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专题|逐梦田野 笃行不怠——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2023级新生见面会顺利举行
❖
2023年9月1日下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2023级新生见面会在南校园三教讲学厅顺利开展。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党委陈险峰书记、余成普院长、梁玉成副院长、郑君雷副院长、范星星副书记、人类学系系主任段颖教授、人类学系副系主任周繁文副教授、教师代表张韵副教授、辅导员韩雪敏老师、辅导员黎玉河老师和2023级全体新生参加活动。
会议现场(向右滑动查看)
范星星副书记主持新生见面会,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和2023级新生的情况。
范星星副书记主持会议
余成普院长致辞,代表学院向2023级新同学表示欢迎和祝贺。余院长以暑期拜会校友的故事为引,与新生们分享了他所理解的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的四点专业精神:一是脚踏实地的调查精神,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二是家国情怀的服务精神,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做出知识贡献;三是高瞻远瞩的战略精神,不局限于个体和局部因素,而从全局和结构上看问题,从历史的、文明演进的历程看问题和问题的走向;四是对人类命运的悲悯精神或者情怀,关注人类的苦痛遭遇,致力于通过热爱、感激、友谊和尊敬将社会成员联结在一起。
余成普院长致辞
梁玉成副院长代表研究生导师对即将开展新阶段的研究学习的同学们提出了希望:尽快适应更高的学术要求和更加深入的研究训练,利用好中大的平台和优势,主动探索和思考,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梁教授还提到,AI大模型为标志的智能革命正在到来,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生产知识,在智能化浪潮里创造、适应新的知识和社会体系,在选择将来的研究方向和领域时充分结合国家和时代发展需要,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贡献智慧。
梁玉成副院长讲话
2023级社会学类本科2班班主任张韵老师则为新生们送上“大学攻略”。张老师以骑自行车为喻,启发同学们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要将目光放长远,不纠结于一时的得失与输赢,将代表人生的时间的尺度稍稍拉长,在面对困境时朝远方看,拥有让自己走出一时困境的勇气和智慧。随后,张老师分享了大学的“三好人生”,即“好习惯,好人品和好圈子”,鼓励同学们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良好的诚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度过美好、充实的大学生活。
张韵副教授发言
学生代表姬志豪是2023级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硕士新生,也是2023届考古专业本科毕业生。他回顾了本科四年在社人院的收获和成长,并对学院各位领导的关怀、师长的教导和栽培、同学的陪伴和帮助表示感激。随后他展望了即将开始的研究生生活,号召同学们勤勉学习、再攀高峰,锤炼自身本领;同时树立远大理想,心怀国之大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姬志豪同学发言
会后,余成普院长为2023级研究生讲授新学期“思政第一课”——饮水思源,扎根田野,学术担当;范星星副书记以“严守纪律底线,勇攀学业高峰”为主题面向全体新生开展纪律教育。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吾校矗立,蔚为国光。”2023级新同学在中山大学开启新征程的第一天,我们一起唱响校歌,在校园里留下第一张合影。祝福你们学业有成,学以成人!
学院领导老师和2023级全体新生合影
附:新生见面会院长致辞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的专业精神是什么?
余成普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昨天我们正式迎来了2023级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学院因为你们的到来增添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在这里,我代表学院,向近200位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的新生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曾经培养你们的老师、为你们艰辛付出的家长和关心你们的亲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原计划要在这里介绍一下学院和学科的历史、我们的专业设置、学科的地位、师资情况之类。后来想想,现在同学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你们通过学院的公众号、官网,乃至道听途说,很容易获得这些信息。如果我讲一些抽象的数字,或者说一些对我们利好的学科排名,你们要不记不住,要不半信半疑。思前想后,我还是说点别的。
今年暑假,我和辅导员黎玉河老师去拜会了在广西的校友。校友们的积极性很高,来了十几位。其中一位高级别干部是社会学87级的毕业生。他在聚会上说,他已经工作30几年了,现在的工作和社会学没有直接的关联,但专业的精神始终影响着他。我没有继续追问他,什么是专业的精神?担心把校友聚会弄成随堂考试。事后,我也在想,在我们学院学习,能培养出学生什么样的专业精神呢?我想利用今天这个机会,和在座的各位新生们谈谈我的理解和体会。我以为,在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经历2年、3年、4年甚至更久时间的培养,我们期待的专业精神至少有四点:
第一是脚踏实地的调查精神。我们学院有三个一级学科:社会学、民族学和考古学,三个本科专业:社会学、人类学和考古学。为何它们共同组建这个学院,原因比较复杂,但三个学科的共同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它们都明确倡导社会调查、田野调查和田野发掘,把调查作为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根基。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杨成志等老一辈学者就在西南彝族地区开展调查,开创了中山大学田野调查的传统。社会学和人类学自1981年复建以来,始终坚守调查的传统。我们的考古学去年是学科建设50年。考古学师生的足迹不仅从华南到华北、东北、西北,甚至延伸到越南、南非、意大利、蒙古国等国家和地区。所以我要跟同学们说,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的学科之路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也是一铲一铲“挖出来的”。如果要问中山大学哪个学院最贴近社会,最有人间烟火气、最有实践性,我想首推我们学院。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这些都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所以,我认为,脚踏实地的调查精神作为一种专业的品质,在面对各种不确定、各种信息漫天飞、各种矛盾此起彼伏的当下,大有用武之地。
第二是家国情怀的服务精神。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费孝通先生一生志在富民。1980年,费先生在接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斯基纪念奖时提出“迈向人民的人类学”。他说我们的学科“应当是使广大人民对自己的社会具有充分的知识,能按照客观存在的社会规律来安排他们的集体生活,去实现他们不断发展的主观愿望。为实现一个和平、平等和繁荣的社会而服务。”
今天再来看我们的学科,无不与国家的战略紧密相关。国家的社会治理、共同富裕、健康中国、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社会学、人类学的参与和智识贡献。我们学院老师参与的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健康中国、人口政策、移民政策等等都与国家和大湾区的发展战略密不可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方面是当前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向导,是民族学学科发展的基本指南,预示着民族研究进入新时代;另一方面,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也要在铸牢的学术史、铸牢的路径、铸牢的理论、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上做出学科应有的贡献和担当。今年上半年我们学院牵头申报的四部委铸牢基地顺利获批,这既是党和国家对中山大学的信任,也为我们提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国家级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重视考古和文化传承工作。希望考古学为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的基础。这些年我们学院考古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承担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在内蒙古、新疆、贵州、海南、广东清远等地的考古发掘和红军烈士遗骸的科学鉴定工作,获得了有关部门和考古学界的广泛认可,取到了丰硕的成果。
第三是高瞻远瞩的战略精神。高瞻远瞩,就是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思考问题,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思维方式。所谓的高瞻,我以为,就是不局限于个体和局部因素,而从全局和结构上看问题。这恰是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人类学的整体观告诉我们的学科的基本理念。什么是远瞩,就是从历史的、文明演进的历程看问题和问题的走向,而不局限于当下和眼前。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一方面看到中华文明内在的延续性和统一性,另一方面更加牢固地树立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从而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我深信,我们的学科能培养各位高瞻远瞩、见微知著的思维和视野。这种思维具有教育的意义,让我们既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夜郎自大,并扭转那些根深蒂固的文化偏见。这种视野也具有实践的意义,既能解决现实问题,又能解决战略问题,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从而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和政策策略。
第四是对人类命运的悲悯精神或者情怀。这是我认为的第四种精神,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品质。我前面说到,我们的学科培养了我们微观和宏观之间的想象力、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全局观、当下与历史之间的纵横视野,但假如我们只看到冰冷的制度、刚性的结构、悠悠的长河,那么我们可能就忘记了在现代化、全球化下的个体命运和遭遇。而如果我们失去了同情、理解和悲悯的人类情怀,也就失去了理解社会、思考人性的机会。我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还应该回到对个体遭遇和命运的关注上,通过我们的研究、书写,乃至参与,让我们更为深切地理解社会生活是如何可能和维系的,以及对他人来说什么才是至关重要的。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说,“人类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处在一种需要相互帮助的状况之中,同时也面临相互之间的伤害。在处于热爱、感激、友谊和尊敬而相互提供了这种必要帮助的地方,社会兴旺发达并令人愉快。所有不同的社会成员通过爱和感激这种令人愉快的纽带联结在一起,好像被带到一个相互行善的公共中心。”我们对人类社会的悲悯情怀,是一种道德的力量。我们社会的连结需要我们对社会的热情而不是冷漠,需要我们的互助而不是孤立!
最后,我把我们学院的座右铭分享给大家:“在田野中发现过去,在调查中阅读社会,在行动中学以致用,以学术引导社会公正和社会发展。”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在社人学院收获满满。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公众号[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转载:崔婧茹
初审:韩雪敏
审核:范星星
审定发布:陈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