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年龄64岁,日行20公里,这位志愿宣传员的数据太硬核

寨上街道办事处 津彩寨上 2022-05-15

编者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党员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疫情面前他们冲锋在前,壮心不已,用和年龄并不相称的热血与激情,重新书写了他们激情燃烧的岁月。今天为大家介绍坨南里社区的老党员李春光。

认识李春光,是小编采访坨南里的意外收获,工作人员给我看了一张微信步数排行榜,我很好奇,是什么样的人一天走了4万多步,按照平均步伐2步算1米,就是20公里。社工们告诉我,他不是年轻人,是第九党支部书记李春光,一个64岁的退休老党员。就在我惊讶于此的时候,李春光回到居委会,他开朗直率,笑称:“20公里是最高纪录、每天20里没问题”。于是,我认定今天的采访目标,话题也就围绕着“20公里还是20里的对比“中展开了。


闲不住的李大爷

李春光是一个乐观直率的人,从疫情发生以来,他作为第九党支部书记,一直牵挂着社区的安全,在社区展开防控工作的第一时间就来报到。可是大家都知道他的情况可不一般。别看他行动敏捷、人很硬朗。可是早在还未退休的时候,作为汉沽粮食系统的老同志,他的眼睛、双脚和腰椎上已经多次“挂彩”,有一次从高处跌落,更是造成严重骨折。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到他乐观向上的精神,自己很快就恢复过来,重新走在岗位的第一线。现在退休在家,更是一刻也闲不住,新冠肺炎袭来,他不仅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更是提出,要做巡逻宣传员,他表示:自己对这一带的情况太熟悉了,让我呆在屋里干杂活,还不如让我出去活动活动。


防疫战斗是我的“马拉松”

说起他的步数,他自己说:“自己从来没有刻意计算过,就是绕着咱们辖区来回走。“可以说每一处背街里巷、大路小路都有他的身影。每天早早不到8点就报到,而且每次都是第一个。签完字,领受完任务,他就抄起大喇叭出发,沿着大街小巷健步如飞。很难想象这是一个身上有过三处以上工伤的老党员。我问过老人:“这样您的身体吃的消吗?”李春风说:“当然也吃不消,不过人就是要有毅力,否则啥也干不了。”我从他的言谈话语中感受到了一个老党员、一个工人阶级那股钢铁般的劲头。现在老人几乎每天上午下午各要走上几圈,四邻八舍的群众都知道有这样一位劲头十足的老同志,一些不太愿意配合的年轻人,也被他的劲头所影响,乖乖地戴好口罩,甚至有的还主动报名,参与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辖区周边的防控面貌和城市环境有了不小改观。我问过老同志:“您的劲头可以跑马拉松了。”老人爽朗的说:“不行不行,腰受不了,现在防疫战斗就是我的马拉松”!


步数比拼也是意志的较量


客观的说,李春光同志到了63岁,可以颐养天年,好好享受退休时光了,但一场疫情来袭,打乱了他生活的节奏。他的家庭很美满,上有老下有小,老人高龄需要照顾,但他放不下手边的防疫工作,就嘱咐老伴去照料老人,自己像个年轻人似的,早上爬起来到居委会签到,天天不落,次次到岗。很多老朋友都有他微信,就发起了步数大比拼,没成想李春光老人竟然次次都能独占鳌头。这又回到了采访最开始的话题。20公里还是20里,老人告诉我:“20公里还是20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意志,要看宣传到没到位,要让大家都明白都听见防控疫情的要求。意志力到位了,岗哨执勤,也是贡献,意志力没到,跑再远,也是瞎干。”这番话犹如醍醐灌顶,防疫攻坚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正是较劲的时候,就得有李春光同志的这种意志,剔除掉没用的花架子,一门心思放在任务落实上。




采访结束,我一直在思索用什么样一句话去评价这个既寻常又不寻常的人物。执著、认真这些都太泛泛了。我以为,老党员李春光的精神就是千千万万普通志愿者的精神,他们在和疫情较量,打一场属于他们自己的人民战争。为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指日可待

待到疫情过去,我们倡议组织一场胜利马拉松届时、请李春光同志和所有为之付出努力的防疫工作者们

为我们领跑!


审阅:包文

文案:袁超

美工/校对:李阳、赵昱

素材提供:寨上街道坨南里社区

更多推荐
【疫志】死生契阔、无悔忠诚、寨上街人大代表白衣战士李雪波的战地记忆
【温度】你回“家”的温度,我们用心守护
【爱心】寨上街各界援助源源不断充实一线(向社会公示捐赠物资情况)
【暖心】回汉团结战疫情、“一碗拉面“暖人心
【人物】援青教师霍永强、无悔坚守防疫第一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