大家能很轻易建立连接,并快速抱团。但由此带来的问题也清晰可见:在完成对他人精心装扮过的私人信息窥私中,我们不但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也不知不觉掉入到大数据的陷阱里,成为替资本赚钱的工具。

 

 

算法中潜藏的真相危机

 

不得不说,当今的大数据运算已经进化到一种精准到变态的程度。无论你是谁,只要从打开电脑的那一刻开始,你就已经被放置在大数据的操控和监管之中。

 

无论如何规避,网络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将反馈给你。它们可能是一个根据历史关键词派生出的新话题,可能是一个从你网购记录学习后弹出的“必买”清单,又或者,是根据你收视习惯推荐的同类视频up主。在大数据算法冲击下,它们或许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然而,《监视资本主义》向观众展示了这样一个现实:网络并没有让人变得宽容,反而越发激进和极端。这得“归功”于刚刚提到的罪魁祸首,算法,或者准确地讲,是根据用户习惯量身打造的、有明显偏向性的算法。

 

在这套围绕用户消费习惯打造的信息流中,真相往往是滞后甚至不重要的,长此以往,当人们越来越习惯观看、聆听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内容,而缺少对异见者的接纳,社会的整体包容度势必会在对立中被割裂,直至消耗殆尽。近期再度炒热的鲍毓明案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从案件前期的网络舆论来看,大家一开始几乎一边倒偏向女方,并以“正义使者”的姿态批判着鲍的种种兽行。在最终调查结果尚未公布前,曾经有媒体对案件细节进行梳理,指出了女方身上存在的疑点,可后来迅速遭到一部分网友抨击是在替鲍洗地,这家媒体原本积累的群众声望也因为这次报道瞬间跌落谷底。如果不是后来的警方通报,很难想象人们最终对女孩的态度还会不会如刚开始那般坚定。诚如白岩松在过后总结中说道:“我们应该有等待真相的耐心,而不是立即用想象的‘事实’替代事实,用情绪完成宣判。”

 

白岩松所说的“想象中的‘事实’”,正是如今在网络上已经遍地开花的阴谋论。这类假新闻利用人们的善意大肆渲染、歪曲事实,让人们最终失去对真相的耐心,选择相信这类未经证实的报道。影片里讲到的“披萨门”即是一个代表当下“网络无真相”的鲜活案例。通过造谣非法组织利用披萨店盈利的假新闻,看到有哥们儿端着枪前往披萨店营救并不存在的“被恋童癖绑架的儿童”,我感到既讽刺又滑稽。然而这就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看看这次大洋彼岸的美国如何针对疫情瞒报、误报,甚至以此作为转移国内矛盾的政治工具,当真相被少部分人曲解,并被一些人打着“信仰自由”的幌子恶意利用,人类真的会迎来更美好的未来吗?

 

面对CNN有关“全国民众的资讯来源如果都是脸书和社群媒体,后果会如何”的提问时,Rappler(菲律宾独立媒体,以经常批评杜特尔特闻名)的领导者Ressa女士表示,消息来源不实并不会让信息本身变得公开透明且多样化,反而会导致民主制度迅速分崩离析。在各自为阵的信息孤岛中,选择性偏信比坦然接受事物的另一面更能获得民意,或许才是如今海外局势动荡不安的根源所在。




无论如何,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设计者当初的预期。甚至连片中的程序员都承认,自己潜移默化中已经成为自身设计品的奴隶。他们必须关掉新消息提醒、主动选取自己搜寻的条目,来获得信息轰炸中的一点点自主性。这种自主性在信息呈几何增量的年代也许微不足道,但它至少能帮助你保留一个能力,这个能力,叫不随波逐流。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THE END



公众号文章推荐新规下,为了不错过更多好文,请将「毒药」设为“星标”。

文末点击【在看】,一键三联(点赞、分享、留言)。

谢谢!




扫码关注更多好文



往期精彩

《蓝色防线》:有一种呼吸,相隔万里仍频率如一

《麦路人》:从鲜活走向虚无

为拍张爱玲小说,许鞍华还是向资本低了头

在查理·考夫曼的脑洞里,“时间逆转”太小儿科了

这把“稀泥”,姜文越“和”越糊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