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我的日记 (一)| 书籍与作家之杂篇

Anna向焱 宽和果糖的梦与现实 2022-09-14




诡异的2020年即将结束,很多人都在做盘点。本没有要自我整理一下的主动意识,突然想起其实是有现成的材料可以使用,于是跟风也来盘点下。
 
2017年认识山东济南尼采读书会组织者术德生大哥后,混进了一个“21天写作”的小群,不时地参与持续21天的练笔任务,每日要求至少100字。
 
我一直认为少于1000字的文字并不能称之为“写作”,而是随笔或日记。为了保持独立思考和逻辑表达的能力,我乐此不疲地坚持着,偶尔会在此基础上写些长文。
 
此刻,我才发现这些“日记”的重大意义:为如何度过的旧时光留下了鲜活的印记。而且,有些零碎的思考围绕同一主题,倒也可以整理出不算零乱的文章来。
 
日积月累,还真码了不少字,可以分系列了。书籍和作家相关放在一起,也要几万字了,如果是名人,可以出书了哈哈(就如我在正文里提到的阿兰·德波顿《微小的幸福》)。
 
书籍和作家,为了阅读舒适,分了四部分:
 
一 杂篇
二 张爱玲
三 鲍勃·迪伦《编年史》
四 萧红、老舍与野夫


 

2020.2.3  

《乡下人的悲歌》是一位耶鲁大学法学院毕业的精英回忆乡下生活图景,读起来有时候会觉得似曾相识,或者心有戚戚。乡下人的日子不怎么好过,脾气也都比较暴躁,但是家族之间的爱,深沉浓厚。老一辈用最粗鲁的方式表达着细腻的爱。
 
阶层的跃升与突破,在每个国家都一样,是比较困难的事情。虽然我的父母是老师,但是对我的教育似乎也是顺其自然,并没有现在的父母那么上心。毕竟,有太多的孩子要养,工作十分繁忙,周围又都是比他们还要没有知识的农民邻居。

我小时候的启蒙读物,是报纸。当然,父母还是会订一些杂志,父母也爱自己写点东西。我的起跑线已经比同学好了很多。大学的专业选择,父亲也通过在大学做教授的同学帮忙做了调整,从教育系改为外语系,让我的视野面向了世界。但,我依然常和先生感叹:如果父母懂得让我们从小多阅读并购买书籍给我们,我们的境界可能会又不同。
 
比我学习好的小学和初中同学们,不少都没有读到大学,直接上了中专,早早工作结婚,在县城或小城市过普通人的日子。学习一般的女同学,更是早就成为了农妇。
 
但《乡下人的悲歌》里所呈现的美国底层文化,和我们还是很不同的。虽然都是很早辍学,但是美国吸毒、酗酒、早婚、乱性、多次离异和频繁换伴侣在美国及其普遍,我们的传统文化倒是让我们的乡下人更加守旧和规矩一些。
 
城市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网络的普及也在打破很多壁垒。但愿随着经济的发展,乡下人和城市人只有地域的不同,而不是知识获得与精神层次的分野。甚至乡下(countryside), 就如欧洲 ,成为人们向往的休闲之所。
 
2020.3.23   
 
英国青年才子阿兰·德波顿的书《微小的幸福》是本名字诱人,但内容很口水的书。似乎是把他平时的随笔集合起来,都是文艺青年有些无病呻吟的喃喃自语,与他《旅行的艺术》等书比起来,实在是太轻飘飘了。
 
读到很多文章里都会提到的一个鸡汤:就是面对茫茫沙漠,渺茫宇宙,人类会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从而敬畏,从而沉静下来,踏踏实实过自己的日子,从而获得幸福感。今日读来,感觉似乎不是那么回事。
 
每个人每日都生活在以个体为半径的生活圆圈里,在这个与世俗的碰撞中,我们体会到的喜怒哀乐,更是与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一些上升下沉。即使认识到宇宙之下自己的渺小,更多的是产生无力感,而非振奋的力量。
 
我能够理解在大自然里,看到自然的壮丽而所滋生的喜悦,但也是个体所产生的“拥有这份美丽”而产生的快乐,不是忘我。
 
当然,如果看到宇宙与自然的运转,认识到一切的生发循环都有它自己的规律,从而相信有更大的力量(道)在安排一切,我们无需紧张顺其自然,这种接纳的状态释然放松,从而产生微小的幸福,倒是说得通。但是,阿兰·德波顿显然没有把这层意思说清楚。
 
2020/3/24  
 
继续阅读阿兰·德波顿《微小的幸福》,其中一篇“报纸上的案件”看得我忍俊不禁。
 
作者分析了虽然我们大体上都是仁慈善良的人,为什么还是喜欢看报纸上各种七奇八怪的凶杀案呢。仔细探究,其实我们每个人虽然不至于去杀人犯罪,但多多少少都有些疯狂的念头,我们虽然不会去因此有什么实际行动,但这些念头还是会让我们惶惶不安:我正常吗?怎么会这么想?
 
但看了报纸上那些更不正常的事件,两相比较,就知道自己肚子里冒出来但并无泛滥成灾的坏水儿是正常的,而我们且能抑制那些不可告人的想法,甚至是勇敢且优雅的。
 
早上朋友与我聊起日本文化,发了一张日本50万人蜂拥去观看很血腥的摔跤比赛的图片。这个现象用阿兰·德波顿的理论,就很好解释了。日本是个将中国古老礼仪制度继承得相当好的国家,但是平日里拘谨太多,内心的攻击倾向无处安放,看到摔跤手暴力相向,就相当于释放了自己。
 
这么分析过来,似乎在日常已经有不高的素质抵消了内心冲动的国民,犯罪的几率会更低吧,要不世界人民都觉得中国安全呢。

(注:关于《微小的幸福》,在家庭读书会上分享给了孩子们,孩子们对幸福的感受令人心神荡漾:家庭读书会(二):小刺猬、小幸福、迷人的材料与罗尔达·达尔

 
2020.5.6 
 
两天时间,分别读完了《窗前明月光》和《那年那信》,敬一丹的文字十分朴素,但情感也是极其浓厚。我边读边掉泪,感动于敬一丹父母纯洁真挚的爱情(80多岁还互相写情诗,唱情歌),感动于后辈们对于父母的尊重崇敬,感动于整个大家庭的和谐友爱,也感动于一个家族成长背后所承载的民族发展的苦难……也十分思念自己的父母。简言之,最大的感受有两点:
 
一  了解父母,记录父母,懂得父母

那些父母依然健在的朋友们啊,多和爸爸妈妈聊聊天吧,了解他们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他们的青年时代有过如何的激情澎湃,如何的困惑徘徊;如何选择了(或被动接受了)现在的职业;有过如何的梦想,如何的遗憾……
 
父母是如何相识的呢,如何相爱的呢……
 
制造机会采访父母吧。《那年那信》里有敬一丹采访爸爸的提纲,可以参考。
 
二  我们自己如何做好父母
 
敬一丹之所以成为现在这样的敬一丹,和一个和谐有爱的,重视教育,善于引导的家庭是分不开的。
 
父母不仅仅让孩子们多读书爱学习,且在生活技能方面给予指导,敬一丹13岁就会为弟弟缝制衣服。即使现在,父母们依然为孙辈举办夏令营,学习针线活儿。
 
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独立思考,敬一丹在13、14岁时,父亲就会问她: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什么是经济基础。
 
还有,坚强乐观的精神,将是孩子受益一辈子的特质。我们所不能完全认同的似乎缺少人性的革命精神,对敬一丹的父母、以及敬一丹兄妹那一代的影响,是面对任何苦难都不退缩不恐惧的强大后盾。我们在教育儿女时,去掉时代色彩,依然值得学习。
 
2020.5.8 
 
敬一丹今天在我们读书会的各群直播著书《窗前明月光》和《那年那信》的心路历程,感人至深。很多群友也跟着泪目。她所言的父母的希望:希望孩子们珍惜他们的珍惜,在意他们的在意,尊重他们所做的一切,十分认同,也觉得十分遗憾,因为在父母有生之年,我珍惜在意的不够,沟通的太少,记录的更寥寥。
 
父母希望儿女多陪伴,如果不能陪伴,那就通过现代的工具去倾听,去记录。父母对于生命的态度,他们的精神力量,如果儿女和孙辈以及更多代能够懂得,能够传承,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孝心,最大的安慰。
 
无法同意更多,今日自省:虽然亲生父母已经仙逝,但对于公婆,还是要学着更加谦卑,去认真聆听,去尊重也许并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他们的行为,去汲取和留下他们的精神遗产。
 
2020/5/10

母亲节的一周,一下子读了四本与母亲相关的书。敬一丹的《那年那信》、《床前明月光》,龙应台的《天长地久》,和一位美国小说家的《成为母亲》。

最喜欢的还是龙应台的,她的文笔实在太好,文字本身就好看,情感的渲染也到位。关于老迈,她在全职陪伴母亲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思考自己生命终将达到的目的地。在欧美生活的经历,对比东西方老人对待生命的态度,令人慨叹。东方人似乎很早就在意识里给自己打上“我老了”的标签,而与世界有所隔绝。在西方,银发老人只要还能思考还能行走,就会想年轻人一样仍在酒吧畅饮,在剧院看戏。我是热爱东方文化的,但就关于老迈的态度上,我希望我们东方人,也多些“为老不尊”, 只要身体允许,就多折腾折腾,在这世间多留下点热情与投入,在人生的道路上多留些欢快的脚印吧。

(注:关于母亲的书,也写过一篇总结长文:书单:我读过的那些关于母亲的书
 

2020.6.6 
 
读《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总导演的书《至味在人间》, 需要备些抽纸在身边。
 
第一,用来擦口水,陈晓卿是经典吃货,他笔下的食物的味道能够穿透纸背,刺激你的味蕾;多说一句,作为半个吃货,我认为吃货们都是对生活充满热爱的,是有追求的人生。家里奶奶只爱白水青菜,对于各种大油大荤往往退避三舍,我总觉得她的人生少了一大块色彩。
 
二,用来檫泪水,而这泪水分为两种。一种是笑出来的眼泪,陈晓卿语言相当幽默风趣,他向来爱走街串巷去苍蝇馆子,一日被老友拉去一个高级文艺饭店,食者按照惯例都要读书,别人在读英文原版,他偏拿了丁丁历险记的连环画,真是调皮接地气,虽然他也看的懂那些很“装”的大部头。
 
一种是感动出的眼泪。他写到带父母去日本,节俭了一辈子的父母总是看价格点菜,把价格贵的都留给儿孙吃,假装自己不爱吃。料理菜量小,父亲和母亲就互相让来让去,谁也不肯多吃。陈晓卿问道儿子:爷爷奶奶究竟爱吃什么菜,儿子答“剩菜”。让人泪目。
 
2020.6.9
 
陈晓卿在《至味在人间》里回忆起上学期间和大家凑份子下馆子的故事,每月从父母给的生活费中省出2元钱来过馋瘾,遂也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代。说来也是感动,其实那是和大城市的室友们相比,自家的经济条件是相对拮据的,但记忆里和她们下馆子吃的频率还是蛮高的。从小到大,无论家里父母和哥姐们是如何勒紧裤腰带,却从没让我感觉过我要省着花,他们是“富养“我的,现在我才有点意识。如今哥姐们若有困难,轻易不张口,一旦给我打来电话,我总是倾囊相助,也算是回报了。
 
说回美食,记忆犹新的是校园里饭店的炒面,有些已经炒的有些焦了,油乎乎地很有肉味;还有校园门口的酸汤牛肉饺子,牛肉馅很扎实,酸汤鲜美,总是和班里学习最好的几个同学去吃,似乎是对苦读的奖赏;还有,烧饼夹羊肉串或豆腐串,也在记忆里,羊肉的孜然味儿,豆腐串的卤水味儿,很难忘却。
 
哎呀,最近减脂减得似乎已经清心寡欲,回忆却让人有去饕餮的冲动。但那时那刻因为胃肠里的内容常常清淡,偶尔打下牙祭就觉得无比美味,现在再去吃同样的食物,因为已经油腻很多年,大概再也吃不出当年的感觉了。
 
(注:关于《至味在人间》,也写了篇长文,还通过和陈导合作过的家人发给了陈晓卿本人:《至味在人间》:吃货陈晓卿



2020.7.24
 
年轻的时候读红楼,只是关注儿女情长的故事情节,将细节都匆匆略过。现在再读,角度已经不同。思考的维度已经拓宽,能够读出人生冷暖与况味了。而从写作者的视角去读,越发佩服曹翁。
 
他是“建筑学家”, 能够将亭台楼阁,以及屋檐的不同建筑风格都能详细描摹;他是“服饰学家”, 重要任务出场,其服装的样式、颜色、材料都如数家珍;他是“美食家”, 说起一道菜来令人垂涎,也是“医学家”, 写起宝姐姐的药,成分之丰富,配法之复杂,令人咋舌……
 
当然,最不虚妄的就是大文学家。那些繁多的诗词,每句都有来处,都有古人经典可循。忍不住去当当查书,果然有《红楼梦的诗词鉴赏》一书。
 
更能理解为何红学才能够成为一名学问,其所含的历史文化世故人情的确是大宝藏。
 
曹翁大概也没想到,他的一本奇书,养活了无数后人吧……

(注:《红楼梦》是一座大山,太多的树木花草金银宝贝蕴藏其中。如今它是枕边书,在其他书读着晦涩或无味时,就拿起它,立马就心情欢畅。无论是字句诗词、情节内容还是人生禅意,都令人流连忘返。)
 


 待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