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言大义丨重庆公交坠江悲剧:是否是对文明的一次洗礼

曹惠琴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 2022-12-12

重庆公交坠江悲剧:

是否是对文明的一次洗礼


公共管理学院

2017级行政管理硕士

曹慧琴

2018年10月28日,在重庆万州区,一辆公交车与轿车相撞后,冲破护栏坠入长江。有报道称公交车司机因熬夜K歌致使疲劳驾驶,更有某一“专家”称,根据现场车胎轨迹来看,小轿车有逆行的嫌疑。一时间,轿车女司机成了众矢之的,众“热心”网友纷纷口诛笔伐,对该女司机进行人肉搜索二和辱骂。

随后,相关部门公布了公交车坠江前的最后一段视频。根据视频显示,女乘客因坐过站要求司机停车,遭拒绝后对司机死缠烂打,随后司机与该女乘客交手,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事件发生后,网友纷纷争论引起此次事故是该乘客的责任大还是司机责任大?但是,面对如此悲痛的现实,争论谁应承担的更大的责任已毫无意义,我们需要反思的是该乘客和司机为何能因一己之私,枉顾他人性命?其他的乘客为何当时无动于衷?“热心”网友们为何口出冷漠的言论?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份。“车闹”事件层出不穷,绝不仅仅与单一个人有关系,这是一个联动的关系网,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思考并解决此问题。

首先,政府部门应完善公共安全法律法规。

针对类似事件,按照现有的“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罪名,乘客一旦做出危害公众安全的行为,应适当重刑,必须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诸如诚信黑名单等制度对公众行为进行规范,让这个社会少一些规则的“无知者”,多一些法治的参与者;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发扬大众的善意与良知,以德来整治社会风气、推进社会文明,让文明与美德能常伴左右。

其次,汽车驾驶员应加强自身的职业修养。

汽车驾驶员是承担着重大责任的职业,必须要时刻提醒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驾驶员要学法、懂法,更要守法,用道路交通管理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更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除了提高驾驶员的个人素质能力外,增设外部条件来保护驾驶员的人身安全也是必要的,南京、北京、重庆、西安等多个城市纷纷出招防“车闹”,加装防护栏、开展心理辅导等一系列举措有望给驾驶员带来一个更好的驾驶环境。


第三,乘客应提高自身素质更应有大局思维。

俗话说一辆车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社会,大家都是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谁也不应置身事外,因为很多时候,沉默也会成为杀人的利器。在此我想引用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一句话: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作为乘客,任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我们都应该予以制止更不能触犯,不要把自身利益放大而忽略他人的利益,每个人都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质,把自身的善念释放出来,良好的乘车环境离不开车上的任何一个人。

最后,事件之外的大众应该更加理性与温暖。

作为网络背后操纵着键盘的大部分人来说,网络有言论的自由,但自由有个度,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公众需要的不是毫无根据的“舆论驱动”,而是把正确的做法告诉大家,更不应随意对他人进行网络攻击,莫要让过激的情绪形成二次伤害,这个温暖的时代,必定也是一个观点温暖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理性的讨论与建设性的观点,是能解决问题的声音,这才是这个时代网络存在的意义。


在此,我想摘录《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话:今天,在“仓廪实”之后,我们或许尤其需要思考“人的现代化”这一课题,以一场文明的革命,建构起与我们不断提升的物质文明相适应、与我们大国身份相匹配的精神文明。

微言大义
期待你的声音


征稿启事


时事热点,你是否有独立见解,并能理性分析事件发生的背景、起因、合理性和影响呢?社会焦点,你是否希望通过自己的视角,发表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评论,传播内心的声音呢?


在这里
你可以从“思想与方法”
“悦读经典”
“新科技与新时代”
“时事新闻”
“校园视点”
“学术学人”
“文化娱乐”等方面

用鲜活、生动、接地气的题材
发出师大青年的声音
充分展现你作为当代师大研er的独特视角


稿件一旦被录用,将在“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公众平台推送,并发放“录用证书”和每篇500元奖金;“惊天动地”“感人肺腑”的文章还会被推荐到福建师大官方微信、福建师大校报等各级各类刊物发表哦!而且,每年我们都会从发表的文章中选择优秀篇目,整理并出版评论文集《微言大义》。

投稿邮箱:fjsdixy@163.com

详见:征稿启事丨“微言大义”一直在等你



推荐阅读

| 通知公告丨“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师生书画展开始征稿啦

| 讲座预告丨讲座盛宴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 月悦丨8部治愈系美食影片,陪你过周末

| 叶应祥!牛!

| 微言大义丨怎样才算一个德才兼备的学术人才?——从“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看

                             

♢End♢

爱你,我们走心。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 / 吕婉

校对 / 陈越、欧芳艳

小研,因你更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