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的教育、创新,领跑全球,秘密也许就在这里了。没有学区房、老师没有考核、没有考试,不追求竞争……
芬兰的教育,仿佛是一个理想乌托邦,让人羡慕。
但,这适合中国孩子吗?为教育焦虑的中国爸妈,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发呢?
01一部评分9.1的纪录片
最近,一部名为《他乡的童年》的纪录片,在中国走红。
我身边有好几个朋友看完了,都向我推荐,推荐的理由也出奇的一致:
看看别人的童年和教育,再想一想我们中国的孩子,实在有点苦逼。
有些朋友看完片子,想起了当年在应试教育下的苦,流出了眼泪,发誓一定要把孩子送出国留学,坚决不再受中国教育之苦。
这么好的口碑,令我心痒难耐。上豆瓣一查,名不虚传,评分高达9.1,有近万人打出了4星或5星。
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周轶君是一个记者,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像所有家长一样,她也为子女的教育而焦虑。
▲左为《他乡的童年》导演周轶君
于是,终于在某一天,她拿起摄像机,走访了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英国五个国家,最后又回到中国,拍出了《他乡的童年》。
在这部纪录片里,她从一个妈妈、一个成人、一个记者的眼睛出发,完成了一趟独特的童年教育之旅。
这部纪录片,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接下来几个月里,我将陆续写一些与这部纪录片有关的原创,谈一谈我的观感。
今天,第一个走进的是芬兰。
02不竞争,芬兰的教育理念
关于芬兰孩子的童年和教育,《他乡的童年》信息量很大。
如果非要从中提炼一个核心点,我认为是“不竞争,让孩子自由的成长”。
芬兰的儿童教育,不主张竞争。
从纪录片中可以知道:芬兰在课程设置上,小学五年级之前,没有任何考试。目的就是避免竞争,任何形式的竞争。
▲芬兰老师在介绍教学理念
“不竞争”与“让孩子自由的成长”相辅相成的。甚至可以说,只有“不竞争”,孩子才能够“自由的成长”。
片中一个场景是拉妮老师给孩子上“时间、年龄、我”,将课堂搬到养老院,孩子和老人一起交流、画画。
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孩子自然而然的感受到变化、自然老去的规律。
拉妮老师再次强调,“这些画不是用来彼此竞争”。
▲芬兰老师在介绍教学理念
正是因为孩子们不需要考虑竞争、对比,所以便无高低、对错之别。孩子们可以超脱于画画本身,学会观察,挥洒创意,自由、勇敢的在纸上表达自己。
让孩子自由的成长,具体操作起来,远比画画要复杂的多。《他乡的童年》里展现了芬兰的两个教育理念:
其一,个性化的定制教育。芬兰老师不会标签化、贬低孩子,不会轻易断言某个孩子不擅长、不适合某件事情。
▲芬兰老师在介绍教学理念
假设某个孩子“不擅长”数学,芬兰老师首先会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出了问题,因为他们相信孩子本来就擅长。
然后,老师会采取小汽车、乐高、百货店等孩子感兴趣的方式来教数学,最终将“不擅长”变成“擅长”。
其二,发掘孩子的其他闪光点,芬兰称之为“积极教育”。
▲“爱,最重要的事情”
假设某个孩子真的不擅长数学、科学、艺术,教师依旧会鼓励他们发现自身的力量,可能是为人公正、有创造力、雄心,或者很善良。
这些都是值得称赞、关注的优秀品质。而爱,被芬兰认为最重要的事情。
总结来说,每一个孩子是不同的,独一无二的。
芬兰老师会采取最合适的方式,帮助孩子成长。同时,发掘孩子的另外闪光点。
除了这些教育理念,触动我的还有一些精心设计的课程,比如这堂独特的森林课。
在森林课上,老师并没有让孩子只是简单的观察森林,而是循序渐进的引导:
第一,分发色卡,让孩子在森林中寻找与色卡相匹配的东西;
第二,让孩子寻找不同的植物,说出这些植物的气味;
第三,给出一些包括可爱、恶心在内的形容词,让孩子去寻找对应的东西。
▲独特的户外森林课
短短三个环节,就涵盖了视、观、触、闻、感等体验,由浅入深,水到渠成一般引导孩子认识了自然。
03福利、福利,还是福利
教育,从来不只是教师的事情,也不是家长的事情。
而是真真实实的国之大计。但对这个国之大计,究竟是嘴上说说,还是脚踏实地的去做?芬兰让人钦佩。
从《他乡的童年》中,我们能看到整个芬兰对教育的重视。
上至国家,下至社会,对孩子的关怀、保护,无微不至。
孩子出生后,每个家庭都能收到一个政府发放的育婴百宝箱,2019年的育儿百宝箱,里面有63种物品,满足养育孩子的大部分需求。
新生妈妈的福利也不少:
生完孩子的三个月内,妈妈可以领取全额工资;
此后的一年,可以领取80%的工资;
孩子三岁之前,都可以全职照顾孩子;
在赫尔辛基,带着孩子的妈妈坐公共交通不需要花一分钱。
▲带孩子的妈妈坐公交免费
教师拥有充分的教学自由,可以自由选择授课方法。教师没有考核,没有职称,工资按工作年限定期上涨。
芬兰的免费午餐政策,已经实施了70年之久。校长每天都要和孩子们一样排队,吃一样的食物。
▲老师校长和孩子一起吃食堂
这一点,也是最让我敬佩的。
回头看看我们中国:老师校长和孩子一起吃饭,有几个学校能做到?有几个学校,没有单独设置的教职工食堂?有几个学校的校长,敢拍胸口说,吃食堂我也排队?
芬兰没有学区房的概念,也不需要纠结于选哪所学校。
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资源是平等的、师源是平等的、生源也是平等的,就像采访中芬兰愤怒的小鸟游戏创始人说的,“芬兰最好的学校是哪一所?最近的一所。”
▲愤怒的小鸟创始人在接受周轶君采访
这不仅是基于平等的理念,也是去竞争化的要求。
从纪录片中看,芬兰的教育是极其成功的。
芬兰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安定自在的气质。
《他乡的童年》采访了一户在北极圈养驯鹿的家庭。
这个家族,在北极圈生活了1800余年,并表示还将继续在此生活下去。
甚至连尚未长大的孩子,也说要留下来“照顾驯鹿”。
▲照顾驯鹿的一家人
关于什么是成功,一位9岁的孩子给出的答案是:
“有一份工作,一个妻子,有点钱儿”就是成功。
▲成功是什么?有一份工作,一个妻子,有点儿钱
我惊叹于一个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也感慨,这不是不思进步,而是教育熏陶下的自在、自适、自得。
04芬兰的教育模式适合中国吗?
在看《他乡的童年》过程中,我忍不住想这些问题:
我的观点是:芬兰的教育模式,源自其独特的国情,现在的中国,并不适合。
去竞争化,让孩子自由的成长,这简直是“乌托邦式”的教育。
但问题的关键是,“乌托邦式”的教育,只存在于“乌托邦”之中。
芬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土面积33.8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50万。
这个国土面积比中国的云南省小一点,人口,则相当于五分之一个上海人口。。
国土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经济发达,国民富裕,这是老子心中的“小国寡民”,也是一个近似“乌托邦”的存在。
芬兰福利极好,为每一个国民都提供了很好的保障。这也意味着,如果你热衷竞争,你可能会获得很好的生活;如果你不爱竞争,国家的福利一定能保障你过的不错。
这才是芬兰教育去竞争化的底气,也是绝大多数国家不具备的条件。
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竞争是经济前进的动力。只有竞争,才能给我们每个人带来更好的生活。
实际上,芬兰教育的的“去竞争化”,并不等于“否定竞争”。
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2019年世界竞争力年报》中,芬兰排名世界第15名,高于德国、英国。
▲竞争力排行榜,芬兰高居第15名
某种意义上说,如果芬兰没有竞争意识,凭什么在全球化的优胜劣汰中位居前列?
他们的教育不推崇竞争,却又开出了创新竞争精神的花,实在有点令人好奇深思。
实际上,没考试、不竞争的教育理念,也只存在于儿童教育的五年级之前。五年级之后,芬兰的孩子也需要考试,参与竞争。
只是,芬兰孩子之间的竞争,远没有其他国家那么残酷。
芬兰今天拥有的一切以及令人艳羡的教育模式,也不是凭空的来的。芬兰今天的不竞争,是通过以前的竞争换来的。
我们这一代乃至下一代要好好努力,争取让后辈享受到芬兰模式的教育。
05去竞争化、免费公交,值得借鉴
整体来说,我觉得这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
在中国全民为教育焦虑,为学区房,小升初,钢琴、围棋、奥数、英语这些补习班而疯狂的当下,尤其值得一看。
我家孩子今年快到四岁,刚上幼儿园。对比芬兰,我觉得现在的中国和中国爸爸妈妈们,至少有这两点,值得学习。
1.部分学习,要“去竞争化”。
在现在的教育规则下,对大部分家长来说,竞争是不得不的选择。
但在一些诸如音乐、棋艺、书法等兴趣班上,我们可以“去竞争化”。
比如在兴趣的选择上,更加尊重孩子的意愿;再比如在兴趣的学习上,不要过度追求级别和段位。
2.带孩子的妈妈(爸爸),应该免费乘坐公共交通
这是最务实的一条政策。
在芬兰赫尔辛基,妈妈(爸爸)带着孩子坐公共交通,是免费。这个政策,既省钱,更省心。从整个国家层面来说,所费也不会太多。
公共交通,我们也有儿童免票的政策,但很少考虑到新生的妈妈(爸爸)。
妈妈(爸爸)带着孩子外出,一边抱着孩子,一边找公交卡或零钱,确实很不方便。很多次,就因为这么简单的原因,我就懒得带孩子出门了。因为实在太麻烦了。
某种意义上,关爱新生妈妈(爸爸),就是关爱孩子。
孩子有未来,国家才有前途。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接下来几个月里,我还将陆续写一些与这部纪录片有关的原创,谈一谈我对《他乡的童年》里提到的日本、印度、英国等国家童年教育的想法,敬请批评指正。
Ps:微信后台回复“童年”,获取《他乡的童年》纪录片视频地址
阿呆爸:一个80后奶爸,不错过孩子成长每一步。添加我的微信:adaiba520,期待一起成长,在日常里洞见真相。公众号:阿呆爸(adaibaba520),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点下方“在看”
不错过孩子成长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