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 爱 问 ]汉服的诱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莹、李昂 江西新闻广播 2022-09-20



  半个月前,在江西师范大学的社团晚会上,举办了一场汉服秀表演。这是何为组织的最后一场社团活动,即将升入大四的她,刚刚“卸任”汉服社理事长,接手工作的是即将升入大三的彭子玉、廖佳历。


  何为、彭子玉、廖佳历,几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姑娘,在汉服社成为了闺蜜。她们常常穿着自己心爱的汉服,去上课、去逛街、去踏青,和穿着普通的服装并没有什么不同。爱问记者在教室里见到她们的时候,她们每个人身上都穿着不同款式的汉服,褶裙、改良宋制三件套、明制圆领,三人衣袖飘飘,裙裾随风,有一种古典的青春美。



  说起爱上汉服的原因,她们最初的理由都离不开“好看”两个字。穿上汉服拍一套美美的艺术照,也是不少女孩儿梦寐以求的。可当她们真正开始了解汉服,研究汉服背后的传统文化时,又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高中时,何为第一次在网络论坛上看到了“汉服复兴”的字样,她的内心好像突然被“击中”了。


何为:“那个时候我们那儿小城镇根本没人知道这个东西,我们在贴吧上知道一些。那个时候口号打的很响,大家只要说一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就感觉大家心连心的感觉。那个时候汉服复兴运动,大家每个人心里都很澎湃,有这样一股劲儿。”



  何为还记得,高三毕业后穿着自己用攒下的钱买的第一套汉服走在街上时,内心是如何的惴惴不安。


何为:“我第一次穿是高考分数出来后,特意穿到学校。感觉好多人在背后说。高中的时候你会害怕别人的眼光,别人会觉得你是奇装异服。包括把那套衣服拿回来我爸妈就各种说,你穿这个衣服有什么意义呢?你穿上街别人不说你啊!”


  上了大学,何为有了第二套、第三套……直到第n套汉服。而这第一套汉服,被她放在了箱底,很少穿了。



  彭子玉、廖佳历的汉服也不少。因为还是学生,没有足够的钱,她们喜欢的服装大多“躺”在购物车里,想起来的时候打开看一眼,等到有一天,还没存够钱买就突然下架。她们只好用“阿Q精神”安慰自己:没事,以后还会有更好的。


廖佳历:我最贵的300多。

何为、彭子玉:“我也是,我也是,买不起。”

彭子玉:“有的一件就上千。”

何为:“等到结婚的时候可以做婚服。”

彭子玉、廖佳历:“传下去。”




  几个小姑娘畅想着穿着汉服举行婚礼的样子,笑得很开心。为了多买几件心爱的汉服,她们从生活费里省吃俭用,还常常要勤工俭学,尽量不给父母增添额外的负担。当然,她们有时也会稍稍“隐瞒”一下父母,自己究竟买了多少套汉服。她们骄傲地告诉爱问记者,江西师范大学汉服社是江西高校成立的第一个学生汉服社团,社团里走出的社员,如今也已经遍布各个行业,现在还有几百名在校社员,其中有六七十个活跃分子。现在,各大高校里也都建起了汉服社团。



  刘意民,江西师大汉服社里为数不多的男生之一。他在这群女生中间不仅不觉得突兀,反倒他的出现总会带来一阵“汉风”。在他的朋友圈里,出现最多的就是自己穿着汉服在学校各个角落拍下的照片。他一开口聊起汉服,总是滔滔不绝。


  采访这天,他穿了一件小袖长衫,下面配着衬裙,没说两句话,手里不知怎么又“变”出了一把折扇,时不时扇扇风,颇有一点古时文人儒者的范儿。让记者意外的是,在他的衬裙下,居然藏着一条自己手工缝制的裤子。


刘意民:“我觉得汉服除了宽袖大袍运用在礼仪场合,这种偏日常的服饰还是要大力发展,而且也可以根据现代审美或者需求进行一点调整,比如我觉得这里其实可以装一个口袋。”



  这不是刘意民第一次自己做汉服了。不久前,他还参照历史文献、论文,给自己做了一件“半臂”。他先用纸做了一件等比例大小的,然后淘来一块淡蓝色的布,用尺子、粉笔在上面画好线,裁剪完后,用熨斗把衣服边折起来熨平,再一针一针缝上。这件“半臂”花了他好几天时间,穿上后,他在镜子前转了几圈。



刘意民:“(你觉得自己做的好吗?)就那样吧,针法不行,毕竟手缝。现在街上能看到很多穿汉服的,但是能看到的男生寥寥(无几),可能大家对男生穿这个衣服与众不同,接受度更低一点。”



  刘意民是江西师大国画专业准研究生,他的本科专业是动漫插画。他设计的很多动漫形象,也具有浓郁的中国风。他喜欢研究古籍里关于汉服的描述,也会借鉴仕女图的服装,有时还会像“职业病”一般,挑剔起影视剧里的服装设计不够考究。


刘意民的插画作品


刘意民:“三年级我就很喜欢画日历上的财神形象,平常喜欢拿被单仿制古人上衣下裳的制式,或者是看到三国演义的插图,就把他们的形象画下来。我觉得这种古式,最重要的就是有一种传统的审美在里面。”


  像刘意民这样亲自动手做汉服的当然还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在网上购买。如今,网上的汉服卖家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


  上午九点半,爱问记者来到了某汉服网络销售公司。在这间不过百十来平的办公室里,键盘清脆的敲击声不绝于耳,员工们聚精会神的盯着眼前的电脑屏幕。在隔壁的仓库里,几十个三层结构的货架上,密密麻麻摆满了已经包装好的40多款汉服。



  公司负责人赵晨曲抽空接待了我们。最近,他正在烦恼物色网店代言人的事。


赵晨曲:“找模特好难,他们拍了一个多月,换了好多个模特,效果都不是很好。我跟他们说了,你去北京,北京电影学院找那些学生,那不是很容易的事吗。”


  起初,赵晨曲的网店卖的是普通的服装,在今年年初才转型汉服。他告诉记者,汉服的市场正在呈几何倍数增长。开店初期,他没有进行任何推广,可每天的销售额仍然能达到三四千元。他决定在当地高校举办一个“寻找最美汉服代言人”的活动。


赵晨曲:“汉服的整个市场体积离那种饱和的上限还有很远很远,我对汉服市场还是很有信心的。”



  正如赵晨曲所说,中秋祭月、花朝节、乞巧节……在越来越多传统节日里,都出现了穿着汉服举行传统仪式的身影。近两年,在路上看到穿汉服的人也似乎见怪不怪了。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汉服、首饰的搭配、制作,发型的设计等内容层出不穷。很多人不仅穿上汉服,还学习古乐器和传统文化,致力于向人们科普汉服的知识,努力让人体会到汉服的魅力。“同袍”,这个原本用在战友之间的称呼,成为这群志同道合的人给自己的定义。


范玉婷:“一几年的时候有一个汉服‘同袍’的女孩子,她是穿了一身曲裾出去,当时就有人说她穿的是和服,然后就有人把他的衣服当场扒下来烧掉。所以这个当时对我们来说是比较震动的一个事情。其实现在我们走在街上,很多人还是会说,你穿的是戏服吗?你穿的是韩服吗?我每次都会跟他说,我们穿的不是戏服,我们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范玉婷,新余汉服社负责人。虽然在政府部门工作,但这并不妨碍她对汉服的热爱。从五六年前开始喜欢汉服以来,她就像一个汉服的捍卫者,不断为汉服正名。



范玉婷:“汉服其实它里面所蕴含的东西是非常深远广大的,一些相关的传统文化包括传统技艺。我们‘同袍’开玩笑说,汉服穿不起。为什么穿不起?进了‘汉服坑’之后,我们这些人就属于在‘破产’边缘,你去了解学习时候会往外扩展,比如有可能很多人就会去学古琴,去学古筝,去学笛子,或者是茶道、花道,还有一些人学了弓道。你就会觉得我要配得起这身衣服,不单单是外表去配,还要把内在配得上。”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对于这群致力于传承汉服的形制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的“同袍”,我们也该给予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何为:“衣服上也承载着文化。我们喜欢这个衣服,希望大家除了觉得它是一件好看的衣服,也看到它有一定文化底蕴。”

范玉婷:“我就希望普通民众的话,比如说在传统节日大家都穿一穿,整个社会上,大家都能够认同。”



小声段栏目简介


江西综合新闻广播系列“小声段”来了,名主播、名主持用最美的声音陪伴你。


路途寂寞?开车无聊?请出“小声段”吧,陪你一路畅听;

早也手机晚也手机,快要成熊猫?请出“小声段”吧,用曼妙“声”姿解放你的双眼;

健身、家务、旅游……碎片时间不浪费,请出“小声段”吧,学点小知识,聚沙也成塔。



- THE END -


 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文字、音频等均为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本期主创


以上内容来自《爱问》节目(江西新闻广播 FM104.4 AM729每周日7:30播出)

采访:王莹、李昂

播音:凌洁

音频制作:陶清

监制:何灵


来源:江西综合新闻广播


编辑:黄通轩;责编:汤云柯;总监制:钟定娴



立即加星标

每天看好文



你的N位朋友读过

注意!这也上调;那也调高!你的工资最近会有这些变化!

卫生不合格!这些知名酒店上了黑榜!江西多家酒店上黑榜!

国学智慧 | “溜须拍马”是怎样来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