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0年如一日寻访村史,前虞村有位“活字典”老人!

海曙发布 2019-05-04

砖瓦墙、石墩子、狭窄的小巷、古老的石碑……这是对古林镇前虞村的初印象。



“我们前虞村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四面环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700余年,村里有约500间清末民国建筑,还有保存完好的明代敕书碑、孝子碑,是第三批宁波历史文化名村。” 65岁的村民虞如定正饶有兴致地介绍着家乡的历史人文知识。


虞如定是前虞村第23代后人,被称为前虞村里“活字典”。他30多年如一日,收集、记录当地以及鄞县的历史和文化,并从浩瀚的历史资料中“打捞”湮没其中的辉煌,拍摄了10万余张照片、整理出近200本记录本,使之成为留住乡愁的宝贵历史文化财富。



《前虞村》、《宁波历史文化与虞氏》、《前虞虞氏源流》、《草席专辑》……这些是他多年以来用心血整理出来的记录本,里面记录着当地历史沿革、地理环境、旧迹遗址、风俗传说等内容,分类细致、详尽全面,手持一书便可知古林的历史和现在。



谈起为何会编写村史,虞如定说,由于年代久远,前虞村很多传统、传说、风俗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怀着对家乡的特殊情愫,上世纪80年代末,虞如定开始寻访整理村史,“时间不等人,要及时‘抢救’村史,留住我们的根。”虞如定说。

 

“自己文化程度不高,虽然有满腔热情,但提起笔来却不知从何写起。”虞如定回忆,于是他请教专家学者,根据村里的情况,花了几个月时间,初拟了编写提纲。


虞如定不仅扎进档案室里查阅文书资料,还实地走访,遍访村民和历史研究者,回家深夜归纳整理。



此外,他还留意着村里的各处建筑、文物。前虞村有两块古老的石碑——孝子碑、双义坊,它们是前虞的“镇村之宝”和“义乡”美名的重要见证。但是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碑上的字已经模糊不清,无法阅读。当时为了将这两块碑迁至村文化礼堂,虞如定参考了26本书籍,“解码”碑上的相关文字,并通过后期技术“恢复”了碑上的文字。


除了文字记录,还要图片“配合”。虞如定省吃俭用买来相机、录像机、电脑等设备,随访随拍,将老村落的山间景色、人文风俗一一采撷入镜头。几十年如一日,如今他已积累了前虞村10万余张照片。


虞如定说,自己做这些记录,是希望让后代用现代的方式“对话”历史,了解历史,传承历史。“地方文化不可复制,我正打算将这些记录编写成一本村史书籍,让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情感有来处有去处,找到精神上的归属。”

记者:陈朝霞 林婷婷 通讯员:徐浩跃

综合:甬派新闻客户端

微信责编:邬盈蓓 排版:陈佳清 吴乔璐

更多关注


海曙表彰了这些教师!快来认识一下

教师节 |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机器人“网红”海曙造,智博会上遇见“小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