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途有我丨掌握这些秘笈,毕业答辩还在怕?



      又到一年毕业季,研儿们最近都为毕业论文答辩“秃头”了吧?今天小研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论文答辩的那些事。为表敬意,先送上干货资源,关注小研公众号并发送“PPT即可免费获取答辩PPT模板哦 !



答辩基本流程


       答辩时,答辩的考官一般来说是由几位院系老师组成的答辩小组,同学们准备好自己的论文和PPT,每个同学上台阐述自己论文的观点。其形式跟面试类似。一般答辩的流程分为以下四步:

1、将经过指导老师审定并签署过意见的开题报告、毕业论文等相关材料一式几份(有几个老师就准备)交给答辩委员会。

2、演示PPT或者直接拿着打印的论文对自己的论文进行简单的阐述。在此过程中,需要介绍论文的题目及选择该题目的原因,阐述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并谈谈自己论文完成的过程。

3、答辩老师就阐述了的论文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完后,有的学院可以让学生独立准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作答;而有的学校则不设准备时间,要求学生当场立即作答。

4、所有同学答辩完毕,经老师讨论后公布成绩,部分同学进行二次答辩。


答辩自我阐述


       进入答辩教室后,简单地向老师问好以及自我介绍。这里的自我介绍只需要简单的说明自己的“姓名”、“专业班级”以及“论文题目”就好了。开场白之后就可以开始阐述自己论文的具体内容,大致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

1、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论文题目?

(因为自身的兴趣或因为这个选题有意义等。)

2、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是什么样的?

(我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研究的。)

3、论文撰写中,运用了什么理论以及什么研究工具?

(在研究的过程中所运用到的理论以及研究工具可以简单的提及一下。)

4、论文的研究成果是什么?

(经过研究自己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5、在研究这个课题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

(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挫折,自己怎么经过千辛万苦的解决,最后才有了现在的论文。当然,这里的困难主要是指在研究工具的使用或者是研究理论的研究方面,而不是为了降低查重率以及排版的困难。)

6、还有哪一些问题没有解决?

(虽然历经了千辛万苦,在一个小小的角度有了突破,但是仍有不足的地方,与这个课题相关更深层问题只能在往后的科研中继续研究。)



答辩技巧


1、首先要把自己整理得清清爽爽的,不需要刻意穿正装,像一个学生的样子就好。礼仪举止自然,站在台上一定要有精神,有自信,声音洪亮,语速适中,不要给老师留下一副昏昏欲睡的印象。

2、了解与论文相关的资料。包括论文中出现的专有名词解释、相关理论、当前与论题相关的热点问题等。这样老师问到了也不会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应答。

3、将答辩思路整理好,写下来,可以提前多练习几次,注意时间的把握。千万不要觉得对内容十分了解而掉以轻心!答辩时一般可以携带论文稿件上台,所以你大可将介绍的内容完整的书写下来,带上台提示自己完整地表述全部内容。对于答辩PPT风格上尽可能选择简洁商务风,可以使用图表的地方尽可能的使用图表,需要文字的地方对文字进行高度的概括。

4、好好检查论文文本内容。封面、目录、摘要一定不能有错误!在短时间的答辩中,老师可能来不及阅读你论文的全部内容,所以他们一般会直接的阅读论文的目录、摘要以及图表部分并就此进行提问。

5、不要随便列参考文献。不要为了显示自己而强行罗列一些文献著作。可能你是希望让老师信服你是查阅了很多资料、做了很多功课,但是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6、不要在老师面前逞强,尽可能顺着老师的话说。老师提出质疑时,不要着急辩解,更不要随意打断老师的话。面对老师的批评指正,一定要诚恳的接受,不管老师说的正确与否,都一定要先感谢老师的指正并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


答辩机智

       

       在答辩的时候遇到不会回答的问题怎么办?

首先可以提炼老师问题中的关键词,就关键词展开自己的回答,对于实在不理解的部分可以直接回答说“不好意思,这方面的内容确实没有了解到,没有将其作为本次论文的研究重点,感谢老师的建议。”如果确实很难,没有任何熟悉的内容,也没有熟悉的关键词,建议不要随口瞎答,不如给出一个好的态度,老师接下来一定会问你可以回答出的问题!



这是小研给大家的浅薄建议(仅供参考),各学院对答辩的要求会有不同,请研儿们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学校的规则严格执行,认真准备!祝大家顺利通过答辩,加油!



推荐阅读

| H5丨这里有你所不知道的“五四”

| 微言大义丨权力是责任,不是“耍官威”的资本

| 研途有我丨准研究生小可爱们,速来围观~~

| 师大生活丨来聊聊属于我们的温柔时光

| 国奖丨汪芏嘉:希望自己能用一辈子来研究“尤利西斯”

                             


♢End♢

爱你,我们走心。



编辑 /洪烁虹

图文来源/ 网络

校对 / 刘旭阳、欧芳艳


小研,因你更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