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变废为宝!秸秆碎料让海曙雷笋增产提质

海曙发布 2019-05-03

每到秋收季,便会产生大量的秸秆,而秸秆被焚烧所产生的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在海曙,垃圾分类处置工作正积极开展中,能不能就地让这些农村垃圾变废为宝,做到垃圾源头减量?


近日,洞桥镇三李村的部分稻田里一片繁忙,村民们开着水稻收割、秸秆打捆一体机正在收割晚稻产生的新鲜秸秆。仅仅10分钟,2亩地的秸秆便全部打碎整理完成,变成了2000多公斤的“饲料”,这些“饲料”将用于覆盖雷笋,以及喂养牛羊等牲畜。



随后,记者跟随村民驱车来到三李村附近的雷笋种植地,看到村民们将收割来的秸秆整齐覆盖在雷笋地上,像是给雷笋盖了一层暖和的“被子”。


洞桥镇农办负责人介绍说,洞桥全镇约有12000亩晚稻,每年能产生8500吨左右的晚稻秸秆。对于农户来说,以往习惯将这些秸秆焚烧还地,但次数多了,就会对土地造成极大伤害,农业垃圾并没有源头减量化处理。“秸秆若不焚烧,就是送到终端处理厂进行回收,但中途的运输成本和人工成本较高,不划算。”


海曙作为宁波雷笋的主产区,光是洞桥镇就有1000多亩。如今利用环保方式,将晚稻秸秆覆盖在雷笋上,不仅能保持雷笋温度和湿度,还可以代替部分砻糠的作用,节省一定成本,解决农作物垃圾污染的瓶颈问题。“垃圾变成宝贝了,还能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经济价值更高了。”海曙区宁锋粮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方建说。

区划调整后,农业作为海曙全新的产业,政府及有关部门将更多的工夫花在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上。“海曙正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和城区多为居民生活垃圾不同,海曙西片区绝大部分垃圾都是瓜果藤蔓和水稻秸秆,这些农业生产垃圾随意焚烧或者乱堆乱放,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海曙区垃圾分类办工作人员熊开平说,就如何推动农村垃圾源头减量化,海曙探索了该路子,扎扎实实为老百姓改善居住环境,让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这是海曙西乡片区农业生产垃圾减量化的尝试,这样处理后将不会污染水质和土壤,破坏生态平衡系统。”熊开平表示,垃圾分类的目标之一就是资源化,此举能正确处理农作物废弃物,实现可循环利用。同时,避免了焚烧环节,属于无害化处理;不需要到终端处理厂进行回收。



下阶段,海曙区将在全区进一步推广秸秆循环利用的有效做法,并继续探索垃圾分类工作新方式,加强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方面的宣传。


记者:林婷婷 通讯员:顾东栋

微信责编:王杨乐 排版:陈佳清


更多关注


我们的街巷 | 双桥辉映杨柳波

这个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一边度晚年,一边做公益

有意见,“码”上说!国务院办公厅开通“国家政务服务投诉与建议”小程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