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爱在”三部曲的死亡意识:如果生命没有尽头

Anna向焱 宽和果糖的梦与现实 2022-09-14
 
美国独立电影人理查德·林克莱特所导演的“爱在”三部曲,一直以经典的爱情主题电影而著称。但显然,理查德·林克莱特想要通过男女主人公从头到尾的话痨式絮叨,传递的不仅仅是爱情这唯一命题。亲子教育、性别问题、生与死、人生意义………都被或浅或深地提及和探讨过。与其说它是一部爱情电影,不如说它是一部哲学电影。
 
在第三部《爱在午夜降临时》,女主人公塞琳娜曾经讽刺喜欢高谈阔论而不管家务的男主人公杰西是不穿袍子的苏格拉底。在我看来,理查德·林克莱特也是电影界的苏格拉底。
 
我曾经就“爱在”三部曲里的女性意识写过文章(“爱在“三部曲的女性意识:我要独立,也要被爱),另外,死亡意识,或者说关于生命与死亡这一人生终极话题,也在“爱在”三部曲里不时被提起,让人不由想起苏格拉底的话:哲学就是练习死亡。
 
关于死亡话题的探讨,大多集中在“爱在“三部曲的第一部《爱在黎明破晓时》里。杰西和塞琳娜刚刚在火车上偶遇开聊,杰西就提起第一次听到死亡,是三岁左右的年纪,曾祖母去世,他随父母去奔丧。和姐姐在院子里浇花的时候,阳光在水管喷雾中形成彩虹,彩虹里出现了冲他微笑的曾祖母。当他告知父母这件事,却遭到了训斥,认为人死了不会再现,一切都是他的幻觉。
 
塞琳娜被这个美好的故事所触动,认为杰西是庆幸之人。她从小就害怕死亡,为此都不敢坐飞机。杰西的故事显然给了她某种抚慰。死亡就意味着阴阳两隔永不相见?人们还是希冀有奇迹发生,让我们和另外那个不可知的世界保持着某种联系。
 
在第二部《爱在日落黄昏时》中,杰西曾经问塞琳娜是否相信鬼、灵魂或轮回,塞琳娜一概否定。但杰西仍记得塞琳娜喜欢占星学,让两个人在神秘学领域也有了交集。塞琳娜甚至还补充了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如果你不相信任何魔法或者神话,那就和死人没有太大差别了。

油画:苏格拉底之死

其实,此处有个悖论,“和死人没有差别”,依然是将死亡等同于万事皆休。而魔法和神话,也许正是在死之彼岸才能验证的事物。
 
现实生活里,在我母亲去世那一刻,父亲在家里打盹做梦,梦到从天上缓缓飘来两个仙女,抬着一个大圆镜,妈妈走到了镜子里去,就消失不见了。这个梦给了我们不少安慰,感觉一切都是冥冥中的安排,善良的母亲劳累一生,是去天上享福去了。
 
我的外教老师笃信宗教,她也给我讲过在她叔叔去世的时候,她听见窗外有一只鸟在鸣叫,是她从未听过的清脆婉转,是会让人忍不住想要推窗去寻找的十分特别的声音。就在同时,她接到电话,被告知叔叔往生的消息。她坚信,那只鸟就是叔叔的灵魂在向她道别。
 
正如《人鬼情未了》里痴情的男女可以通过灵媒来互诉衷情,我小时候也常常听到大人们讲阴阳婆的故事,据老人们讲,阴阳婆点香烧纸跳大神,就会将人们想见的去世了的亲人引出附身。叔叔告诉我,他亲耳听见阴阳婆完全用和爷爷一模一样的嗓音说话。
 

所以,虽然不能如朋友间自由走动,这个世界和那个世界,还总是有些特殊的渠道,可以互通信息,死亡因此就没有那么可怖,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存在,说不定另外的地方,没有人间这么多的爱恨情仇尔虞我诈,是和平美好之境。苏格拉底在临死之前就说:“死别的时辰已经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吧 —— 我去死,而你们去活。哪一个更好,唯有神才知道了”。
 
也是在第一部里,杰西和塞琳娜逛到了一家教堂。虽然塞琳娜一向不信宗教,但那么多痛苦迷茫的人在这里寻求答案的情境依然令她着迷。人间太多无法抗衡的苦难,让人们不得不寄托于更加有力量的神秘存在去匡扶正义,去原谅罪过。相信上帝,相信灵魂的话,似乎生命就没有了尽头。错误可以被纠正,废柴也有机会去继续精进,证明自己可以拥有一个更加纯洁的灵魂。
 
接着,他们又到了一家多瑙河边的墓地,一家塞琳娜十三岁时就来过的墓地。她回忆起墓地管理员曾经介绍过,这里埋葬着很多无名氏,大部分是投身多瑙河自杀的人。在塞琳娜看来,这种在世界上消失而无人知晓的死亡,好像没有真的死去。还在以人们想象的某种方式“活着”。可见人间有万般疾苦,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力量或能力去让生命自然消亡,他们决定先走一步,但他们是否真的解脱?如果生命没有尽头,他们的灵魂是否还要继续人间没有完成的功课,才能完全自由呢?
 

如果死亡就可以一了百了,就可以进入极乐世界,或者就可以重新再来。那么,很多人可能就不再挣扎,而奔向死亡之阳光大道。
 
事实上,正如上帝不可知,是否存在灵魂,是否存在另外一个世界,也是科技极其发达的现有人类无法破解的秘密。所以,死亡仍是讳莫如深的黑暗领域,是生命最终的完结,是消散,是空。
 
导演也在第二部《爱在日落黄昏时》,通过杰西之口,也表达了因为对死后世界的未知,从而有了“生而有涯”的紧迫感,于是努力去实现自己的各种梦想。
 
记得上初中时,我曾经陷入了对死亡的恐惧和人生因此而没有意义的逻辑怪圈。我记得很清晰,我突然对班里的学霸失去了嫉妒之心,认为努力学习毫无用处。鲁迅、居里夫人那么有才,而死去的他们却无法享受他们的盛名。那个时段,感觉周围所有的人都如行尸走肉,不知道为何要那么费力地工作干活儿。恰巧有邻居死亡,一切都在印证我的人生虚空的假设。
 
我被此困扰,甚至还休学了一段。后来据说是喝了某神婆的香灰水才好了。奇妙的是,家人里都不记得我这段哲学思考到了死胡同的历史。也许在现代医学后心理学看来,我也许是因为学业太重而产生的抑郁或妄想症,但那的确是我人生第一次思量死亡。
 
慢慢长大,越来越觉得,学业、工作与成就,并不能支撑起人生意义的全部,而是别的内在的精神情感相关的细枝末节,让活着的意义更有分量。观赏“爱在“三部曲,也是对这一模模糊糊的关于意义之问的答案的印证。
 
在第二部《爱在日落黄昏时》里,是男女主人首次相遇九年之后的再遇,是发现彼此是唯一挚爱的浪漫大戏。两人在第一次邂逅分别时约定半年后在维也纳老地方见面,而塞琳娜因为祖母在他们的约定之日去世而爽约。
 
塞琳娜和祖母的关系很亲密,祖母曾经向她坦承自己爱的不是祖父,而是另外的男人,但她还是接纳了命运的安排,将所爱之人深藏心底。塞琳娜为祖母也有过浪漫爱情而欣慰。当杰西来到塞琳娜在巴黎的公寓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墙上塞琳娜和祖母的照片。
 
祖母在电影里从未露面就已死亡,但在塞琳娜的叙述里,在照片里,她是那么活生生的一个人,一个给与了塞琳娜很多爱与支持的人。她通过赛琳娜,继续“存活“着。
 
在第三部《爱在午夜降临时》, 杰西和塞琳娜在希腊度假,和住在同家旅馆的客人一起用餐。大家讨论着婚姻爱情。一位银发老太诉说着虽然丈夫已经不在人世,但她想念他睡觉时胳膊压着她让她无法呼吸的往昔;想念他吹口哨的样子;想念他脸庞的每一处,眼睛的颜色,唇齿的模样……她每天天亮时都能清清楚楚看到他,几乎可以触碰……


 这样的怀念,这样的体验,是那么的令人动容。让人想起墨西哥动画片《寻梦环游记》里寓言式的主旨:一个人从别人的记忆里消失了,才是真的死了
 
所以,活着的意义,是留下记忆,留下美好的记忆,留下爱与力量。
 
还是在第一部《爱在黎明破晓时》, 杰西和塞琳娜在公共汽车上聊天,杰西提起灵魂的话题。他感叹世界的人数一直在几何级倍增,那么祖先的灵魂是不是也在不断分裂,让每个后人都拥有一些碎片,所以每个人既觉得孤独,又觉得独特。
 
我更愿意理解为,我们不仅继承了先人的生理基因,那些精神的部分(称之为灵魂也不为过),也通过记忆的方式一代代在传递。如果灵魂真的存在,我们死亡之后,灵魂相同的部分,如同DNA,会在另一个世界,成为与亲人相聚的密码。
 
生命,没有尽头,如果灵魂不存在,还有记忆,永存在一代又一代的生命里。

相关阅读
“爱在“三部曲的女性意识:我要独立,也要被爱
清明节:与孩子聊死亡
穿着你最漂亮的衣服来参加葬礼
爱,是遗憾的永恒 | 爱在”三部曲观后感
爱,还在吗?|“爱在”三部曲观后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