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参选“感动中国人物”,这个给山村免费支教10年的德国人到底为了什么?
这是阿呆爸第615篇原创
阿呆爸育儿特约作者:杨米辣
一个德国人,用十几年的时间感动了中国,却拒绝参与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
理由竟然是“他不想感动中国,是中国感动了他。”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卢安克,单提起这个名字,除却教育领域,应该是鲜有人知的。
但如果总结一下他扎根中国做的一些事儿,大概会有很多人应该恍然:原来是他。
24年前来到中国偏远山村支教、关注留守儿童、不取任何薪酬、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
是什么样的契机,又是什么样的经历,能让一个德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免费支教十年,甚至上了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呢?
01.
“我不想感动中国”
24年前,卢安克从家乡德国,来到广西南宁的一所残疾人学校,义务教习德文,虽然最后因为“就业证”的问题被迫停止,但这段经历成了他在中国漫长“教学路”的开端。
2年后,他又一次离开家乡来到广西,到河池地区成为了一名中学老师教授英文,可因为没有办法提高孩子们的成绩,他频繁被家长投诉,最后被迫离开。
2001年,不甘心就此止步的他到广西河池东兰县的板烈小学任教,可他没有教师资格证是其一,板烈小学没有聘请外教的权利是其二,无奈之下他选择成立自己的办事处,以教育实践者的身份做想要做的事。
都说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但卢安克不是。
在“教育”这件事上,阻挠几次三番地发生,但他的努力不变,他的初心依旧,他愈挫愈勇,只为了能让那些大山里的留守儿童拥有“陪伴教育”。
在这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他从一个青年小伙,变成了中年大叔,但他做的事情,却从始至终都一个样:
自愿给孩子上课,却分文不取。
他上课不收费,只能靠翻译书籍的一些酬劳,和父母的资助谋生。但他在大山里的日子却过得丰富无比。
他教给孩子们知识,他陪着孩子们犁地种菜,他和孩子们一起烧火煮饭,他带着孩子们在水里嬉戏,他背着孩子一起往山下走,他静静聆听孩子们的心事然后给孩子一个拥抱……
可以说,只要是他和孩子同时出现的画面,就一定能看到洋溢在脸上的笑容,就能感受到温暖动人的氛围。
而正是他这份“用心对待”,让那些留守在大山里的孩子都亲切地称他为“老卢”、“卢爸”,甚至有的孩子会爬在他肩上向来人介绍他们大家都很喜欢的“卢老师”。
2001年到2013年,十几年的时间他实现了和孩子们的“亲密无间”,他让一个又一个缺少父母陪伴的留守儿童感受着爱长大。
村里人都觉得他是来自外国的“活雷锋”,2006年有人推荐他参与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可得知消息后卢安克果断拒绝了,他说:
“我很害怕去感动别人,赶紧给评选委员会写信,让他们别选我。我不想感动中国,只能是中国感动我。”
02.
“我不敢向学校要工资
我怕学校向我要成绩”
十几年的时间,卢安克在广西的山村里,就做了一件事,就是用尽时间精力陪伴孩子们长大。
他是一个用心的教育实践者,但他好像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教育者”,因为他的教育,似乎没有常规意义上的“理想成果”。
孩子们成绩没有突飞猛进,家长们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甚至有个孩子的家长直接找到卢安克:“我的儿子就因为学你,变得很老实,吃了很多亏。”
是,如果按照一般的认知来看,卢安克这十几年就是在“吃亏”。
孤身来到异国他乡,全身心投入乡村教育,给孩子们上课,陪孩子们聊心事,但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给予的报酬,他都一一拒绝。
因为他觉得一旦接受了这些报酬,也就意味着要接受他们的“所求”。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
“我不敢向学校要工资,因为我怕学校向我要成绩。”
乍一看,可能很多人不解,做教育不敢直面成绩,或者说是分数,那教育的“成果”体现在何处?
但这恰恰就是卢安克和别人的不同之处,因为他做教育的初衷,不是让孩子们学会怎样考高分,而是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开阔视野感受生活,如何身体力行解决生活难题。
他的教育不仅仅拘泥于课堂教学,他的教育更落实在孩子们日常生活的各处。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他会带着孩子们一起拍电影,从拍摄的内容,到拍摄用的道具,再到电影想要传递的观点,孩子们全程参与。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亲近自然,他会让乡村特有的环境成为教具,带着孩子们爬树、玩泥巴、游泳……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为了让孩子们学会面对并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他会带着孩子们勘察地形,在小河里建水坝,在村子里修建水泥路,让孩子们真正体会亲自动手改善生活条件的不易和成就感。
为了帮助孩子们度过“叛逆期”,他会在保留孩子好奇心,维护孩子信心的前提下,用引导的方式,让他们重新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判断,以达到让孩子自己先树立正确观念,再改正行为的目的。
总之,卢安克在教育孩子们的时候,他不喜欢讲道理,他更希望能和孩子们一起去经历一些事情,因为他觉得语言可以是假的,但经历从来都是真的。
他也不喜欢“急功近利”,他总说“不急不急,急是急不成事儿的”,虽然和这个人人都想赢在起跑线上的时代格格不入,但有时候慢慢来反而走得快。
而且,卢安克从不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与其说他是“老师”,倒不如把他定义为陪孩子好好长大的“陪伴者”。
从学习到生活,从身体层面到精神层面,卢安克的“教育”可能不符合大众认知中的标准,但他教过的孩子,天性保留了,基础打牢了,生活能力提高了。
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
03.
“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也是一种骄傲”
卢安克几次三番往中国的大山里跑,他不结婚、不生子,把十几年的光阴到花费在板烈小学的孩子身上。
肯定会有人问:难道他的父母没有意见吗?
答案是没有,因为他的父母,四个孩子中有三个都生活在异国他乡,因为他的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
卢安克总共兄妹四人,他在中国陪留守儿童成长,他的哥哥是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他的妹妹在非洲一所幼儿园任教,只有他的弟弟陪父母生活在德国。
而兄妹四人都成长了把“自由”放在第一位的模样,离不开卢安克父母的言传身教。
据了解,童年时期的卢安克和哥哥并不是什么善于表达的性格,不愿与他人亲近的性子让他们被周围同龄人疏远。
为了解决自己孩子的成长难题,卢安克的爸爸毅然放弃了高薪的工程师工作,选择到华德福学校任教。
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教育孩子,更加注重孩子身体和心灵的整体健康。而这些不功利的教育,为卢安克以及兄妹后来的人生选择奠定了基础。
回过头看,我们必须承认,卢安克的父母放弃了对孩子们的常规期望,某种程度上成全了孩子们向往的真正自由。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被这样的教育理念熏陶,后来落在我们眼中的卢安克的“离经叛道”倒显得“合情合理”。
就像卢安克的父母后来对儿子所作所为认可的那般:这是一件让人骄傲的事,我们的儿子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04.
暂时看不见成果
也要打好基础
在板烈小学,卢安克有了近十年沉浸式教育的时光。
但后来,随着他的事情被更多人看到,落在他身上的赞美和质疑便接连接踵而至。
有人觉得他伟大,坚持在做一件很多人做不到的事。但也有人觉得他不图任何回报的行为异常,甚至毫无依据地猜测他很多行为的初衷。
高度关注下,他和他的学生以及当地居民,正常的生活节奏全被打乱了,网络上声讨卢安克的声音不止。
万般无奈之下,卢安克曾短暂离开,回国休养。但之后,他又毫无意外地重新返回。
可舆论压力之下的环境已然改变,卢安克没有办法再安安静静地陪伴那些需要陪伴的孩子们,他关闭了微博,也再没人知道他的消息。
卢安克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中,但卢安克所做之事的影响力却在慢慢发酵,开始有更多人投身支教事业,开始有更多的关注和帮助落在留守儿童身上。
这让很多人想起了早些年他在接受采访时,回应博客所述“中国农村和城市的人,都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太着急了”中“太着急”指的是:
来不及打好基础,就要看见成果。
短线来看,卢安克是没有什么表面上的“大成就”的。
以他带过的板烈小学五年级一个班里的46个学生为例,他们中,只有8人坚持到了初中毕业,更多人没毕业就去打工了,还有人初一没读完就结婚了。
可长线来看,他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他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他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他激发了孩子的创新创造能力。
他没有办法,任何人也没有办法,给其他人找到自己要走的路,但卢安克给了孩子们走好人生路需要的才能和力量。
这不就是好的基础?虽然还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是吧,卢安克十几年的时光,没有教出什么成就大到令人瞩目的学生,但我想用他教过学生所说的一段话,来说明他所做的事情是如何深入人心的:
“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家,他家人就是他的后代;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学生,学生就是他的后代;如果一个人为了人类的发展,那么人类就是他的后代。”
他的学生理解他,他的苦心便没有白费。
他是卢安克,没有被很多人真正理解的卢安克,看上去没有那么成功的卢安克,但用爱和陪伴为孩子们的人生悄然打好了基础的卢安克。
记得曾看过这样一句话:
能走远路的人,并非脚力够好,而是修为够深。
相信远去在大众视野中的卢安克,正在他的自由之路上狂奔。
阿呆爸当团长啦!每日精选秒杀好物,带着各位宝爸宝妈买买买,质量有保证,售后请放心。详情可见→阿呆爸当团长啦!
点击下图,进入阿呆爸主页
首次订阅可领取5元无门槛红包
更多好物秒杀9.9元起~
- END -
· 往期推荐 ·
重庆山火大决战,这些人不该被忘记夫妻婚姻实录曝光:你我本无缘,全靠娃纠缠…上海中考作弊案真相大白,这情节比电影还精彩
那个写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后辞职的女老师,现在怎么样了?点击下方名片,回复【女老师】,即可查看相关文章。 |
点赞,在看,育儿路上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