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暑期特刊|陪伴作业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7-07-22 文燕 李跃儿芭学园小学

文 |  芭小教育督导  文燕


作业不是“妖魔”,请还它本色!

“作业”在坊间总是很容易成为热门话题。家校沟通中,“作业”的话题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平时在家长群里,只要有人提到陪做作业的苦恼,立刻就会引来不少“共鸣”。有时说着说着,作业就好像变成了一个横亘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恶魔,张牙舞爪面目狰狞,逼的父母也不得不面目狰狞起来,事后心里又不免因为破坏了亲子关系而懊恼。为此,在暑假来临之前,我们专门开了一个沙龙,来一起聊聊作业这件事。



在聊孩子的作业之前,大家不妨先来想想自己那些年曾经做过的作业。有多少人心中的作业是美好和愉快的记忆?又有多少人心中的作业是令人厌恶的妖魔鬼怪?从现场大家的反馈来看,持这两种极端态度的人也都只是少数。那么,作业在你看来是怎样的呢?对你的学习又有过什么帮助呢?


先来说说我们作为老师观察到的、孩子们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都经历了些什么吧。


技术练习,熟练化过程

这个恐怕是大家最公认的。的确,孩子们会在作业中将新学的、还比较生疏的技术反复练习,熟练起来。这也是很多人重视作业的主要原因。


思考,质疑,深入学习

很多新老师在刚开始上课时,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形。老师讲的时候孩子们不耐烦的说,“这个我们都会啦——”可是当作业发下时,他们又开始问这问那,好像你刚才什么都没讲过。“眼高手低”,即使在成年人的学习过程中,其实也是常见的。所以,作业给学生个体带来的是个体工作的机会。经由这样的工作,才有思考和深入的学习。

当孩子们开始思考,开始将新的知识与自己旧有的知识或者经验进行比较,有疑问是在所难免的,也是非常宝贵的。合适的回应,不是简单的告诉孩子答案,而是能引发孩子更进一步的思考、探索、发现等学习过程,直到孩子感到对新知识有了足够的把握,心满意足。

所以,我们发现有时孩子做作业好慢啊,明摆着的那点儿东西,照着做就好了,他却总是问这问那,问题还让人难以回答(这可能是你自己就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知识点的细微之处)。要求孩子在十分钟之内按照演示的固定步骤完成二十个进位加法,和允许他用十分钟来研究一个进位加法和一个不进位加法的区别,哪个更有助于理解十进制?前者看似超额超量完成了任务,让技能练习得更加“熟练”,但其实未必达到了学习的目的。特别是,如果为了前者的目标而错过了后者,稍微有些辅导经验的老师都知道,那简直是错过了几个亿。


探索,迁移,拓展应用

当孩子们对知识有了理解,也有了一定的熟练程度,这时,如果创造力没有被严重破坏的话,他们多半不会心满意足,而是开始“搞事情”。有时是更深入的探索和发现,有时是尝试迁移到其他领域,进行拓展应用。

比如在低年级的识字课上,有的孩子突然发现,当把许多字按顺序放在一起可以组成词语或者一句话时,他们就开始尝试把其他字也拿来试一试,看看能组成什么。当然会出很多莫名其妙的结果,他们就乐得哈哈大笑。

在大人看来,这些组合真是无聊极了,这不是浪费时间吗?不如抓紧用来练练写字,或者认识更多的字。事实上,为了这个大人看来的“高效率”,孩子牺牲掉的,可不仅仅是对“字 – 词语 – 句子”的关系的认知,还有创造力、想象力、迁移能力的建构、探索的积极性以及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个过程的价值,许多我们原本希望孩子具有的能力,就这样在辅导作业的过程中,被我们自己亲手扼杀了。


习得方法,养成习惯

“要在游泳之中学会游泳”,同样,学习方法,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学会的。

每天的作业训练,也是极好的习惯养成过程。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工作中,他们终将习惯使用文字符号,习惯某项任务的开始、持续与结束,习惯各种工作方法的使用到内化……良好的习惯,在一个人进入社会生活时,会提供很好的帮助——那么,哪些习惯是良好的?是能帮助他适应未来生存模式的?那些我们曾经被严格训练的习惯,也许我们要重新审视,究竟是助力还是阻力?再决定是不是值得传承下去。



对自己能力的认识

曾经,流传起一种看上去很简单的建立自信的方式,就是“夸奖”。但很快,它就被质疑了。因为效果似乎并不太好,尤其对大孩子来说。

是的,没有哪个脑袋能被嘴巴说服。孩子们对于自己能力的认识,并不完全来自于外界评价,对自己工作效果的审视,也很重要。作业也是一项工作。如果我们对孩子的工作本身就总是报以不满意的态度,事后再多的“你真棒”都无法填补自信的黑洞。

这是重建自信的良机,也可能成为摧毁自信的利器。关键在于,作业和作业辅导是否能“恰到好处”。而“恰到好处”的关键,归根结底,仍然源于对孩子、对作业的理解。



对学科的兴趣

当孩子们能够在作业的过程中,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思考、质疑、探索、迁移等)并得到真诚的反馈,当孩子们能够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体会到控制感、力量感,发现自己真实的能力界限,他多少会对类似的活动产生兴趣,至少不会厌恶。

我们总是在口头上认可“兴趣很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又很容易因为各种各样的缘由牺牲兴趣。最常见的疑问就是,“难道一个人要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吗?”可是,放下嘴上观念的辩论,看看实际发生的事,有时真相恰恰是,孩子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几次、十几次甚至几十次的被迫在做自己没兴趣的事,才生出反抗和抱怨。


这时最理想的状况,是引领孩子重新发现作业的乐趣。我们总是对作业有“枯燥无趣”的印象。有时的确如此,但有时这真的只是一个“印象”。这个固有的“印象”反而蒙蔽了我们的双眼,无法看到学习的“乐趣”,以至于我们在无意识中也将这个观念传递给了孩子。

有兴趣和没有兴趣,能不能发现乐趣,往往还附带来意志力上的差异。对于喜欢计算、把计算当成一种娱乐的学生来说,计算100道口算题所承受的压力,要比把踢球当作主要娱乐的学生小很多。



如果我们能够很好的示范如何在枯燥的练习中发现乐趣,孩子也将建构起这样的能力,将来他们面对更多“枯燥”的工作时,他们也将能够更好的自我调节减轻压力,从而更“轻松”的度过看似枯燥的技术训练。

这只是简单介绍了我们观察到的作业过程中常见的几点。做作业的过程,与孩子的认知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行为有疑惑,可以先与老师沟通,从学习和认知的层面进行了解,再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帮助方案。


同时,我们希望传达这样的信息:除了“完成还是没完成”这样的结果,请关注孩子在过程中都在做些什么。当我们因为完不成而揪心、要开口催促时,请看一看到底在发生什么。也许是某个点孩子就是没有理解,也许是他的大脑中突然与其他事情产生了链接,还有可能是被周围的环境所烦扰,正在切换进程中……简单的将其归结为“态度不认真”、“不专心”、“偷懒”,这正是我们的“偷懒”。因为在这样的归因下,所有责任就都是孩子的,我们对他的帮助,只需要“督促”,说一些严厉(但其实没什么实际作用)的词组就可以了,而不必观察、沟通和耗费时间去解决。


奖励与惩罚

奖励与惩罚,也是在作业过程中经常被提到的。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工具,一直被使用,也一直有争议。之所以有争议,就是因为它看似有效但是效果似乎又不那么理想。几乎每一套近现代论述教育的书籍中,都能找到对此方法的评述。尤其发展心理学蓬勃发展以来,当更多基于认知规律的方法被发现和使用后,这一方法已经逐渐缩小了它的使用范围。

下面是在《儿童纪律教育》这本书中总结的、惩罚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愤怒和攻击关系被破坏自尊被伤害恐惧错过学习的机会缺少关键思考

缺少内部控制(他律而不是自律)




在《中小学生纪律教育》这本书中,也对“奖励”做了一些论述:

我们认为,作为一种行为干预手段,传统的奖励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并没有价值。然而,对于那些因为严重的情绪/行为问题或认知障碍不能独立生活,长大后可能找不到工作,不能结婚成家的学生而言,奖励并不会伤害他们,而且在教他们掌握基本的生活能力方面很有价值。此外,当控制是首要目标,并且是针对有行为问题的学生时,奖励是可以起作用的。只要学生重视奖励,这种干预措施就能促使他们改善行为。不幸的是,当没有奖励时,学生的行为问题又会再次出现。当我们其中的一位作者教七年级学生时用完了奖励贴纸,孩子们就愤怒了。“我的贴纸在哪儿?”他们哭闹着。他们沉溺于奖励贴纸,没有奖励贴纸,他们就拒绝学习。所以,我们认为,在使用奖励时,有效的激励方法最后恰恰变成了阻碍学习的方法。

如果提前告知学生他们表现优秀会得到奖励(某种形式的贿赂),或者即便之前没有告知学生,他们仍然期待得到奖励,那么,学生就不可能内化优秀的行为。通常来说,如果教师给予学生奖励的目的是期待学生的行为发生变化,一旦学生不再重视奖励,这种可操控的方式就会失效。这通常很快就会发生。但如果教师的奖励是表达情感,分享赞赏,或者肯定学生的进步,那就会奏效。因此,只有以鼓励的方式并且偶尔或者出乎意料地给予奖励才会起作用。

如果学生改变行为仅是为了得到奖励,那么奖励这种方式就给学生传递了一种错误的价值观。



同时,这本书中还给出了奖励与惩罚的三种替代措施:


使用挑战而不是威胁或奖励

树立榜样

教学生如何改变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奖励和惩罚看似是捷径,实施简单,但除却短期的控制之外,从长期看来,往往与我们最初的目标背道而驰。再回到前面作业给孩子的认知发展所提供的,在奖励与惩罚的环境下,这些影响又将会怎样呢?如果有更好的方法,哪怕需要多一点付出,我们愿不愿意做出改变?


这里尤其想提醒的是,请不要随意使用孩子最想做的事来作为写作业的交换条件,甚至经常因为写不完作业而剥夺孩子做这些事的权利。比如,“写完作业才能玩游戏。” “因为你作业没有按时写完,所以今晚的动画片取消了。”的确,这样扎心的妙计特别容易让孩子立刻服从,但是它也在孩子心中埋下了怨恨的种子。他们将因此而恨作业,把作业当做一个可恶的事情。这样积累下来,他们将越来越容易被作业压跨,越来越不容易有主动完成作业的动力。我们就遇到过这样的孩子,在学校,他们会通过拼命涂画课本、作业本,来表达对作业的愤怒,希望“永远不写作业”。


可见,使用这样的方法的结果,只解决了一天两天的眼前之急,却为未来埋下了雷。当然,这不是说,孩子不想完成作业就不用管了。观察,了解,与孩子沟通,咨询老师……“威逼利诱”之外,还有许多其他选项。



作业与亲子关系

以上,主要是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作业。而师生关系与亲子关系是有着本质不同的。有时表面的由作业引起的冲突,背后的根源是亲子关系的不和谐。比如,孩子跟你聊其他的事情时你都心不在焉,唯独作业能够打动你的内心,让你瞪大眼睛卯足精神,真真切切的为他着急个把小时,孩子就会将其作为吸引你关注的工具,哪怕被关注的过程他也不怎么舒服,并且要以牺牲发展为代价。

这时,请反思自己与孩子的亲子关系中是不是有需要调整和改善之处。不要让孩子把跟你联结的希望寄托在这样的事情、这样的形式上,这对孩子、对你、对你们的关系,都不是有利的方式。事实上,很多事实证明,当亲子关系得到改善,作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不再成为问题。如果我们藉由作业而发现亲子关系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这个收获将远远大于完成作业本身。

作业,它不是老师派来的恶魔,也不是能够拯救灵魂的天使,但是,由它折射出的方方面面,可能都映射出我们与孩子的关系。经由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件好事。用心观赏,我们也会被孩子的作业感动,为孩子的才华折服,它是我们了解孩子、走进孩子内心的另一条途径。


 


版权声明

本文系李跃儿芭学园小学微信公众号独家原创稿件。如需转载,务必在文首注明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芭学园小学",并注明作者姓名。白名单开放请联系“李跃儿芭学园小学”微信公众号后台。

   编辑:芭小琄

排版:张艳丽


芭小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